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EID 切换与离散ESN 实施培训胶片.ppt_第1页
华为MEID 切换与离散ESN 实施培训胶片.ppt_第2页
华为MEID 切换与离散ESN 实施培训胶片.ppt_第3页
华为MEID 切换与离散ESN 实施培训胶片.ppt_第4页
华为MEID 切换与离散ESN 实施培训胶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EID切换与离散ESN实施培训胶片,终端公司制造工程部,Page2,目录,MEID简介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离散ESN实施控制过程介绍离散ESN返工情况的注意事项,Page3,MEID简介,1、什么是MEID?,MEID:MobileEquipmentIdentifier,移动设备标识,对于3GPP2专用设备:RR:A0FF,全球统一分配;XXXXXX:000000FFFFFF;ZZZZZZ:000000FFFFFF;C:0F,校验码(CD),对于兼容3GPP和3GPP2的设备:RR:99,98,97,全球统一分配XXXXXX:000000999999ZZZZZZ:000000999999C:09,校验码(CD),Page4,MEID简介,2、为什么需要MEID?,ESN已经消耗殆尽,移动设备需要新的身份码ESN:ElectricSerialNumberESN是80年代中期根据FCC的要求而设计的,最初仅用于美国。ESN长度为32bits,由制造商标识和设备标识2部分组成最初,制造商标识为8bits,设备标识为24bits;后来,制造商标识改为14bits,设备标识为18bits;再后来,剩余号码连续分配;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目的不断增加,32位电子序列号ESN资源日益紧张;TIA最新预计:ESN的耗尽时间约为2008年6月份,Page5,MEID简介,3、ESN如何演进到MEID?,作为用户设备的标识,ESN已经广泛应用于CDMA系统各层次、各领域的标准规范中;网络设备应能够判别用户设备的标识是ESN还是MEID;对于采用不同类型标识的设备,采用不同的消息参数和处理流程;当采用MEID作为身份标识的用户漫游到不支持MEID的网络中,业务所受的影响要尽量低;在整个系统支持MEID过程中,由于终端、接入网、核心网不可能完全同步,因此3GPP2在IS2000-D协议中引入“伪ESN”的概念,由支持MEID的终端或BSC产生pESN,并传递给后续的网络实体来替代现有的ESN。,Page6,MEID简介,4、pESN是如何生成的?,前两位固定为80后6位由14位十六进制的MEID通过SHA1算法算出的序列值再取最低的6位作为后6位。,例如:FF000001123456STEP1:FF000001123456通过SHA1算法计算为:ffce4beab4c2a7933c0d6d21b21cf21a0e0737e1后六位为:0737e1,因此转换为pESN为800737E1,Note:其他关于MEID16进制与10进制相互转换,以及CD校验位的算法可以参考文档MEID工艺执行操作指导书V2.0版本,Page7,MEID简介,5、pESN在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由于MEID为14位it,而pESN可变部分长度只为6位,因此pESN必然存在重复,因此在VLR和HLR需要放开对ESN/pESN的重复性检查),长码冲突若同一扇区下通话的2个用户的pESN相同,则会相互干扰若用户A的信号比B好,则用户B会掉线,与B通话的对方用户会听到A说话的声音;若两个用户的信号质量接近,则会造成两个用户的反向功率迅速上升,直到一个用户掉线,这种情况对系统容量有影响。,Page8,MEID简介,5、pESN在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接入鉴权在位置登记、始呼、被呼响应过程中,网络侧还会根据ESN对用户进行接入鉴权,由于C.S0072不支持MEID寻址,对于手机使用MEID的情况,接入鉴权需根据pESN进行,存在着漏判的可能性。,寻址冲突-在寻呼信道消息中,若用pESN作为寻呼对象的地址,当两个手机的pESN重复时,发给一个手机的寻呼信道消息会被另一个手机收到寻呼消息;-受影响的主要是短消息(两个手机会收到相同的短消息),对其他消息的影响一般不大;,Page9,MEID简介,6、如何才能开始切换MEID?,(1)MS支持MEID;(终端产品先支持MEID)(2)BSS支持IS-2000-D;(推动空中接口协议IS-2000-D尽快商用,以实现在A接口上发送MEID到NSS)(3)NSS支持MEID;(核心网协议必须升级,以支持MEID),Page10,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1、MEID切换活动,1、成立华为终端MEID切换项目组;2、制定了MEID切换总体计划;3、完成了制造系统的相应升级及验证;4、在CDMA手