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典题轻松练(打包18套)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8408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0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30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考
数学
二轮
复习
温习
轻松
打包
18
- 资源描述:
-
201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典题轻松练(打包18套),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温习,轻松,打包,18
- 内容简介:
-
1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选择题 1 (2013 青岛调研 )函数 y 2 3 )(0 x9)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 ) A 2 3 B 0 C 1 D 1 3 【解析】 0 x9 , 3 6x 3 76 , 6x 3) 32 , 1 y 3, 2, 2 3. 【答案】 A 2 (2013 四川高考 )函数 f(x) 2x ) 0, 2 0), 2 , 2. 由五点作图法可知当 x 512 时, x 2 ,即 2 512 2 , . 2 【答案】 A 3若 1 4,则 的值 ( ) 解析】 1 4,得 4, 4 1,则 12. 【答案】 D 4已知 0,函数 f(x) x 4)在 ( 2 , ) 上单调递减,则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2, 54 B 12, 34 C (0, 12 D (0,2 【解析】 由 2 2 x 4 2 32 , k Z,且 0,得 1 (2 4 ) x 1(2 54) 取 k 0,得 4 x 54 . 又 f(x)在 ( 2 , ) 上单调递减, 4 2 ,且 54 ,解得 12 54. 【答案】 A 5 (2013 杭州模拟 )把函数 y x 1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倍 (纵坐标不变 ),然后向左平移 1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 移 1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是( ) 3 【解析】 y x 1 横坐标伸长 2倍纵坐标不变 y x 1 向左平移 1个单位长度 y x 1) 1 向下平移 1个单位长度 y x 1) 平移后函数 y x 1)的最小正周期为 2 ,其图象可由余弦曲线向左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得到 A 适合 【答案】 A 二、填空题 6 (2013 江西高考 )函数 y x 2 3最小正周期 T 为 _ 【解析】 由于 y x 2 3x 3(1 x) x 3x 3 2 2x 3 3, T 22 . 【答案】 7 (2013 浙江高考改编 )已知 2 102 ,则 _. 【解析】 由条件得 ( 2 )2 52, 即 3 8 3 0, 3 8 3 0, 3 或 13, 代入 21 34. 【答案】 34 8函数 y x ( 0)与直线 y a 相交于 A、 B 两点,且 |小值为 ,则函数 f(x) 3x x 的单调增区间 是 _ 【解析】 由函数 y x ( 0)的图象可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则 1, 故 f(x) 3x x 2x 6) 4 由 2 2 x 6 2 2(k Z)得 2 3 x2 23 (k Z)所以 f(x)的单调增区间为 2 3 , 2 23 (k Z) 【答案】 2 3 , 2 23 (k Z) 三、解答题 9 (2013 北京高考 )已知函数 f(x) (21)x 12x. (1)求 f(x)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大值; (2)若 2 , ,且 f( ) 22 ,求 的值 【解】 (1)因为 f(x) (21)x 12x x 12x 12(x x) 22 4x 4 , 所 以 f(x)的最小正周期为 T 2 ,最大值为 22 . (2)因为 f( ) 22 ,所以 4 4 1. 