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220402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4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1-01-29
上传人:dr****99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贵州
IP属地:贵州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工信部
48
计量
规范
一览表
- 资源描述:
-
工信部48项计量规范一览表,工信部,48,计量,规范,一览表
- 内容简介:
-
JJF(纺织)081-2018 (纺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纺织计量技术规范 JJF(纺织)081-2018纺织品防紫外线测试仪校准规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 forTextiles SolarUltravioletRadiation ProtectivePropertiesTester(报批稿)201X-XX-XX发布 201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JJF(纺织)081-2018纺织品防紫外线测试仪校准规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 Textiles Solar UltravioletRadiation ProtectivePropertiesTester归 口 单 位: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纺织计量站 福建省纤维检验局上海瑞纺仪器有限公司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本规范委托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胡有杰(浙江省纺织计量站) 邓力生(福建省纤维检验局)王悦中(上海瑞纺仪器有限公司)黎仲明(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参加起草人: 李鹏华(浙江省纺织计量站) 叶翔宇(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 陈建华(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朱福忠(四川省纤维检验局)目 录引 言1 范围12 概述13 计量特性14 校准条件15 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25.1校准前检查25.2 校准项目25.3校准方法26 校准结果表达47 复校时间间隔4附录A 纺织品防紫外线测试仪校准不确定度评定示例5附录B 纺织品防紫外测试仪校准记录参考格式12附录C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参考)13附录 D 透射比和紫外线防护系数的计算及验证14引 言 本规范依据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规定的规则编写。本规范参考了GB/T 18830-2009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中有关试验仪器的相关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及检验方法。本规范为首次制定。II纺织品防紫外线测试仪校准规范1 范围本校准规范规定了纺织品防紫外线测试仪的计量特性和校准方法,适用于纺织品防紫外线测试仪(简称紫外线仪)在(280400)nm范围内特定波长条件下的波长及透射率的校准。2 概述纺织品防紫外线测试仪主要用于测试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其基本原理:用单色或复色的UV射线辐射试样,以空气为参比,测得试样在各相关波长处的光谱透射比,并加权计算得到试样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3 计量特性3.1 波长测量范围:(280400)nm误差:2nm重复性:1nm3.2 透射比测量范围:(0%100%)相对误差:5%重复性:2%4 校准条件4.1 环境条件4.1.1 温度:(205),校准过程温度变化2;4.1.2 相对湿度:80%;4.1.3 电源电压:交流220V22V;4.1.4 其他条件:无强光直射,环境清洁,无影响紫外线仪正常工作的电磁场、机械干扰。4.2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见表1。表1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序号标准器名称技术条件规格数量1氧化钬滤光片标准物质GBW(E)130122(200700)nm内至少有10个特征吸收峰,不确定度为0.3nm (k=2)/12紫外可见光区透射比标准物质GBW(E)130314波长235nm、257nm、2313nm、和350nm的透射比,相对不确定度0.5%(k=2)30%120%110%13紫外透射比衰减片波长420nm和360nm的透射比,相对不确定度0.5%(k=2)1%14万用表(0.1199.9),2.5级20015兆欧表500V,10级500M15 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5.1校准前检查5.1.1 外观检查 紫外线仪应装有铭牌,铭牌上须标明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等信息。 5.1.2 电气安全检查检查紫外线仪电源线及接插件无断裂破损现象,将紫外线仪的主电源连接插头和电网断开,接通电源开关,用兆欧表测量电源插头相线和机壳金属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应5 M;用万用表电阻档电源插头接地端与紫外线仪机壳金属部分之间的接地电阻应1。