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开题报告.doc

荧光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8373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41.58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1-11 上传人:闰*** IP属地:河南
30
积分
关 键 词:
荧光 聚合物 制备 表征
资源描述:
荧光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荧光,聚合物,制备,表征
内容简介:
开题报告 题目 :荧光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1 毕业设计综述 荧光物质是指该物质在受到紫外光等能量激发后 , 电子能从基态跃迁到激 发态 ,然后通过辐射衰变释放出光子回复到基态,并将此前所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 而 产生荧光。荧光物质中的大多数分子在常态下处于基态,即最低振动能级状态,当被紫外光等光线照射时,该物质的分子吸收与它所具有的特征频率相一致的光线,从原来的基态能级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或第二电子激发态中各个不同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电子吸收光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后,寿命是有限 的,激发能会很快地消失,回到基态 。荧光物质的荧光特性通常用荧光发射光谱表示,由于发射荧光前有一部分能量被消耗掉,荧光发射光的能量通常比吸收的能量小,发射的特征波长比吸收光的特征波长要长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荧光的研究越来越多,荧光物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荧光物质除用作染料外,还在光学增白剂、光氧化剂、涂料、化学及生化分析、太阳能捕集器、防伪标记、药物示踪及激光等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其中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最为广泛。超支化聚合物作为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其结构介于线形聚合物和树枝状聚合物之间,具有 低粘度、高流变性、良好的溶解性以及分子链末端带有大量的官能团等优点,同时由于其合成成本低,且合成方法简单,所以有比较大的应用潜力。对其合成方法的深入研究、制备出新型的超支化聚合物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已经成为高分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2。 常用的超支化聚合方法有:缩聚反应;开环聚合反应 3;自缩合乙烯基聚合反应4( 3型单体的聚合反应等。荧光聚合物的合成通常有两种方法 5: (1)是先合成荧光单体,然后进行均聚或共聚反应得荧光高分子材料。其弊端是荧光单体结构复杂,提纯困难,难以 获得性能好且具有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2)通过官能团的反应 ,用荧光物质对聚合物进行化学改性而制得。其缺点是很难使聚合物每个反应基团都进行化学反应,其改性的转化率各不相同。对每一类荧光高分子材料,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基团 , 同时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才能制备得到性能优异的荧光材料。另外,、荧光基团的浓度,聚合物结构以及溶剂等因素对于聚合物的荧光性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6。其中含有叔胺的小分子荧光性质已被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其荧光极易发生淬灭 7。研究结果发现,具有叔胺支化单元的超支化聚合物可以保留叔胺生色团 较高的荧光效率,超支化聚合物中叔胺氮原子与钻石中氮原子一样具有较强的荧光8,且该生色团只在超支化聚合物的内部区域可以发出较强的荧光 9。 此外,超支化聚合物还在其他方面显示出它的应用价值,如粘合剂、分离介质、液晶材料、传感器、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印码、单细胞反应器、催化剂和酶的载体、聚电解质溶液、热固性涂料、工程塑料等。总之,随着对超支化聚合物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这类聚合物应用前景必将越来越广阔 10。 究目的和意义 聚乙烯亚胺 (11是一 种水溶性的阳离高分子聚合物,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1)很好的水溶性、高附着性和吸附性,能够与不同的物质相结合。(2)阳离子性。在水中以聚阳离子形态存在,能够中和和吸附所有阴离子物质,螯合重金属离子,可应用于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环境保护等领域。另外, 转基因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与 的静电作用可压缩 成复合物,有利于 (3)高反应性。由于具有活泼性的伯胺和仲胺,能够与醛基、环氧基、羧基等基团反应 17。 