因为 2 , , 所以 4 4 94 , 174 . 所以 4 4 52 ,故 916. 10设函数 f(x) x )(其中 A 0, 0, ) 在 x 6 处取得最大值 2,其图象与 x 轴的相邻两个交点的距离为 2 . (1)求 f(x)的解析式; (2)求函数 g(x) 61f x 6的值域 5 【解】 (1)由题设条件知 f(x)的周期 T ,即 2 ,解得 2. 因为 f(x)在 x 6 处取得最大值 2,所以 A 2. 从而 6 ) 1,所以 3 2 2 k Z. 又由 ,得 6. 故 f(x)的解析式为 f(x) 2x 6) (2)g(x) 61x 2 622x 2x 2x2x 321(12) 因 0,1,且 12, 故函数 g(x)的值域为 1, 74) (74, 52 11 (2013 西安调研 ) 已知函数 f(x) x )(x R, 0,0 2)的部分图象如图 2 1 4 所示 图 2 1 4 (1)求函数 f(x)的解析式; (2)求函数 g(x) f(x 12) f(x 12)的单调递增区间 【解】 (1)由题设图象知,周期 T 2(1112 512) , 所以 2T 2. 因为点 (512 , 0)在函数图象上, 6 所以 512 ) 0, 即 6 ) 0. 又因为 0 2 ,所以 56 56 43 . 从而 56 ,即 6. 又点 (0,1)在函数图象上,所以 6 1,解得 A 2. 故函数 f(x)的解析式为 f(x) 2x 6) (2)g(x) 2(x 12) 6 2(x 12) 6 2x 2 2x 3 2x 2(12x 32 x) x 3x 2x 3) 由 2 2 2 x 3 2 2 , 得 12 x 512 , k Z. 所以 g(x)的 增区间是 12, 512 , k Z. 1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一、选择题 1在 , b a, b, c 分别为角 A, B, C 的对边 ),则 形状为 ( ) A正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 b 1 2 b 1 b 化简得 直角三角形故选 B. 【答案】 B 2 (2013 湖南高考 )在锐角 ,角 A, B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 a, 3b,则角 A 等于 ( ) 【解析】 在 , a 2, b 2(R 为 外接圆半径 ) 2 3b, 2 3. 32 锐角三角形, A 3. 【答案】 D 3 (2013 青岛质检 )7 707 ( ) A 32 B 12 D. 32 【解析】 原式 707 07 07 707 077 0 12. 【答案】 C 4 (2013 山东高考 ) 内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c,若 B 2A, a 1,b 3,则 c ( ) A 2 3 B 2 2 C. 2 D 1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 : , B 2A, a 1, b 3, 132. A 为三角形的内角, 0. 32 . 又 0 A , A 6 , B 2A 3. C A B 2 , 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得 c 12 3 2 2. 【答案】 B 5 (2013 天津高考 )在 , 4 , 2, 3,则 ( ) A. 1010 B. 105 010 D. 55 【解析】 由余弦定理可得 2 2 9 2 23 22 5, 于是由正弦定理可得 于是 225 3 1010 . 【答案】 C 二、填空题 6 (2013 课标全国卷 改编 )已知锐 角 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且 23A 0, a 7, c 6,则 b _. 【解析】 由 23A 2321 0, 125,则 15. 3 由 2,得 72 62 12b 15, 解之得 b 5(舍去负值 ) 【答案】 5 7已知 三边长成公比为 2的等比数列,则其最大角的余弦值为 _ 【解析】 设 三边 a, b, c 成公比为 2的等比数列, b 2a, c 2a. 则 2424 . 【答案】 24 8 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已知 b 2, B 6 , C 4 ,则 _ 【解析】 B 6 , C 4 , A B C 6 4 712 . 由正弦定理 ,得 2 6 4, 即 212 c 2 2. S 12 1222 212 3 1. 