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七热力环流和风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12071112.doc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核心素养测评含解析打包45套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41431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0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一册
核心
素养
测评
解析
打包
45
新人
- 资源描述:
-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核心素养测评含解析打包45套新人教版,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一册,核心,素养,测评,解析,打包,45,新人
- 内容简介:
-
热力环流和风建议用时:45分钟(2020济宁模拟)下图示意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13题。1.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吹东北风的地点是()a.b.c.d.2.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间气压差异b.纬度位置的影响c.高低纬间的热力差异d.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3.夏天的夜里,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解析】1选d,2选d,3选b。第1题,夏季晴天的中午,池塘较周围陆地温度低,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池塘吹向周围陆地,结合地转偏向力可知,图中吹东北风。第2题,由于池塘中的水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地面冷热不均,形成局地热力环流。所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其根本原因是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第3题,池塘与周围陆地形成局地热力环流,白天近地面风从池塘吹向陆地,近地面池塘气压高;夜晚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池塘,近地面池塘气压低,等压线向下弯曲。(2019德阳模拟)下图为某区域8月16日15时和17日2时的气温(单位:)分布状况。据此完成46题。4.图中两个时刻温差最大的地点位于()a.东北部b.西南部c.东南部d.西北部5.图中位于甲地的地理事物可能是()a.湖泊b.山峰c.城市d.煤矿6.16日15时,受局地环流影响,甲地东侧近地面吹()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解析】4选d,5选a,6选b。第4题,读图可知,16日15时图中高温中心位于西北角,局部温度高达32 以上,17日2时图中低温中心位于西北部40304042,局部温度低至26 以下,故图中两个时刻温差最大的地点位于西北部。第5题,对照两幅图可知,图中甲地降温幅度最小,可能为一水域。第6题,16日15时,根据图中纬度变化可知,该地为北半球,甲地是低温中心,形成高压中心,受局地环流影响,甲地东侧位于高压东侧,近地面吹西北风。【加固训练】(2019赣州模拟)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甲地气流上升b.乙地是低气压中心c.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d.b地正出现阴雨天气(2)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a.b.c.d.【解析】(1)选b,(2)选c。第(1)题,分析等压线分布可知,甲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乙地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a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弱;b地位于南半球锋面气旋东侧,处于冷锋的锋前,目前天气晴朗。第(2)题,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实质上就是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气流在从高压中心甲地流向低压中心乙地的过程中,在摩擦力和南半球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应始终位于与等压线垂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2020德州模拟)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13题。1.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a.夏季白天b.夏季晚上c.冬季白天d.冬季晚上2.该时刻甲地吹()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3.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a.气温日较差变大b.气温年较差变大c.风频变大,山风增强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解析】1选d,2选a,3选c。第1题,由图示信息,洱海近地面温度在9 故是冬季;由湖面上空等温面向上凸,说明湖面温度高于周围地区,故是晚上。第2题,甲地位于湖岸,此时湖面温度高形成低压,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陆地吹向湖面,风向右偏为西南风。第3题,湖水比热容较大,故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小,气温年较差变小;洱海的存在使得点苍山东坡上升气流水汽增多,夜雨增多;洱海的存在使得山谷和山坡温差变大,同时湖面摩擦力小,故风频变大,山风增强。(2019惠州模拟)海风与热岛环流共同影响滨海城市大气质量,两者叠加区大气颗粒物扩散明显。下图示意天津市市区范围与位置。据此完成4、5题。4.夏季白天,天津市近郊大气颗粒物浓度减幅较大的区域常在()a.西郊b.东郊c.北郊d.南郊5.考虑海风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塘沽新开发区应()a.调整产业结构b.增加绿地面积c.改善能源结构d.优化街道走向【解析】4选b,5选d。第4题,城市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天津市东部临海,夏季和白天主要以海风为主,海风与城市风叠加区大气颗粒物扩散明显,城市东部为二者的叠加区。