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十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12071129.doc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核心素养测评含解析打包45套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41431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0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一册
核心
素养
测评
解析
打包
45
新人
- 资源描述:
-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核心素养测评含解析打包45套新人教版,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一册,核心,素养,测评,解析,打包,45,新人
- 内容简介: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建议用时:45分钟加拿大落基山南段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2019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到加拿大旅行考察。读“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3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温尼伯的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苔原带d.冰原带2.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依次过渡为()a.森林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草原b.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c.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d.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3.游客继续西行至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莱斯布里奇景观不同,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基础是()a.热量b.地形c.水分d.洋流【解析】1选b,2选c,3选c。第1题,图中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显示温尼伯为较高纬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带。第2题,北美洲落基山以东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因此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降水越来越少,植被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第3题,温哥华位于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被山地抬升,形成迎风坡,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因此降水丰沛,而莱斯布里奇处于背风坡,降水少。4.2019年3月,我国南方某校地理社团组织学生前往学校附近地区开展地理野外实践话动,如图为考察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考察途中道路两侧树木苍翠,风景宜人。当社团成员行至甲处时,忽然清风袭来,落叶缤纷。甲地典型的植被类型是()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温带落叶与针叶混交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解析】选d。3月我国南方地区为春季,树木出现落叶,应是常绿阔叶林季节性换叶。亚寒带针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都是秋季落叶。天山雪莲生长在海拔2 4004 000米、雪线以下的高寒山区,因为过度采挖,现已濒临灭绝,可喜的是人工种植技术取得了突破。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的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5.人工种植天山雪莲最需要克服的是()光照强烈气温高土壤肥力差病虫害过多a.b.c.d.6.甲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a.针叶林b.阔叶林c.硬叶林d.雨林7.博格达峰雪线南北坡海拔高度不同,体现的是()a.垂直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非地带性差异d.纬度地带性【解析】5选d,6选a,7选c。第5题,天山雪莲生长在海拔2 4004 000米、雪线以下的高寒山区,不适宜光照强烈的环境;人类活动区海拔较低,人工种植天山雪莲最需要克服的是气温高、病虫害过多等问题;天山雪莲的生长环境是雪线下的流石滩,适宜土壤肥力差的环境。第6题,天山山脉北坡是迎风坡,受高大山脉抬升,在甲地区降水量较多。从自然带递变规律分析,从山麓到甲地,依次是荒漠、草地、林地。从甲向海拔更高处,降水又减少,甲地以上植被依次是林地、草甸等,甲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针叶林;甲地海拔高,没有阔叶林、雨林分布;硬叶林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第7题,博格达峰雪线南北坡海拔高度不同,因为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体现的是非地带性差异。垂直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是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异规律。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山体南北延伸,山前平原海拔约551 m,山顶海拔3 099 m。下图示意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在峨眉山5段垂直植被带内的物种数。据此完成13题。1.峨眉山物种最丰富的垂直植被带位于()a.600米以下b.6001 099米c.1 1001 899米d.1 9002 799米2.草本植物在每段垂直植被带的物种数都是最多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阳坡,热量充足b.位于阴坡,降水充足c.生长空间广,繁殖较快d.生存需求低,适应性强3.海拔低于600米地带内的物种数偏少,原因最可能是()a.气候干旱b.地形陡峭c.土壤贫瘠d.人类干扰【解析】1选c,2选d,3选d。第1题,图中显示,乔木、灌木、藤本三类植物物种数都在1 1001 899米最多,草本植物物种数在1 1001 899米物种数略低于6001 099米,但四类植物的物种总数在1 1001 899米最多。第2题,题意表明,图中是同一地区不同植物的物种数统计,因此草本植物与其他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相同,由此判断“位于阳坡,热量充足”“位于阴坡,降水充足”“生长空间广,繁殖较快”不符合题意。草本植物生存需求低,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这是导致草本植物在每段垂直植被带的物种数都是最多的主要原因。第3题,当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气候不干旱。材料信息表明,山前平原海拔约551米,因此海拔低于600米地带主要以山前平原为主。山前平原地区流水侵蚀速率慢,多沉积作用,使成土母质得以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较肥沃的土壤。小于600米地带地形平坦,位于四川盆地边缘,人类活动影响大,所以物种数偏少。【加固训练】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的“冷湖”。而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的“暖带”。