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机器人本体设计(论文+DWG图纸+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5487179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3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7
上传人:机械设计Q****6154...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陈**(实名认证)
上海
IP属地:上海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基于
PLC
机器人
本体
设计
论文
DWG
图纸
外文
翻译
文献
综述
开题
报告
- 资源描述:
-
基于PLC的机器人本体设计(论文+DWG图纸+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基于,PLC,机器人,本体,设计,论文,DWG,图纸,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 内容简介:
-
生箜 塑 煤 矿 机 械 7 5 文 章 编号 : 1 0 0 3 0 7 9 4( 2 0 0 5 ) 1 0 0 0 7 5 0 3 A u t o C A D V B A与M A T L A B混合编程开发机器人仿真系统* 梁飞华。 。邓宇。 。邢镇容 ( 1 茂名学院 ,广东 茂名 5 2 5 0 0 0 ;2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 0 3 0 0 2 4 ) 摘 要 :介绍应用 V B A与 M A T L A B进行混合编程开发机器人仿真系统的方法。该方法以A u t o C A D V B A为开发环境 , M A T L A B作为后 台矩阵计算 引擎, A u t o C A D作为 图形显示界 面。 以六转动 关节机器人为例 , 阐述 了系统开发过程 中的关键技术, 给 出了部分程序代码 , 并介绍 了仿真软件 系 统 的结构 。 关键词 :机 器人仿 真 ; A u t o C A D V B A; M A T L A B ;混合编程 中图 号 :T P 3 9 1 9 1 引言 随着微机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学的迅速发展, 对 仿真系统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多个软件间的混合 编程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仿真软件的开发。本 文以 E T一1 8 H E R O六关节机器人为仿真对象, 基于 A u t o C A D软件环境 , 利用 V B A二次开发工具与科学 计算软件 M A T L A B进行混合编程 , 形成一个集机器 人三维实体参数化造型、 图形示教及轨迹规划等多 种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运动学动态仿真系统。在程 序设计方面, 采用模块化设计 , 应用菜单技术, 实现 了系统 的功能 , 用户界面友好。 2系统设 计与 实现 2 1 系统 设计 2 1 1 A u t o C A D及 V B A优 点 A u t o C A D V B A有 以下几点好处 : 易学易用 ; V B A运行在 A u t o C A D相同的处理空间, 使程序运 行非常快 ; 对话框构建快速 、 高效 , 允许 开发者快 速地定制程序原形 和收到设计 的及时反馈 ; 工程 可以单独存在 , 亦可以嵌入在图形中, 这给开发者在 发行它们的应用程序时以极 大的灵活性 ; 大大强 化了 A u t o C A D与数据库的通讯能力 ; 提供 了与其 它应用程序的应用集成 , 可 以利用其它应用程序的 对象库实现对其它应用程序的控制 , 例如 M i c r o s o f t Wo r d和 E x c e l 等。所 以, A u t o C A D V B A开发环境 的 应 用也 更 为广泛 。 2 1 2使用 V B A编程 的基本步骤 ( 1 ) 启动 A u t o C A D, 打开工具 ( T O O L S ) 菜单及宏 ( M a c ro) 子菜单 , 选择 V B A编辑 器。 则进 入 V B A环 境 。 ( 2 ) 创建用户窗体及有关模块、 定义操作对象变 量并初始化 , 在工程资源管理器中可 以查看 到当前 * 广东省茂名学院 自然科学基金( 2 0 3 2 0 6 ) 文献标识 码 :A 活动图文对象 T h i s d r a w i n g , 它是一专用对象, 只代表 当前工程的活动图文对象 , 也就是说 。 不管新建或打 开哪个工程 , 也不管工 程打开多少 文档 。 都用 T h i s d r a w i n g 这个专 用词指 向它所 在的 A u t o C A D环境 的 当前的活动图文对象。 ( 3 ) 实体对象的创建与编辑 在创建实体对 象之前 , 要确定实体将放于何 处 , 即是模型空间、 图纸空间, 还是存放在块 中。 不论 在哪个对象中创建实体。 都要先引用这个对象。 创建基本实体。用 A d d E n t i t y n a me形式的方 法 , 即“ 创建( A d d ) ” +“ 实体名字( E n t i t y N a m e ) ” 。 实体对象的编辑 。实体编辑是 V B A编辑 中 最常用的操作 , 这些编辑操作包括复制 、 移动 、 删 除 等。在编辑对象前必须对其引用。 