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2.3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课件+试题)(全册打包22套)新人教版选修2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课件+试题)(全册打包22套)新人教版选修2.zip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4.2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学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4.2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学品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4.1化肥和农药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4.1化肥和农药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3.3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3.3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3.2金属材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3.2金属材料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3.1无机非金属材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3.1无机非金属材料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2.3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2.3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2.2海水的综合利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2.2海水的综合利用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2.1获取洁净的水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2.1获取洁净的水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1.3纯碱的生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1.3纯碱的生产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1.2人工固氮技术 合成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1.2人工固氮技术 合成氨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1.1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1.1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5886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8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4-23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关 键 词:
创新 立异 设计 学年 高中化学 课件 试题 打包 22 新人 选修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课件+试题)(全册打包22套)新人教版选修2,创新,立异,设计,学年,高中化学,课件,试题,打包,22,新人,选修
内容简介:
1 课题 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时间: 30分钟 ) 考查点一 石油的炼制和石油化工 1. 从石油分馏得到的固体石蜡,用氯气漂白后,燃烧时会产生含氯元素的气体,这是由于石蜡在漂白时与氯气发生过 (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石油的分馏 产品之一石蜡的成分及其所发生化学反应的 知识。石蜡与石油的成分相同,主要为 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因此与 生的反应主要为取代反应。 答案 B 2. 对石油工业叙述错误的是 ( )。 5 以通过石油的常压分馏得到汽油 解析 石油的减压分馏的生产目的是为了 获得各种馏分,特别是碳原子数较 大的馏分,如柴油、润滑油、石蜡、燃料油等。 答案 D 3. 将下图所列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室蒸馏石油的装置,并进行蒸馏得到汽油 和煤油。 ( 1)上图中 A、 B、 ; ; 2 。 ( 2)将以上仪器(一) (六),按连接顺序表示(用字母 a, b, c 表 示): e 接 i; 接 ; k接 l; 接 ; 接 。 ( 3) , 。 ( 4)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 位置。 ( 5)在 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 。 ( 6)给 集到沸点在 60 150 之间的馏分是 ,收集到 150 300 之间的馏分是 。 解析 此实验装置的安装应本着 “ 由下往上,由左到右 ” 的原则进行。注意 检查装置气密性,及冷凝管的水流方向是低进高出,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 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收集到汽油和煤油(沸点范围分别在 60 150 和 150 300 )。 答案 ( 1)冷凝管、蒸馏烧瓶、锥形瓶 ( 2) h a b f g q ( 3)进水口 出水口 ( 4)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 5)防止 暴 沸 ( 6)溶 剂油和汽油 煤油 考查点二 煤的综合利用 4. 为了更好地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煤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能源,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烧效率的是 ( )。 解析 A、 B、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其 充分燃烧; 能使燃料充分燃烧,但大量气体逸出时会带 走热量。 答案 C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煤是各种芳香烃组成 的混合物 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氮氧 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 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混合物 以 煤为主要原料,不仅可以合成甲醇,还可以加工成高级汽油 3 A. B. C. D. 解析 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除主要含有 含有 H、 O、 S、 不含碳单质和简单的有机物,因此 是错误 的;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所以 正确, 正确。 答案 C 6 许多国家关注用煤代替石油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在443 473 煤气(主要成分是 以生成碳原子数 5 8之间的烷烃,这是用煤合成汽油的方法之一。 ( 1)用煤合成汽油 2的有关反应方程式是 _; _; _。 ( 2)要达到合成上述汽油的要求, 是 。 解析 本题以煤的液化为背景分别考查煤化工及一碳化学的相关知识,是一 道综合应用较强的题目。 