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库网 > 教育资料 > 中学教育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学案含解析打包2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241143.doc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学案含解析打包2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27223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5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文本
- 资源描述: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学案含解析打包2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文本
- 内容简介:
-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目标展示定方向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问题导引1旧石器时代的含义,代表性遗址,生活特点。(史料实证)2新石器时代的含义,特点,代表性遗存及各遗存的分布位置、特征。(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原始社会社会组织的演变历程,比较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不同特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4新石器时代晚期部落的基本特征。(史料实证,唯物史观)5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地位,政治特征,夏文化遗存,灭亡时间。(时空观念)6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特点,势力范围,灭亡时间。(时空观念,历史解释)7西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政治制度及其特征,灭亡时间。(时空观念,家国情怀)8商周时期经济的特点。(唯物史观)历史时空基础必备探新知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1)含义:指以_打制_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代表遗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_北京_人。(3)特点:从事_渔猎_和采集,过着_群居_生活,北京人和元谋人已经学会_用火_。2新石器时代(1)含义:指距今约1万年前进入的以_磨制_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特点已经大量使用_陶器_,开始从事_原始农业_,饲养_家畜_,生活逐渐稳定。遗存分布广泛,逐渐朝着_多元一体_的方向发展。(3)主要遗存及其特征时间文化遗存分布位置特征距今约70005000年前_仰韶_文化黄河中游地区典型器物是_彩绘陶器_,以_粟_为主要栽培作物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_河姆渡_文化长江下游居民种植_水稻_,并且掌握了_养蚕缫丝_技术距今约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黄河流域代表器物是_黑陶_,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红山文化辽河上游都出土了精美的_玉器_,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良渚文化长江下游3中国原始社会的组织演变(1)阶段演变:原始社会的组织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3个阶段。(2)母系氏族社会时间:_旧石器_时代晚期出现。特点:_生产力_低下,氏族成员共同_劳动_,成果_共享_。(3)父系氏族社会时间:_新石器_时代晚期出现。特点:社会_贫富分化_与不平等开始出现,_部落联盟_出现;_私有制_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_权贵_阶层出现;人类即将迈入_阶级社会_的门槛。【拓展】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唯物史观)【特别提示】中国的原始社会按生产力标准大体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按社会组织形态可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大阶段。二、从部落到国家1部落(1)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_黄帝和炎帝_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2)五帝中的尧、舜是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通过“_禅让制_”继承王位。(3)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_国家_的初始形态。【特别提示】早期国家起源的标志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是早期国家起源的突出标志。2我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建立(1)时间:约公元前_2070_年,禹建立。(2)地位:我国最早的_奴隶制_国家。(3)政治特征_世袭_制代替了_禅让_制;_夏王_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_聚族而居_;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_直接_统治,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4)夏文化遗存:河南洛阳发现的_二里头_遗址。(5)灭亡:约公元前_1600_年,被商汤所灭。【概念阐释】(历史解释)王位世袭制:夏朝确立,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三、商和西周1商朝(1)建立时间:约公元_前1600_年。商朝都城多次迁移,后定于殷,故称殷朝。(2)建立者:_汤_。(3)特征文化:考古发现的甲骨文,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甲骨文是商人刻写的_占卜记录_,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经济:殷墟遗址出土了许多_青铜器_,造型雄奇,纹饰华丽。政治:商朝国家机构完善。_商王_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_尹_及各类事务官;国家的管理实行_内外服制_,_内服_是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_外服_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4)商朝势力范围:东到_大海_,西及_陇山_,南跨_汉江_,北至_燕山_。(5)灭亡:公元_前1046_年,周武王率众伐纣,经过牧野之战,商朝灭亡。思考: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提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没有能力对大部分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当时能够达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2西周(1)建立时间:公元_前1046_年。(2)建立者:_周武王_。(3)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4)政治制度:西周实行_分封制_与_宗法制_。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作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政治统治;宗法制解决了_统治阶级内部_在_权力_和_财产_分配方面的矛盾。