2 1 3 V B A与 M a t l a b 6 0的混合编 程 通过对 MA T L A B应用程序 接 口的分析 , 可 以发 现 MA T L A B提供了客户 服务器 ( C l i e n t S e r v e r ) 功能。 利用其中的动态数据交换( D D E ) 服务功能和 A c t i v e X 自动化( O L E自动化) 服务功能 , 可以实现在 V B A中 对 M A T L A B函数 的调用 , 并通过 m x A r r a y s ( MA T L A B 中的基本数据类型) 与 M A T L A B工作空间交换数据 , 从而增强 V B A的数值计算能 力和数据 的可视化能 力 。下面介绍在 V B A程序 中调用 M A T L A B的方法。 ( 1 ) M A T L A B的 A c t i v e X自动化服务功能 A c t i v e X自动化 ( O L E自动化 ) 协议 是一种允许 一个应用程序( 控制端) 去控制 另一个应用程序( 服 务器端) 的协议。由于 V B A支持 A c t i v e X 自动化控 制端协议 , M A T L A B支持 A c t i v e X自动化服务器端协 议, 如果已经建立一个 V B A应用程序和 M A T L A B之 问的 A c t i v e X自动化 连接, 在一个 V B A应用程序 中 就可以调用 M A T L A B的命令 , 向 MA T L A B传送或从 MA T L A B接收矩阵数组。 维普资讯 7 6 A u t o C A D V B A与M A T L A B 混合编程开发机器人仿真系统梁飞华, 等 2 0 0 5年第 1 0期 利用 A c t i v e X编程思想 , 将 V B A与 Ma t l a b 6 0进 行无缝连接 , 使编程更快捷、 更专业、 更灵 活。混合 编程思路为 : 用 V B A进行用户接 口、 数据获得 的编 程 , 在数据处理、 复杂图形绘制时 , 通过 A c t i v e X接口 使用 M a t l a b , 将 Ma t l a b处理的结果 回传给 V B A 。简 而言之: 即前台是 V B A编程 , 后 台是 M a t l a b辅助。 如图 1 所 示 。 基 于A u t o C A D 的V B A 编程平台 v e X 对象 回传M A T 理数据 理结果 l 姒 T L B 处 理 平 台l 图 1 VB A与 MA T L AB的 混 合 编 程 关 系 Fi g 1 Re l a l i o ns h i p o f pr o g r a m ( 2 ) M a t l a b的 A c fi v e X接口介绍 Ma t l a b的 A c t i v e X接 口使其 能 同时支持 A c t i v e 客户和服务器的应用。针对上文混合编程的思路 , 在本文中,仅对其作为 A c t i v e服务器这一应用进行 介绍。A c t i v e 服务器 ,即表示 M a t l a b可以被任何可 作 A c t i v e X容 器的 Wi n d o w s程序加载并控制。Ma t 1 a b 6 0安装后 ,即在 Wi n d o w s 注 册 表 中注册了一个 A c fi v e X接 口项 Ma t l a b A p p l i c a t i o n 。它支持 5个方法 : E x e c u t e : 此方法的定义为: B S T R Exe c u t e ( i n B S T R C o rn m n d ) 用在 Ma t l a b中执行一条语句。它接受一个 Ma t l a b的命令字符串作为参数 , 在 M a t l a b工作 区内执行 这条命令 , 并返回输出字符串, 命令生成的图形窗口 将显示在屏幕上。 G e t F u l l Ma t r i x : 此方法 的定 义为 : v o i d G e t F u l l Ma t r i x ( i n B S T R N a m e , i n B S T R Wo r k s p a c e , i n , o u t s A F E A R R A Y ( d o u b l e ) * p r , i n , o u t S A F E A R R A Y ( d o u b l e ) * p i ) 此方法用来将 Ma t l ab 中的一个矩阵变量传送到 V B程序的一个 1 维或 2维数据组中。其中 N a m e 指 定了 Ma t l a b中的矩阵变量名 ; Wo r k s p a c e 指定 了该矩 阵变量所在的 Ma t l a b工作 区, 一般用 “ b a s e ” 表示 ; p r 是指 向 V B程序中的实部数据组 , p i 是指 向虚部数 据 。 P u t F u l l Ma t r i x 此方法 的定 义为 : v o i d P u t F u l 1 M a t r i x( i n B S T R N a m e , i n 姗Wo r k s p a c e , i n , o u t s A F E A R R A Y ( d o u b l e ) * p r , i n , m n s A F E A R R A Y ( d o u b l e ) * p i ) 此方法用于将 V B程序的一个 1 维或 2维数据 组传送到 Ma t l a b的矩阵变量中去。 M i n i m i z e C o m m a n d Wi n d o w 此方法用于使 Ma t l a b命令行 ( C o m m a n d ) 窗 口最 小化, 其定义为: v o i d Mi n i m i z e C o m m a n d Wi n d o w ( )可以直接调用。 M a x i m i z e C o m m a n d Wi n d o w 此方法用于使 M a t l a b命令行 ( C o m ma n d ) 窗 口最 大化, 其定义为: v o i d Ma x i m i z e C o m m a n d Wi n d o w ( )可以直接调用。 