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模拟试卷答案(四).docx

《公共政策学(第二版)》宁骚配套【PPT课件】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公共政策学第二版宁骚配套PPT课件.zip
《公共政策学(第二版)》宁骚配套【PPT电子课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管理书目.doc---(点击预览)
《公共政策学》 课程教学支持资源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1109739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0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5-05 上传人:考**** IP属地:山西
25
积分
关 键 词:
公共政策学(第二版) PPT课件 公共政策 第二 配套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学(第二版)》宁骚配套【PPT课件】,公共政策学(第二版),PPT课件,公共政策,第二,配套,PPT,课件
内容简介:
综合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四)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1、A2、C3、A4、B5、B6、D7、D8、D9、D10、A11、A12、B13、B14、A15、C16、D17、D18、B19、A20、D21、C22、B23、B24、C25、C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ABC2、ACD3、ABD4、ABC5、BCD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析20世纪前半期对公共政策学的诞生起到了直接的催化作用的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2)决策科学的形成(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3)实然与应然的统一(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3、试述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1)政策本身与政策执行: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的具体性、政策的稳定性(2)执行主体:政策执行组织(组织结构的合理性、组织权责的明确性)、政策执行人员的利益、心理、知识和能力等因素(3)政策对象:利益取向、文化心理因素、文化教育程度(4)政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四、论述题(共1题,20分)试析公共政策与法的异同和联系。1、相同: (1)在法治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经过合法化这一环节,从而使政策获得法的形态,这就是政策与法常常具有同一文本和共同的形式特征的基本原因。 (2)在法治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体与法的制定和执行主体是相同的,即都是公共权力机关。 (3)法和政策都是调整人的行为亦即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标准。 (4)在法治国家,法和政策的制定可以具有相同的程序。2、差异: (1)政策注重于“要做什么,怎样做” ;法则注重于“不能做什么,做了给予什么惩罚”。 (2)法的执行过程除刑事诉讼和违宪审查外,司法机关一般不主动地加以干预,即实行“不告不理”或“民不告,官不究”的原则,而且法庭的判决一般实行“判给的不多于原告所请求的”的原则。但是,恰恰是在司法机关不主动行为的这个领域里,政府却主动地进行政策实施,政策对象是否要求或反对实施政策,政策对象是否请求给予以及请求多少,都不是影响政府行为的根本因素 (3)法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政策,就各项具体的政策而言,政策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往往是不对称的,即一些群体有义务而无权利,而另一些群体则有权利而无义务。 (4)虽然政策和法都具有强制性,但是政策执行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如果没有法律依据一般不直接动用强制力;法是由国家来保证其执行的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一旦越限国家就要依法惩处。不仅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且往往直接动用国家强制力来执法。 (5)政策和法都要求具有稳定性(要求变动不能过于频繁)和连续性(要求效力不能随意中断),但是二者相比较,政策更为灵活,能更快地应对客观形势的变动。尤其在当代法治国家里,政策(特别是没有获得法的形态的那一部分政策)会随着政党轮换而受很大影响。 (6)法和政策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干预。但是二者相比较,政策干预的范围更大、更深入。 (7)政策中未获得法的形态者,是政策构成中更活跃、数量更庞大、内容更丰富、与社会现实联系更密切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具有上述政策的全部特质和规定性,但是其文本不具有法的特质和规定性。相互关系:3、联系: 政策是法的来源和动力,并且对法的制定和执行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法为政策提供保障,定型化为法律的政策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五、案例分析题(15分) 1、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是公共政策评估的两个标准。政策评估既是一个事实判断的过程,也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须以事实判断为基础。事实标准一般用数量、比率、统计结果来建立,也可确立以某一特定事物或既成事实作为标准,旨在确定一项公共政策在事实上产生哪些效果或影响,要考虑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性;要反映事物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要注意切合实际;要尽可能地具有可测度性。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伦理、道德、文化、利益、政治、社会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的,旨在确定一项公共政策在价值上所造成的影响,要注意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要体现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总的方向;要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从政策评估标准的具体内容来说,事实标准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1)政策效率,即政策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2)政策效能,即某项政策达到预期的结果或影响的程度;(3)政策效益,即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4)回应的充分性,即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5)执行力,即政策执行机构实际具有的整体执行政策能力与它投入某项政策的执行过程的能力之间的比例关系。价值标准大至分为以下几点:(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应当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 ,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利益。(2)社会健康发展。政策应当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以及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关系。(3)社会公正。即政策结果所表现出来的与该项政策有关的成本收益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正地分摊分享,以及政策追求的价值偏好对社会期望的适当回应。 3、(1)从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来看上述案例中的年票政策: 实施该项政策撤消了主城区的所有跨江大桥的收费站,即使为收取年票费用必须重新安排人手,但每辆车一年只买一次年票,这就排除了一辆车一天买几次票的可能,因此,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财力。同时也为政策对象节省了时间,打的的人们不必交纳过桥费可以打的过桥了,因此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由于收费站的撤销,主城区内江南和江北交通更加便利,以致江北的房价年票制出台后一周平均每平方米上涨了80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于该项政策的目标比较模糊,所以其政策效能和政策效益不太明确,如果根据国务院1996年颁布的城市通路管理条例第19条,政策目标是为了偿还贷款或者集资款的话,根据消委会车辆过桥费用的计算,政策效能和政策效益则令政策主体比较满意,就执行力而言,因为不买年票者不予公审,所以无需投入太多车主必会来买年票。但就回应的充分性而言则不会令人乐观了,首先制度的改革还是迎合了人们的需要,但在年票的价格上存在很大的分歧和争议,这也是这项政策的焦点所在,上述案例中的一份调查足可说明人们对价格的态度。 (2)从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来看上述年票政策: 制度的改革本身是基于一定的现实:排队耽误时间、道路阻塞日益严重。制度取消了大桥的收费站,便利了在江南和江北之间活动的人们,扩大了人们日常的活动空间,增进了江两岸的往来,必然要促进生产的发展。但由于道路使用成本增加而导致社会交易成本的增加、投资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会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发挥和城市经济的成长。但在政策出台后的一周,该城一天比一天堵,原因在于回避高昂过桥费而蜗居的车都开出来了,原来不愿打的过桥的人因为不再为出租车交过桥费而纷纷打的过桥,这样就加剧了道路的阻塞和拥挤,污染问题也更为严重。同时也不能排除这项政策强迫车辆消费的可能,因为过桥也是收这么多的年票费不过桥也收这么多,所以也会导致桥梁负荷过重。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公共政策学(第二版)》宁骚配套【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109739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