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十三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12071130.doc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核心素养测评含解析打包45套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41431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0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一册
核心
素养
测评
解析
打包
45
新人
- 资源描述:
-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核心素养测评含解析打包45套新人教版,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一册,核心,素养,测评,解析,打包,45,新人
- 内容简介: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建议用时:45分钟密歇根湖东南岸多有沙丘,沙丘的沙子是黄白色且柔软的,且因为人走在上面会让沙子发出嘎吱声,所以又被称为“歌唱的沙子”。据此,完成1、2题。1.推测密歇根湖畔东南岸多沙丘的原因()a.沙丘的形成是流水沉积而形成的b.盛行东风搬运沉积而形成的c.沙丘的沙源来自湖泊和西部内陆地区d.沙丘西坡陡东坡缓2.密歇根湖东部冬季多降雪的原因()a.极地冷气团越过湖面增温增湿明显b.湖区东部暖气团北上,与南下的冷气团相遇c.冬季高压系统盛行下沉气流d.湖区气候温暖,盛行上升气流,对流运动显著【解析】1选c,2选a。第1题,密歇根湖的西岸与东岸的北端是岩石构成的,而南岸与东岸的大部分地区则是由沙滩与沙丘所组成,沙丘的沙源来自湖泊和西部内陆地区,部分的原因是西风从西向东吹拂而来;东南岸沙丘西坡为迎风坡,坡缓,东坡为背风坡,坡陡。第2题,五大湖地区冬季盛行西风和西北风,极地冷气团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冬季暖气团已经退出北美大陆,夏季暖气团才北上;冬季高压系统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不利于降雪形成;如果湖区气候温暖,盛行上升气流,对流运动显著,会导致整个湖区多降雪,而不是东部多。(2019福建联考)谷坊是指山区沟道内拦截泥沙的小坝,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据此结合下图,完成3、4题。3.谷坊的修建可使()河流含沙量减少沟道下蚀作用增强下游山洪危害减轻沟道出口地区的土壤肥力增加a.b.c.d.4.修建谷坊的地区()a.蒸发量普遍大于降水量b.地形平坦,人口稠密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解析】3选c,4选a。第3题,谷坊是指山区沟道内拦截泥沙的小坝,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谷坊的修建,可拦截泥沙,使河流含沙量减少;同时也可以降低流速,减弱下蚀作用,减轻下游山洪危害;沟道出口地区泥沙沉积减少,土壤肥力降低。正确,错误。第4题,修建谷坊的地区主要是在山区沟道内,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易侵蚀的地区;降水多,气候湿润,不存在沙漠;因地处河谷地区,气温高,蒸发量普遍大于降水量。【方法技巧】流速对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流速越快,侵蚀作用越强,且下蚀作用强,侧蚀作用较弱,搬运作用越强,堆积作用越弱。(2020泰安模拟)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5、6题。5.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6.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解析】5选a,6选d。第5题,长白山天池是火山湖,源于火山活动。第6题,火山口附近的岩浆岩遍身气孔,为喷出型玄武岩(浮石是火山喷发的岩浆在空中冷却凝固后胶结成密度较小的石块);含有动植物化石的是沉积岩;岩浆岩源于内力作用;大理岩是变质岩。(2019北京海淀区模拟)图1为马达加斯加岛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图2为mn沿线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岛屿()a.沿岸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b.全岛雨季为4至10月c.西部河流比东部流速快d.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2.据图2可推测()a.甲区域的岩石主要经外力侵蚀形成b.乙区域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过程c.火山熔岩的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幔d.花岗岩脉的形成时间晚于变质岩【解析】1选d,2选d。第1题,马达加斯加岛沿岸洋流为由北向南流(南半球,由低纬流向高纬)的厄加勒斯暖流;该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10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东部河流流程更短,落差更大,流速更快;图中岛屿东侧降水受地形的影响,等降水量线平行于等高线,据此推断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第2题,读图可知,变质岩被花岗岩切断,据此推断花岗岩脉的形成时间晚于变质岩。(2019日照一中模拟)山西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的“死海”,湖水含盐度高,在偏南风盛行的季节,湖边盐田常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下图为山西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3、4题。3.由图可知,山西运城盐池的形成原因为()a.地壳挤压凹陷积水而成b.流水侵蚀后积水而成c.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d.火山口积水而成4.关于“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此现象出现于春季,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易于蒸发b.此现象出现于夏季,夏季气温高,位于山脉背风坡,蒸发旺盛c.此现象出现于冬季,冬季多大风天气,易于蒸发d.此现象不会出现于夏季,夏季降水丰富,不利于成盐【解析】3选c,4选b。第3题,读图可知,运城盐池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是岩层断裂下陷,流水在低洼处汇集成湖,流水带来的盐分长期在湖泊内累积而形成的盐池。