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对点训练(全册打包37套)鲁科版选修4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6185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9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4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步步高
学年
高中化学
对于
训练
打包
37
鲁科
选修
- 资源描述:
-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对点训练(全册打包37套)鲁科版选修4,步步高,学年,高中化学,对于,训练,打包,37,鲁科,选修
- 内容简介:
-
1 第 4 课时 习题课 练基础落实 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 ) 液态水汽化 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浓硫酸稀释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液态水汽化是吸热过程,浓硫酸稀释是放热过程。 2下列对化学反应热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热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C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 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无关 答案 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及发生条件。化学反应是 “断旧键,成新键 ”的过程。断键需要吸收能量,只有当反应物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时,才能使旧键断裂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许多放热反应仍需加热才能发生,如 空气 (燃烧,开始应点燃,故A 不正确;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一般不可能恰好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能量差一般通过 “吸热 ”或 “放热 ”途径体现 (但热能不是化学反应的唯一能量变化方式,还有光能、声能、电能、动能等形式 ), B 正确;有不少吸热反应不必加热也能发生,如盐类的水解就属于吸热反应,但升温可促进水解的进行, C、 D 均不正确。 3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 12O2(g)=g) H a kJ1 H2(g) 12O2(g)=l) H b kJ1 2H2(g) O2(g)=2l) H c kJ1 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a、 b 和 c 均为正值 C a b D 2b c 答案 D 解析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反应热表示方法的规定即 ”表示放热, ”表示吸热,可判断 烧放出的热量应用负值表示,因为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A、 根据相同物质的反应,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可判断 ab,故 C 错; 根据相同反应,反应热与可 燃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可判断 2b c。 4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 接触室中被催化氧化为 体,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将 2 1 2 充入一密闭容器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 98.3 时测得 0%,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2g) O2(g) 2g) H 196.6 kJ1 2 B 2g) O2(g) 2g) H 98.3 kJ1 C g) 12O2(g) g) H 98.3 kJ1 D g) 12O2(g) g) H 196.6 kJ1 答案 A 5已知 723 K 时, 2g) O2(g) 2g) H 相同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通入 1 0.5 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足的关系是 ( ) A B D不能确定 答案 B 解析 一定条件下, 2 O2(g)与 1 2(g)完全反应生成 2 O3(g)时,放出热量为相同条件下 1 O2(g)与 0.5 2(g)完全反应生成 1 O3(g)时,放出热量应该为 但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即反应不能进行完全,所以 12 。 练方法技巧 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2l)=2H2(g) O2(g) H 571.6 kJ1 2H2(g) O2(g)=2g) H 483.6 kJ1 当 1 g 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对其热量变化的下 列描述: 放热; 吸热; 88 中正确的是 (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D 解析 由盖斯定律,将热化学方程式 (1)2 (2)2 得热化学方程式: l)=g) H 44 kJ1 故此转化吸收热量,据方程式计算可知, 1 g 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吸收 热 量。 7在 25C、 100 , 1 g 甲醇燃烧生成 液态水时放 热 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l) 32O2(g)=g) 2l) H 725.8 kJ1 B 2l) 3O2(g)=2g) 4l) H 1 452 kJ1 C 2l) 3O2(g)=2g) 4l) H 725.8 kJ1 D 2l) 3O2(g)=2g) 4l) H 1 452 kJ1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有关的计算。因 1 醇燃烧生成 液态水,放出 kJg 132 g 725.8 量,所以 2 醇燃烧生成 液态水的 H1 452 kJ1。 3 8红磷 P(s)和 g)发生反应生成 g)和 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 物的数据 )。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P 和 应生成 热化学方程式是 _ _。 解成 热化学方程式是 _ _。 (3)P 和 两步反应生成 1 _, P 和 步反应生成 1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 答案 (1)P(s) 32g)=g) H 306 kJ1 (2)g)=g) g) H 93 kJ1 (3) 399 kJ1 等于 解析 (1)产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就等于反应热,结合图象可知, 反应物P 和 能量差值为 306 此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P(s) 32g)=g) H 306 kJ1。 (2)根据图象可知 间的能量差值为 93 此 解成 g)=g) g) H 93 kJ1。 (3)根据盖斯定律求得: 399 kJ1,且 反应的途径无关 ,只与起始物质、终了物质有关。 9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利用: 后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 C(s) O2(g)=g) H b C(s) g)=CO(g) H2(g) H H2(g) 12O2(g)=g) H CO(g) 12O2(g)=g) H 回答: (1)上述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哪些反应 H0? _。 (2)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条不同的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关系正确的是 ( ) 4 A a 比 b 多 B a 比 b 少 C a 与 b 在理论上相同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间的关系为 _ _。 答案 (1) (2)C (3)析 H0,表明反应放热,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由盖斯定律可知, a 和 b 放出的总能量相等。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练综合拓展 10已知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 12O2(g)=g) 241.8 kJ1 C(s) O2(g)=g) H 393.5 kJ1 C(s) g)=CO(g) H2(g) H 131 kJ1 写出碳燃烧生成 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 C(s) 12O2(g)=CO(g) H 110.8 kJ1 g) 12O2(g)=g) H 282.7 kJ1 解析 应用盖斯定律,对几个化学方程式变换和叠加,可以得出要写的化学方程式,对应的反应热的数值、符 号也随之相应的变化。所以由 可得 C(s) 12O2(g)=CO(g) H 110.8 kJ1 , 同样由 、 可得 g) 12O2(g)=g) H kJ1。 11依据叙述,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若适量的 全反应,每生成 23 g 要吸收 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_ _。 (2)用 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 态 )完全燃烧生成 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电子转移时,放出 650 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_ _。 (3)已知拆开 1 H 键、 1 H 键、 1 36 391 946 应生成 热化学方程式为 _ _。 答案 (1)N2(g) 2O2(g)=2g) H 67.8 kJ1 (2)g) 52O2(g)=2g) l) H 1 300 kJ1 (3)N2(g) 3H2(g)=2g) H 92 kJ1 解析 根据反应热和燃烧热的定义计算出相关的热量,同时注意物质的状态,再书写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即可。 12 (10 分 )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5 用量筒量取 50 1 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用另一量筒量取 50 1 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将 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数值为 57.3 kJ1): _ _。 (2)倒入 液的正确操作是 _(从下列选出 )。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使硫酸与 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_(从下列选出 )。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 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4)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 终止温 度 温度差平均值 ( 均值 1 近似认为 1 液和 1 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 1 g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 g 1 1。则中和热 H _ ( 取小数点后一位 )。 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 57.3 kJ1 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 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 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 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 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液的温度 答案 (1)12 =12 l) H 57.3 kJ1 (2)C (3)D 6 (4) 56.8 kJ1 析 (1)中和热测定实验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