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九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 - LACTAM ANTIBIOTICS- LACTAM ANTIBIOTICS 2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1掌握-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 影响抗菌作用因素及细菌耐药机制;掌 握青霉素G抗菌作用及机制、应用、主 要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2熟悉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的 抗菌作用特点及应用; 3了解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特 点及应用。 3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共性 第二节 青霉素类抗生素 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4 概概 述述 -内酰胺类抗生素(-Lactam antibiotics) 系指化学结构中含有-内酰胺环的抗生 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非典型 -内酰胺类、 -内酰胺酶抑制剂等。 主要特点:主要特点:抗菌活性强、抗菌范围及适应症广 、品种多、应用最多。 5 - -内酰胺类内酰胺类共性共性 (一)抗菌机制相同 (二)细菌产生耐药性机制相同 (三)化学结构相似 (四)有交叉过敏反应 6 一、抗菌机制相同一、抗菌机制相同 importantimportant 1. 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 ,菌体失去渗透屏障而膨胀、裂解、死亡。 2. 促发自溶酶活性,使细菌溶解。 各种细菌PBPs的数量、种类、分子量大小、与 -内酰胺类的亲和力不同。 7 一、抗菌机制相同一、抗菌机制相同 各种细菌PBPs的数量、种类、分子量大小、与- 内酰胺类的亲和力不同。 与PBP1a、1b结合细菌解体 与PBP2 结合细菌变成不稳定球形、溶菌死亡; 与PBP3 结合细菌分裂终止、溶菌死亡; 与PBP4-6结合无杀菌作用。 8 二、细菌产生耐药性机制相同二、细菌产生耐药性机制相同 (一)产生水解酶(一)产生水解酶 (二)酶与药物牢固结合(二)酶与药物牢固结合 (三)改变(三)改变PBPsPBPs (四)改变菌膜通透性(四)改变菌膜通透性 (五)增强药物外排(五)增强药物外排 (六)缺乏自溶酶(六)缺乏自溶酶 importantimportant 9 (一)产生水解酶(一)产生水解酶 最常见机制最常见机制 -内酰胺酶(-lactamase)能使药物结构中的 -内酰胺环水解裂开。 从1940年发现至今已达200多种; 根据底物及酶抑制剂的不同分为4大类11小类 10 (二)酶与药物牢固结合(二)酶与药物牢固结合 ( (牵制机制,牵制机制,trapping mechanism)trapping mechanism) -内酰胺酶 + 某些耐酶-内酰胺类抗生素 结合 药物滞留于膜外 不能与PBPs结合 11 (三)改变(三)改变PBPsPBPs 1、PBPs 结构改变 2、PBPs 合成数量增加 3、生成新的 PBPs 如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产生新的 PBP2、合成PBP数量多重耐药 12 (四)改变菌膜通透性(四)改变菌膜通透性 敏感的G-菌产生耐药性 主要通过改变 跨膜通道孔蛋白(porin)结构和数量 进入菌体药量。 -内酰胺类药物外膜孔道蛋白 F(OmpF) 进入菌体。 大肠杆菌 OmpF丢失 耐药性。 13 (五)增强药物外排(五)增强药物外排 细菌胞浆膜上主动外排系统主动排出药物 常见细菌: 大肠埃希菌、金葡菌、 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六)缺乏自溶酶:(六)缺乏自溶酶:如金葡菌。 14 三、化学结构相似三、化学结构相似 青霉素类基本结构: 6-氨基青霉烷酸 (6-APA) 头孢菌素的基本结构 7-氨基头孢烷酸 (7-ACA) 15 四、有交叉过敏反应四、有交叉过敏反应 完全交叉过敏 头孢菌素类 部分交叉过敏 部分交叉过敏 天然青霉素 半合成青霉素 药物分类药物分类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三、非典型-内酰胺类抗生素 四、-内酰胺酶抑制药及其复方制剂 16 17 第二节第二节 青霉素类青霉素类(penicillinspenicillins) 【基本结构基本结构】 母核:6-APA(噻唑环 + -内酰胺环) 侧链:R-CO-(R被不同基团取代 得到半合成青霉素) 【分类分类】天然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 