机,固定台,EC网卡产品上先后完成了MEID试制;5、每周定期召集MEID切换例会;6、制定了MEID号段分配方案;7、明确了MEID切换的信息传递流程;8、多次联系了国际TIA组织当面会谈,寻求支持和理解;9、组织和国际CDG组织,高通公司会议,寻求支持;,Page11,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2、MEID公司跨部门信息传递,客户沟通,入网测试,测试报告,行销传递,平台工艺,MEID开工会,MEID试制,MEID生产,知会一线市场,MEID发货,Page12,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3、MEID供应链内部信息传递,订单发货备注,MEID切换进度表,任务令MEID备注,物流理货核对,MEID申请,分配,MEID导入TMIS,MEID生产,数据导入TDMS,送检,入库,理货,发货,Page13,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4、MEID生产操作流程,4.1、MEID的分配过程,连续MEID的分配针对机卡分离的产品,分配连续的MEID离散MEID的分配针对机卡合一产品,为避免产生pESN重复,分配离散的pESN,Note:申请人必须根据任务令备注信息判断申请物理号的类型,MEID?ESN?离散ESN?申请人必须填写ESN_MEID申请模板提交物理号管理员申请,明确任务令,机卡制式,发货运营商。由分配工具保证同一发货运营商不分配产生重复pESN的MEID。(固定台产品全部定为机卡合一产品),Page14,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4、MEID生产操作流程,离散MEID分配工具,Note:如果分配时输入的任务令和实际生产配置的任务令不一致,则生产时TMIS无法使分配MEID。,Page15,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4、MEID生产操作流程,4.2、MEIDTMIS释放操作,任务令释放的要求;-必须设置“包装类型”为“MEID”,连续MEID的TMIS释放;-对先后顺序无要求离散MEID的TMIS释放;-必须线释放任务令,再导入mdb文件。,任务令释放,MEID释放,先后顺序,Note:详细操作请参考物理号(MEID_ESN)释放操作临时指导书-V2-临时图号:L0801155,Page16,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4、MEID生产操作流程,Page17,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4、MEID生产操作流程,4.3、MEID相关包装标签的打印要求,华为终端通用版MEID标签要求铭牌标签:15位MEID(含校验位)+8位pESN彩盒标签:15位MEID(含校验位)+8位pESN中箱标签:15位MEID(含校验位)客户特殊定制MEID标签要求(与通用版不符的都视为定制)定制澄清时需要与IT人员确定制实现方案,目前已经实现中箱包装打印14位MEID的定制要求。,Note:中箱标签在”NOTES”一栏需要备注“MEID”,这点需要在工艺指导书里体现。以便实物区分。,Page18,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4、MEID生产操作流程,4.4、MEID相关包装标签的打印脚本变量,Page19,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4、MEID生产操作过程,4.5、MEID数据文件字段名定义,Note:TDMS系统升级后,所有存储的字段名称都是大写,如有客户定制数据文件pESN中“p”必须用小写,此时数据文件的就需要人工处理,在执行上有很大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Page20,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4、MEID生产操作过程,4.6、MEID数据文件导入TDMS操作,Stpe1-TMIS操作:添加与MEID相关的新字段。针对需要从TMIS导出数据的字段,在TMIS后台表R_Modulefields添加针对不需要产生数据的字段,只需要在TS013自定义栏位中添加,Page21,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4、MEID生产操作过程,4.6、MEID数据文件导入TDMS操作,Stpe2-TMIS操作:添加TMIS导出模板名称模板名称由产品工艺定义,并在数据文件处理指导书里明确,Stpe3-TMIS操作:数据文件导出及整理依据数据文件处理指导书的要求,整理Excel数据文件,Stpe4-TDMS操作:数据文件导出TDMS依据任务令备注信息,参考数据文件处理指导书,选择指定模板(支持MEID),将数据导入TDMS,Note:详细操作,请参考TMIS_TS013模块操作指导书,Page22,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4、MEID生产操作过程,4.7、MEID产品入库环节,为了区分MEID切换期间使用MEID的产品和使用ESN的产品,特申请建立了MEID子库。