可见,具有荧光标记功能的聚乙烯亚胺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研 究表明它本身 具有较弱的荧光性能,但在其分子链上接上一些小分子后,可大大增强其荧光性能。因此,本文将利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柠檬酸通过酰胺化反应对其结构改性,来提高聚乙烯亚胺的荧光性能,增强其荧光标记功能,以扩大其应用范围。 2 主要内容及采用方法和措施 要内容 通过具有良好相容性的柠檬酸来改性聚乙烯亚胺而提高它的荧光性能,用 4-(4,6活化剂使 化,而形成具有网络结构的荧光聚合物。 通过红外、紫外、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 位等,对 比各种浓度反应的效果,影响荧光量子产率的因素,提出反应机理,以及形成新的荧光聚合物体系。 究方案 以聚乙烯亚胺与柠檬酸为单体(设聚乙烯亚胺分子量为 1800, n 为 6条链上有六个 一个柠檬酸中的 应),无水吗啉乙磺酸( 缓冲液, 4-(4,6活化剂,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备荧光聚合物。并探究聚合物网络结构的组成、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温度、荧光量子产率等因素对聚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 光聚合物的合成 图 1 聚乙烯亚胺与柠檬酸的合成过程 比较法:配置柠檬酸不同的浓度比例,观察其对荧光发光强度的影响; 配置相同浓度的柠檬酸与苹果酸合成不同交联密度的聚合物,观察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合成产物鉴定与测定: 红外、紫外、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 位等。 3 重点及难点 以及前期工作 ( 1) 重点 对聚乙烯亚胺与柠檬酸合成的聚合物荧光性能的表征: 1)吸收光谱; 2)荧光性能的测定: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3)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4) 位。 ( 2) 难点 1)聚乙烯亚胺量的选取与配比。通过紫外 、核磁等方式确定其荧光聚合物的网状结构。 2)确定荧光聚合物的发光机制。 ( 3) 前期工作包括 1)阅读相关文献,探究相关反应的可行性以及部分药品的提前制备; 2)熟悉实验室的相关仪器并熟悉一些简单操作(如红外、紫外、元素分析、核磁共振、 位等); 3)完成聚乙烯亚胺与柠檬酸的合成 。 4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作方案 荧光聚合物聚乙烯亚胺与柠檬酸( 合成 : ( 1)在烧杯中加入 柠檬酸( 用少量的去离子水使柠檬酸完全溶解 , 然后再加入 6聚乙烯亚胺( 将其摇匀使两种物质充分混合。 ( 2)将烧杯放入 150 烘箱中,使其充分反应 1h, 将其产物取出,加入 20去离子水使产物充分溶解。 ( 3)将反应所得的的聚合物放入透析袋中进行透析处理三天。然后将产物倒入蒸发皿中,放入冰箱进行冷冻。 ( 4) 将冷冻后的产品放入 冷 冻干 燥 机中进行冻干处理两天 得到最终产品。 荧光聚合物 结构表征 : 用红外光谱仪测定 品的红外光谱;用核磁共振氢谱测定 核磁光谱;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表征 结构。 荧光性能表征 :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品的吸收光谱;用荧光光谱仪测定 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以及荧光量子产率。 通过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荧光量子产率的表征来测定 品的荧光性能。 第 1 2 周 做前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 3 周 开题答辩; 第 4 5 周 荧光聚合物的制备; 第 6 7 周 荧光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第 8 周 完成中期报告,中期答辩; 第 9 10 周 荧光聚合物吸收光谱、荧光性能的检测; 第 11 12 周 荧光聚合物量子产率的测定、 位; 第 13 14 周 整理试验结果并写出完整的毕业论文; 第 15 周 毕业答辩 。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所在系审查意见 : 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 参考文献 1 杨文 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2 孙淼 D2013. 3 , ,of 999,20: 453 457. 4 M J,et n to 995,269:1080 1083. 5 陆瑞才 ,夏平 ,王康成 研究 J2002,7(4):96 周 弟 ,朱秀林 ,胡丽华 等 ,关海元 化学工程师 ,2007(7). 7 . . ,778 ;34,205819 ;997,276,201210 王敏捷 酯的合成及性能 D河北大学 ,2007.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荧光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98373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