【答案】 3 1 三、解答题 9在 ,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 B, C 成等差数列 (1)求 的值; (2)边 a, b, c 成等比数列,求 的值 【解】 (1)由 A、 B、 C 成等差数列,则 2B A C. 又 A B C , B 3 ,故 12. (2)由已知, 12. 根据余弦定理,得 4 12, a c. 因此 A C B 3 ,故 34. 10 (2013 天津高考 )在 ,内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 a, b, 3, a 3, 23. (1)求 b 的值; (2)求 B 3)的值 【解】 (1)在 ,由 ,可得 . 又由 3,可得 a 3c,又 a 3,故 c 1. 由 2, 23,可得 b 6. (2)由 23,得 53 ,进而得 B 21 19, B 24 59 , 所以 B 3) 3 4 5 318 . 11 (2013 四川高考 )在 ,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且 2B2 B) C) 35. (1)求 的值; (2)若 a 4 2, b 5,求向量 向上的投影 【解】 (1)由 2B2 B) C) 35,得 B) 1 B) 35, 即 B) B) 35, 5 则 B B) 35,即 35. (2)由 35, 0b,则 AB,故 B 4. 根据余弦定理,有 (4 2)2 52 25 c 35 , 解得 c 1 或 c 7(舍去 ) 故向量 向上的投影为 | 22 . 1 函数与方程及函数的应用 一、选择题 1 (2013 济南模拟 )函数 y y 12 x 2图象的交点为 (a, b),则 a 所在的区间是( ) A (0,1) B (1,2) C (2,3) D (3,4) 【解析】 设 f(x) 12 x 2,则 f(1) 1 12 1 1 2 1 0, f(2) 23 12 0 7 0,从而 f(1)f(2) 0,故选 B. 【答案】 B 2已知函数 f(x) (15)x 实数 f(x) 0 的解,且 00 时, f(x) (15)x 减函数, 又 f(x) 0 的根,即 f( 0. 当 0f( 0. 【答案】 C 3 (2013 广州模拟 )已知函数 f(x) x b 的零点 (n, n 1)(n Z)其中常数 a, b 满足 2a 3,3b 2,则 n 的值是 ( ) A 2 B 1 C 0 D 1 【解析】 2a 3,3b 2, a1,00, f(x)在 ( 1,0)内有唯一零点,取 n 1. 【答案】 B 4 (2013 黄冈模拟 )已知定义域为 R 的函数 f(x)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为 3 的周期函数,当 x 0, 32 时, f(x) x, f 32 0,则函数 f(x)在区间 0,6上的零点个数是 2 ( ) A 3 B 5 C 7 D 9 【解析】 对 R 上的奇函数 f(x),有 f(0) 0;又 f(1) 0; 再由 T 3, f(3) f(0 3) f(0) 0; f(6) f(3 3) f(3) 0; f(4) f(1 3)f(1) 0; f( 2) f( 2 3) f(1) 0, f(2) f( 2) 0; f(5) f(2 3) f(2) f 32 0,所以 f 92 f 32 3 f 32 f(x)在区间 0,6上的零点为 0,1, 32,2,3,4, 92, 5,6,共 9 个,故选 D. 【答案】 D 5 (2013 烟台模拟 )已知函数 f(x) 1 x0 ,f x 1, x 0, 若函数 g(x) f(x) x 的零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个数列,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 A n n2 B n(n 1) C n 1 D 2n 2 【解析】 g(x) f(x) x x 1 x0 ,f x x 1 x 0, 当 1 x0 时,由 x 0 得 x 0,则 x 0 是函数 g(x)的一个零点 当 0 x1 时, 1 x 10 ,则 g(x) f(x 1) x 1 (x 1)3 x 1 令 g(x) 0,即 (x 1)3 (x 1) 0 得 x 1,即 x 1 是函数 g(x)的一个零点 当 1 x2 时, 0 x 11 , 1 x 20 , g(x) f(x 1) x 1 f(x 2) x 2 (x 2)3 (x 2) 令 g(x) 0,即 (x 2)3 (x 2) 0 得 x 2,即 x 2 是函数 g(x)的一个零点 同理可依次得到函数的零点分别为 4,5,6 ,故选 C. 