5.1.3 功能检查5.1.3.1紫外线仪各功能键正常,程序界面各功能正常,可测量波长范围不小于(280400)nm。5.1.3.2测试头升降灵活可靠,测试时上下测试头与织物面密合无间隙,不漏光。5.1.3.3在白纸上画一直径5.64mm(面积25mm2)圆,夹在上下测试头中间,使紫外线仪做空白试验,略微抬起上测试头,目测紫外线仪的测试光束端面面积须能完全覆盖纸上的圆。5.2 校准项目校准项目见表2。 表2 校准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计量特性条款校准方法条款1波长3.15.3.12透射比3.25.3.25.3校准方法5.3.1波长5.3.1.1波长误差开启机器预热30min后,上测试头下移靠紧下测试头,以空气做空白试验进行基线校正,然后将氧化钬滤光片置入上下测试头中部,测量并读取特征吸收峰值,其中(280400)nm区间内选取2-3个峰,区间外各取相邻一个峰(若可显示),连续测量3次并分别计算每个吸收峰的算术平均值。将每个测量波长按(1)式计算波长示值误差: (1)式中:波长示值误差,单位:nm;3次测量的平均值; 滤光片特征吸收峰波长的标准值。5.3.1.2波长重复性 将每个测量波长按(2)式计算其重复性: (2)式中:3次测量波长的最大值,nm;3次测量波长的最小值,nm。5.3.2 透射比5.3.2.1透射比相对误差开启机器预热30min后,上测试头下移靠紧下测试头,以空气做空白试验进行基线校正,然后依次将30%、20%、10%的透射比标准片置入上下测试头中部,每片连续测量3次,视紫外线仪量程全部或部分读取定值波长257.0nm、313.0nm、350.0nm、440.0nm的透射比。然后以同样方法测量1%紫外透射比衰减片3次,分别记录360nm、420nm处的透射比。将每个波长处的透射比相对误差按式(3)计算: (3) 式中: 透射比相对误差,%;3次测量的透射比平均值,%;滤光片透射比标准值,%。5.3.2.2 透射比重复性 将每个波长处的透射比重复性按式(4)计算: (4)式中:透射比重复性,%;3次测量透射比的最大值,%;3次测量透射比的最小值,%。6 校准结果表达经校准的试验仪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上反映。校准证书或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 标题,如“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b)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c) 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不在实验室内进行校准);d) 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e) 送校单位的名称和地址;f) 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g) 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h) 对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i) 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j) 校准环境的描述;k) 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l)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以及签发日期;m) 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n) 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或报告的声明。7 复校时间间隔使用单位可根据使用情况确定防紫外线紫外线仪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不超过1年。附录A纺织品防紫外线测试仪校准不确定度评定示例A.1波长误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A.1.1概述仪器预热30分钟,全波段扫描测量氧化钬滤光片标准物质,得到一组具有特征波长吸收峰图谱,读取吸收峰值处的波长,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与滤光片证书的特征波长标准值比较,得出波长示值误差。A.1.2 测量模型 (A.1.1)式中:波长示值误差,单位:nm;波长3次测量平均示值,单位: nm; 滤光片特征吸收峰标准值,单位: nm根据测量模型,标准不确定度分量间彼此独立、不相关,波长示值误差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下式计算:式中,灵敏系数得: (A.1.2)A.1.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来源分析及计算A.1.3.1波长测量示值误差标准不确定度分量A.1.3.1.1测量重复性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采用A类方法进行评定,以重复测量滤光片361.0nm处特征吸收峰为例,连续10次测量,得到一测量列(单位:nm):361, 360, 361, 361, 361, 361, 360, 361, 361, 360。