Ma t l a b对象的的这些方法 , 在支持 A c t i v e X的应 用程序 中都可以直接调用。因此工作中可以在 V B 等高级语言中都能进行应用。同时各种编程语言也 可以根据 自身工作 的不同, 创建 自己操纵 M a t l a b的 方法。 ( 3 ) V B A与 M a d a b 6 0基于 A c t i v e X的混合编程 使用 V B A与 M a t l a b 6 0的混合 编程 , 首先应在 应用程序中创建 A c t i v e X对象 : D i m Ma t l a b a s O b j e c t S e t Ma t l a b =C r e a t e O b j e c t ( “ Ma t l a b A p p l i c a t i o n ” ) 然 后 可以运用 上节介 绍 的 5种方法 对 Ma t l a b 进 行操作 , 传递数据 , 执行命令 , 获得数据 , 最大、 最小 化 M a t l a b等。语句简单方便 。 2 2系统的 结构和功 能 如图2所示, 系统主要模块有 : 三维造型模块、 单步示教模块 、 动 画仿真模块、 轨迹规划模块、 数据 记录模块及当前位姿模块。该系统可实现的功能主 要有 : ( 1 ) 在建立机器人数学模型 的基础 上, 构造 了 E T一1 8 H E R O的机器人 的几何模型 , 能在微机 上显 示其三维图形 ; 并且可以按照用户通过对话框输入 的尺寸修改模 型, 在交 互方式 下, 实 现 了 E T一1 8 H E R O的参数化三维造 型。( 2 ) 能够 在关 节空间和 笛卡尔空间中进行机器人运动学 的单步示教, 并可 实现机器人各个关节的连续动画显示。( 3 )可在屏 幕上显示其各状态机器人各关节的关节变量和手爪 位姿的具体数值 , 并将示教数据写入数据文件。( 4 ) 能够在笛卡尔空间中进行轨迹规划仿真。给定机器 人手爪的起始、 终止位姿 , 就可按照直线插补及圆弧 插补方法, 在屏幕上显示出各个动态插补状态。 维普资讯 2 0 0 5年第 l 0期 A u t o C A D V B A与M A T L A B 混合编程开发机器人仿真系统梁飞华, 等 7 7 图 2 机器人仿真 系统结构框图 Fi g 2 S t r u c t u r e d i a g r a m o f s i mu l a t i o n s y s t e m A u t o C A D系统加载 的机器人菜单如图 3所示 , 其中造型模块运行结果如图 4所示。 图 3机器 人 粟 单 F i g 3 Ro b o t I n e i l u 3结语 本文给出的是一个机器人的参数化造型和仿真 系统 , 该系统以 E T一1 8 H E R O机器人为仿真对象, 以 实体造型技术进行了机器人的几何造型。系统能在 微机上显示机器人的三维图形 , 可 以按照用户给出 的尺寸修改模型, 在交互方式下 , 实现 E T一1 8 H E R O 的参数化造型 ; 该系统能够在关节空间和笛卡尔空 间中进行运动学的图形仿真 ,还能进行点到点直线 插补轨迹的动画显示 , 机器人的动作可以示教再现 , 也可以由程序设定。该系统选 用 A u t o C A D V B A语 言编程 , 程序采用模块 化设 计方法 , 应用 了菜 单技 术。其特点: ( 1 ) 低硬件要求 ; ( 2 ) 三维图形 的高质 量; ( 3 ) 实时性 ; ( 4 ) 易开发性。 图 4 E T一1 8 H E R O造型模块 运行 结果 Fig 4 Th e r e s ul t o f mo d e l i ng 参考文献 : 1 蔡 自兴 机器人学 M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 0 0 0 2 梁飞华 A u t o C A D V B A与 M A T L A B环境 下的机 器人 运动 学仿 真 D 太原 : 太原理工大学 , 2 0 0 3 3 赵志诫 基 于 V B与 MA T L A B的直流调速 系统仿真软件 开发 J 电气传动 自动化 , 2 0 0 2 , ( 1 ) : 3 7 4 0 4 王跃强 V B程 序中实现调 用 MA T L A B的方法 J 计 算机应 用 , 2 0 0 1 。 2 1 ( 2 ) : 9 5 9 6 5 李波 机器人三维运动仿真 盯 机器人 , 1 9 9 9 , 2 1 ( 7 ) : 4 44 6 作者简介 :梁飞 华 ( 1 9 6 8一) , 广 东 茂 名 人 , 讲 师 , 硕 士 , 从 事 C A D C A M及 计算 机 仿 真 等 领 域 的 教 学 与 科 研 工 作 T e l : 0 6 6 8 2 9 2 3 9 1 7 E ma i l : f e ih u a O 0 6 1 6 3 c 0 m 收稿 日期 : 2 0 0 5 0 6 0 3 Au t o CAD VBA M i x e d t h MAT L AB Pr o g r a m t o De v e l o p Ro b o t i m ul at m n y s t e m LI ANG Fe i hu a ,DENG yu*,XI NG Zhe nt o n g 2 ( 1 Ma o m i n g C o l l e g e , Ma o mi n g 5 2 5 0 0 0, C h i n a ; 2 T a i y u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T a l y u a n 0 3 0 0 2 4,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I n t r o d u c e t h e me tho d a p p l y VBA a n d MAT LAB mi x e d p r o g r a m t o d e v e l o p the rob o t s i mu l a t i o n s y s t e m T h a t me thod u s e d Au t o CAD VB A 日 L s the d e v e l o p me n t e n v i ron me n t 。