18 一、天然青霉素一、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青霉素 GG (penicillin G, benzylpenicillin,苄青霉素) 普鲁卡因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 (procaine benzylpenicillin,双效西林) 苄星青霉素苄星青霉素 (benzathine benzylpenicillin, bicillin,长效西林) 19 青霉素青霉素GG(penicillin Gpenicillin G) 【来源与性质来源与性质】 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 弱有机酸,常用其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 其结晶粉末在室温中稳定(制剂以粉针形式出现 ), 水溶液极不稳定,易被酸、碱、氧化剂、 重金属离子、青霉素酶所破坏,并产生致敏 产物青霉噻唑蛋白和青霉烯酸,故应现用现 配。 20 【体内过程体内过程】 吸收:不耐酸,PO吸收少,需肌注或静滴 分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脑脊液中少 ,但炎症时可达有效浓度; 消除:几乎全部以原形肾排,90%经肾小 管分泌,受丙磺舒的竞争性抑制。 21 【抗菌作用抗菌作用】 importantimportant 抗菌性质:抗菌性质:繁殖期杀菌剂 抗菌谱:抗菌谱: 1. 对 大多数G+菌(球菌、杆菌)、G-球菌、螺旋体 、放线杆菌、少数G-杆菌(如流感嗜血、百日咳 鲍特菌)有强大杀灭作用; 2. 对大多数G-杆菌作用弱,对肠球菌极不敏感, 对 真菌、原虫、立克次氏体、病毒无作用; 3. 金葡菌、淋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极 易产生耐药性。 抗菌药物按作用性质分类抗菌药物按作用性质分类 类 繁殖期杀菌剂: -内酰胺类 类 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 类 速效抑菌剂: 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 类 慢效抑菌剂:磺胺类 22 【联合应用的可能效果联合应用的可能效果】 + 协同 + 拮抗(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合用) + 无关/相加 + 相加 同类药物合用毒性 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合用拮抗(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 霉素类) 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在其制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 治疗指南中,将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脂类联合应用作为经 验治疗措施之一。建议在给药顺序上先给予杀菌剂后给予抑 菌剂,或给予一个低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大环内酯类抗生 素和一个足量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办法。 23 24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importantimportant 敏感的 G+球菌、G+杆菌、 G-球菌及螺 旋体感染:首选 G+杆菌感染:首选 + 抗毒血清 放线杆菌感染:首选。大剂量、长疗程 25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最常见、最严重。 importantimportant 2.毒性反应:1) 周围神经炎 2) 青霉素脑病 3) 高血钾、高血钠 3.赫氏反应:治疗梅毒、钩体病时出现 4. 其他:肌注局部疼痛、红肿、硬结。 赫氏反应中文直译全称为“赫克斯海默尔反应”。最早由奥地利皮肤病学家Jarisch Adolf Herxheimer、Karl Herxheimer两兄弟在应用汞、砒霜及铋治疗梅毒过程中发现,患者 表现为高热、大汗、盗汗、恶心及呕吐症状,皮肤病变扩大、恶化等,随着治疗进程的 继续上述反应消失、缓解,表现为一过性、暂时性“恶化”,此反应因发现者而命名。 26 青霉素过敏反应表现青霉素过敏反应表现 轻者:皮肤过敏反应/血清样反应, 停药/服用抗过敏药有效。 重者:过敏性休克,死亡率10%。 多发生在注射后20分钟内, 也可发生在注射后数秒钟、 数分钟、3天内/连用过程中。 