则单次实验标准偏差: 波长测量平均值:实际测量情况取3次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则可得到测量重复性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A.1.3.1.2 测试仪分辨力量化误差的标准不确定度 测试仪分辨力为1nm,其量化误差以等概率分布在半宽为的区间内,属均匀分布,即包含因子,故引入的不确定度为:A.1.3.1.3 确定测试仪波长测量示值误差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因分辨力量化误差包含于测量重复性中,取两者中较大值作为波长测量示值误差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故 A.1.3.2滤光片标准片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A.1.3.2.1滤光片校准证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校准证书给出的特征吸收峰波长的校准结果扩展不确定度0.1nm(k=2),则:A.1.3.2.2波长标准滤光片长期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 标准滤光片的长期稳定性以其波长年变化量为数据,假设波长年变化量为0.1nm,考虑为均匀分布,则: A.1.4 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表A.1.1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一览表序号不确定度来源符号类别分布灵敏系数标准不确定度(nm)1测量重复性 A正态10.2792测量示值分辨力量化误差B均匀10.2893滤光片校准证书B正态10.054滤光片长期稳定性B均匀10.058A.1.5 合成不确定度A.1.6 扩展不确定度取k = 2,则其扩展不确定度A.1.7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防紫外线测试仪波长误差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A.2 透射比示值相对误差校准不确定度的评定A.2.1 概述仪器预热30分钟,参比空气做基准空白测试,将规格为10%、20%和30%的3个紫外可见透射比标准片分别放入防紫外线测试仪测试,读取在定值波长257.0nm、313.0nm、350.0nm、440.0nm或(280400)nm内其他定值波长处的透射比,每个标准片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与标准片证书标准值比较,得出透射比示值相对误差。以下以定值波长350nm处标称10%透射比滤光片为例分析评定。A.2.2 测量模型(A.2.1)式中:透射比示值相对误差,单位:%;透射比示值算术平均值,单位:%;标准片透射比标准值,单位:%; 由于与互不相关,将A.2.1式转化为相对不确定度模式: (A.2.2)A.2.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来源分析及计算A.2.3.1透射比测量示值误差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A.2.3.1.1 重复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采用A类方法进行评定,以透过率为10%的紫外线透过率校准片为例,在重复性条件下用防紫外线性能测试仪连续10次测量,得到一测量列:11.94%、11.86%、11.85%、12.03%、11.75%、11.95%、12.09%、11.81%、11.79%、11.86%。则测量结果的单次实验标准偏差s为: 透射比测量示值平均为: =11.89% 实际测量在重复性条件下取连续测量3次的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则可得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A.2.3.1.2 测试仪分辨力量化误差的标准不确定度 测试仪分辨力为0.01%,其量化误差以等概率分布在半宽为的区间内,属均匀分布,即包含因子,故引入的不确定度为:A.2.3.1.3测试仪波长误差引入标准不确定度波长误差对透射比测量的影响是因为滤光片的光谱曲线与波长有关,即透射比-波长曲线是非平直的,350nm附近光谱曲线的斜率按0.01%/nm,透射比标准值为11.94%,当测试仪波长误差2nm时,按平均分布计算,则A.2.3.1.3 确定测试仪透射比测量示值误差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因分辨力量化误差包含于重复性测量中,取两者中较大值作为透射比测量示值误差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故= A.2.3.2标准片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A.2.3.2.1标准片校准证书校准结果不确定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证书给出的在350nm透射比值为11.94%,扩展不确定度0.20%(k=2),则校准点处透射比校准证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 A.2.3.2.2标准片长期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标准滤光片的长期稳定性以其透射比年变化量为数据,标准滤光片的年变化量为0.05%,考虑为均匀分布,则A.2.4 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表A.2.1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一览表序号不确定度来源符号类别分布灵敏系数相对标准不确定度(%)1测量重复性 A正态10.912测量示值分辨力量化误差B均匀10.00243传递标准波长误差B均匀10.0964标准片校准证书B正态10.845标准滤光片长期稳定性B均匀10.24A.2.5 合成不确定度A.2.6 扩展不确定度取k = 2,则其扩展不确定度A.2.7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防紫外线测试仪的10%附近透射比校准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 , k=2。附录B纺织品防紫外测试仪校准记录参考格式委托单位 地址制造厂 型号规格 设备编号 环境条件温度: ; 相对湿度: ;校准地点 校准依据 JJF(纺织)0812018 纺织品防紫外测试仪校准规范波长示值误差与重复性(nm)标准物资标准波长实测值平均值 误差 重复性 氧化钬滤光片GBW(E)13012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