MATLAB a s the b a c k s t a g e ma t r i x c a l c u l a t i o n e n g i n e。AU- t o C A D日 L s t h e g r a p h i c d i s p l a y i n t e r f a c e E x a m p l e d w i th t l I e 8 i x t u r n i n g j o i n t robot 。 e x p a t i a t i n g t h e k e y t e c h n i q u e s i n t h e s y s t e m d e v e l o p me n t p r o c e s s 。g i v i n g p a r t s o f p rogra m c o d e。an d i n t rod u c i n g t h e s i mu l a t i o n s o f t wa r e s y s t e m Sa me wo r k Ke y wo r d s : rob o t s i mu l a t i o n;Au t o C AD VBA;MATLA B;mi x e d p rog r a m MG1 8 0 4 2 0一W D 型 半 煤 岩 电 牵 引 采 煤 机 在 良 庄 矿 试 制 成 功 最近 , 由山东新汶矿业集 团良庄煤矿担 任工业性实验 的 M G 1 8 0 4 2 0一WD型半 煤岩 电牵 引采煤机 , 通 过 了有关专 家 的鉴 定 , 各项技术指标均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新汶矿 区的 1 5层煤储量 丰富 , 但结构较为复杂 , 煤夹矸平均厚度 0 4 5 m, 厚 度系数 , =0 2 23 0 , 过去受设 备条件 和采煤 工艺的限制, 一直采用对煤层夹矸实施爆破松动, D Y一1 5 0采煤机截煤, 单体支柱配金属铰接顶梁支护顶板 , 效率低下, 近十几 年来多数矿井均未对其进行开采 。为此 , 该矿通过市场调研 和综合考虑 , 联合 中国矿业大学 、 无锡 盛达机 械制造公 司等 共 同 研制开发 了 MG 1 8 0 4 2 0一WD半煤岩电牵引采煤机 , 该机采用 1 1 4 0 V电压直 接供电 , 截割 部采用 3层喷雾 灭火装 置和强 力破 岩滚筒 , 具有很好 的灭尘效果 和较强 的破岩能力 。为保证实验 成功 , 该 矿成立 了由矿长 、 总工程 师和专业 技术人 员参加 的实 验小组, 组织专人现场收集和分析技术参数, 及时发现和解决采煤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良庄煤矿 供稿 维普资讯 P L C在 变 频 调 速 仿 形 喷 涂 机 器 人 控 制 系 统 t :D fl 9 应 用 竖 南京理工大学制造工程 学院 。 南京 2 1 0 0 9 4 ) 【 摘要】 强拽所研制并已在实际生产作业中 使用的仿形喷潦机器为倒, 舟绍了强 P L C为核心 的查龋控制系统一设系统具 有硬件简单 、 操作方便、 运行安垒可靠的特点: 詈 茎 1T P2 4控2 2 器T P2 73 12 兰 坠 翌 北 -7 8 【 中围分类号 ; ; T l 。 一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9 0 1 3 4 ( 2 0 0 0 ) 1 0 0 0 5 5 0 3 0 概述 仿形喷涂是根据被喷涂对象的特点,简化通用 机器人结构和控制形式 使其结构简单、 造价低廉 、 喷涂质量高 、 维修简单。据国外公 司提供的数据 采 用仿形喷涂作业 。 喷房内部尺寸可以减少 2 3 ; 排风 量减少 3 5 ; 漆雾处理的冲水流量减少 1 3 ; 涂料节 省 3 0 一5 0 ( 采用静电喷潦) 。因此 , 仿形喷涂广 泛应用于汽车、铁路机车车辆制造等行业 ,完成喷 涂对象的顶部和侧面喷涂作业 。 本文介绍的仿形喷椽机器人,是由我所竣计 , 采用了 P L C控制的变频调速技术。 觋 已在某厂轿车 喷涂线上使用 。 1 它按 面喷 离及 椽 时 固定 构 固 韩军 丁 。 丁 变频器按程序控制 ,使两种运动的合成轨迹符合轿 车的顶部形状 。当轿车进入喷涂工作区时 启动仿 形行车运行 ,运行 中由行程开关作 为 P L C输人信 号 ,通过 P L C控制两台电机的变频调速 ,从而达到 仿形喷涂的 目的。 2 P L c控制系统的设计 2 1 控铷功能 根据轿攀喷涂工艺 的要求 仿形喷涂机器人的 功能设 置 主要有 : ( 1 )归位使喷擦 机每次开始工作前 ,都处于 初始位置。 维普资讯 制 造 业 自 动 化 ( 2 J点动 主要用于系统单个功能的调试。包 括 : 正行 、 反行 、 喷漆 、 清洗。 ( 3 ) 循环正常喷涂时使用。主要功能有: 设置 喷 潦速度 、 循 环速 度 、 流平时 问。 通过 1台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实现以上设置 的 功能, 同时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两台变频器。1 台为 富士 F V R 0 1 5 G 7 S ( 1 5 k W) 驱动 0 7 5 k W 电机带动水 平方向运动的行车 , 另 1台为三菱 F R A 0 2 4 ( 1 k W) 驱 动 O 5 k W 电机拖动顶喷 4连杆结构的垂直运动 , 由 这两种运动的台成, 完成“ 仿形喷涂” 的 目的。 整个喷涂过程中 ,在仿形喷涂机器人的运行轨 道上设置有 “ 反停 ” 、 “ 开喷” 、 “ 快速” 、 “ 慢速” “ 停喷” 等行程开关 ,以使机器人能够准确地按设计好 的轨 迹运 动 , 见 图 2 。 