【答案】 C 二、填空题 6若函数 f(x) 2 |x 1| m 有零点,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_ 【解析】 令 f(x) 0,得 m (12)|x 1|, |x 1|0 , 00, f(2) f(3)0. f(x)的零点 (2,3) 取 52, f(52) 2 1 2 ln f 114 f 52 0) (1)若 g(x) m 有零点,求 m 的取值范围; (2)确定 m 的取值范围,使得 g(x) f(x) 0 有两个相异实根 【解】 (1) g(x) x 2e(x0), 5 当且仅当 x 当 x e 时, g(x)有最小值 2e. 因此 g(x) m 有零点,只需 m2e. 当 m 2e, ) 时, g(x) m 有零点 (2)若 g(x) f(x) 0 有两个相异实根 则函数 g(x)与 f(x)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如图所示,作出函数 g(x) x x0)的大致图象 f(x) 2m 1 (x e)2 m 1 其对称轴 x e, f(x)m 1 若函数 f(x)与 g(x)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必须有 m 1 e,即 m 2e 1. 即 g(x) f(x) 0 有两个相异实根 m 的取值范围是 ( 2e 1, ) 11某创业投资公 司 拟投资开发某种新能源产品,估计能获得 10 万元到 1 000 万元的投资利益现准备制定一个对科研课题组 的奖励方案:资金 y(单位:万元 )随投资收益 x(单位:万元 )的增加而增加,且资金不超过 9 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收益的 20%. (1)请分析函数 y 2 是否符合公司要求的奖励函数模型,并说明原因; (2)若该公司采用函数模型 y 10x 32 作为奖励函数模型,试确定最小的正整数 【解】 (1)对于模型 y f(x) 2, 当 x 10,1 000时, f(x)是增函数 f(x)f(1 000) 1 000150 2 203 2105 , 不满足 f(x) 故函数模型 y 2 不符合公司要求 6 (2)对于模型 y g(x) 10x 32 10 3a 20x 2 . 当 3a 200,即 a 203 时函数递增, 为使 g(x)9 对于 x 10,1 000恒成立, 即要 g(1 000)9,3 a 181 000 ,即 a 9823 . 为使 g(x) x 10,1 000恒成立, 即要 10x 32 48x 15a0 恒成立 即 (x 24)2 15a 5760( x 10,1 000)恒成立 又 24 10,1 000, 故只需 15a 5760 即可,所以 a 1925 . 综上, a 1925 ,故最小的正整数 a 的值为 39. 1 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选择题 1 (2013 课标全国卷 )设 a b c ( ) A a c b B b c a C c b a D c a b 【解析】 根据函数的图象知 1, 1, c a b. 【答案】 D 2 (2013 湖南高考 )函数 f(x) 2ln x 的图象与函数 g(x) 4x 5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 ( ) A 3 B 2 C 1 D 0 【解析】 g(x) 4x 5 (x 2)2 1, 又当 x 2 时, f(x) 2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函数 f(x) 2ln x 与 g(x) 4x 5 的图象,如图所示,可知 f(x)与 g(x)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故选 B. 【答案】 B 3当 04 2, 12因此 22 a1. 【答案】 B 4 (2013 宜昌模拟 )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f(x)满足 f(x 6) f(x),当 3 x 1 时, 2 f(x) (x 2)2,当 1 x 3 时, f(x) x. 则 f(1) f(2) f(3) f(2 012) ( ) A 335 B 338 C 1 678 D 2 012 【解析】 f( 3) 1, f( 2) 0, f( 1) 1, f(0) 0, f(1) 1, f(2) 2,而函数的周期为 6, f(1) f(2) f(2 012) 335(1 2 1 0 1 0) f(1) f(2) 335 3338. 【答案 】 B 5 (2013 佛山模拟 )将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 x 轴正方向滚动,某时刻 P 与坐标原点重合 (如图 1 2 1),设顶点 P(x, y)的轨迹方程是 y f(x),关于函数 y f(x)的有下列说法: 图 1 2 1 f(x)的值域为 0,2; f(x)是周期函数; f( f() f(2 013); 06f(x)92. 