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诗歌结构剖析_第1页
考点诗歌结构剖析_第2页
考点诗歌结构剖析_第3页
考点诗歌结构剖析_第4页
考点诗歌结构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诗歌结构剖析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二十五分。第1页,共13页。雨霖铃(送客还浙东)黄裳天南游客。甚而今、却送君南国。薰风万里无限,吟蝉暗续,离情如织。秣马脂车,去即去、多少人惜。为惠爱、烟惨云山,送两城愁作行色。

飞帆过、浙西封城。到秋深、且舣荷花泽。就船买得鲈鳜,新谷破、雪堆香粒。此兴谁同,须记东秦,有客相忆。愿听了、一阕歌声,醉倒拚今日。9、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本词结构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二十五分。第2页,共13页。三、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9、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扬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二十五分。第3页,共13页。四、(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渡江【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9、“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解析】首联起总括作用,从其他三联中归纳出与愁的表现有关的关键词语,进行总结即可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二十五分。第4页,共13页。五、重庆卷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9、“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4分)

诗人前三句都在叙事抒情,到最后一句却忽然宕开一笔,以景结情:秋月高高照在古老雄伟莽莽苍苍的长城之上,景象何其壮阔苍凉!这奇绝的结句留给读者无尽的联想。此题答案为:“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二十五分。第5页,共13页。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二十五分。第6页,共13页。总结:景情比兴照应(标题)渲染感情基调铺垫(伏笔)统领全诗(以议论、抒情开头)开头中间过渡(承上启下)照应结尾景情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照应、呼应开头、标题全文1、以景开头,以景作结,首尾呼应2、对比3、点面结合4、以小见大5、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二十五分。第7页,共13页。1、

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的降州。这首诗是他被贬的途中所作。1、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这是全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而愁;后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这都是诗人远离京城,正在南窜途中的感慨。这三句都是从“独怜京国人南窜”生发出来的。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二十五分。第8页,共13页。2、鹊桥仙夜闻杜鹃陆

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二十五分。第9页,共13页。3临江仙

朱敦儒①

直自凤凰城破②后,擘钗破镜分飞③。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注】①朱敦儒: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

②指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③擘钗破镜: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离散。这首词在表情达意上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词的上阕叙述了金兵攻占汴京后诗人抛妻别子,流落江南的痛苦,下片则写对重逢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2分)此词所写夫妻离散的个人愁绪之深、之重,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社会悲剧;(1分)所抒怀念亲人的一己之情,亦包涵了怀念故土的爱国意义。(1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二十五分。第10页,共13页。舟中晓望①孟浩然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②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③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④标。注:①这首《舟中晓望》,记录了诗人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②舳舻,一种方长船。“利涉”,出自《易经》“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③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④“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标,山顶。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有特点,既开门见山,又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首联开篇就点出“望”字,紧扣诗题,且表现了诗人急于到达目的地的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