反停 开啃 快避慢 停嗬 图 2 仿 形啧潦过 程示意图 2 2圭控器的设计 控制系统的主控器选用 日本三菱电气公 司生产 的 4 o MR小型 P L C 用 P L C来实现仿形喷涂机 盥 柏 F I 一 4 0 M R 塑 栅 2 4 3 0 甾 “翼m 盥L 荨 : 嚣 翊 盗 如 _ 二 J 4 龇r 抽 l 4 3 5 5 鹏 _ 苎 堑 圆 一 437 量 5 【 0 5 ” 芷转r一 【 5 3 _ 一 崮 5 0 T 3 3 4 篮 一r 口 囤 3 输 八 输 出分配连接 践图 器人 的整个系统的控制 ,系统控制的输入 输出分 配及 接线 如图 3 。 2 3 软件设计 采用梯形图语言编程 , 软件流程如图 4所示。 图 4软停 流 程 图 框图中的初始化程序用于检查仿形喷涂机器人 及各行程开关的状态是否处于初始位置,如果不在 初始位置, 喷涂机首先进行“ 归位” 动作 , 使喷涂机回 到初始位置。 框图中程序的转换均是利用状态继电器,循环计 数器及相应位置的行程开关来宾现的。循环程序的实 现, 是靠“ 靛卷器” ( s ) 及步遴梯形指令( S T L ) 的组台使 用, 其功能是, 当状态器 ( s h 接通对, 相应的步进指令 接通 , 其后的电路才动作; 当状态器 ( s m ) 接通时, 状态 器 ( s n )自动复位, 其步进指令吼詹的所有输出状态自 动复位, 若需保持输出状态可用萋位指令, 在需要撤消 输出拣态时, 可用复位指令 ( 下转第6 2 员) 维普资讯 错j 趟 自 动 化 换 、 远方手自动、 就地面板控制。 ( 2 ) 变频器工作电源冗余 、 控制电源冗余。 ( 3 1 完善保护报警监视功能。 ( 4 j电气回路控制 自动化程度高、控制回路简 单 、可靠 ,符合工厂 自动化发展趋势采用 P L C 技术代替继电器控制 系统 , 使硬件软件化 , 提高工作 可靠性和系统的柔性。且 P L C故障率近于零 、可靠 性高 , 功能完善。 ( 5 ) 手操器断电及恢复时安全保护功能完善 ( 6 )优异的调节性能启动平稳、调节范围 宽、 调节性线度可达 0 9 9 、 控制精度商。 ( 7 ) 系统适应性强 , 可 以接受 D C S 、 单回路调节 ( 上接第 5 6页) 采用步进梯形指令后, 可以很容易地实现顺序控制 、 同一输出指令可出现在不同的程序序步中,所以采 用步进指令对于较为复杂的控制程序的设计非常方 便 , 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 、 便于调试运行 , 程序易于 理解 , 并且太大减少了程序所需要的步数。 功能转换是利用跳转指令结台控制面板上的开 关来实现 的 为了增加工作辑蘼靠性,在鞣榫设计中采用 了 时间定时监控的方法,_ ;一 强某_= 、 过程运动耐间超过 预计设计范围, 即采取措施, 并发出声、 光报警, 提醒 操作人员。 3 结束语 该系统的控制核心为r L C , P L C 过程序控 制两台变频器,每台变频器又分藕控制球平方侮波 垂直方向的1台电机。变频器通过参数单元可方便 地设置_ k 下限频率 基底频率 高、 中、 低 3 速设 定 、 加 减速时间等基本功能, 还可避撩标准薅行功 能、 动作选择功能、 校正功能 、 辅助秘能的设定 , 且具 有多种故障显示及保护功能。因此整个磊境爵靠性 高、 组态灵活、 编程简单、 调试维护方便。 耐矫 不筒 的车辆通过编程可方便地达到仿形囔涂舶哥豹。 f 参考文 献1 1 】 F z 系列可编程控 制器用户手 册【 Z1 2 F R -A 0 2 4 A 0 4 4系列三菱变频谓速器使用手册f z bl F u j i n v e n t e r F V R G 7 S E X 蚺雠如n M u a l Z 】 器、 模拟仪表 、 计算机控制系统 、 P L C等系统的调节 信号。 ( 8 ) 由于选用智能手操器, 可通过手操器的跳线 方式得到各种信号制的信号, 实用性 、 通用性强。 ( 9 ) 自动控制系统在线不断电检修。 此方案已经用 于许多电厂 的给粉机调速 系统 , 实践证明,用变频器以及一些辅助电气设备可以实 现给粉机的变频调速控制、并且运行可靠 、节约能 源、 降低成本 。此方案中的供电电源系统稳定 可靠、 操作简单 , 完全满足生产要求 且提高给粉的经济和 技术指标 , 系统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欢迎订阅 焊接学报 焊接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 中I 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由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承办并 辑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焊接学术期刊。本刊: 要刊登焊接各专业学科理论研究的专题论文和反 焊接新材料 、 新设备、 新工艺方法 、 新检测方法的 题论文。 它代表了中国的焊接学术水平, 具有一定 权威性 , 在 国内外拥有广大 的读者, 在 国际上有一j 的声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广大的焊接工作者 焊接学报 于 1 9 8 0年创刊 , 从 2 0 0 0年第 l 起扩版为国际开本大 l 6开 , 页码由 6 4页增加到 9 员, 并增设多项栏 目, 信息量增加 l倍以上。2 0 0 1 为双月刊。 本刊曾多次被评为优秀科技期刊, 曾先 被美国出版 的 工程索引 ( E I ) 、 科学引文索引 l s c I ) 等多家检索系统收录。 本刊是首批被定为我 I 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的, 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也是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首批入录期刊。