其中正确的说法个数为 ( ) A 0 B 1 C 2 D 3 【解析】 当点 P 在原点时,向右滚动,得到点 P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图象知, 正确, 且 f(x)的周期为 6. 则 f( f( f(2 013) f(3), 由图象知, f( f(且函数 f(x)在 3,4上是增函数 从而 f(3) f() f(即 f(2 013) f() f( 故 错 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 06f(x)2322 34 4 83 3,故 错 3 【答案】 C 二、填空题 6 (2013 北京高考 )函数 f(x) 的值域为 _ 【解析】 当 x1 时, 21 0, 当 x1 时, f(x)0. 当 x1 时, 02x21,即 0f(x)f(x)的值域为 ( , 2) 【答案】 ( , 2) 7 (2013 江苏高考 )已知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当 x 0 时, f(x) 4x,则不等式 f(x) x 的解集用区间表示为 _ 【解析】 设 x 0,则 x 0,于是 f( x) ( x)2 4( x) 4x,由于 f(x)是R 上的奇函数,所以 f(x) 4x,即 f(x) 4x,且 f(0) 0,于是 f(x) 4x, x 0,0, x 0, 4x, x 0.当 x 0 时,由 4x x 得 x 5;当 x 0 时,由 4x x 得5 x 0,故不等式的解集为 ( 5,0) (5, ) 【答案】 ( 5,0) (5, ) 8设 f(x)是定义在 R 上且周期为 2 的函数,在区间 1,1上, f(x) 1, 1 x 0,2x 1 , 0 x1 ,其中 a, b R,若 f 12 f 32 ,则 a 3b 的值为 _ 【解析】 由题意 f 12 f 32 f 12 , 所以232 12a 1, 32a b 1. 又 f( 1) f(1), b 2a, 解 得 a 2, b 4, a 3b 10. 【答案】 10 三、解答题 9已知 x 满足 2 4(0 a 1),函数 y a2(值域为 18, 0 ,求 a 的值 【解】 由 2 4(0 a 1) 4 (0 x 2,4 y 12 22 18. y 18, 0 ,即 18 12 22 180 , 2 1. 2 x4,0 a 1, 单调减函数, 1 且 2a 12. 10已知函数 f(x) 22 b(a0) 在区间 2,3上有最大值 5,最小值 2. (1)求 a, b 的值; (2)若 b 1, g(x) f(x) 2 2,4上单调,求 m 的取值 范围 【解】 (1)f(x) a(x 1)2 2 b a. 当 a 0 时, f(x)在 2,3上为增函数, 故 f 5f 2 9a 6a 2 b 54a 4a 2 b 2 a 1,b 0. 当 a 0 时, f(x)在 2,3上为减函数 故 f 2f 5 9a 6a 2 b 24a 4a 2 b 5 a 1,b 3. (2) b 1, a 1, b 0,即 f(x) 2x 2, g(x) 2x 2 2m x (22m)x 2. 若 g(x)在 2,4上单调,则 2 22 或2m 22 4 , 2m2 或 2m6 ,即 m1 或 m6. 11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f(x)满足 f(x 4) f(x) (1)求 f(2 012)的值; (2)求证:函数 f(x)的图象关于直线 x 2 对称; (3)若 f(x)满 足在区间 0,2上是增函数的条件,且 f(2) 1,求函数 f(x)的值域 【解】 (1)因为 f(x 4) f(x), f(x) f(x 4) f(x 4) 4 f(x 8), 故可知函数 f(x)的周期为 T 8. 所以 f(2 012) f(2518 4) f(4) f(4 4) f(0) 5 又 f(x)为定义 在 R 上的奇函数, f(0) 0,故 f(2 012) 0. (2) f(x) f(x 4), f(x 2) f(x 2) 4) f(x 2) f(2 x),知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 x 2 对称 (3)又 f(x)在 0,2上是增函数,且 f(x)在 R 上为奇函数,所以 f(x)在 2,2上为增函数 当 x 2,2时, f( 2) f(x) f(2) 又 f(2) 1, f( 2) f(2) 1, 1 f(x)1 ,而 f(x)的图象关于直线 x 2 对称,故在 2,6上的值域亦为 1,1,根据周期性知 x R 时 1 f(x)1 , 故值域为 1,1 1 平面向量 一、选择题 1 (2013 辽宁高考 )已知点 A(1,3), B(4, 1),则 与向量 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 ) A. 35, 45 B. 45, 35 C. 35, 45 D. 45, 35 【解析】 (4, 1) (1,3) (3, 4), 与 方向的单位向 量为 35, 45 . 