27 【过敏反应防治过敏反应防治】 importantimportant 1 详细询问过敏史,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其他药 过敏者慎用; 2 皮试(初次应用, 停用24h以上, 中途换批号) 注射后观察30min,避免在饥饿时注射; 3 应用前准备急救药品和器械,一旦休克立即抢 救:AD,必要时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吸 O2、人工呼吸、气管切开等。 4 避免滥用和局部应用;现用现配; 28 【过敏反应防治过敏反应防治】 5 静滴时最好用生理盐水稀释, pH过/过效价或 产生致敏产物 青霉素的最适 pH 为5-7.5 NS 4.5-7.0 5-10% GS 3.2-5.5 若用GS稀释,应在2h内用完。 青霉素脑病青霉素脑病 青霉素脑病是青霉素的一种少见中枢神经系统毒 性反应。 通常青霉素仅有少量通过血脑屏障,但在用量过 大,静滴速度过快时,大量药物迅速进入脑组 织,即血及脑脊液中药物的浓度升高,干扰正 常的神经功能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出现反射亢进、知觉障碍、幻觉、抽搐、昏睡 等,称之“青霉素脑病”。 29 30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丙磺舒、阿司匹林、消炎痛竞争性抑制-内酰胺 类药物从肾小管分泌; 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协同作用(抗菌谱,抗菌 活性),但不能混合。 与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合 用拮抗作用; 与金属类配伍活性 与其他抗生素、维生素B或C等混合混浊 与氨基酸混合抗原性 31 青霉素青霉素GG特点特点 优点:杀菌力强,毒性低。 缺点:抗菌谱窄,不耐酸,不耐酶 在其母核6-APA引入不同侧链,得到 不同半合成青霉素。 32 二、半合成青霉素二、半合成青霉素 【共同特点共同特点】 important 1. 耐酸、耐酶、广谱或抗铜绿假,抗G-菌 2. 对同一种敏感菌,抗菌效力 青霉素G 3. 与青霉素G之间有完全交叉过敏反应。 33 二、半合成青霉素二、半合成青霉素 【分类】 1. 口服青霉素类(苯氧青霉素类) 2. 耐酶青霉素类(异恶唑类青霉素) 3. 广谱青霉素类 4. 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5. 抗G-杆菌青霉素类 34 二、半合成青霉素二、半合成青霉素 1. 1. 口服青霉素类口服青霉素类(苯氧青霉素类) 青霉素 (penicillin V) 非奈西林 (phenethicillin) 特点:特点: 1)耐酸,不耐酶,抗菌谱同青霉素G 2)主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轻度感染 35 二、半合成青霉素二、半合成青霉素 2 2、耐酶青霉素类、耐酶青霉素类(异恶唑类青霉素) 苯唑西林 (oxacillin) 氯唑西林 (cloxacillin) 双氯西林 (dicloxacillin)最强 氟氯西林(flucloxacillin) 特点:特点:1)耐酸,耐酶,抗菌谱同青霉素G 2)主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葡菌感染 36 二、半合成青霉素二、半合成青霉素 3 3、广谱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ampicillin) 匹氨西林 (pivampicillin) 阿莫西林 (amoxycillin) 特点:特点:1)耐酸,不耐酶,广谱; 2)对G+ 、G-均有效,但对G-杆菌较强, 对G+菌作用青G,对粪球菌作用青G, 对铜绿 及 产酶金葡菌 无效; 3) 主用于敏感菌所致多种感染包括伤寒、副伤寒 37 二、半合成青霉素二、半合成青霉素 4 4、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羧苄西林 磺苄西林 替卡西林 呋苄西林 阿洛西林 哌拉西林 美洛西林 特点:特点: 不耐酸,不耐酶,广谱; 抗G- 杆菌、尤其对铜绿菌作用强大; 主用于铜绿、大肠、变形、流感杆菌 、伤寒 38 二、半合成青霉素二、半合成青霉素 5. 5. 抗抗GG - - 杆菌青霉素类:杆菌青霉素类:美西林 (mecillinam) 匹美西林 (pivmecillinam) 替莫西林 (temocillin) 特点:特点: 对G-菌产生的-内酰胺酶稳定定 窄谱,对G-杆强,对G+菌弱,对铜绿无效; 主要用于G-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 为抑菌药,作用靶位是PBP2 。 39 小小 结结 各种青霉素类对胃酸和青霉素酶的稳定性: 天然青霉素:不耐酸、不耐酶 耐酸青霉素类:耐酸、不耐酶 耐酶青霉素类:耐酸、耐酶 广谱青霉素类:耐酸、不耐酶 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不耐酸、不耐酶 40 第三节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 以7-ACA接上不同侧链而制得的半合成抗生素。 