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东南、西北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属于该山地东南坡向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的曲线是()a.b.c.d.(2)关于该山地叙述正确的是()a.该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区全年出现“冷湖”现象b.该山地东南坡海拔每升100米气温下降0.6 c.该山地西北坡“暖带”与“冷湖”现象极端最低气温较平均最低气温显著d.该山地“暖带”中农作物受霜害影响小,生长周期变长【解析】(1)选b,(2)选c。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极端最低气温应为i图,1月份山区西北坡属于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且受冷空气影响强烈,气温较低;而东南坡属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相对西北坡稍高。第(2)题,此图是1月份,并不能看出全年西北坡近地面出现冷湖现象,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 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先增后减的。据此,该山地西北坡“暖带”与“冷湖”现象极端最低气温较平均最低气温显著。暖带中气温升高,农作物的生长变快,生长周期变短。图中显示东南坡并未按海拔每升100米气温下降0.6 的规律。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高黎贡山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下图是“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46题。4.导致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坡度 c.海拔 d.坡向5.图中褐红壤地带分布范围较广的自然植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短刺灌丛或草本植物d.温带针阔混交林6.高黎贡山西坡的黄壤分布地()a.降水量最大b.土壤肥力最高c.气候最适宜d.应防止水土流失【解析】4选d,5选c,6选d。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东西方向有明显不同,图中显示该山体东西两侧纬度接近、海拔接近、坡度差距小,但东西坡向不同,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不同,水热条件不同,导致了黄棕壤、黄壤两种土壤分布下限的不同。第5题,图中山体处于亚热带区域,褐红壤地带位于山体内部的河谷地带或较低海拔的坡地,降水较少,难以发育成森林,故该地分布范围较广的自然植被是灌丛或草本植物。第6题,高黎贡山西坡的黄壤分布地处于河谷一侧岸边,地形抬升不明显,降水量不可能最大;这里海拔高,地表起伏大,土层薄,土壤肥力较低;降水变率大,温差大,气候条件较差,由于坡度大,地势高,应注意防止水土流失。7.(2020河南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岭大巴山是中国中部的重要山脉,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更是中国南北地理和气候的天然界限。它西起陇南的迭山,东至豫西伏牛山,东西约跨8个经度,因而成为连接青藏高原和中国东部平原的“桥梁”,具有“东西承接,南北过渡”的地理生态属性,受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谱。如图示意秦巴山地四地区山地垂直带谱的变化和差异,图中a、b表示坡向。(1)指出图中代表南坡的字母代号,并以神农架为例说明判断依据。(2)说出四地中纬度最高的地区,并说明理由。(3)矮曲林是指山地森林上限附近由矮化、扭曲及变形的树木组成的林地或丛林,矮曲林树木甚至匍匐地面,然后再倾斜向上生长。简析伏牛山山顶灌丛矮曲林的形成原因。【解析】第(1)题,以神农架为例,a、b两坡山麓自然带均为亚热带,但a坡为常绿阔叶林带,b坡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且两坡自然带的最低海拔分布相差不大,可推断a坡热量条件较好,为阳坡。第(2)题,由图可知,神农架和米仓山a坡山麓自然带(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而伏牛山和太白山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伏牛山和太白山的纬度高于神农架和米仓山,太白山山麓自然带分布上限低于伏牛山,因此其热量条件比伏牛山差,纬度比伏牛山高。第(3)题,抓住树木矮、曲、匍匐地面再倾斜向上的特点,充分考虑当地自然地理特征,结合整体性回答。答案:(1)a依据:a坡山麓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坡山麓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且两自然带分布的最低海拔相近,说明a坡的热量条件优于b坡,因此a坡为南坡(阳坡)。(2)太白山。理由:山麓自然带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且分布海拔上限低于伏牛山。(3)山顶海拔高,气温低,热量少;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植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山顶附近风力强劲,在风力的持续作用下,树木弯曲变形甚至匍匐地面。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1、2题。1.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a.西部b.东部c.南部d.北部2.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解析】1选c,2选a。第1题,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指数越大,植被覆盖程度越低。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南部,干旱指数最低。西部、东部、北部指数较大。第2题,图示地区干旱指数自东南向西北增大,说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根据不同植被的耗水量,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云杉生产力的影响,需要对不同环境中的云杉生长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采样分析。图中天山北坡的甲乙丙三地是某科研人员选取的部分采样点,调查显示自西向东,云杉分布的海拔由低到高。(1)天山北坡的云杉针叶林被称为“荒漠中的卫士”,试说明理由。(2)分析甲、乙、丙三地的云杉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解析】第(1)题,天山北坡的云杉针叶林被称为“荒漠中的卫士”的理由主要从云杉林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由于天山所处地区总体降水量较少,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所以云杉对附近地区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作用;该地区地处两大干旱荒漠盆地的中间地带,有力地维护调控荒漠地区的生态平衡;云杉还可以保护山区农林生产和牧业基地的生产活动,生态环境效益明显,因此被称为“荒漠中的卫士”。第(2)题,甲、乙、丙三地的云杉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主要从影响降水的因素角度分析。读图可知,甲、乙、丙为自西向东,由于该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主要来自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所以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甲位于天山北坡的西段,是天山朝西开口的河谷地带,是来自大西洋暖湿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水分条件优越,所以云杉分布的海拔较低;乙地和丙地位置偏东,位于大陆内部,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越来越少,相同海拔高度上的降水量越来越少,水分条件越来越差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