【答案】 A 2 (2013 西安质检 )设 a (1, )与 b ( 1,2 )垂直,则 的值等于 ( ) A. 22 C 0 D 1 【解析】 a b, 1( 1) 2 0,即 2 1 0, 故 2 1 0. 【答案】 C 3设 x, y R,向量 a (x,1), b (1, y), c (2, 4),且 a c, b c,则 |a b| ( ) A. 5 B. 10 C 2 5 D 10 【解析】 a (x,1), b (1, y), c (2, 4), 由 a c 得 a c 0,即 2x 4 0, x 2. 由 b c 得 1( 4) 2y 0, y 2. a (2,1), b (1, 2) a b (3, 1), |a b| 32 2 10. 【答案】 B 4 (2013 长沙质检 )在 , 2, 3, 1,则 ( ) 2 A. 3 B. 7 C 2 2 D. 23 【解析】 1,且 2, 1 | B), | 12. 在 , | | | 2|BC|, 即 9 4 | 22( 12) | 3. 【答案】 A 5 (2013 广东高考 )设 a 是已知的平面向量且 a0. 关于向量 a 的分解,有如下四个命题: 给定向量 b,总存在向量 c,使 a b c; 给定向量 b 和 c,总存在实数 和 ,使 a b c; 给定单位向量 b 和正数 ,总存在单位向量 c 和实数 ,使 a b c; 给 定正数 和 ,总存在单位向量 b 和单位向量 c,使 a b c. 上述命题中的向量 b, c 和 a 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不共线,则真命题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解析】 显然命题 是正确的 对于 ,以 a 的终点作长度为 的圆,这个圆必须和向量 b 有交点,这个不一定能满足, 是错的,对于命题 ,若 1, |a| 2 时,与 |a| |b c| b| |c| 2矛盾,则 不正确 【答案】 B 二、填空题 6 (2013 课标全国卷 )已知两个单位向量 a, b 的夹角为 60 , c (1 t)b,若 b c 0,则 t _. 【解析】 c (1 t)b,且 a, b 60 , cb tab (1 t) t110 (1 t)1 2 0, 则 1 12t 0, t 2. 【答案】 2 7 (2013 南京调研 )如图 2 3 2 所示,在矩形 , 2, 2,点 E 为 3 中点,点 F 在边 ,若 2,则 值是 _ 图 2 3 2 【解析】 以 A 为坐标原点, 在直线为 x 轴,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0,0), B( 2, 0), E( 2, 1), F(x,2)故 ( 2, 0), (x,2), ( 2, 1), (x 2, 2) ( 2, 0)( x,2) 2, 则 2x 2, x 1. 因此 ( 2, 1)(1 2, 2) 2. 【答案】 2 8 (2013 浙江高考 )设 零向量 b x, y R.若 6 ,则 |x|b|的最大值等于 _ 【解析】 根据题意,得 |x|b|2 22 63 11 3122 14. 因为 (32 )2 14 14,所以 0 |x|b| 24 ,所以 0 |x|b|2. 故 |x|b|的最大值为 2. 【答案】 2 三、解答题 9设过点 P(x, y)的直线分别与 x 轴的正半轴和 y 轴的正半轴交于 A, B 两点,点 Q 与 4 点 P 关于 y 轴对称 , O 为坐标 原点,若 2且 1,求 P 点的轨迹方程 【解】 设 A()(), B(0, ), P(x, y)与 Q 关于 y 轴对称, Q( x, y), 由 2即 (x, y 2(x, y), 可得 23y(x, y0) 又 ( x, y), ( ( 32x,3y) 1, 3231(x0, y0) 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3231(x0, y0) 10已知向量 a (2x, 2x), b ( 且 x 0, 2求: (1)ab 及 |a b|; (2)若 f(x) ab 2 |a b|的最小值为 32,求正实数 的值 【解】 (1)ab 2x2x. a b (2x 2x |a b|2 (2x (2x 2 2(22 2 2x 4 x 0, 2, x0 , 因此 |a b| 2x. (2)由 (1)知 f(x) x 4 x 24 x 1, f(x) 2(x )2 1 2 2, x 0,1 若 01,则当 x 1 时, f(x)有最小值 1 4 32, 解得 58与 1 矛盾 综合 知, 12为所求 11 (2013 济南模拟 )在 ,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c,且满足 22 55 , 3. (1)求 面积; (2)若 c 1,求 a, 的值 【解】 (1) 21 2( 2 55 )2 1 35, 而 | 353, 5. 又 A (0, ) , 45, 面积 S 12 125 45 2. (2)由 (1)知 5,而 c 1, b 5. 2 52 12 215 35 20, a 2 5. 又 , ba 52 5 45 2 55 . 1 推理与证明 一、选择题 1 (2013 潍坊模拟 )如下图 3 3 2 所示将若干个点摆成三角形图案,每条边 (包括两个端点 )有 n(n 1, n N*)个点,相应的图案中总的点数记为 999 91213 ( ) 图 3 3 2 102 011 112 012 122 013 132 012 【解析】 由图案的点数可知 3, 6, 9, 12,所以 3n 3, n2 ,所以 91 9n n 1n n 1n 1 1n,所以 999 91213 1 12 12 13 12 011 12 012 2 0112 012,选 B. 【答案】 B 2观察下列分解式: 23 3 5,33 7 9 11,43 13 15 17 19,若 1,则 自然数 m ( ) A 5 B 6 C 7 D 8 【解析】 由 2n 1 31 得 n 15,又 2 3 4 5 14, m 6. 【答案】 B 3如图 3 3 3 所示的三角形数阵叫 “ 莱布尼兹调和三角形 ” ,它们是由整数的倒数组成的,第 n 行有 n 个数且两端的数均为 1n(n2) ,其余每个数是它下一行左右相邻两数的和,如 11 12 12, 12 13 16, 13 14 112, ,则第 7 行第 4 个数 (从左往右数 )为 ( ) 2 图 3 3 3 A. 1140 B. 1105 解析】 由 “ 第 n 行有 n 个数且两端的数均为 1n” 可知,第 7 行第 1 个数为 17,由 “ 其余每个数是它下一行左右相邻两数的和 ” 可知,第 7 行第 2 个数为 16 17 142,同理,第 7行第 3 个数 130 142 1105,第 7 行第 4 个数为 160 1105 1140. 【答案】 A 4 (2013 开封模拟 )观察下列各式: 55 3 125,56 15 625, 57 78 125, ,则 52 014的末四位数字为 ( ) A 3 125 B 5 625 C 0 625 D 8 125 【解析】 由题意可得: 58 390 625,59 1 953 125,经观察易知,每个数的末四位数呈周期变化, T 4,又因为 2 014 4503 2,所以 52 014的末四位数字为 5 625. 【答案】 B 5 (2013 西安模拟 )已知结论:在正三角形 ,若 D 是边 中点, G 是三角形重心,则 该结论推广到空间中,则有结论:在棱长都相等的四面体 中心为 M,四面体内部一点 O 到四面体各面的距离都相等,则 ) A 1 B 2 C 3 D 4 【解析】 设四面体内部一点 O 到四面体各面都相等的距离为 d,则由题意知 d 各个面的面积为 S,则由等体积法得: 4 13S 13S 4而 1 3. 3 【答案】 C 二、 填空题 6 (2013 陕西高考 )观察下列等式: 12 1, 12 22 3, 12 22 32 6, 12 22 32 42 10, , 照此规律,第 n 个等式可为 _ 【解析】 12 1, 12 22 (1 2), 12 22 32 1 2 3, 12 22 32 42 (1 2 3 4), , 12 22 32 42 ( 1)n 1( 1)n 1(1 2 n) ( 1)n 1n n2 . 【答案】 12 22 32 42 ( 1)n 1 ( 1)n 1n n2 7公差为 d(d0) 的等差数列 , 前 n 项和,则数列 40 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 100d,类比上述结论,相应地在公比为 q(q1) 的等比数列 ,若 前 n 项积,则有 _ 【解析】 (0 比为 【答案】 比为 (2013 东城模拟 )定义映射 f: A B,其中 A (m, n)|m, n R, B R,已知对所有的有序正整数对 (m, n)满足下述条件: f(m,1) 1, 若 n m, f(m, n) 0; f(m 1, n) nf(m, n) f(m, n 1),则f(2,2) _; f(n,2) _. 