【共同特点】与青霉素类相比 1. 抗菌谱广,杀菌力强; 2. 对-内酰胺酶较稳定; 3. 过敏反应少,与青霉素类有部分交叉过敏 41 【常用制剂分类常用制剂分类】 第一代:头孢噻吩 cefalothin 头孢唑啉 cefazolin 头孢氨苄 cefalexin 头孢拉定 cefradin 等 第二代:头孢呋辛 cefuroxime 头孢孟多 cefamandole 头孢克洛 cefaclor 头孢替安 cefotiam 等 第三代:头孢噻肟 cefotaxime 头孢曲松 ceftriaxone 头孢他定 ceftazidime 头孢哌酮 cefoperazone 第四代:头孢匹罗 cefpirome 头孢吡肟 cefepime 头孢利定 cefolidin 头孢噻利 cefoselis 42 【体内过程体内过程】 1.吸收:某些头孢菌素耐酸口服吸收好,如头孢 氨苄,多数头孢菌素需注射给药。 2.分布:分布广,第三代头孢菌素穿透力强,全 身给药后可到达房水、脑脊液中达有效浓度。 3.排泄:主要经肾脏排泄;头孢哌酮、头孢曲松 主要经胆汁排泄。 43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抗菌谱: 1. 第一、二代 对G+菌作用较强, 对G-菌含铜绿菌 及 厌氧菌作用弱 或 无效; 2. 第三代 对G-菌作用较强,对G+菌 弱。 3. 第四代 对G-菌、G+菌作用 均较强。 抗菌机制:与青霉素类相同。 44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第一代:主用于治疗耐青霉素金葡菌及敏感菌 所致的轻、中度感染 第二代:主用于产酶耐药G-杆菌感染、敏感菌 所致的感染,一般G-杆菌感染作首选药 第三、四代:主用于重症耐药G-杆菌感染 45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皮疹多见,休克罕见。 2. 肾毒性:第一代多见。避免与肾毒性药合用 3. 出血: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引起低凝血酶原症、PC 减少;VitK防治。 4. “醉酒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用药期间或停药3 天内忌酒。 5. 二重感染:见于第三、四代。 6. 其他:胃肠反应、静脉炎;大剂量致中毒性精神病 46 【各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各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第一代头孢菌素 1. 体内过程:组织穿透力差,脑脊液浓度低; 2. 抗菌谱:对G+菌作用强 2-4 代 对G-菌作用弱 对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无效 3. 酶稳定性:对青霉素酶稳定, 对其他-内酰胺酶稳定性2-4代 4. 不良反应:肾毒性较大 47 第二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 1、抗菌谱:对 G+菌 作用略第一代; 对 G-菌 作用第一代; 对 厌氧菌:有一定作用 对 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2、对多种内酰胺酶稳定 3、肾毒性较小(第一代) 48 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 importantimportant 1. 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可渗入脑脊液; t1/2延长 2. 对 G+菌 作用 第一代、第二代 对 G-菌 作用第一代、第二代 对 铜绿假单胞菌及厌氧菌作用 较强 3. 对多种-内酰胺酶稳定性较高 4. 基本无肾毒性 49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1. 广谱,对G+菌略第一、二代,对G-菌包括 肠杆菌类、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较强。 2. 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可渗入脑脊液 3. 对-内酰胺酶稳定性较高,几无肾毒性。 4. 用于治疗尿路感染、败血症、肺炎、脑膜炎 、骨髓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50 第四代头孢菌素第四代头孢菌素 1. 对 G+菌、G-菌均高效。 2. 对-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尤其对超广 谱质粒、染色体介导的酶稳定。 4. 无肾毒性。 