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的 规范 DDS 11A 型数显电导率仪的操作方法 防止错误操作对 DDS 11A 型数 显电导率仪造成损害 确保使用方法正确 保证最后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化学实验室的 DDS 11A 型数显电导率仪 以下简称仪器 3 定义 DDS 11A 型数显电导率仪是实验室测量水溶液电导率必备的仪器 它广泛地 应用于石油 生物医药 污水处理 环境监测 矿山冶炼等行业及大专院校和 科研单位 若配用适当常数的电导电极 还可用于测量电子半导体 核能工业 和电厂纯水或超纯水的电导率 4 引用文件 DDS 11A 型数显电导率仪使用说明书 5 职责 5 1 实验室主管负责编制仪器的作业指导书 并负责监督仪器使用人员正确操 作仪器设备 5 2 仪器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说明的方法进行操作 如发现异常应 立即上报给相关负责人员 不得随意拆开仪器 使用结束后对仪器进行清洁并 定期维护保养 同时作好相应的记录 6 注意事项 6 1 使用前将仪器放置于固定的水平工作台上 环境应保持清洁整齐 通风 干燥 6 2 电极插头座绝对防止受潮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测量误差 6 3 电极应定期进行常数标定 6 4 仪器有 0 10 V 输出信号 可外接记录仪 进行电导率的连续测试 6 5 仪器可连续使用的环境温度为 5 35 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且周围 无强电磁场影响 无高浓度粉尘及腐蚀性的物质 供电电源 AC 220 22 V 50 1 Hz 6 6 超纯水测量注意事项 A 在测量超纯水时应避免污染 正确选择电导常数的电导电极 采用密封 流动的测量方式 水样的流动不宜太快并避免水样循环不良情况产生 B 用户可采用流动水槽进行测量 槽下方接进水管 聚乙烯管 管道中应 无气泡 也可将电极装入 ABS 或不锈钢三通管中 先将电极套入密封橡皮圈 装入三通管后用螺帽固定紧 C 因仪器的温度补偿系采用固定的 2 的温度系数补偿的 在超纯水测量时 此系数与超纯水的温度系数不符会给测量带来误差 这此 可把 温度 调节旋 置于 25 测量该温度下的电导率值 采用不补偿方式进行测量后查表 D 为确定测量精度 电极使用前应用于小于 0 5 S cm 的去离子水冲洗几次 然后用被测试样冲洗后方可测量 7 维护与保养 7 1 电导电极的清洗与贮存 光亮的铂电极 必须贮存在干燥的地方 镀铂黑 的铂电极不允许干放 必须贮存在蒸馏水中 7 2 电导电极的清洗 A 用含有洗涤剂的温热水可以清洗电极上的有机成分沾污 也可以用酒精清 洗 B 钙 镁沉淀物最好用 10 柠檬酸清洗 C 光亮的铂电极 可以用软毛刷机械清洗 但在电极表面不可以产生刻痕 绝对不要用螺丝起子清除电极表面脏物 甚至在用软毛刷机械清洗时也要特别 注意 D 对于镀黑铂的铂电极 只能用化学方法清洗 用软毛刷机械清洗时会破坏 镀在电极表面的镀层 铂黑 化学方法清洗可能再生被损坏或被轻度污染的 铂黑层 应对电极的常数重新标定 8 操作方法 8 1 仪器的调节器和按键使用说明如下 量程 选择开关 可选择 2 20 200 2000 及 2 S cm 五个测量 量程档 常数 调节器 按所使用电极的常数值 调节至仪器显示值为相应的数值 温度 调节器即为 温度补偿调节器 在测量时将调节旋钮指向被测量溶液的实 际温度值的刻度线位置 此时显示的值是溶液经温度补偿后换算到 25 时的电 导率值 温度 调节旋钮指向 25 刻度线位置时 显示的测量值是在该温度下未经补偿 的原始值 校准 测量 按钮开关 按下时为 校准 再按下 开关向上弹起 则为 测量 状态 8 2 开机 A 电源线插入仪器电源插座 仪器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电源线不可有破损 短路 漏电现象 B 按电源开关接通电源 预热 10 分钟后 进行校准 C 电导电极插入仪器后面板的电极插座中 8 3 仪器在使用之前须校准 校准方法详见本标准第 9 项 仪器校准 8 4 测量电导率值 已经校准过的仪器 即可用来测量被测溶液 A 正确选择电导电极的常数 在电导率测量过程中 正确选择电导电极类型 对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非常重 要 仪器可配常数为 0 1 0 01 1 10 四种不同类型的电导电极 可根据需测量 的范围参照下表选择相应常数的电导电极 表 1 电导率测量范围与对应使用的电导电极常数推荐表 电导率测量范围 S cm 推荐使用电导电极常数 0 2 0 0 01 0 1 2 200 0 1 1 0 200 2000 1 0 铂黑 2000 20000 1 0 铂黑 10 20000 2 10 注意 对常数为 1 0 10 类型的电导电极有 光亮 和 铂黑 二种形式 镀铂电 极习惯称作铂黑电极 对光亮电极其测量范围为 0 20 S cm 为宜 B 用温度计测量被测溶液的温度后 将 温度 调节旋钮指向被测溶液的实际温 度值的刻度线位置 此时显示的值是经温度补偿后换算到 25 时的电导率值 C 按下 校准 测量 按钮 使其处于 测量 状态 此时 按钮为向上弹起 将 量程 