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1072417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1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5-03
上传人:青****6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白**(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30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专题
练习
打包
71
- 资源描述: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打包71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打包,71
- 内容简介:
-
解读碳循环及应用1(2015西安模拟)下面是某城市人工湿地示意图,需要补充完善的碳循环过程包括()A植物大气中CO2库B动物大气中CO2库C植物大气中CO2库和动物大气中CO2库D以上均错误2若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丁代表大气中的CO2库,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的是()3(2015合肥质检)下面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甲、乙、丙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图中甲、乙、丙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4下图一为科学家提供的大气中近40年每月平均CO2浓度图,图二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ag”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一所示CO2浓度逐年升高,主要原因是植物被破坏,使CO2的消耗减少B图二中c过程代表光合作用,f过程代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C图二中甲代表的营养级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D图二中丙所代表的生物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5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类群丙的有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主要途径之一D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6(2015冀州质检)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由生产者、和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过程能量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碳元素的流动在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在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过程7(2015徐州高三摸底)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B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不具有全球性D提高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8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细胞呼吸作用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9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生产者是1,只包括全部的绿色植物B碳元素在图中1、2、3、4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C图中3是分解者,它通过呼吸作用将含碳有机物最终分解成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D图中123可构成食物链10(2015济南模拟)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11(2015湖北八市联考)下面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至表示过程,至表示细胞中的某些结构。据图分析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1)图中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是_,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_(请用图中数字符号填写)。(2)图中结构与最主要的区别是_。(3)正常情况下,故大气中的CO2含量相对平衡,但是这一途径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释放,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导致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请你提出降低温室效应的措施(至少两条):_。12(2015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1)图中构成生物群落的是_,与CO2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有关的生理活动主要是_。其中过程表示_作用,大气中CO2的来源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可来自于_。(2)图中有_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_。丙和丁的关系是_。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108 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_ kJ的能量。(3)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某种绿色植物的数量锐减,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数量发生了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_调节来实现的。13下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2为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_,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价值。(2)图2中农作物所积累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_。从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析,该生态农业较好地实现了_。(3)如果要提高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依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应科学增加农田中的_。(4)图2中属于图1中丙代表的生物有_。答案解析1C图中只有生物成分之间及微生物与大气中CO2库间的碳流动过程,缺乏植物和动物与大气间的CO2交换过程,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大气主要通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图中已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2B生产者从大气中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一部分被消费者利用,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未被利用,还有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产生CO2释放到大气中;消费者只能从生产者获得有机物,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产生CO2释放到大气中,一部分传递给分解者,一部分未被利用,还有一部分传递给下一级消费者(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可以从生产者、消费者中获得有机物,最终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释放到大气中。3D由图示信息可知,甲代表分解者,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过程代表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过程代表呼吸作用;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进行的循环;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4C图一中CO2浓度逐年升高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图二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大气中的CO2库,c过程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f过程为分解者的呼吸作用;甲是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固定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因此占有的碳元素最多;丙是分解者,其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5D结合图可以看出,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丁为消费者,过程可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类群丙正常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6C是分解者,不是构成食物链的成分;表示大气中的CO2库,过程获得的能量是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光合作用)过程中CO2被固定,(呼吸作用)过程中碳元素以CO2的形式被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是群落中碳元素的传递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过程表示的是分解者分解生产者的枯枝落叶等,而根瘤菌和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根瘤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消费者而不是分解者。7B从图中看出,A为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BC;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生产者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消费者呼吸作用;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也具有全球性;提高过程使O2消耗加大,CO2产生增多,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8D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a代表植物的光合作用,b、d、g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c代表捕食;e、f代表动植物的残枝败叶、遗体和粪便被分解者利用;夏季植物正常生长,abce,D错误。9C图中1是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光能合成细菌、化能合成细菌等),2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4是大气中的CO2库,5是呼吸作用,6是光合作用(主要)和化能合成作用。碳在1、2、3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10A甲、丁分别表示生产者、分解者,乙、丙表示消费者。图中甲、乙、丙、丁的全部生物种群构成生物群落;c、d分别表示乙、丙同化的能量,b表示生产者的呼吸量;缺少丁类生物,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乙同化的能量中有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只有少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11(1)(2)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没有(3)植树造林;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开发新型能源(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图中过程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的过程,过程分别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2)结构和分别是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和原核细胞的拟核,细胞核有核膜包被,拟核没有核膜包被。(3)温室效应是由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引起的,降低温室效应,可以增加大气中CO2的“去路”,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消耗大气中更多的CO2,同时减少大气中CO2的“来源”,即可以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同时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来实现。12(1)A、B、D、E光合作用分解者的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2)4戊捕食和竞争1104(3)自我调节负反馈解析(1)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A)、消费者(D、E)和分解者(B);大气中CO2除来自生物的呼吸作用外,还可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2)最高营养级戊从最长食物链(甲乙丁丙戊),并且按10%传递效率计算获得的能量最少,即1108(10%)41104(kJ)。(3)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13(1)生产者细胞呼吸化石燃料过快过多的燃烧直接(2)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3)生物种类(4)食用菌、蚯蚓解析结合图1分析碳循环过程可知,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细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