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1课鼎湖山听泉 诵读欣赏 点击图片播放 1 在诵读中 扣住 泉 字 抓住 听 这个关键词 分析作者组织材料的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2 品评散文的语言 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3 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让学生在默读中细细品味作品的语言美。培养学生写一事一议作文的能力。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语文Tag内容描述:<p>1、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二) 一积累 1请你写一句话,表达对祖国人民的诚挚祝福。力求正确、规范、美观。 2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田圃(p) 诘难(j) 恣睢(su) 作揖( y) B.分外(fn) 灰烬( jn) 狡黠(xi) 星宿(xi ) C.禀请( bng) 阴晦(hu) 汲取(j) 赔偿(shng) D.晌午(shng)襁褓(qing) 瑟缩(s ) 拮据(ji ) 3请标出下列成语中出现的错别字,并把它改正。 A.润如油膏 重蹈复辙 孜孜不倦 前仆后继 B.断章取义 刻骨铭心 神色张惶 面面相觑 C.言行相顾 与日具增 根深蒂固 不求甚解 D.心无旁骛 契而不舍 。</p><p>2、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面临毕业,特别是日益迫近的中考,思想、心理、行为等具有一 定的复杂 性和特殊性, 认真研究分析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 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对促进毕业班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 从总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爱好语文学习,基础较好, 语文成绩优异。但 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 读的文章 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陈旧旧,抓不住要领, 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尊心和荣辱感。</p><p>3、九年级上册古诗鉴赏阅读试题 一、李白的塞下曲(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 ,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指西汉时一个 楼兰国王,他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 敌人。 (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单调、清冷 ) 的特点。(1 分) (2)“宵眠抱玉鞍” 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 的妙处是:“抱” 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生 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p><p>4、九年级上语文教案(三)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一、阅读本单元优秀文学作品,提高对人生的理性认识。 二、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大胆质疑的精神。 三、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性语句熟读成诵的习惯,使之运用自如。 四、仔细体味作者遣词造句方面的特色,活学活用,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之水。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共安排 9 课时 5.敬业与乐业3 课时 6.纪念伏尔泰2 课时 7.傅雷家书两则2 课时 8.致女儿的信2 课时 课前准备 5.敬业与乐业PPT MP3 课件 6.纪念伏尔泰PPT 课件 7.傅雷家书两则PPT 课件 8.致女儿的信PPT 。</p><p>5、2015-2016 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时间 120 分钟 分值 120 分 1. 积累与运用(20 分) 2.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全句抄写在格子中。 (2 分) 静秘的深夜,星空寥廓;浩翰的银河,一片灿烂。 2. 根据语境,给下面语句加点的字注音。 (2 分) 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总是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当我们还在襁( )褓中时, 是他们教我们呀呀学语;当我们生病喑( )哑时,是他们给我们递汤喂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身为人民公仆的张二江寡廉鲜耻,贪污受贿、损公肥私达。</p><p>6、沁园春雪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黑的字注音: 沁园春( ) 莽莽( ) 红装素裹( ) 折腰( ) 略输( ) 稍逊( ) 成吉思汗( ) 今朝( )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 zhung 素裹( ) 顿失 to to( ) 江山多 jio( ) 一代天 jio( ) 3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惟余莽莽( ) 只有我 只剩 只有 (2) 惟余莽莽( ) 景色迷茫 草木茂盛 无边无际 (3) 顿失滔滔( ) 立刻 停顿 安顿 (4) 须晴日( ) 必须 须要 等到 (5)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弯腰 折服 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 (6)稍逊风骚( ) 文。</p><p>7、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模拟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 分) 1 (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外(fn ) 喑哑( yn) 亵渎(d) 红装素裹( gu) B蓑衣(shu) 田圃(p ) 灵柩(ji) 强聒不舍(gu) C睿智(ru) 蛐蛐( q) 扶掖(y ) 成吉思汗(hn) D谀词(y) 要诀( ju) 滞碍(zh) 恪尽职守(g ) 2 (3 分)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搽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B你为人类的诉讼案辨护,搏斥暴君和凶神,你胜诉了 C四下里,一片呼呼的。</p><p>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致女儿的信教案 教师寄语: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 的。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 宰。 以上摘自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 学习目标:1. 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继续完成词语和 名言警句的积累。 2体会文章采用故事阐明爱情真谛这一构思的巧妙。 3.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 观。 学习重点:教学中体会运用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 学习难点:通过讨论去品位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家。他写有教育专。</p><p>9、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作文 亲爱的同学,祝贺你进入初中学习。相信你在新的学期里,作文水平会有 更大的提高。那么,你知道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有哪些要求吗?让我们先看看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对 79 年级的写作要求吧!