开关置于合适的量程档 待仪器显示稳定后 该显示值即为被测量溶 液换算到 25 时的电导率值 实际测量结果与使用各种不同电导电极常数 C 的关系见下表 2 表 2 序号 选择开关位置 量程范围 S cm 测量结果 S cm 1 0 2 0 显示读数 C 2 2 200 显示读数 C 3 200 2000 显示读数 C 4 2000 20000 显示读数 C 5 20000 2 显示读数 C 测量过程中 若显示屏首位为 1 后三位数字熄灭 表示测量值超出测量量程围 此时 应将 量程 开关置于高一档量程来测量 若显示值很小 则应该将 量程 开关置于低一档量程来测量 以提高测量精确度 9 仪器校准 本仪器在使用之前 即测被测溶液之前 先要校正 按下 校准 测量 按钮 使其处于 校准 状态 调节 常数 调节旋钮 使仪器显 示所使用电极的常数标称值 电导电极的常数 通常有 10 1 0 0 1 0 01 四种类型 每种类型电导电极 准确的常数值 制造商均标明在每支电极上 常数调节方法如下 A 电极常数为 1 的类型 如电极常数的标称值为 0 95 调节 常数 调节旋钮 使仪器显示值为 950 测量值 显示值 1 B 电极常数为 10 的类型 如电极常数的标称值为 10 7 调节 常数 调节旋 钮 使仪器显示值为 1070 测量值 显示值 10 C 电极常数为 0 1 的类型 如电极常数的标称值为 0 11 调节 常数 调节旋 钮 使仪器显示值为 1100 测量值 显示值 0 1 D 电极常数为 0 01 的类型 如电极常数的标称值为 0 011 调节 常数 调 节旋钮 使仪器显示值为 1100 测量值 显示值 0 11 10 记录记录表单 10 1 DDS 11A 型数显电导率仪使用记录表 10 2 DDS 11A 型数显电导率仪日常点检表 11 附录 附录 1 电导电极常数的标定方法 11 1 参比溶液法 1 清洗电极 2 配制标准溶液 配制的成分比例和标准电导率见附录 3 把电导池接入电桥 或电导仪 4 控制溶液温度为 25 0 1 5 把电极浸入标准溶液中 6 测出电导池电极间电阻 R 7 按下式计算电极常数 J J K R 式中 K 为溶液标准电导率 查表可得 11 2 比较法 用一已知常数的电极与未知常数的电极测量同一溶液的电导率 1 选择一支已知常数的标准电极 设常数为 J 标 2 把未知常数的电极 设常数为 J1 与标准电极以同样的浓度插入 液体中 都应事先清洗 3 依次把它们接到电导率上 分别测出的电导率设为 K1 及 K 标 则由 J 标 J1 K1 K 标 得 J1 J 标 K 标 K1 测定电极常数的 KCL 标准浓度如下 电极常数 0 01 0 1 1 10 KCL 近似浓度 mol L 0 001 0 01 0 01 或 0 1 0 1 或 1 注 KCL 应该用一级试剂 并须在 110 烘箱中烘 4H 取在干燥器中冷却后 方可称量 附录 2 KCL 标准浓度及电导率值 1mol L 20 下每升溶液中 KCL 为 74 2460g 0 1mol L 20 下每升溶液中 KCL 为 7 4365g 0 01mol L 20 下每升溶液中 KCL 为 0 7440g 0 001mol L 20 下将 100mL 的 0 01mol L 溶液稀释至 1L 温度 近似浓度 mol L 1 0 1 0 01 0 001 电导率 S cm 15 0 09212 0 010455 01 001144 0 0001185 18 0 09780 0 011168 0 0012200 0 0001267 20 0 10170 0 011644 0 0012737 0 0001322 25 0 11131 0 012852 0 0014083 0 0001465 35 0 13110 0 015351 0 0016876 0 0001765 DDS 307A 型电导率仪作业指导书型电导率仪作业指导书 1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 1 1 开机 将多功能电极架插入多功能电极架插座中 并拧好 将电导电极及温度电极安装在电极架上 用蒸馏水清洗电极 连接电源线 打开仪器开关 仪器进入测量状态 预热 30min 后 可进行 测量 1 2 校准 在测量状态下 按 电导率 TDS 键可以切换显示电导率以及 TDS 按 温度 键设置当前的温度值 按 电极常数 和 常数调节 键进行电极常数的设置 1 2 1 设置温度 如果仪器接上温度电极时 将温度电极放入溶液中 此仪器显示的温度值为自 动测量溶液的温度值 仪器自动进行温度补偿 用户不必进行温度设置操作 如果仪器没有接上温度电极时 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 然后按 温度 或 温度 键调节显示值 使温度显示为被测溶液的温度 按确认键 即完成 当前温度的设置 按 电导率 TDS 键放弃设置 返回测量状态 1 2 2 设置电极常数 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电极常数的设置 目前电导电极的电极常数为 10 1 0 0 1 0 01 四种类型 每种类电极具体的电极常数值均粘贴在每支 电导电极上 用户根据电极所标的电极常数值进行设置 按 电极常数 键或 常 数调节 键 仪器进入电极常数设置状态 按 电极常数 或 电极常数 电 极常数的显示在 10 1 0 1 0 01 之间转换 如果电导电极标贴的电极常数 为 1 010 则选择 1 并按 确认 键 