本 观 已加人了万 方数据 ( C h i n a i n f o ) 系统科技期刊群 。 本刊多擞被中国科协 、 国家新闻出版署选中, 代表 国期刊参加香港 ( 地区) 、 新加坡 、 澳大利亚 、 意大 等善家的书刊展览。 车 刊地 址 : 螬求滨市和兴路 1 1 号 焊接学报编辑 i 邮编: 稍目 8 0 电子信箱 : 誊 I 谤口 u b l i c h r h i c n 负责: 王亚电话 : 0 4 5 1一 2 5 9 1 9 传真 : 0 4 5 1- 6 3 2 5 9 1 9 订胸 处 : 全 国各地邮局 邮 发代号 1 4 1 7 刊号: 西IS S N 0 = _2 5 3 - 3。 6 0 X 国外代号 : Q3 2 2 定价 : 1 5 0 0元 维普资讯 第 2 5卷 第 4期 2 0 0 3年 l 2月 南 昌大 学 学报 ( 工 科版 ) J o u r n a l o f Na n c h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E n g i n e e r i n g & Te c h n o l o g y ) VO1 25 NO 4 De c 2 003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0 4 5 6 ( 2 0 0 3 ) 0 40 0 1 4 0 3 P L C在爬行式焊接机器人中的应用 刘伟 力, 刘 国平, 张华, 欧光锋 ( 南 昌大 学 机 电工 程 学院 , 江 西 南 昌 3 3 0 0 2 9 ) 摘 要 : 针 对爬 行 式智 能弧 焊 机器 人 的控制 , 提 出了 一 种 由 P L C作 为主 控 制 器 的 控 制方 法 提 出了 P L C作 为 控 制 器在 焊 接过 程 中 的优 势 , 对 系统 的硬 件组 成 作 了简要 的 介 绍 , 分 析 了 系统 的工 作 过 程 详 细 阐述 了 P L C的选 型 、 各 种信 号 的确 定 及 I O分配 、 接 口的接 线 和 P I C的编 程 实 验证 明该 系统 工 作稳 定 , 跟 踪精 度可 达到 1 mm, 满 足 了 焊 接 质量 的要 求 关键 词 : P L C; 人机 界 面 ; 爬行 机 器人 中 图法 分类 号 : T P 2 4 2 6 文 献 标识 码 : A 1 引言 对 于机器 人 的控 制 , 大部 分采 用的是 通用 的计 算 机和单 片机系统 , 通 用 计算 机 和单 片机 控制 系统 对工作 环 境要 求 高 , 可 靠性 不是 很 强 , 且其 编程 复 杂, 必 须具有一 定 的专 业知 识, 对操 作 人员 要求 高 , 推广性 差 P L C是 一 种工 业 专 用计 算 机 , 输 入 量 可 以直接 为按钮或 触点开关量 , 输 出 口带 载能力较强 , 可直接驱 动 电磁 阀或 继 电器 , 扩 展后 还 可以驱 动 各 种 电机 因此 , 系统连 线 简单 , 省去众 多 的触 点控 制 环节 同时 , 它还 具有 通 用性 强 ( 系列化 、 模块 化、 软 件编程 ) 、 可靠 性 高 、 环境 适 应性 好等 优 点 在 P L C 梯形 图 中使用 的顺 序控 法 是一 种先 进 的设 计方 法, 它易学 易懂 , 具有很 好的通 用性 和规范性 , 使用它 可 以 节 约 大 量 的 系 统 开 发 时 间 , 提 高 开 发 的 效 率 【 1 J 2系统 简 介 及 工 作 过 程 分析 2 1 系 统 简介 系统主要 由爬行 机构 ( 轮 履复 合式 小 车) 、 十 字 滑块及其控制 系统 、 焊接 机构 ( 包 括焊接 电源 、 送 丝 送气设备 、 焊枪 、 摆 动机构 及 其控 制 器 ) 、 P L C 、 小 车 驱动 电路 ( 包括 交 流 伺 服 电机 、 电机 驱 动 器 、 光 码 盘 【 2 ) 、 人机界面 ( 可编程触 摸 式显 示器 和 各种指 示 灯 及操作 按钮) 、 电流变送器 等组成 , 如图 1所示 十字滑 块跟 踪 系统 是一 个独 立 的系统 , 它能实 现 各种焊缝 的识别并在 一定的范 围内可以进行焊缝 的跟踪 , 但它 左右 方 向上 的 移动 范 围为 6 0 mm, 跟 踪范 围窄 , 焊接的 自动化 程度 也是不够高 的 为了提 高它的跟踪范 围, 可以 把它 安装 到能 够进 行 爬壁 的 爬行机构上 由于它提供 了一些对外 的接 口, 通过接 口, P L C可 以获 取它 的 一些 有 用 的 信 息, 根 据 十 字 滑块 的状态来驱动 爬行 机构 配 合它 的运 动, 十 字滑 块 进行精确跟踪 , 爬行机构进行粗 跟踪 , 最终达到焊 缝 的 精 确 跟 踪 2 2工作过程分析 控制 系统 需要 完成 的工作 分为 两个 部分 : 手 动 过程和 自动过 程, 系统 的工作流程 图如图 2所示 可 电流变送 器 悍 倭 吧 j f 编 r _ 1 光 电 编 码 器 程 l , l 序 = j 电 机 驱 动 器 l 电 机 一I 爬 行 机 构 寅 焊 电 工 控 一 l 枪 弧 件 制 l 十 字滑 块控 制系 统 l l 器 I l l -卜 字滑块卜 T L 激 光图像 传感 系统 图 1 爬行 式智 能弧 焊 机器 人 系统 收 稿 日期 : 2 0 0 30 5 0 9 基 金 项 目 : 国家 自然 科学 基 金 资助项 目( 5 0 0 7 5 0 3 7 ) ; 国家 高新 技 犬研 究发 展计 划 ( 8 6 3 计 划 ) 项 目( 2 0 0 1 AA 4 2 2 2 2 0 ) 作者简介 ; 刘伟力, 男, 1 9 7 8年生, 硕士研究生 维普资讯 第 4期 刘伟 力 等 : P L C在爬行 式 焊接 机器 人 中 的应用 系统启动 I 转换到自 动跟踪焊接 