【各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小结各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小结】 分类 抗菌谱 酶稳定性 用途 肾毒性 G+ G- 一代 强 弱 青霉素酶稳定 耐青霉素酶 大 铜绿假单胞菌 -内酰胺酶差 金葡菌感染 及厌氧菌无效 二代 强 稍强 -内酰胺酶 产酶耐药G- 铜绿假单胞菌 稳定 杆菌感染; 降低 无效,部分对 敏感G+菌 感染 厌氧菌有效 三代 弱 强 较高稳定 重症耐药G- 铜绿假单胞菌 杆菌感染 基本无 及厌氧菌有效 四代 强 更强 高度稳定 同上 无 52 药物发展趋势药物发展趋势 药 物抗 菌 谱 对 -内酰胺酶 稳定性 肾毒性临床用途 第一代 噻吩 唑啉 氨苄 拉啶 G+菌部分稳定较大 耐药 金葡菌感染 第二代 呋辛 孟多 克洛 G+菌、G-菌 厌氧菌 稳定低 敏感G+菌 耐药G-菌 第三代 噻腭 他定 曲松 哌酮 G+菌、G-菌 厌氧菌、绿脓杆菌 较高稳定无 尿路感染 严重感染 第四代 吡腭 匹罗 G+菌、G-菌均高效高度稳定无 用于对第三代 耐药G-菌感染 53 头孢菌素类发展趋势头孢菌素类发展趋势 第一代 第三代: 抗菌谱,抗G+菌作用,抗G-菌作用 对-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肾毒性 第四代:对G+菌、G-菌均高效 54 药物发展趋势药物发展趋势 药 物抗 菌 谱 对 -内酰胺酶 稳定性 肾毒性临床用途 第一代 噻吩 唑啉 氨苄 拉啶 G+菌部分稳定较大 耐药 金葡菌感染 第二代 呋辛 孟多 克洛 G+菌、G-菌 厌氧菌 稳定低 敏感G+菌 耐药G-菌 第三代 噻腭 他定 曲松 哌酮 G+菌、G-菌 厌氧菌、绿脓杆菌 较高稳定无 尿路感染 严重感染 第四代 吡腭 匹罗 G+菌、G-菌均高效高度稳定无 用于对第三代 耐药G-菌感染 55 头孢菌素类发展趋势头孢菌素类发展趋势 第一代 第三代: 抗菌谱,抗G+菌作用,抗G-菌作用 对-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肾毒性 第四代:对G+菌、G-菌均高效 56 第四节第四节 其他其他 - -内酰胺内酰胺类抗生素类抗生素 头 霉 素类: 头孢美唑 头孢西丁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 氟氧头孢 单环-内酰胺类: 氨曲南 卡芦莫南 57 二、头霉素类二、头霉素类 头孢西丁(头孢西丁(CefoxitinCefoxitin) 1. 广谱, 抗G-杆菌强、对厌氧菌高敏,对 MRSA敏感性差,对铜绿假单孢菌无效; 2. 对-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3. 分布广,脑脊液中含量高,原形肾排; 4. 主用于需氧G-菌、厌氧菌引起的盆腔、腹腔 、妇科混合感染; 58 一、碳青霉烯类一、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亚胺培南(imipenem)imipenem) 1、抗菌谱广,作用强,对多数G+、G- 菌有效, 对厌氧菌是-内酰胺类中作用最强者 2、对-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且有抑酶作用 3、易被肾脱氢肽酶降解,需与此酶的特异性抑 制剂西司他丁合用(组成复方制剂泰能) 4、用于G+ 、G- 菌及厌氧菌所致的感染。 59 三、氧头孢烯类三、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拉氧头孢(LatamoxefLatamoxef) 1、抗菌特点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广谱,高 效,对厌氧菌尤其脆弱类杆菌作用强 2、对-内酰胺酶极稳定。 3、脑脊液、痰液中浓度高,血浓较持久。 4、主用于尿路、呼吸道、胆道、妇科感染、脑 膜炎、败血症。 5、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 60 四、单环四、单环-内酰胺类内酰胺类 氨曲南(氨曲南(AzthreonamAzthreonam) 1、对G-菌作用强大, 对G+和厌氧菌弱, 为窄谱杀菌剂。 2、耐酶、低毒、分布广; 3、主用于需氧G-菌所致感染。 61 第五节第五节 -内酰胺酶抑制药内酰胺酶抑制药 (- lactamase inhibitors- lactamase inhibitors) 1. 本身无或有微弱的抗菌活性,但能抑制-内酰 胺酶,保护-内酰胺类抗生素免受水解; 2. 对不产酶的细菌无增强效果; 3. 与抗生素配伍时,两药的药动学特征相似方可 发挥协同作用; 4. 随着细菌产酶情况的不断变化,酶抑制剂的抑 制效果也会相应变化,故应用时应注意观察。 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 即携带有NDM-1基因,能够编码 型新德里金属-内酰胺酶,对绝大多数抗生素 (替加环素、多粘菌素除外)不再敏感的细菌 。 “产NDM-1耐药细菌”与传统“超级细菌”相比,其 耐药性已经不再是仅仅针对数种抗生素具有“ 多重耐药性” 62 超级细菌产生的原因 每年在全世界大约有50%的抗生素被滥用,而中 国这一比例甚至接近80%。 