再按 常数数值 或 常数数值 使 常数数值显示 1 010 按 确认 键 此时完成电极常数及数值的设置 电极 常数为上下二组数值的乘积 如用户放弃设置 按 电导率 TDS 键 返回测 量状态 1 3 测量 按 电导率 TDS 键 使仪器进入电导率 TDS 测量状态 如果采用温度传感器 仪器接上电导电极 温度电极 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 再用被测溶液清洗一 次 将温度电极 电导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 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 在显示屏上读取溶液的电导率及 TDS 值 如果仪器没有接上温度传感器 则先 按 1 2 1 设置温度 操作步骤进行温度设置 然后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 2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2 1 电极使用前必须放入在蒸馏水中浸泡数小时 经常使用的电极应放入 贮 存 在蒸馏水中 2 2 为保证仪器的测量精度 必要时在仪器的使用前 用该仪器对电极常数进 行重新标定 同时应定期进行电导电极常数标定 2 3 在测量高纯水时应避免污染 正确选择电导电极的常数羡慕最好采用密封 流动的测量方式 2 4 本仪器的 TDS 按电导率 1 2 比例显示测量结果 2 5 为确保测量精度 电极使用前应用于小 0 5 S cm 的去离子水 或蒸馏水 冲洗二次 然后用被测试样冲洗后方可测量 2 6 电极插头座防止受潮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测量误差 3 期间核查期间核查 3 1 期间核查方法 在两次仪器检定期间 用标液校准 3 2 技术性判定标准 测定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3 3 核查时间 频次 每年 1 2 次 4 电导电极的清洗与贮存电导电极的清洗与贮存 4 1 电导电极的贮存 电极 长期不使用 应贮存在干燥的地方 电极使用前必须放入 贮存 在蒸 馏水中数小时 经常使用的电极可以放入 贮存 在蒸馏水中 4 2 电导电极的清洗 可以用含有洗涤剂的温水清洗电极上有机成分玷污 也可以用酒精清洗 钙 镁沉淀物最好用 10 柠檬酸 镀铂黑的电极 只能用化学方法清洗 用软刷子机械清洗时会破坏镀在电极 表面的镀层 铂黑 某些化学方法清洗可能再生或损坏被轻度污染的铂黑层 光亮的铂电极 可以用软刷子机械清洗 但在电极 表面不可以产生刻痕 绝 对不可使用螺丝起子之类硬物清除电极表面 甚至在用软刷子机械清洗时也需 要特别注意 DDS 11A 型数显电导率仪 1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 1 1 开机 电源线插入仪器电源插座 仪器必须有良好接地 按电源开关接通电源 预热 10min 后 进行校准 电导电极插入仪器后面板的电极插座中 1 2 校准 按下 校准 测量 按钮 使其处于 校准 状态 调节 常数 调节按钮 使仪器显示所 使用电极的常数标称值 电导电极的常数 通常有 10 1 0 0 1 0 01 四种类型 每种类型电导电极准确地常数值 制造厂均表明在每支电极上 常数调节方法如为 根据公式 测量值 显示值 电极常数 通过 常数 调节旋钮进行调节 1 3 测量 正确选择电导电极的常数 根据需要测量的范围 参照表 1 选择相应常数的电导电极 用温度计测量被测溶液的温度后 将 温度 调节旋钮指向被测溶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秋奖学金管理办法
- 安全培训考核结果签字课件
- 通信费补贴管理办法
- 社区棋牌室节假日顾客满意度调查方案
- 贵州丰收奖管理办法
- 纪律审查组管理办法
- 资产建账管理暂行办法
- 个性化医疗设备制造2025年3D打印技术应用前景深度剖析
- 工业企业安全培训讲义课件
- 光伏电站逆变器选型与配置方案
- Unit1Developingideaslittlewhitelies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三册
- 培训反馈意见表
-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健康的情绪表达 全国通用(共16张PPT)
-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
- 电力系统分析孙淑琴案例吉玲power程序实验指导书
-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适合微电子专业)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5)
- 发动机装调工技师考试资料
-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
- ASME_B36.10M美标钢管外径壁厚对照表
- 桌牌桌签模板正反桌牌会议室三字两字桌牌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