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学案2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化学《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学案2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化学《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学案2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化学《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学案2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化学《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学案2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农业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审查目标课程标准:1。总结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2.了解“海禁”和“闭关”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口译:1。根据时代的演变,勾勒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并以都市、城市、货币、商人等商业要素的分解为基础,举例说明其典型表现,即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理解商业发展。2.结合古代农业和手工业,说明古代经济的发展也包括商业的繁荣,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在中国古代经济基本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3.根据“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可以分析这一政策对中国古代经济(尤其是商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能理解农业、工业和商业在经济中的正确关系:农业没有不稳定,没有工作,没有财富,没有商业,没有生活。自治预览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时期、主要表现)2.古代城市的特征:唐朝以前的城市特征是什么?晚唐以来,尤其是宋代以来,城市的特点是什么?3.了解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兴起的原因、法家思想以及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内容。4.西汉初期:汉高祖不允许商人利用它,也不允许商人向他们征税,也不允许他们这样做。汉武帝实行平输、均势、盐铁管理、帐帐并举的经济措施5.中晚唐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为了克服官办企业的弊端,唐朝政府实行了有利于商人、减少开支、增加收入的政策。商人在与国家合作的过程中也享有很高的致富地位。6.明清时期:继续推行政策。严重阻碍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重点难点突破1.根据所学知识,唐代商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是什么?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3.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知识应用1.观察以下中国不同时期商业城市的分布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1和2,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2)根据资料2和资料3,分析了中国古代商业城市地域分布的变化。(3分)(3)根据所获得的材料和知识,可以解释为图2反映了晚唐时期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图3显示了明代中后期苏州、杭州等城市出现了哪些新的经济现象,它们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分)2.思维(青岛模拟2020)作为一名古代商人,你最喜欢的商业环境是什么?给出理由。A.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原因:3.阅读以下材料:图3 清明上河图(本地)有人说,欣赏清明上河图“突然感觉就像走进了汴京(东京),置身于流动的水和幽龙之中,但脸上几乎没有灰尘”。 石渠宝笈三篇图4苏州丝绸工业手工作坊苏州“城市的东北半部是机器操作员居住的地方,而县城的东部是用于机器工业的地方”有一个“以谋生为生的大家庭”来增加财富。然而,工匠们“利用编织谋生”和“谋得一份工作而生存,然后失去工作而死亡”的现象A.首先是陆地贸易,然后是海上贸易。汉朝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国的对外陆路贸易开始发展。唐朝时期,海洋和陆地并重。宋元时期,海上贸易日益兴起,占据了主导地位。B.官方贸易主要不是为了盈利,而是着眼于加强与外国的友好交流。C.对外贸易伴随着文化交流。许多西亚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学技术也相继传播到国外。D.对外贸易促进民族融合。许多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在我国定居。他们与中国人相处已久,交换婚姻,逐渐融合。(2)主要原因是:A.西北的少数民族逐渐变得强大,阻碍了陆路交通。B.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经济地位得到改善。C.宋代航海和造船业的发展与丰富航海经验的积累。D.外贸商品逐渐从丝绸变成瓷器,瓷器易碎,不适合长途陆路运输。3.论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基本思想是重视农业,把农业放在第一位,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因此,重视农业,建设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已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治国安邦的基本理念,并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这种思想始于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政治改革中首次明确提出重农抑商政策,并延续到明清。(1)原因:A.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强调农业和压制商业的政策反映了低水平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在古代中国,农业是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兴衰。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作为一个重大问题。(3)由于商业的发展会加剧劳动力的流失,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将农民与土地紧紧捆绑在一起,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保障财政收入。(2)在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中A.商鞅的政治改革规定要重视农业,镇压商业,奖励农业和纺织。西汉时期禁止商人为官、拥有土地和穿丝绸。唐朝限制了城市的规模,不能随意扩张。明清时期封建壁垒众多,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5)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3)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这一政策主要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稳定了小农经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的地主阶级政权。例如,商鞅的政治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提升了秦的经济实力,为秦始皇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在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它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不仅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强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中国社会难以解体,并陷入长期停滞的困境。启示:在古代社会,重视农业是对的,但是反对商业发展和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