煤的气化可得到 2, 2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汽油( 2) 和水,配平此反应 化学 方程式,取 n 5和 n 8两个极值,计算出 2 的体积比,即可确定取值范围。 2n 1) 473 2 V( ( 1, 当 n 5时, V( ( 511, 当 n 8时, V( ( 817。 答案 ( 1) C g) =高温 H2 2n 1) 473 2 2) 511 V( ( 817 7. 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煤转化为水煤气的 4 主要化学反应为: C( s) g) g) g)。 而 C( g)、 g)和 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 s) g) =g) 393.5 kJ 1 g) 12g) =g) 242.0 kJ 1 g) 12g) =g) 283.0 kJ 1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煤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除含碳、氢元素外,还含有氧、硫、 氮、砷、硒等元素。所以固体煤燃烧会导致大气污染,写出煤燃烧产生的两 种污染: ,将石灰石 粉与煤粉混合,可以有效地减少煤燃 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硫污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 2)根据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写出由煤制备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_。 ( 3)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对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及煤燃烧的理解。 甲同学: 1 2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大于 1 出的热量,所以煤燃烧时加入少量水,可以使煤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乙同学:根据下面的物质与 能量循环,将煤炭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 热量与直接燃烧煤炭放出的热量相同,而将煤炭转化为水煤气将会增加消耗, 故煤炭转化为水煤气得不偿失。 C( s) g) g) g) g) g) g) g) O( g) g) 12g) 请你评价两位同学的理 解: 甲同学的说法 (答 “ 正确 ” 或 “ 不正确 ” ),原因是 _。 乙同学的说法 (答 “ 正确 ” 或 “ 不正确 ” ),原因是 _。 解析 煤在燃烧时产生的 业 5 上用 生的反应为: 22=22 答案 ( 1)酸雨(或答 “ 二氧化硫污染大气 ” )、含砷粉尘污染、氮氧化物 污染(答出两种即可) 22=22 2) C( s) g) =g) g) H 131.5 kJ 1 ( 3) 不正确 加入水,水汽化需要吸收能量 不正确 尽管将煤炭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直接燃烧煤炭放出 的热量相同,但水煤气与氧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燃烧充分,能量利 用率高,污染小 8. 气化和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的气化的主要反应是: C g) =高温 究由 图是合成某些物质的路线图: 其中, 与 是 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A: , H: , 指出 的关系 。 ( 2) 利用合成气( 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 成气也可合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改变合成气中 2的体积比,可得到不同的产物 6 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 从合成气出发生成气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 “ 煤变油 ” 的有效途径 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 A. B. C. D.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 F : _。 _。 解析 由 为同分异构体,故分子式为 2 反应, 应生成 F,故 O 由 A 衍变关 系,可知 C 为 ,故 G 为 答案 ( 1) 系物 ( 2) B ( 3) 2 2 22 2查点三 一碳化 学的应用 9.“ 可燃冰 ” 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经研究测定:每立方米 “ 可燃冰 ” 释放 200 列有关 “ 可燃冰 ”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可燃冰 ” 将成为新能源 B.“ 可燃冰 ” 使用方便,清洁卫生 C.“ 可燃冰 ” 实质是水变成的固态油 可燃冰 ” 解析 “ 可燃冰 ” 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不是水变成的油。 答案 C 7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 列叙述: 天然气 与煤、石油相比是较洁净的能源; 等质量的 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 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 甲烷可用于制造合成氨的原料气; 用甲烷可生成 甲烷易完全燃烧,故燃烧甲烷时不必保持空气流畅。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 天然气燃烧主要产生 2O,对环境污染小,与煤、柴油相比是 比较清洁的能源;等质量的 者的物质的量大,由题给信 息知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燃烧天然气对形成酸雨没有影 响;甲烷和氯气 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在氧气中燃烧,混入空气可能会发生 爆炸。 答案 C 西气东输 ” 工程终点站 上海将逐步改变以煤、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这对解决城市环境污染意义重大。 ( 1)目前上海大部分城市居民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管道煤气,浦东新区居民 开始使用东 海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烃类,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们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点燃 2=点燃 22 点燃 2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判断: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消 耗空气体 积较大的是 ,因此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如需改烧天然气,灶具的改 进方法是 进风口(填 “ 增大 ” 或 “ 减小 ” ),如不作改进可能产生的 不良结果是 。 ( 2)管道煤气中含有的烃类,除甲烷外,还有少量乙烷、丙烷、丁烷等,它 们的某些性质如下: 乙烷 丙烷 丁烷 熔点 / 点 / 8 试根据以上某个关键数据解释冬天严寒的季节有时管道煤气火焰很小,并且 呈断续状态的原因是 _。 解析 2 O、 2 2燃烧都需要 1 2,而 1 此,燃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课件+试题)(全册打包22套)新人教版选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15886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