正是由于药物的滥用,使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 的环境,各种超级病菌相继诞生。 在上世纪60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 人数约为700万,而这一数字到了本世纪初上升 到2000万。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大部 分人死于超级病菌带来的用药困难。 63 替加环素替加环素 替加环素Tigecycline, (美国惠氏药物公司开发) 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活性的抗生素,对有抗药性的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活性,是甘氨酰 四环素类中的首个药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于2005年6月批准上市的。 替加环素向医生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可在治疗初期 当病因尚未明了时供选择的广抗生素,并且不需 根据肾功能受损情况调整剂量,使用方便,每12 小时服用一次即可。 不易产生耐药性,用量较小(初始剂量100mg,维 持剂量50mg )。 64 65 -内酰胺酶抑制药及其复方制剂内酰胺酶抑制药及其复方制剂 1、克拉维酸 (clavulanic acid,棒酸) + 阿莫西林 奥格门汀(augmentin) + 替卡西林 泰门汀(timentin) 2、舒巴坦 (sulbactam,青霉烷砜) + 氨苄西林 优立新(unasyn) + 头孢哌酮 舒普深(sulperazone) 3、三唑巴坦 (tazobactam,他唑巴坦) + 哌拉西林 他巴星(tazocin) AugmentinAugmentin The combination was invented around 1977/78 by British scientists working at Beecham (now part of GlaxoSmithKline), which filed for US patent protection for the drug combination in 1979. A patent was granted in 1984. Augmentin is the original name used by its inventor. This combination results in an antibiotic with an increased spectrum of action and restored efficacy against amoxicillin-resistant bacteria that produce - lactamase. 66 67 【SummarySummary】 - lactam antibiotics are bactericides by interference with peptidoglycan synthesis. Penic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子女成年后赡养责任与财产分割明确约定协议书
- 保险企业员工劳动合同及客户信息保密协议
- 旅游度假酒店物业公司个人股权投资与度假服务合同
- 钢结构工程风险管理方案
- 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劳动合同解除与补偿操作规范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与维护员工招聘合同
- 药店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因地制宜推行中小学春秋假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电力拖动考试试题及答案
- 策展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飞防应急处置预案
- 四川蜀道养护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卷02(考试版)(新高考适用)
- 2025年家政服务员劳务合同范文
- 2025-2026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版A4)
- 建筑公司法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9.3抗战胜利大阅兵初高中学生征文(高中):观九三阅兵有感
- 电梯维保流程课件
- 报废产品处置合同范本
- 水平定向钻施工专项方案施工技术方案
- 70周岁老人驾考三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