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垂直平分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图,人字形屋顶的框架中,A,A两点是关于CD的对称点.那么线段AA与线段CD有什么关系?我们把屋顶图简化一下,如图,设A,A是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结AA,交直线l于D点,那么沿直线l折叠13.1.2轴对称13.1.2轴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和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
线段垂直平分线Tag内容描述:<p>1、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 学习内容:教材P61二、学习目标探索并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初步应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有关问题。3、 学前准备1、如图1,连接AB,线段AB的长度称为A、B两点之间的____________2、如图2,画出点P到线。</p><p>2、1 课题课题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学习目标】 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探索并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 有关性质 【学习重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 【学习难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 识 方法指导: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应用与等腰三角形密不可分,可以说是等腰三角形性质灵活应用 情景导入 生。</p><p>3、1 课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课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学习目标】 1 1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以及它的逆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学会应用到证明中; 2 2经历探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逆定理的过程,明确应用方法 【学习重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逆定理的理解 【学习难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行为提示: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行为提示: 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 方法指导: 典例在求角的度数时,要能恰当地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利用成轴对称的两图形 。</p><p>4、一选择题(共26小题)1(2013威海)如图,在ABC中,A=36,AB=AC,AB的垂直平分线OD交AB于点O,交AC于点D,连接B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C=2ABBD平分ABCCSBCD=SBODD点D为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2(2013临沂)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垂足为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AB=ADBAC平分BCDCAB=BDDBECDEC3(2012泰安)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4,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点E、O,连接CE,则CE的长为()A3B3.5C2.5D2.84(2012河池)如图,在ABC中,B=3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垂足为D若ED=5,则CE的长为()A10B。</p><p>5、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课题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学习目标】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探索并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学习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学习难点】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p><p>6、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1、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里和判定定理2、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能力丰富对几何图形的认识。3、通过小组活动,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目标达成:1、运用几何符号语言证明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命题2、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出示几道题【创。</p><p>7、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经历回顾与反思的过程,深刻理解和掌握定理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探索与证明。 (2)能运用它们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或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2、能力目标: (1)通过例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2 )通过知识的纵横迁移感受数学的辩证特征. 教学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 逆定理(判定定理) 教学难点:定理及逆定理的关系 教学用具:直尺。</p><p>8、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考题(含答案)一填空题(共7小题)1(2011长春)如图,在ABC中,B=30,ED垂直平分BC,ED=3则CE长为_________2(2011莱芜)如图,在ABC中,AB=BC,B=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若AC=6cm,则AD=_________cm3如图,等边DEF的顶点分别在等边ABC各边上,且DEBC于E,若AB=1,则DB=_________4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BC、AC上分别取点D、E,使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的度数为_________5如图,D是等边ABC的AC边上的中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DE=DB,ABC的周长是9,则E=_________,CE=_________6如图,ABC中,C=90,A。</p><p>9、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那么( )(A)CD垂直平分AB (B)AB垂直平分CD(C)CD与AB互相垂直平分 (D)以上说法都正确(2)如果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正好在三角形的一条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以上都有可能二、填空题(1)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________. (2)在中,AD为角平分线,则有AD______BC(填或),_____. 如果E为AD上的一点,那么_______. 如果,那么点D到AD的距离是______. (3)已知:在中,DE垂直平分AB,且交CA。</p><p>10、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如图,A、B表示两个仓库,要在A、B一侧的河岸边建造 一个码头,使它到两个仓库的距离相等,码头应建在什么位置?,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青开七中 薛太江,第二环节 性质探索与证明,命题: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如果 , 那么 .,分析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这个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第二环节 性质探索与证明,2、根据条件和结论写出已知和求证,已知: 求证:,PA=PB,直线 l AB,垂足是C, AC=BC, P是l上的任意一点, lAB 。</p><p>11、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ABC中,AB=5,AC=6,BC=4,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则BDC的周长是() A. 8 B. 9 C. 10 D.11答案:C解析:解:ED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BDC的周长=DB+BC+CD,BDC的周长=AD+BC+CD=AC+BC=6+4=10故选C.分析:由ED是AB的垂直平分线,可得AD=BD,又由BDC的周长=DB+BC+CD,即可得BDC的周长=AD+BC+CD=AC+BC.2.如图,ABC中,BD平分ABC,BC的中垂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BD=24,则ACF的度数为()A. 48 B. 36 C. 30 D. 24 答案:A解析:解。</p><p>1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练习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A三条高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中线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2如图,ABC中,BAC=100,DF,EG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则DAE等于()A50 B45 C30 D203如图,在ABC中,DE是边AB的垂直平分线,BC=8cm,AC=5cm,则ADC的周长为()A14cm B13cm C11cm D9cm4已知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ABC和DBC的周长分别是70cm和48cm,则ABC的腰和底边长分别为()A24cm和22cm B26cm和18cm C22cm和26cm D23cm和24cm5如图,已知线。</p><p>13、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 专题训练题1如图,已知ABC,求作一点P,使P到A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下列确定P点的方法正确的是()AP为A,B两角平分线的交点BP为A角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P为AC,AB两边上的高的交点DP为AC,AB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2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3如图,ABC的两个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BP不平分ABC BBP平分ABCCBP平分APC DPAPC4如图,C是。</p><p>14、1.3 线段垂直平分线课题:第一章第3节(第2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折纸和作图、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证明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2经历猜想、探索,能够作出以a为底,h为高的等腰三角形重点能够证明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相关的结论 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能利用尺规作出等腰三角形难点证明三线共点。教学流程学校年级组二备教师课前备课自主学习,尝试解决检测1、到ABC三个顶点距离都相等的点的位置在( )A三角形内部 B三角形内部 C三角形边上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2、已知线段AB,作线段AB的中垂线A B合作学习,信息交流活动一:画三角形。</p><p>15、13.5.2线段垂直平分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能灵 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题.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上的升华,使学生加深对命题证明的认识,使学生发现数学.【重点难点】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能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题.难点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p><p>16、课题: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2.能够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一定理,会用尺规作出“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够证明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相关的结论 2.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能利用尺规作出等腰三角形 难点:证明三线共点.教学方法:把握住“探索发现猜想证明应用”的主线,注意从已知条件的推理中,以及求证问题的变换中寻找突破口;运。</p><p>17、13.4尺规作图5.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目标1. 掌握尺规的基本作图: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画直线的垂线;2.进一步学习解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以及掌握准确的作图语言.教学重难点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三角形中有三条重要线段,它们分别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的平分线现在只有直尺和圆规,你能用尺规作图作出三条高线、中线吗?(板书课题)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问题1: 一个已知点与一条已知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分析:点和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p><p>18、13.4尺规作图5.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目标1. 掌握尺规的基本作图: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画直线的垂线;2.进一步学习解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以及掌握准确的作图语言.教学重难点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三角形中有三条重要线段,它们分别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的平分线现在只有直尺和圆规,你能用尺规作图作出三条高线、中线吗?(板书课题)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问题1: 一个已知点与一条已知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分析:点和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p><p>19、课题线段垂直平分线【学习目标】1通过尺规作图,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运用;3培养学生运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作图方法与书写解答或证明过程的能力【学习重点】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学习难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联系与区别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自主的完成有关的练习,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知识链接:这里出现了线段的和与线段的差,可以引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