第4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盐池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风盛行为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盐池位于中条山北侧,处于南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高,降水少,蒸发强,利于晒盐。【加固训练】礁灰岩又称生物骨架灰岩,是一种具有原地固着生长状态的生物骨架构成的石灰岩。这些生物多为珊瑚类、藻类等,并多分布于潮汐作用、风浪作用和海流作用明显的岛礁浅海区。近年来,在珊瑚环礁区域的开发活动不断加剧。下图为我国南海某珊瑚环礁礁顶的岩盆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珊瑚生长最茂密且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带是()a.礁前斜坡b.礁坪c.潟湖坡d.潟湖盆地(2)图中礁灰岩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外力作用是()a.海水侵蚀作用b.海水搬运作用c.海水沉积作用d.固结成岩作用【解析】(1)选a,(2)选d。第(1)题,文字材料显示,珊瑚主要分布于潮汐作用、风浪作用和海流作用明显的岛礁浅海区,读图可知礁前斜坡靠近外海浅海海区,潮汐作用、风浪作用和海流作用强,适合珊瑚生长,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第(2)题,根据文字材料可知,礁灰岩是在原地固着生长状态的生物骨架构成的石灰岩,即珊瑚类、藻类死亡后其骨骼直接固结成岩所成。因此图中礁灰岩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外力作用是固结成岩作用。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湖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风沙堆积(如图)。青海湖区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青海湖岸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可发生明显改变。近年来,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湖区周边生态安全。(1)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而西岸少的原因。(2)分析该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发生明显改变的原因。(3)青海省湖滨风沙入湖现象严重。分析海晏湾西侧的沙堤的成因。【解析】第(1)题,由材料分析可知,“青海湖区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由于该地主要盛行西北风,河口三角洲沉积物会随着西北风的作用,不断向东推移并沉积,同时,由于东岸分布有日月山,因此当从西侧吹来的风沙,受到山脉的阻挡作用,从而导致沙粒停落,进而造成湖岸东侧广泛的风沙堆积。而西岸湖滩的沙子,在风力作用下,多会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因此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第(2)题,由材料分析可知,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同时,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因此,冬季西北风强劲时,新月形沙丘向东南移动;夏季东南风沿河谷侵入,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增强,从而使新月形沙丘向西北推动,从而导致沙丘的坡向随着季节发生改变。第(3)题,主要从沙源、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海晏湾位于青海湖的东侧,在西风的作用下,泥沙沉积在湖底和湖东,之后泥沙在西风和自西向东注入湖泊的河流驱动下,不断向东推移到湖岸,从而导致水下沙堤不断增高,青海湖水位下降,最终沙堤露出水面。答案:(1)全年盛行西北风;风沙向东移动堆积(沉积)。东岸湖滩的沙丘受到东岸高山阻挡后,沙粒停落造成湖岸东侧广泛的风沙堆积。西岸湖滩的沙子,在风力作用下,多会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2)青海湖受季风影响明显,冬季西北风强劲,夏季东南风沿河谷侵入,风力增强使沙丘坡向改变。(3)西风携带泥沙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风和自西向东注入湖泊的河流驱动湖水向东运动,在湖流(或湖浪)动力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到湖岸,水下沙堤不断增高,青海湖水位下降,最终沙堤出露水面。(2018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1.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2.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解析】1选d,2选a。第1题,结合图例可知,甲、乙、丙三地岩石种类不同,三地所受的外力作用也不同。页岩和砂岩所在地区地表完整,主要是因为其岩性质地较密,不易被侵蚀。石灰岩所在地区地表形态较为破碎,因为其岩石以碳酸钙为主,易被溶蚀。第2题,乙地为河床沉积物,现出露地表,说明该地区为地壳抬升,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表明地壳的抬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间歇性抬升。3.(2019湖北八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七百弄乡位于广西西北,处于云贵高原的边缘和斜坡地带,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分布密度最大的峰丛洼地。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七百弄峰丛洼地与路南石林、桂林峰林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典型岩溶地貌(或称喀斯特地貌),七百弄是其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个,几乎无人知晓。七百弄人的饮水,是依靠水柜解决的。水柜,就是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当地人称“水柜”,可能含有“珍贵”的意思。图1和图2分别是七百弄地理位置图和峰丛洼地地貌景观图。(1)推测峰丛洼地的形成过程。(2)简析水柜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解析】第(1)题,峰丛洼地的形成过程应综合考虑内外力的共同作用。该地石灰岩广布,反映了古代是海洋环境,石灰岩大量沉积;随后,地壳强烈抬升出露地表;然后,发生溶蚀作用形成了峰丛洼地。第(2)题,喀斯特地貌区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溶蚀作用强烈,地表水容易渗漏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