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四十三选修Ⅰ_3第二节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12071137.doc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核心素养测评含解析打包45套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41431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0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一册
核心
素养
测评
解析
打包
45
新人
- 资源描述:
-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核心素养测评含解析打包45套新人教版,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一册,核心,素养,测评,解析,打包,45,新人
- 内容简介:
-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议用时:45分钟1.目前,我国畜禽粪便每年产量约为38亿吨,今后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粪便的生产量还会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畜禽粪便量将超过40亿吨。蚯蚓是一种多功能生物资源,每天能够消耗掉的固体废弃物可以超过自身体重的一半,甚至达到自身体重。1亿条蚯蚓1天可处理4050吨有机固体废弃物,排出20吨蚯蚓粪。猪粪和蚯蚓粪肥效对比 (1)简述畜禽粪便处理不当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危害。(2)说明采用蚯蚓生物处理技术处理畜禽粪便的好处。【解析】第(1)题,畜禽粪便处理不当会对自然环境的危害,主要从污染、病菌等方面分析。畜禽粪便随意排放,会污染水土环境。可能滋生有害病原(菌),危害人畜健康。影响农村环境,破坏美丽乡村形象,阻碍全面小康建设。第(2)题,采用蚯蚓生物处理技术,好处是将废弃物资源化,减少污染。根据表格,蚯蚓粪的肥力更优,能增加经济效益。废弃物减量,减轻环境自净压力,利于美化环境。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农民、农业、农村“三农”建设。答案:(1)危害:随意排放,污染水土环境;滋生有害病原(菌),危害人畜健康;影响农村环境,阻碍全面小康建设。(2)好处:废弃物资源化(得到蚓肥、增加经济效益);废弃物减量(减轻环境自净压力);资源循环利用(促进“三农”建设)(写到3点即可)。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大鲵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性凶猛,喜肉食,常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夜间活动。对水域的清洁度和酸碱性要求较高,耐饥饿。食物缺乏时,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幼体发育为成熟个体时间漫长。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近年来数量有骤减趋势。分析大鲵数量骤减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解析】大鲵数量骤减的可能原因要从大鲵的生活习性及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角度分析。由材料“大鲵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性凶猛,喜肉食,常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夜间活动。对水域的清洁度和酸碱性要求较高,耐饥饿。”可知,大鲵数量减少主要是由于水体被破坏,水质变差,导致生存环境改变。具体包括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导致的水体污染、水利工程和人类的捕杀等。保护措施主要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针对生态环境恶化,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存环境。针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堵塞通道问题,可以修建专门的通道,提供和增加繁殖场所等。答案:原因:全球变暖,降水减少,人类活动导致其栖息地遭受破坏,供觅食、栖息的水域日益退化。工农业的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水质含盐量和碱度不断上升,大鲵生存环境受到很大影响;因数量较少,水利工程堵塞了大鲵繁殖交流的通道,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加之人类大量捕杀,大鲵数量骤减。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大鲵原生态生存环境,人工孵化培育大鲵幼苗,增加成活率;加强对大鲵资源的动态监控;在山溪和河道上面修建专门通道,以增加繁殖场所和交流的渠道等。3.下图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解析】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加剧水资源短缺。防治措施可以从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农业等方面回答。答案:环境问题:(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4.我国西南某山区锰矿资源丰富。某企业在图中的甲地(如图)开采锰矿,采挖矿石后留下的矿渣弃土堆放在附近山坡。指出该地矿渣弃土堆放带来的环境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解析】结合甲地等高线示意图可知,甲地地势陡峭,在此堆放矿渣弃土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剧水土流失。矿渣弃土还会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大气和水体。防治措施主要从合理规划建设堆放场地、种植植被、矿渣弃土的综合利用、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等方面分析。答案:危害:矿渣弃土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大气和水体;易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加剧水土流失等。措施:合理规划建设堆放场地,进行科学管理;种植适宜的植被;综合利用矿渣弃土;对矿渣弃土地加固;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将矿渣冲入江中等。5.读材料,回答问题。为建设青山绿水新农村,浙北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罱(ln)河泥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罱河泥是将河底的烂泥取上来,运到岸上农田堆积,经过沤制,作为农田有机肥料。常年罱河泥后,田越种越高,河越沉越深。分析罱河泥这一传统生产方式对当地环境和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解析】结合材料可知,罱河泥是将河底的烂泥取上来,运到岸上农田堆积,经过沤制,作为农田有机肥料。由此可知,这种生产方式可以疏通河道,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净化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减少化肥施用量,保持良性生态系统。答案:疏通河道,防治洪涝灾害;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挖取烂泥,净化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减少化肥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保持良性生态系统,发展有机生态农业。6.我国目前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 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和西部部分地区已出现重度缺水。结合下图,完成问题。(1)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有哪些?(2)针对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已利用京杭运河(乙图)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华北地区。根据对东线调水路线的调查发现,该线路调水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污染问题,其中a、b、c三个河段中污染最严重的是哪一段?为什么?【解析】第(1)题,结合甲图,联系生活实际作答。第(2)题,a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人口、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生活和生产污水的排放多,加上陆地面积狭小,污染相对较重。答案:(1)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低。(2)a河段。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船舶多;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的无节制排放;陆地面积狭小;虽然降水十分丰富,但地表水缺乏。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宝山煤田为内蒙古东部主要煤田,储量丰富,煤种为褐煤,含硫低。现有生产矿产可采储量3.1108t。材料二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1)分析元宝山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2)评价内蒙古改输煤为输出电力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题,煤矿开采过程中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会导致水土流失;废弃物的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