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下学期_第1页
试卷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下学期_第2页
试卷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下学期_第3页
试卷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下学期_第4页
试卷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下学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训练指要1.重点:种群特征,群落的组成与结构,非生物因素中水、温度、阳光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例的判别,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功能,能量流动的特点与物质循环的主要路径。2.难点:从种群的特征入手,分析影响种群特征的因素,对生物影响的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判断与识别,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能量流动的特点的理解。3.考点与热点:以数学曲线为主要形式考查种群相关知识,以识图简答题形式考查生态系统及其与代谢的有关知识。4.创新题第53题是用数学方法考查食物网及能量流动的知识。

一、选择题1.(2022年广东、河南、广西高考题)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态因子2.(2022年广东、河南、广西高考题)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3.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是()A.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B.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C.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D.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4.一个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关系复杂,其中主要的是()A.共生关系 B.共栖关系C.竞争关系 D.食物关系5.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A.群落在垂直方向的分层现象B.群落在不同地段的不同种类C.群落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优势种类D.群落在不同光照范围的数量6.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7.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8.下面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个湖里的全部鱼B.草原上的全部生物C.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D.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昆虫、蜗牛等9.在一阴湿草丛中,生活着蚂蚁、蜘蛛、蚯蚓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C.种群 D.食物网10.某一种群现阶段年轻的个体较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此种群正处于哪种年龄组成类型()A.增长型 B.稳定型C.衰退型 D.以上都不是11.高等动物黑猩猩的性别比例特点是()A.雌雄相当 B.雌多于雄C.雄多于雌 D.雌雄无特定比例12.下面的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13.雀鸟、煤山雀、血雉等在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里分层次地分布,这体现了()A.种群的密度B.群落的水平结构C.群落的垂直结构D.种群的水平结构14.诱杀某昆虫的雄性成虫后,该昆虫种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可能是()A.大量减少 B.先减少后增加C.大量增多 D.无明显变化15.在一个气候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A.个体最大的种群 B.个体差异最大的种群C.个体最小的种群 D.个体差异最小的种群16.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该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B.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D.N=39×34÷1517.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先呈“S”形增长,后呈“J”形增长B.先呈“J”形增长,后呈“S”形增长C.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保持稳定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增长的最大值18.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下列选项中与之无关的是()A.种群处于衰退期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D.群落结构太复杂19.与调节雪兔的种群大小无关的是()A.以雪兔为食的猞猁的数量B.雪兔能随季节变化换毛色C.栖息地青草的生长状况D.雪兔种群原来密度的大小20.一棵枯木上,生有苔藓、藻类、蘑菇等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A.种群 B.群落C.生态系统 D.生物圈21.在两个生态系统交界处,有一过渡区。下列对此过渡区中生物特点与相邻两个生态系统相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种类多 B.动物种类少C.寄生动物多 D.植物种类少2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分别属于()A.生产者、消费者 B.生产者、分解者C.分解者、消费者 D.消费者、分解者23.与自然界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分解作用 D.蒸腾作用24.下列哪条食物链正确()A.阳光→树叶→蚕B.草→蝗虫→青蛙C.兔→狐→狼D.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草鱼25.下列哪一生态系统的作用消失后,会很快退化()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26.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A.消费者 B.分解者C.生产者 D.非生物的物质27.下列哪一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A.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B.沙漠生态系统C.池塘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28.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黄羊、野兔等动物后,其数量首先减少的是()A.生产者 B.三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29.兔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红狐在这条食物链中所处的消费级别及其营养级别分别是()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C.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D.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30.在浮游植物→鱼→水鸟这条食物链中,如果水鸟增重1千克,至少要消耗浮游植物()A.100千克 B.1000千克C.25千克 D.250千克31.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首先依赖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细菌的分解作用32.下列哪一组动物都属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A.瞪羚、野兔、狮 B.野兔、狮、虎C.眼镜猴、黄羊、狐 D.松鼠、卷尾猴、狼33.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植物是()A.多细胞藻类 B.大型海藻C.浮游植物 D.海带和裙带菜34.要想比较经济地利用生产者固定下来的大阳能,应选择哪项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A.蔬菜、鸡蛋 B.猪肉、鸡蛋C.小麦、草鱼 D.蔬菜、小麦35.某地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为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就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A.W1>10W2 B.W1>5W2C.W1<10W2 D.W1<5W236.以前,农药DDT被用来消灭红螨,但是红螨反而增加,而捕食红螨的昆虫却减少了。这可能是()A.DDT是广谱杀虫剂,有益、有害的昆虫都被杀死B.一部分红螨有抗药性,而捕食它的昆虫则通过食物链在体内富集了致死剂量的DDTC.红螨能将DDT分解为无毒物质,而捕食它的昆虫则不能D.使用DDT农药的方法有误,时机选择不准3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陆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38.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时,要设法使能量多储存在()A.森林的草被中 B.森林的猛兽中C.森林的鸟类中 D.森林的木材中39.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鹰同时占有的消费级和营养级分别是()A.次级、三级消费者,第二、三营养级B.次级、四级消费者,第三、四营养级C.三级、四级消费者,第三、五营养级D.次级、四级消费者,第三、五营养级40.使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一现象说明()A.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环B.DDT是挥发性物质,能沿大气到达南极C.含DDT的动物曾在施药的农田里生活过D.上述说法都不对41.在一条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的递增,生物个体的数量将依次()A.递增 B.不改变 C.减少 D.稍有增加42.下列哪种措施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减少寄生生物和捕食者的数量B.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C.增加物种的数目D.对生态演替进行限制43.自然林区的马尾松一般不会发生大面积虫害,但有些人工马尾松林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其原因是()A.松毛虫繁殖能力强B.马尾松抗虫能力弱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D.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44.“一山不存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可以理解为()A.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大B.虎性情孤独,不群居C.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则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越少D.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45.自然界中,动植物的有机物被苍蝇舔食,而植物中的捕蝇草也能捕到苍蝇,即苍蝇→捕蝇草。这一事实说明()①捕蝇草只为异养型生物②捕蝇草既属自养型,也可属异养型生物③绿色植物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只有一个营养级④有些植物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不只有一个营养级⑤食虫植物的原产地生长环境中往往严重缺乏氮元素,其根系不发达,甚至退化,叶肉虽有叶绿体,但制造的养料不足,必须捕捉小虫以摄取有机物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46.某个沼泽以网茅属植物和藻类为其主要的自养生物,下图是这个沼泽每年每平方米能量流动的数据(单位:千焦)。其下的数据支持下面哪一种说法()A.网茅属植物大约固定了入射到它们那里的太阳能的2%B.网茅属植物的净生产量为每年每平方米144898千焦C.藻类在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转化为自身物质方面比网茅属植物效率更高D.大约40%的太阳入射能量反射了47.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kg要吃l0kg小鸟;小鸟增重kg要吃2kg昆虫;而昆虫增重100kg要吃1000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A.% B.% C.% D.%