【解析】 根据定义得 f(2,2) f(1 1,2) 2f(1,2) f(1,1) 2f(1,1) 21 2. 4 f(3,2) f(2 1,2) 2f(2,2) f(2,1) 2(2 1) 6 23 2, f(4,2) f(3 1,2) 2f(3,2) f(3,1) 2(6 1) 14 24 2, f(5,2) f(4 1,2) 2f(4,2) f(4,1) 2(14 1) 30 25 2,所以根据归纳推理可知 f(n,2) 2n 2. 【答案】 2 2n 2 三、解答题 9已知 a0 且 a1 , f(x) 1a. (1)求值: f(0) f(1), f( 1) f(2); (2)由 (1)的结果归纳概括对所有实数 x 都成立的一个等式,并加以证明; (3)若 n N*,求和: f( (n 1) f( (n 2) f( 1) f(0) f(1) f(n) 【解】 (1)f(0) f(1) 11 a 1a a 1a f( 1) f(2) 1a 1 a 1a 1a (2)由 (1)归纳得到对一切实数 x, 有 f(x) f(1 x) 证明如下 f(x) f(1 x) 1a 1x a 1a a a a 1a (3)设 S f( (n 1) f( (n 2) f( 1) f(0) f(1) f(n), 又 S f(n) f(n 1) f(2) f(1) f(0) f( (n 1), 两式相加,得 (由 (2)的结论 ) 2S 2n S n 10等差数列 前 n 项和为 1 2, 9 3 2. (1)求数列 通项 n 项和 (2)设 n N*),求证:数列 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解】 (1)由已知得 2 1,33d 9 3 2, d 2, 5 故 2n 1 2, n(n 2), n N*. (2)证明 由 (1)得 n 2. 假设数列 存在三项 br(p, q, r 互不相等 )成等比数列,是 即 (q 2)2 (p 2)(r 2) ( (2q p r) 2 0. p, q, r N*, 0,2q p r 0, p (p r)2 0, p r. 与 p r 矛盾 所以数列 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等比数列 11设同时满足条件: 221; 3n 13n 2 23n 1 21,所以满足 , 6 (或作差:因为122 1153n 213n 123n 20,所以1221也成立 ) 13n13,故存在 M13,所以满足 , 故 1 “ 好数列 ” 1 数列求和及数列的综合应用 一、选择题 1数列 前 n 项和为 1, 1 3Sn(n1) ,则 ( ) A 34 4 B 34 4 1 C 44 D 44 1 【解析】 因为 1 3以 31(n2) , 两式相减得: 1 3 即 14(n2) , 所以数列 构成以 333 为首项,公比为 4 的等比数列,所以 4 34 4. 【答案】 A 2 (2013 昆明模拟 )已知数列 足 1, 1 2an 则其前6 项之和是 ( ) A 16 B 20 C 33 D 120 【解析】 22, 1 3, 26, 1 7, 214, 所以 1 2 3 6 7 14 33. 【答案】 C 3在数列 , 2, 1 1 1n ,则 ( ) A 2 ln n B 2 (n 1)ln n C 2 n D 1 n ln n 【解析】 由已知得 1 1n ln(n 1) ln n. 于是 ( ( (1) 2 ( ) ( ) ln n ln(n 1) 2 ln n. 【答案】 A 4若数列 足 11 1d(n N*, d 为常数 ),则称数列 “ 调和数列 ” 已知正项数列 1 “ 调和数列 ” ,且 90,则 ) 2 A 10 B 100 C 200 D 400 【解析】 由已知得 111 11d,即 1 d, 等差数列,由 90,得 990, 10, 20,又 ,所以 2 100,当且仅当 10 时,等号成立 【答案】 B 5 (2013 青岛模拟 )已知函数 f(n) ,且 f(n) f(n 1),则 ( ) A 0 B 100 C 100 D 10 200 【解析】 f(n) f(n 1), f(1) f(2) f(100) f(2) f(101) 又 f(n) , f(1) f(2) f(100) 12 22 32 42 992 1002 (22 12) (42 32) (1002 992) 3 7 199 50 3 1992 5 050, f(2) f(101) 22 32 42 992 1002 1012 (22 32) (42 52) (1002 1012) 5 9 201 50 5 2012 5 150, 所以 f(1) f(2) f(100) f(2) f(101) 5 1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