第5题,海风利于大气颗粒物的扩散,因此优化街道走向,使街道走向与海风一致,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绿地面积、改善能源结构与海风无关。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是向上输送的,表现为蒸发过程。而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这就是逆湿现象。荒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绿洲周边存在绿洲风。据此完成6、7题。6.下列地区,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是()a.绿洲边缘的荒漠b.荒漠边缘的绿洲c.绿洲中心d.荒漠中心7.夜晚逆湿现象出现概率大,原因是夜晚()a.绿洲风最弱,水汽不容易消散b.地表温度低,蒸发弱,易凝结c.绿洲风最强,由绿洲输送的水汽多d.地表温度低,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多【解析】6选a,7选b。第6题,夏季绿洲是冷源和水汽源,则近地面风和水汽由绿洲向周边荒漠运动,使绿洲边缘的荒漠大气有一定水汽;荒漠地区近地面水汽若遇到降温,就易使水汽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从而形成逆湿现象。荒漠边缘的绿洲、绿洲中心地区,水源较多,下渗较慢,以向上蒸发、蒸腾为主;荒漠中心空气干燥,水汽含量太少,无法凝结。第7题,荒漠地区夜晚降温快而气温低,蒸发弱,水汽更易凝结。白天荒漠升温快、绿洲升温慢,夜晚绿洲降温慢、荒漠降温快,使绿洲风在白天更强、夜晚减弱;则夜晚绿洲输送的水汽要少于白天,荒漠近地面大气中水汽也会少于白天。水汽不易消散,并不一定会凝结,而凝结的关键还在于降温。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单位为摄氏度。兰州市区位于黄河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抱。下图是兰州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图。(1)描述兰州该日热岛效应的变化规律。(2)说明兰州该日正午前后热岛效应特点的成因。(3)推测兰州热岛效应季节变化的规律,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可用先宏观、后微观的方法描述。第(2)题,首先明确特点是气温低于郊区的“冷岛”效应。然后可结合热力环流知识,从城市散热、郊区增温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气流运动、人为放热、大气保温效应等方面分析,要注意地形的影响。答案:(1)夜间强,白昼弱;子夜前后最强,正午前后最弱。(2)正午前后,太阳辐射最强烈,城市中心地表和建筑物大量吸收太阳热量,大气对流、湍流作用增强,利于散热;城市与郊区热力环流加强,城区和郊区大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混合作用增强,城郊温差减小;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气流利于散热,而郊区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且不利于散热。因而引起城区气温低于郊区气温的“冷岛”效应。(3)规律:冬季最强,夏季最弱,春秋居中。理由:冬季受冷气团控制,天气稳定,有利于热岛的形成与发展;受山谷地形影响,冬季逆温层加厚,不利于城市散热;冬季正值供暖期,排放热量多;冬季取暖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得城区大气逆辐射增强,收入热量多。(2020天津河西模拟)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2016年12月,入冬以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来临,全国多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下图是我国南方局部区域该时段某日海平面与相应5 000 m高空等气压差分布示意图(单位:hpa)。据图回答13题。 1.此时,下列城市近地面气压最高的是()a.长沙b.重庆c.南昌d.武汉2.此时,南昌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3.若仅考虑天气因素,此时下列地区出现雾霾天气说法正确的是()a.武汉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b.重庆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c.武汉盛行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长d.重庆盛行下沉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长【解析】1选b,2选c,3选d。第1题,图示四个城市中重庆近地面与5 000米高空的气压差最大,说明重庆近地面气压最高。第2题,图示南昌东南部气压差高于西北部,说明近地面气压南昌东南部高于西北部;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可判断南昌近地面风向为偏南风。第3题,依据上述分析可知,重庆为高压中心而盛行下沉气流,雾霾不易扩散且持续时间较长;武汉为低压中心,气流呈上升运动,利于雾霾扩散且持续时间较短。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博斯腾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湖东部沿岸几乎没有。材料二下图分别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1)分析博斯腾湖东、西部沿岸芦苇分布差异的原因。(2)说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3)分析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解析】第(1)题,博斯腾湖东、西部沿岸芦苇分布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湖区西岸地势较平坦,土壤较肥沃,湖水盐度较小。第(2)题,从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可以看出,湖陆风最弱的季节是冬季。原因与冬季时风力强,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小、太阳辐射量小有关。第(3)题,湖陆风的形成主要受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陆地升温时间早、升温快,湖面升温慢,陆风转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