使用MEID的产品必须入MEID子库,避免发货时MEID和ESN混料。1、根据任务令的备注信息,CDMA产品的送货单上必须备注MEID或者ESN;2、物流收货根据送货单备注,入对应的子库。,Page23,华为终端MEID切换介绍,4、MEID生产操作过程,4.8、MEID产品发货环节,物流理货人员需要核对订单备注信息和实物中箱标签备注是否一致,保证ESN与MEID的产品不混发。,备注与中箱标签备注对应表,Page24,离散ESN实施过程控制介绍,1、离散ESN简介,1.1、什么是离散ESN?,1.2、离散ESN的使用目的:,为节约ESN资源降低正常ESN的消耗速度,重新启用之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连续的ESN号码。离散的ESN的使用仅仅是ESN到MEID切换过渡期间的一种应急措施,在一定控制规则下受限使用。,即号码不连续的ESN资源,Page25,离散ESN实施过程控制介绍,1、离散ESN简介,1.3、离散ESN的控制目标:,同一发货国家无重复的ESN;同一发货运营商无重复的ESN;全球机卡合一的CDMA产品无重复的ESN;同一生产厂不出现重复的ESN;使用离散ESN的产品可以和使用正常ESN的产品可以混合发货。,Note:控制目标通过离散ESN分配工具及物理号申请信息共同实现,Page26,离散ESN实施过程控制介绍,1、离散ESN简介,对于CDMA手机,单合同的数量大于等于20K的,使用离散ESN;对于固定台,单合同的数量大于等于10K的,使用离散ESN;对于CDMA手机和固定台通用整机编码的产品,不使用离散ESN发货;对与CDMA数据卡,考虑到其发货数量比较少,不使用离散ESN发货;离散ESN不允许在通用编码上使用,以免出现混货,不可控,订单备注与中箱标签备注对应表,1.4、离散ESN使用范围/原则:,Page27,离散ESN实施过程控制介绍,2、离散ESN信息传递(基本同MEID),订单发货备注,离散ESN使用原则,任务令离散ESN备注,物流理货核对,离散ESN申请/分配,离散ESN导入TMIS,离散ESN生产,数据导入TDMS,送检,入库,理货,发货,(产品计划和区域统筹自行遵循原则),Page28,离散ESN实施过程控制介绍,2、离散ESN过程控制,2.1、控制流程图,Page29,离散ESN实施过程控制介绍,2、离散ESN过程控制,2.1、控制流程图,Page30,离散ESN实施过程控制介绍,2、离散ESN过程控制,2.2、任务令备注,备注与中箱标签备注对应表,Page31,离散ESN实施过程控制介绍,2、离散ESN过程控制,2.3、离散ESN申请/分配,任务令编码申请数量是否需要虚拟任务令虚拟数量物理号类型国家运营商机卡制式生产地生产时间,申请人必须填写以下内容:,必须准确,离散ESN和任务令绑定分配,需要提前识别需求,以便物理号管理员统一分配虚拟任务令,离散ESN分配的输入信息,必须准确,否则控制目标不能实现。由驻厂工艺提需求,总部生产工艺补充确认。,Page32,离散ESN实施过程控制介绍,2、离散ESN过程控制,上图为离散ESN分配工具,关键固定信息都已经实现了下拉框选择,避免了操作上的错误。分配结果产生了含任务令信息的mdb文件。,Page33,离散ESN实施过程控制介绍,2、离散ESN过程控制,2.3、mdb文件发放/导入TMIS,mdb文件发放必须及时任务令释放的要求:-模具类型必须选择/输入“S”-必须先释放任务令,再导入mdb文件(要求同离散MEID),任务令释放,MEID释放,先后顺序,Note:模具类型设置为“S”后,从整机SN上可以直观的区分正常ESN及离散ESN。,Page34,离散ESN实施过程控制介绍,2、离散ESN过程控制,2.4、离散ESN生产TIMS分配过程,TMIS通过SN判断属任务令该任务令配置模具类型是否为“S”?如果为“S”则从离散ESN数据表里查找该任务令对应的ESN分配离散ESN,Note:以下2种情况都会导致LP工位提示无物理号可分配,生产停线。1、该任务令对应的mdb文件在生产时没有导入TMIS;2、该任务令释放的名称和分配mdb文件时输入的任务令信息不一致,Page35,离散ESN实施过程控制介绍,2、离散ESN过程控制,2.5、中箱标签/发货标签备注,使用离散ESN的产品,在中箱标签/发货标签上“NOTES”栏添加“-S”;而正常使用ESN的产品无“-S”标示。SQC需要在检验指导书体现该检验要求。,Note:中箱标签在”NOTES”一栏需要备注“-S”,这点需要在离散ESN使用通用操作指导书-V1.0书里体现。需要各生产厂严格执行。,Page36,离散ESN实施过程控制介绍,2、离散ESN过程控制,2.6、离散ESN数据文件导入TDMS操作,Stpe1-TMIS操作:与正常ESN一致,Stpe2-TDMS操作:导入模板不一样依据任务令备注信息,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