一 手调 小 车 进行 跟踪 焊接 控制 焊 枪基 本对 准焊 缝 设 置 各种参 数 Y 十 字滑 块寻 找焊 缝 图 2系 统 工 作 流 程 图 2 2 1 手 动 过 程 完 成 的 任 务 当系 统处 于手 动状 态时 , 操 作者 可以通 过具有 4个 控制 方 向 的摇柄 来 控制 小车 的运 动 , 它 的两 轮 速度 可通过人机 界面 ( 可编 程 显示器 ) 来 设定 , 经 过 小车的调整使焊 枪 基 本上对 上焊 缝 , 为下步 的 自动 跟 踪打好基础 , 同时在 这个 状 态 中还可 以 对焊接 的 各 种 参 数 和 工 艺 进 行 设 置 2 2 2 自动 过 程 完 成 的任 务 当系统处在 自动状态时 , 操作者可 以通过 启动、 停止来 控制焊接过 程, 系统 自动状态一 旦启动, 就 必 须 自动完成 焊缝 的轨 迹 跟踪 、 焊 接及 焊接 过 程的 监 视 , 同 时 还 要 处 理 系 统 出 错 的 问题 3 PL C控 制 电 路 的设 计 3 1 P L C选 型 由于 P L C既 要处理各种逻 辑开 关量 , 又有 模拟 量 的输入输 出, 并 且 P L C还 能 与 上位 机进 行 通信 , 在 系统 中的点数 也 不是 很 多, 因此 在这 采 用 了 日本 OMR ON公 司 的 C QMI H 系 列 C QMI H 是 一种 紧 凑的模块 化的支持通 信功能和其 他先进功能的高速 可编程序控制 器, 它 可 以在 1 6 2 5 6点之 间进 行扩 展 I O 口, 具有 灵活 的系统 配置 和 串行通 信协 议 功 能, 并且 C P U具有 内插板 的用户 安装 插件 板, 网络 通信 、 宽范 围的监视和设 置方法 , 更高 的速度和更 大 的容量 的 加 强 这 些 特 性 使 它 具有 更 强 的控 制 能 力 【 3 在 这 作 了 如 下 配 置 , 如 表 1所 示 3 2输 人和输 出点的分配 根据 系统 的需 要 , 本系 统 扩 展 了 1块输 入和 1 块输 出模 块, 同时在 系统 中还 有 4路 模拟 量 的输 入 和 2路输 出 , 主要输入点分 配如下 : 0 0 0 0 0 自动 的 启动 按 键 0 0 0 0 7报警 确认 按键 0 0 0 0 1 自动的停止按键 0 0 0 1 0滑块右控位开关 0 0 0 0 2手 动 自动 的 切 换 0 0 0 1 1 滑 块 左 控 位 开 关 0 0 0 0 3小 车 向前 运 动 按 键 0 0 0 1 2滑块 中位 开关 0 0 0 0 4小 车 向 后运 动 按 键 0 0 0 1 4系统 出错报警 0 0 0 0 5小 车 向 左 运 动 按 键 0 0 1 0 1 焊 缝找到 0 0 0 0 6小车向右运动按键 0 0 1 0 4滑 块 向右 运 动 0 0 1 0 5滑 块 向左 运 动 2 3 2 检测 电流值 ( 模拟量 ) 2 3 3 左轮速度反 馈 电压值 ( 模拟量 ) 2 3 4 右轮速度反 馈 电压值 ( 模拟量 ) 系统 主要输 出点分配 如下 : 1 0 0 0 0找 到 焊 缝 指 示 灯 1 0 0 0 1 启 动 指 示 灯 1 0 0 0 3 起 弧 指 示 灯 1 0 0 0 4中 位 指 示 灯 1 0 0 0 5 报警指示灯 1 0 0 1 2开始送丝信号 1 0 0 0 6 1 0 0 1 1 P L C 对 滑 块 控 制 系统 的 启 动 、 停止 、 错误确认等 控制信号 2 3 6小 车左 电机转 速控制 电压 输出( 模 拟量) 2 3 7 小 车右 电机 转速控制 电压输出( 模 拟量) 3 3 P L C控制 系统 I O接 口电路 P L C在 系统 中主 要是 协 调 各 个 子 系 统 能按 照 : 晖接 工艺的要求进行工 作 因此 , 它既 要完成各种逻 辑控制 , 同时还要 进行 系统 的监 控, 整个 P L C控制 器的 I o接 口电路 示意 图如 图 3所示 系统 一共 用 了 2 2个 数字 量输入 口、 1 4个 数字 量 输 出 口、 3个 模 拟量 输入 口、 2个 模 拟量 输 出 口和 1个 串行通 信 口 R S 2 3 2口 各 种开关 、 按钮 和 指示 灯都 是 由 2 4 V 直 流电源供 电的 ; 电流 变 送器 检 测到 4 2 0 mA 的 电 流 , 通过模 拟量 输 入 口进 入 P L C; 左 右 轮 的速 度 检 测是从 电机驱 动 器提 供 的接 口中提 取 出 一5 +5 V 电压值 , 然 后通 过 模 拟量 输 入 口进 入 到 P L C, 进 行运 算后在可编 程序 显示 器 中显 示 出来 ; 左 右 电机 的控制 电压 由 P L C模拟量输 出 口提供 , 控 制 电压值 为 一5 +5 V; P L C与可编 程序 显示器 的通 信 采用 的是 RS一2 3 2串行通 信方式 , 驱 动程 序 由可编 程 序 显 示 器 提 供 维普资讯 南 昌大 学学 报 ( 工 科版 ) 2 0 0 3生 表 l C QM1 H型 P L C的配 置 o 一 _0 一 各 各 数 一 种 _ _ 0 o 一 宝 种 按 墼 嚣 一 指 不 钮 -0 a 一 告 一 灯 和 0 0 一 午 勘 一 控 开 制 关 0 o 一 人 输 控 口 一 出 制 _b 一 输 C 0M 入 _ _ o 6 一 2 4 VD _0 o 一 _ _ b o 一 C oM l 十字滑 块 _ 卜 C 0 M2 |控制系统 2 4 V D 一送丝机构 控制系统I 模 f 电 流 检 测 拟 左 轮 控 制 电 压 拟 输 右轮控 制 电压 左轮速度检测E 量 出 输 口 右轮速度检测 人 口 可编程序 R$2 32 l显示器 图 3 PLC的 I 0 口 接 线 不 意 图 4 P L C控制 系统 的编程 由于 人机 界 面 主 体 部 分采 用 的 是可 编 程 显 示 器 , 它能够 处理各 种数 据 之 间的 转换 和进 行数 据 的 基 本运算 , 因此数 据 的各 种制 式 的转 换和 运算 都在 