(5)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_国人暴动_”;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_犬戎_攻破镐京,西周灭亡。3商周的社会经济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1)农业: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_井田制_是基本土地制度;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_青铜_农具极少。(2)手工业:_青铜铸造_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大量的青铜器铭文,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概念阐释】(历史解释)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其性质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名义上属周王所有,分配给臣下使用,土地不能随意买卖,耕种井田的领主对国王承担义务和责任。史料探究释疑难主题一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史料一我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页探究1:据史料一,古人类遗址空间分布有何特点?提示1:古人类遗址在中国境内多地并存,以中原地区分布最为密集。多分布于大河、大江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良、生存空间比较大的区域。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凸显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拓展】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农业种植、手工业产品具有明显地域差异,文明演进凸显渐近性。主题二遗存考古凸显早期国家的特征(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史料二大汶口发掘的133座墓葬中,陪葬猪头的少者一二个,多者三五个,最多达14个。四川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墓没有随葬品,而有的墓葬品却达58件之多,有座墓中死者还头枕一支大象牙。中国古代史吕克勤主编探究2:据史料二,大汶口文化遗址考古,反映了怎样的史学信息?提示2:随葬品多少与种类的差异表明大汶口文化已产生了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现象,社会已经有了明显分化,部落中已产生了权贵阶层,也可能产生了阶级压迫现象。【拓展】遗存分类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类:遗迹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窑藏及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等;遗物指遗留下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物及装饰品等。主题三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特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史料三二里头文化考古发现的农具主要是石器,其中石铲、石镰数量最多,另外还有蚌铲、骨铲和蚌镰等。木质的耜也是日常使用的农业工具。主要农作物仍然是在新石器时代基础上大量生产的粟、黍一类。这时,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马、牛、羊等,可谓“六畜俱全”了。考古发掘出的一个王朝:夏代的中国经济史料四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探究3:据史料三,概述夏代中国经济的历史信息。提示3:奴隶制经济繁荣,农业是当时主要生产部门,工具主要是木、石、骨等质地,粟、黍是主要农作物,家畜饲养业发展,六畜俱全。探究4:据史料四,指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及特点。提示4:分封制。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拓展】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特征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构成了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部族色彩。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带有神秘色彩。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随堂训练测达标1(2020济南)1961年3月4日,国务院以龙山文化命名的山东济南“城子崖遗址”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龙山文化时期,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应是(b)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农具d铁质农具解析据所学可知,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是磨制石器,b项正确;打制石器是旧石器时代的特征,a项错误;夏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此时期有极少量的青铜农具,c项与题意不符;铁制农具出现于春秋时期,d项错误。2(2020辽宁本溪)考古专家对某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下列能够为此结论提供证据的考古发现是(d)a农作物和牲畜遗骸b比较大的氏族公共活动场所c制陶场和公共墓地d墓葬大小和随葬品差异悬殊解析墓葬大小和随葬品差异悬殊,说明出现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反映当时阶级分化明显,故d项正确;a、b、c三项体现的是公共现象,无法体现阶级分化明显,排除。3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c)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解析“最早种植水稻”是解题关键。根据所学知识,距今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姆渡聚落开始种植水稻,故c项符合题意。4(2020北京房山区)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c)a世界上发现的迄今最古老文字b能印证史记中夏朝的记载c体现中国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d按史料类型分类属于二手史料解析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与自信,c项符合题意;世界上发现迄今最古老的文字是楔形文字,a项排除;甲骨文主要反映的是商朝的一些事件记载,b项排除;甲骨文属于一手资料,d项排除。5(2020德州)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在首领汤的率领下,发兵讨桀,打败夏兵,把桀放逐到南方,夏朝灭亡。夏朝灭亡的时间可以表述为(d)a公元前16世纪初b公元前16世纪末c公元前17世纪初d公元前17世纪末解析据所学可知,公元是“公元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诞生的那年为公元元年。公元前1600年可以表述为公元前17世纪末,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正确。6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