二、非选择题48.(2022年广东、河南、广西高考题)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分析回答:

PgPnRABCDE(1)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2022年广东、河南、广西高考题)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据图回答:(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m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近海水域水深___________m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3)生活在水深100m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主要是___________者和___________者。50.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__________头(计算公式是N∶[a]=[b]∶[c])。A.30 B.32 C.64 D.96(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_____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_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4)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_________头。A.a×8n-1 B.a×8n+1C.a×8n D.a×8n-2(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下图中的曲线___________。51.下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__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蛇是___________消费者,属___________营养级。鹰同时占有___________个营养级。(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___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___________关系。(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__________。(5)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___________千克蜥蜴,所消耗的绿色植物至少___________千克。52.在一个光照和水肥充足的小岛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在树上有飞翔的小型益鸟、猫头鹰,地上有鼠、蛇及蛙等动物在活动。还有许多昆虫、真菌和腐烂的动植物尸体。根据上述描述回答:(1)这个小岛上能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型鸟是第___________营养级。(3)在岛上的食物网中,如以一相同的植物能量为起点,请找出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_________。(4)这个小岛上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53.(创新题)如果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1)画出其食物网简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消耗植物约在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千克之间。

参考答案一、1.A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生物总和。2.D先增长后保持一定数量,故增加率先升后降为0。3.C4.D由食物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