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杯杯身挺度仪校准规范.doc

工信部48项计量规范一览表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工信部48项计量规范一览表.rar
48项部门计量技术规范编号、名称、主要内容等一览表
附件1:48项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编号、名称、主要内容等一览表.doc---(点击预览)
各行业报批稿链接
建材报批稿18项
机械报批稿3项
石化报批稿4项
纺织报批稿5项
轻工报批稿18项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220402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4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1-01-29 上传人:dr****99 IP属地:贵州
12
积分
关 键 词:
工信部 48 计量 规范 一览表
资源描述:
工信部48项计量规范一览表,工信部,48,计量,规范,一览表
内容简介:
(轻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轻工计量技术规范 JJF(轻工)XXXXXXXX纸杯杯身挺度测定仪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tiffenss Tester for Paper Cup(报批稿) 201X-XX-XX 发布 201X-XX-XX 实施键入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归口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JJF(轻工)XXXXXXXX纸杯杯身挺度测定仪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tiffenss Tester for Paper CupJJF(轻工)XXXXXXXXII本规范技术条文委托起草单位负责解释本规范起草人: 张 越(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崔立国(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张 岩(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JJF(轻工)XXXXXXXXIII目 录引言.(IV)1 范围.(1)2 术语.(1)2.1 杯身挺度.(1)3 概述.(1)4 计量特性.(1)4.1 示值误差.(1)4.2 示值变动性.(1)4.3 回零误差.(1)4.4 试验速度.(1)4.5 两测头相对移动距离.(1)5 校准条件.(2)5.1 环境条件.(2)5.2 校准用设备.(2)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6.1 校准项目.(2)6.2 校准方法.(2)7 校准结果表达.(4)8 复校时间间隔.(4)附录 A 原始记录格式(参考件).(5)附录 B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参考件).(6)附录 C 纸杯杯身挺度测试仪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参考件).(7)JJF(轻工)XXXXXXXXIV引 言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01-2011通用计量名词术语 、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校准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本规范的附录 A“推荐原始记录格式(参考件) ”、附录 B“推荐校准证书内页格式(参考件) ”、附录 C“纸杯杯身挺度测试仪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参考件) ”均为资料性附录。本规范为首次发布。JJF(轻工)XXXXXXXX1纸杯杯身挺度测定仪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纸杯杯身挺度测定仪的校准。2 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2.1 杯身挺度 stiffness of the cup沿纸杯杯身相对的两侧壁,在杯身高度约三分之二的位置,沿直径方向以(50.02.5)mm/min的相对速度均匀施力,以纸杯侧壁总变形量达到(9.50.5)mm时所受的最大力。GB/T 275902011纸杯附录A.13 概述纸杯杯身挺度测试仪是测量纸杯杯身挺度的专用仪器,其所测量的是纸杯侧壁总变形量达到(9.50.5)mm时所受的最大力。主要由测试头、传动机构及测控系统等部件组成。纸杯杯身挺度测试仪结构如图1所示。1测试头;2显示屏;3操作面板;4测试托盘;5高度调节杆;6打印机;7支足图1 纸杯杯身挺度测试仪4 计量特性计量特性如下:a) 示值误差:1.0;b) 示值变动性:1.0;c) 回零误差:0.2;d) 试验速度:(50.02.5)mm/min;e) 两测头相对移动距离:(9.50.5)mm。JJF(轻工)XXXXXXXX25 校准条件5.1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如下:a) 环境温度:(2010);b) 相对湿度:80;c) 工作台稳固,台面平整;d) 工作环境清洁,无震动和腐蚀性气体;e) 工作电压的波动范围不超出额定电压的10%。5.2 测量标准测量标准如下:a) 专用力砝码:力值相对误差0.1;b) 电子秒表:分辨力 0.01s;c) 游标卡尺:分度值 0.02mm。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6.1 校准项目6.1.1 校准项目见表 1。表 1 校准项目一览表序号检 定 项 目首次校准后续校准使用中检验1试验速度2两测头相对移动距离3示值误差4示值变动性5回零误差注:表中“”表示需校准项目,“”表示不需校准项目。6.2 校准方法6.2.1 示值误差、示值变动性和回零误差将仪器翻转 90,使安装在力值传感器上的测头垂直向上,在测头上安装塑料托,将仪器示值置零,用专用力砝码进行校准。在试验仪测量范围上限值的 1090范围内选择大致均匀分布的五个检测点,一般选在测量上限值的10、30、50、70、90处。按进程顺序分别将专用力砝码放在塑料托上,以专用力砝码标称值为依据,读取仪器示值,并记录到附录 A 中。每点重复检测三次,每次卸载后,读取零位残余值 fi0并重新置零,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检测,示值误差按式(1)计算,示值变动性按式(2)计算,回零误差按式(3)计算,计算结果记录到附录 A 中。JJF(轻工)XXXXXXXX3 (1)100iFFqF式中:q示值误差,;Error!i同一检测点三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N;F专用力砝码标称值,N。 maxmin100iiFFbF(2)式中:b检测点示值变动性,%;F专用力砝码标称值,N;Fimax、Fimin同一检测点三次测量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N。 10000niFFf(3)式中:f0回零误差,%;每一进程检测卸荷后零点的残余值的三次平均值,N;0iFFn试验仪测量范围上限值,N。6.2.2 试验速度用游标卡尺准确测量测头的移动距离,精确至小数后 1 位。用秒表实测测头移动的行程时间,精确至 0.01s。重复测量三次,求平均试验速度,测头平均试验速度以式(4)和式(5)计算。 (4)i60Lvt 3ii =13vv JJF(轻工)XXXXXXXX4(5)式中:检测点每次测量的速度计算值,mmmin;iv每次测量头的移动距离,mm;L每次测头移动的行程时间,min;t检测点三次测量速度计算值的算术平均值,mm/min;v6.2.3 两测头相对移动距离将仪器两测头退至初始位置,按测试键的同时迅速给传感器端测头施加不大于 2N 的力,用游标卡尺准确测量测头的移动距离,当仪器显示深度为9.5mm 时按停止键停止,读取量取游标卡尺测量距离 l,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 1位。