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的定比分点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 强化双基系列课件 《平面向量- 线段的定比分点与平移》 一、基础知识 1、 线段的定比分点 (1)定义 设P1。⑴掌握定比分点的有关概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及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应用。⑴掌握定比分点的有关概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及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应用。
线段的定比分点Tag内容描述:<p>1、5.5 线段的定比分点教学目标:1.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使学生了解线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的由来,初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2.理解并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中定比的含义、分点的坐标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会简单应用;3.了解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表示形式,为进一步应用作好铺垫;教学重点:线段定比分点中定比值的确定,线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的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教学难点:使用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时,对定比值的确定及分点位置的判断;线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的灵活应用,知识网络的形成;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p><p>2、www.gaokao100.com.cn 您身边的志愿填报指导专家5.3 两点间距离公式、线段的定比分点与图形的平移巩固夯实基础 一、自主梳理1.设A(x1,y1)、B(x2,y2),则=(x2-x1,y2-y1).|=.2.线段的定比分点是研究共线的三点P1、P、P2坐标间的关系.应注意:(1)点P是不同于P1、P2的直线P1P2上的点;(2)实数是P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即P1P,PP2的顺序,不能搞错;(3)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x=(-1).3.点的平移公式描述的是平移前、后点的坐标与平移向量坐标三者之间的关系.链接提示(1)定比分点的定义:点P为所成的比为,用数学符号表达即为=.当0时,P为内分点;0时,P为外分点.。</p><p>3、5.5 线段的定比分点 嘉善高级中学 周丽 1 2 既然是共线向量,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P1P= PP2 共线向量1 向量P1P与PP2之间位置上有何关系? 1 . 什么叫共线向量? 2 . 共线向量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一.复习引入 3 . 如图,设P1,P2是直线l上的两点,点P是l 上不同于P1,P2 的任意一点,则: P2P P1 2 设 是直线 L上的两个不同点,点P是 L 上 不同于点 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使 ,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 0 -1l P1PP2 -10 外分点 内分点 二.新课 (一).点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 PP1 P2 l P1P2P l 3 练习一: A PB 4 探究 设 , ,。</p><p>4、本文由 百度文库批量上传下载工具 生成Created By Yelky QQ:283830411北京英才苑学科专家组 安振平审定20032004学年度下学期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一数学同步测试(10)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线段的定比分点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内)1如图,设一直线上三点A、B、P满足,O是平面上任一点,则( )OABCD2已知P(4,9),Q(2,3)则y轴与直线PQ的交点分有向线段PQ所成的比为( )ABC2D33已知点A(m,n),B(m,n),点C分有向线段的比为2,那么点C的坐标为( )A(3m,3n)B(m,n)C(3m,3n)D(m,n)4设kR,。</p><p>5、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 强化双基系列课件 平面向量 线段的定比分点与平移 一、基础知识 1、 线段的定比分点 (1)定义 设P1,P2是直线L上的两点,点P是L上不同 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 , 使 , 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 所 成的比。 当点P在线段 上时, ;当点P在线 段 或 的延长线上时, 0 (2)定比分点的向量表达式: 点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是 ,则 (O为平面内任意点) (3)定比分点的坐标形式 , (4)中点坐标公式 当 =1时,分点P为线段的中点,即有 (5) 的重心坐标公式: 2、平移 (1)图形平移的定义 设F是坐标平面内的一个。</p><p>6、2.3.3 线段的定比分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我们分别取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 i , j作为基底,任作一向量a,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仅有一对实数 x , y ,使得 a=x i+y j.,1.定义:,归纳总结,2 、把(x , y)叫做向量a的(直角)坐标, 记为:a=(x , y) , 称其为向量的坐标形式.,4、其中 x、 y 叫做 a 在X 、Y轴上的坐标.,单位向量 i =(1,0),j =(0,1),1 、把 a=x i+y j 称为向量基底形式.,3、 a=x i+y j =( x , y),2 加、减法法则.,a + b=( x2 , y2) + (x1 , y1)= (x2+x1 , y2+y1),3 实数与向量积的运算法则:,a =(x i+y j 。</p><p>7、线段的定比分点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和掌握定比分点的有关概念;2、掌握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及其推导方法与应用。