可编程 显示器 中完成 , 这样 就减轻 了 P I C的编程 任 务 在该 系统 中 P L C程序 分 为两 大 部分 : 手 动调 整 和 自动跟 踪焊接 手 动 子程 序 负责调 整 爬行 机器 人 的初 始位置 自动子程 序流程框 图如图 4所示, 包括 控制 策略的 实现 、 焊 机的开 启以及焊接工艺 的实现, 这其 中还要处理 系统 出错 的问题 C QMI H 型 P LC的 C P U 自带 了一个 外设 端 口 和一个 RS一2 3 2端 口, 所 以对于它的编程 ,既可 以 回 图 4自动 子程 序 流程 框 图 用手握编程 器也可 以用 软件 来 编程 与计 算机 的连 接 既可以用外设端 口, 也 可以通 过 RS一2 3 2串行端 口 由于手握编程 器 只支 持 助记符 形 式而 不 支持 梯 形 图, 因此 它一般用在小 型、 微小型 程序的编制过 程 中 , 程 序 的语 句较 少 在 这里 采用 了 OMRON 公 司 开发 的 一个 应 用 软 件 C X P r o g r a mme r 3 C X P r o g r a mme r Ve r s i o n 2 1编 程 软 件 是 基 于 Wi n d o ws 9 5 9 8或 W i n d o ws NT 的 用 于 对 Omr o n C S 1系 列 P LC 、 C V 系列 P L C以及 C系列 P L C配置 和编程 的 标 准 软 件 包, 是 一 个 支持 P LC设 备 和 地 址 信 息 、 OMRO N P L C和这些 P L C支持 的 网络 设备 进行 通 信的方便工具 通过这个 软件, 用户可 以进行 系统的 配 置和程序的编写 、 调试 , 在线诊 断 P L C硬件 状态 , 控制 P LC的运行 状态和 I O通道 的状态等 4 ( 下 转 第 5 0页 ) 维普资讯 -5 0 南 昌大 学 学报 ( 工 科 版 ) 2 0 0 3焦 1 3 何开胜 , 戴济群 超 长水泥土桩地 基的安全 监测 J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 , 2 0 0 0 , 2 4 ( 5 ) : 5 4 1 4 何 开胜 水 泥土 搅 拌桩 设计 计 算方 法 探 讨 J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 2 0 0 2 , 2 5 ( 1 1 ) 1 5 秦 建 庆 , 叶观 宝 水 泥 土桩 复 合 地 基 优 化 设 计 的 参 数 确定 J 地 下工 程 与 隧道 , 1 9 9 9 , ( 1 ) : 1 5 1 6 秦 建 庆 , 陈建 峰 水 泥 土桩 复合 地 基 变 形 控 制 中 的若 干 问题 探讨 J 岩 土工 程 技 术 , 1 9 9 9 , ( 2 ) 1 7 连 长江 , 周 振 国 , 张 孝 华 水 泥 土 搅 拌 桩 的优 化 设 计 J 住 宅科 技 。 1 9 9 8 , ( 1 2 ) 1 8 宰金 珉 复 合 桩基 沉 降计 算 最终 应力 法 及 其 应 用 J 土 木工 程学 报 , 2 0 0 2 , 3 5 ( 2 ) 1 9 杨宝 玉, 宋永 强 水 泥 土搅 拌 桩 复 合 地 基 处 理 技 术 的 工程 应用 J 建筑 结构 , 1 9 9 9 , ( 5 ) 2 0 叶书 麟 地基 处理 工 程 实例 应用 手 册 M 北 京 : 中 国 建筑 工业 出版社 , 1 9 9 8 S t u dy of I nd o o r s I m i t a t i ng Expe r i m e n t o f Ce m e nt S oi l M i xi n g Pi l e s G J u n QI N Ya nh u a ( S c h o o l o fEn v i r o n me n t a l a n d Ar c h i t e c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t h e S o u t h e n I n s t i t u t i o n o f M e t a l l u r g y, Ga n z h o u J i a n g x i 3 4 1 0 0 0 , Ch i n a) Abs t r ac t : By i ndo or s i mi t a t i ng e x pe r i me nt o f c e me nt s o i l de e p mi xi n g pi l e s , t he a ut h or o f t hi s a r t i c l e i nf e r s t he r e l a t i o ns hi p be t we e n c e m e nts oi l s t e n gt h,s t a yi ng p o w e r , l a y o r s t r e n gt h a nd e f f e c t i ve pi l e l e ngt h Al t h o ug h t he i ndo or s e xp e r i m e nt mod e l c a n t i m i t a t e t he s t a t e of de s t r o3 i n g i n t e s t i n g g r o und c ompl e t e l y, i t i s f e a s i b l e i n q u a l i t a t i ve a na l y s i s o f t he wor ki ng m e c ha ni s m o f c e m e nt s o i l mi x i ng pi l e s Be c a u s e t he m o de l i s e a s y t o o pe r a t e, t i m e s a vi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