重复测量三次,取三次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7 校准结果表达校准结束后应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内页格式见附录 B。校准证书应准确、客观的报告校准结果。校准结果用校准数据的形式给出,并给出测量不确定评定,不确定度评定示例见附录 C。校准证书至少包含以下信息:a) 标题,如“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b)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c) 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不在实验室内进行校准) ;d) 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 ,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e) 送校单位的名称和地址;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g) 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h) 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抽样程序进行说明;i)对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k) 校准环境的描述;l)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m)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测试人、审核人和签发人的签名,以及签发日期;n) 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o) 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或报告的声明。8 复校时间间隔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建JJF(轻工)XXXXXXXX5议复校时间为 1 年。更换重要部件、维修或对仪器性能有怀疑时,应及时校准。JJF(轻工)XXXXXXXX6附录 A 原始记录格式(参考件)A.1 示值误差和变动性示值(N)校准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示值误差(%)变动性(%)A.2 回零误差校准次数第一次第一次第三次零点的残余值零点相对误差A.3 试验速度校准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mm/min) 距离(mm)时间(s)速度(mm/min)A.4 两测头相对移动距离校准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mm)相对移动距离(mm)JJF(轻工)XXXXXXXX7附录 B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参考件)B.1 示值误差和变动性标准点(N)示值误差(%)变动性(%)B.2 回零误差技术要求(%)测量值(%)B.3 试验速度技术要求(mm/min)测量值(mm/min)B.4 两测头相对移动距离技术要求(mm)测量值(mm)JJF(轻工)XXXXXXXX8附录 C纸杯杯身挺度测试仪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参考件)C.1 示值误差C.1.1 数学模型纸杯杯身挺度测试仪示值误差的数学模型为: 100FFFqi式中: 被校纸杯杯身挺度测试仪示值误差,;q Error!i同一检测点三次测量读数的算术平均值,N;F力砝码标称值,N;C.1.2 灵敏系数Error!i 的灵敏系数;1/1iFqcF 的灵敏系数。1/2FqcC.1.3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a) 输入流量导致的标准不确定度由 2 个分量构成;iF)(iFu被校纸杯杯身挺度测试仪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 iFu被校纸杯杯身挺度测试仪显示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iFub) 输入量 F 导致的标准不确定度(F)主要由专用力砝码的传递误差引入。uC.1.4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C.1.4.1 的评定)(iFu力值源波动、示值波动以及检定过程中的其它随机因素等均会引起被校纸杯杯身挺度测试仪力值示值与专用力砝码示值之差值的不重复,采用 A 类评定方法。对被校纸杯杯身挺度测试仪和专用力砝码在重复性条件下,在 3N 力的作用下,测量 10 次,得到 10 次数值,纸杯杯身挺度测试仪示值分别为:3.00N、3.00N、3.00N、3.00N、3.00N、3.00N、3.01N、3.00N、3.00N、3.00N。实际测量中以 3 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 N002. 03/)(11sFuiN00. 310101iiiFFJJF(轻工)XXXXXXXX9 9110)(1iFvC.1.4.1.1 的评定)(2iFu 采用 B 类评定方法。 被纸杯杯身挺度测试仪显示分辨力为 0.01N,则区间半宽 a=0.005N,该分部服从均匀分布,故 N003. 03/005. 0)(2iFu 可靠性取 10%,则自由度为50%102/1)(22iFvC.1.4.1.2的计算)(iFu 输入量、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则)(1 iFu)(iFu N0035. 0)()()(2212iiiFuFuFuC.1.4.2 的评定)(Fu 采用 B 类评定方法。 主要由专用力砝码的传递误差引入,用测量范围为:20mN30N,在)(Fu3N 点上的最大允许误差为 0.0002N,则区间半宽 a=0.0002N,该分布服从均匀分布,故 N0001. 03/0002. 0)(Fu其估算值的可靠程度取 10%,故自由度为:50%102/1)(2pvC.1.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C.1.5.1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见表 C1 所示。表 C1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符号不确定度的来源标准不确定度(N)灵敏系数ci标准不确定度分量)(Nxucii自由度 vi)(iFu被校引入0.003510.0047)(1 iFu被校的重复性0.002/9)(2iFu被校分辨力0.003/50)(Fu标准传递引入0.0001-10.000150C.1.5.2 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输入量、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iFF47)()()()()()(2241144iiiiiiFvFuFvFuFuFvJJF(轻工)XXXXXXXX10 N0035. 0)()()(2221FucFucquicC.1.6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C.1.6.1 合成标准不确定自由度的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自由度可由下式得到:C.1.6.2 扩展不确定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工信部48项计量规范一览表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1220402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