教学难点:1、定比分点的有关概念及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的推导方法;2、暴露公式推导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目标掌握定比分点的有关概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及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应用。领悟到公式推导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并在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感悟如何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探究的精神,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p><p>8、5.3 线段的定比分点和平移,考点探究挑战高考,考向瞭望把脉高考,5.3 线段的定比分点和平移,双基研习面对高考,双基研习面对高考,基础梳理,(2)定比与分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表:,2图形的平移 (1)平移 设F为坐标平面内一个图形,将F上所有点按____________移动_______的长度,得到图形F,这个过程叫图形的平移将一个图形平移,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只是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发生变化,同一个方向,同样,1用定比分点坐标公式求点的坐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 首先要确定,此时一定要分清有向线段的起点、终点和分点,尤其是要明确分点是。</p><p>9、2.1 线段的定比分点,2.1 线段的定比分点,直线l上两点 、 ,在l上取不同于 、 的任一点P,则 P点与 的位置有哪几种情形?,存在一个实数,使 ,叫做点P分有向线 段 所成的比,能根据P点的三种不同的位置和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向量 方向确定的取值范围吗?,2.1 线段的定比分点,设 , ,P分 所成的比为 ,如何 求P点的坐标呢?,2.1 线段的定比分点,2.1 线段的定比分点,例题讲解,例1已知两点 , ,求点 分 所 成的比 及 y 的值,解:由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解得,2.1 线段的定比分点,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可得G点坐标为:,2.1 线段的定比分点,解。</p><p>10、1,5.5线段的定比分点,2,2既然是共线向量,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共线向量,.什么叫共线向量?.共线向量的充要条件是什么?,一.复习引入,3,设是直线L上的两个不同点,点P是L上不同于点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p><p>11、高中数学教案 第五章 线段的定比分点 第8课时 课 题 线段的定比分点 教学目标 1 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及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 2 熟练运用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 3 理解点P分有向线段所成比 的含。</p><p>12、线段的定比分点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和掌握定比分点的有关概念;2、掌握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及其推导方法与应用。教学难点:1、定比分点的有关概念及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的推导方法;2、暴露公式推导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目标掌握定比分点的有关概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及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应用。领悟到公式推导中蕴涵的数学思。</p><p>13、线段的定比分点教案说明 线段的定比分点是高中数学人教版第一册(下)第五章第五节内容,是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的推导及应用,主要是运用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进行求解,证明。它是在学习了平面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之后的一个重要公式,它为今后研究平面向量的运算等问题做好了铺垫。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算和观察能力。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p><p>14、线段的定比分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叙述点P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 的含义 确定 的正负号 熟记有向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的坐标公式 2 能力目标 通过坐标公式解决问题 提高计算能力 提高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 解。</p><p>15、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的应用 一 难点知识剖析 一 在运用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时 要注意 x1 y1 是起点的坐标 x2 y2 是终点的坐标 x y 表示分点的坐标 在每个等式中涉及到四个不同的量 它们分别表示三个坐标和定比 只。</p><p>16、线段的定比分点 一 选择题 1 已知点A分有向线段的比为2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点C分的比为 B 点C分的比为 C 点B分的比为 D 点A分的比为 2 已知两点 点分有向线段的比为 则和的值分别为 A B C D 3 已知三点共线 则。</p><p>17、5 5线段的定比分点 5 5线段的定比分点 5 5线段的定比分点 5 5线段的定比分点 5 5线段的定比分点 5 5线段的定比分点 5 5线段的定比分点 5 5线段的定比分点 直线l上两点 在l上取不同于 的任一点P 则P点与的位置有哪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