课程标准是这样 说的: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 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 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 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 。</p><p>10、九年级上册语文作业 班级: 姓名: 2013 年 9 月 2 第 1 课 沁园春.雪 一积累与运用(必做):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外 成吉思汗 今朝 数风流人物 稍逊 风骚 多娇 素裹 莽莽 沁园春 2.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作为革命领袖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 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起下文的字,上阕是 “望” ,下阕是“惜” 。 3.填空。 沁园春 。</p><p>11、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1、积累与运用(26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抽噎(y) 镂(lu)刻 模(m)样 嚅(r)动 鹿砦(zhi) B.思忖(cn ) 炫(xun) 耀 瘦削(xu) 氛(fn 围 ) 泯(mn)灭 C.虔 qin)诚 恍(hu ng)惚 馈(ku)赠 木讷(n ) 拆(chi)开 D.胡诌(zhu.) 垂涎(yn) 熙攘(rng) 执拗(ni) 裸露(lu)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撩人心弦 装潢 气凶凶 疾步前赶 B.毛骨竦然 忸怩 游移不决 磕磕绊绊 C.掂斤播两 张惶 乌烟瘴气 战战兢兢 D.绞尽脑汁 徘徊 神采涣发 相形见绌 3.选出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p><p>12、初三语文上册学习计划参考初三语文上册学习计划参考 在家我闲适的度过了高温的七月,再次来到同升湖已 是湖南省所谓的秋老虎时节。 我们换到了一个门牌号霸气的教室“11” 。坐在教室已 不再听到蝉儿高调一遍遍重唱老歌,心里不禁想到也许不 仅仅因为季节,也可能因为蝉儿也想为我们的初三的学生 创造安静的环境吧!是的,这无意是是提醒了我已是初三的 学生了。 首先为自己诊断下。自小就是马虎,粗心的代言,听 写时总是画蛇添足。学语文我 i 总是缺少细心刻苦两位药。 考试常常因为粗心,做完不检查,而丢掉那么一两分、有 时候读题目也。</p><p>13、1 沁园春沁园春. .雪雪 课 题1 1 沁园春沁园春. .雪雪 第____课时 总第____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回顾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 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 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 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2. 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p><p>14、1 香菱学诗香菱学诗 课 题 香菱学诗 第__2__课时 总第____课时 教学目标 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 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 4走进红楼梦 ,推介小说经典片段,借助网络,浏览红楼梦相关网站。 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教具准备 施教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 星期_____ 学情分析(结合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层次差异、教材重难点等展开) 教学设计: 一。</p><p>15、1 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至若”、 “而或”的用法。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培养朗读和翻译的能力。 3品味文章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了解古代政治家的忧国忧民情怀。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2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p><p>16、1 故乡故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2、把握文章运用对比和议论来突出主题的写法。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突出主题。 2、理解议论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教学难点学难点 1、把握小说的主题。 2、分析闰土、杨二嫂、 “我”三个形象的内涵。 3、理解篇末议论的内涵及其作用。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脉络,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p><p>17、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 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_ __课时 总第____课时 教学目标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 施教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 星期_____ 学情分析(结合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层次差异、教材重难点等展开) 教学设计: 一、解题导入新课一、解题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p><p>18、1 香菱学诗香菱学诗 课 题 香菱学诗 第__1__课时 总第____课时 教学目标 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 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 4走进红楼梦 ,推介小说经典片段,借助网络,浏览红楼梦相关网站。 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教具准备 施教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 星期_____ 学情分析(结合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层次差异、教材重难点等展开) 2 教学设计: 。</p><p>19、1 故乡故乡 课 题故乡故乡 第___课时 总第____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小说集呐喊的创作背景,梳理总结已学的鲁迅作品。 2学习小说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说的基本构成要素和艺术特色。 3学习品读人物的方法,能够运用它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 施教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 星期_____ 学情分析(结合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层次差异、教材重难点等展开) 教学设计: 一、导入一、导入。 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二、理解性阅读,讨论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二、理解性阅读,讨论小说中。</p><p>20、1 林中小溪林中小溪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 2领略课文中描写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 3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理解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 交通的发达已使我们失去了远方。车轮滚滚,机翼轰鸣,传说中的天涯海角只要数个小 时便能抵达。但人们依然习惯于到远方去寻找风景,去“回归自然” 。只是在万水千山踏遍的 豪情里,有谁想到过,就在我们生活的大地上,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与自然之间,还有那么 多生动有趣的事情,有那么多优美的风景;又有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