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1072417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1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5-03
上传人:青****6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白**(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30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专题
练习
打包
71
- 资源描述: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打包71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打包,71
- 内容简介:
-
辨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1(2015景德镇高三第一次质检)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动物都是消费者消费者都是动物A BC D2(2015东北师大附中质检)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C中可能有微生物D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3(2015石家庄模拟)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B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解者可有可无4下图为和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耗氧量的变化情况,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最可能是()A是生产者,是消费者B是生产者,是消费者C和都可能是消费者或生产者D只能是生产者5(2015南阳一中高三模拟)五年前某草原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草原上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但土著食草动物和其他植物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五年来该草原上甲种群的种内斗争不断增强B甲的引进能改变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C大量放养土著食草动物能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该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6(2015温州月考)图中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和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少CD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B中CO2的含量增加将减缓温室效应7(2015大庆模拟)有关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图中只有2条食物链细菌与狐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4个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A BC D8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看,E捕食生物B和D最为经济B生物G是一种杂食动物,它占有3个不同的营养级C生物H占有3个不同营养级,它的数量较其他生物更为稳定DG和E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9(2015北京顺义模拟)如图是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全部生物构成群落B鹰与鼬的种间关系为竞争与捕食C能量在该食物网中按箭头方向流动D植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10(2015南京模拟)如图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B水稻虫害严重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11(2015资阳高三二诊)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回答问题:(1)湖泊中,鲢鱼与河蚌的关系是_。(2)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鲢鱼向上层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结构发生改变。(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_(填字母)。(4)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则河蚌属于第_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来源于第_营养级。12(2015山西大学附中第四次月考)某生物研究小组观察到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休息与其他物种的关系进食其他活动物种A20%15%与B争夺食物55%吃植物种子10%物种B20%25%与A争夺食物45%吃植物种子10%物种C75%15%吃物种A10%物种D75%20%吃物种C5%(1)碳元素进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_开始的。(2)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涉及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还应有_。(3)根据表中信息,写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营养结构关系。(4)物种C和A属于_关系。从食性角度看,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其可能的原因是_。假设物种A与物种B争夺食物的时间比例增加,说明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_关系_(填“增强”或“减弱”)。(5)经调查,第一年物种A种群数量为N0,如果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1.6,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该食物链中,物种A到物种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_。13(2015烟台质检)某湿地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沉水植物(多种水草)、挺水植物(荷、菖蒲、芦苇等)和陆生植物,还生活着以蝗虫为主的多种昆虫,水中有螺、沼虾、鱼类,此外还有蛙、蛇、鹭和野鸭等动物。请分析并回答:(1)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区域。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_结构。(2)如图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_。该湿地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鱼类与螺的种间关系为_。调查该湿地中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法。若蝗虫数量增加,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加,这样蝗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的_调节。(3)从2008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湿地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降低。答案解析1B有些细菌属于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故错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故正确;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故正确;有些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蚯蚓,故错误;病毒也是消费者,故错误。2A题图中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代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代表生产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某些自养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也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产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该图漏掉了信息传递。3A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属于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但都是自养型生物,故A正确。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的,主要是动物,也包括一些原核生物,如寄生细菌,故B错误。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故C错误。从理论上讲,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而消费者的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故D错误。4B由图可知,生物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耗氧量逐渐升高,说明温度越低,需要消耗越多的氧气来分解有机物,释放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因此生物应为动物,而且是恒温动物;生物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耗氧量逐渐降低,说明温度越低,酶的活性越低,耗氧量越低,可为变温动物,也可为植物。5C由题干信息甲引进后,土著食草动物和其他植物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可知土著食草动物不捕食植物甲,大量放养土著食草动物不能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6C结合图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知A、B、C、D分别代表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分解者。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包括A、C、D的所有种群;理论上上一营养级的能量有10%20%流向下一营养级,所以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多;分解者不一定是原核生物,比如真菌;B中CO2的含量与温室效应有关,CO2含量越小越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7B读图可知:图中的食物链为:草兔狐;草昆虫鸡狐;细菌为分解者,狐的粪便、尸体等被细菌分解,二者不存在捕食、竞争关系;草为生产者,能量的流动起点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8B图中A、B为生产者。从能量流动特点来看,某捕食者所捕食的生物营养级别越低就越经济,因此E捕食A和B最经济;G占有第二、四、六3个营养级,G的食物种类比较多,既吃植物,也吃动物,因此属于杂食动物;H的营养级别较高,数量较少,而且食物单一,其数量变动往往较大;G和E之间只有竞争关系,无捕食关系。9A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构成群落的生物不仅包括动植物,还包括土壤中的微生物,A错误。10B若大量捕捉蛙,则害虫的天敌减少,害虫数量增加。蛙减少,蛇对鼠的捕食量会增加,鼠的数量减少,短期内蛇的数量基本不变。11(1)竞争关系(2)垂直(3)A、D(4)二、三一解析(1)由图分析,湖泊中鲢鱼与河蚌的关系是竞争,它们有共同的食物水蚤。(2)光照导致植物垂直分层,进而导致动物在结构上也具有分层现象。(3)甲图中小球藻是生产者,其余4种是消费者;乙图A是大气中的CO2库,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所以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A、D。(4)图甲中河蚌属于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细菌和真菌分解水蚤的粪便,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来源于第一营养级。12(1)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3)营养结构关系如图所示(4)捕食物种C、D均属于肉食性动物,食物中蛋白质和脂肪较多,含有的能量多竞争增强(5)2.56N0物种A未被物种C利用的能量多解析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可使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表中只涉及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依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即可绘出营养结构图(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物种A和B为植食性动物,均属于初级消费者。画出简图后可直观地看到物种A和B为竞争的关系,而物种C和A则是捕食关系。物种C、D均属于肉食性动物,食物中蛋白质、脂肪较多,含有的能量多,所以休息时间长。根据公式NtN0t可计算得第三年种群数量;物种A未被物种C利用的能量多,导致能量传递效率达不到10%20%。13(1)水平(2)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蝗虫、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