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编号:21632003]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1 5 1 乘方 学习目标 1 能将一个有理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 已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 写出原来的数 3 懂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好处 学习重点 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学习难点 正确掌握10n的特征以及科。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Tag内容描述:<p>1、 1 5 3 近似数 学习目标 1 了解近似数的概念 2 体会近似数的意义 3 能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 能按照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 重点 体会近似数的意义 难点 能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 能按照要求用四舍。</p><p>2、 1 2 2 数轴 学习目标 1 掌握数轴的概念 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 会正确地画出数轴 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 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 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p><p>3、 3 1 从算式到方程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是 A 36 18 B 3x 8 C 5y 6 D y5 1 2 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2 2x 3 0 B 2x 5y 4 C x 0 D 3 下列方程中 方程的解为x 2的是 A 2x 6 B x 3 x 2 0 C x2 3 。</p><p>4、 1 1 正数和负数 学习目标 1 区分正数和负数 2 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重点 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一 自学指导 自己完成 自主探究 1 阅读。</p><p>5、 4 2 直线 射线 线段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认识直线 射线 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逐步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2 结合实例 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 并能初步应用 学习重点 直线 射线 线段的的表示方法 学习难点 了解两点确定。</p><p>6、 1 2 有理数 一 填空题 1 某日 泰山的气温中午12点为5 到晚上8点下降了6 那么这天晚上8 点的气温为 2 如果零上28度记作280C 那么零下5度记作 3 若上升10m记作10m 那么 3m表示 4 最大的负整数是 小于3的非负整数有 5 。</p><p>7、 4 3 1 角 学习目标 1 在现实情景中 理解角的概念 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2 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度 分 秒 学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角度的计算 重点 角的表示和角度的计算 难点 用适当的符号标记角 一 自主探究 观察课本132页图。</p><p>8、 3 3 解一元一次方程 去分母 1 学习目标 1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 去分母 的方法 并能解次类方程 2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学习重点 通过 去分母 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 探究通过 去分母 解一元一次方程 。</p><p>9、 3 1 1 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 1 了解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 能根据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学习重点 能根据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学习难点 能根据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一 自学指导 自己完成 1 根据条件列。</p><p>10、 1 2 1 有理数 学习目标 1 了解有理数的概念 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培养分类能力 2 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 初步了解 集合 的含义 3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例题教学 学习重。</p><p>11、 点 线 面 体 学习目标 1 通过丰富的实例 学生进一步认识点 线 面 体的几何特征 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操作 观察 分析 猜测和概括等能力 渗透化归 变换的思想 3 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方式。</p><p>12、 4 2 直线 射线 线段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刻度尺 圆规等画图工具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 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 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 3 理解线段的和 差及中点的概念 并会用符号语言表示 学习重点 比较线段大。</p><p>13、 3 4 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 1 利用路程 时间 速度之间关系 借助画示意图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以现实为背景的应用题 2 运用画图直观分析 探究发现 3 结合实际 创造活跃有趣的情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 。</p><p>14、 4 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学习目标 1 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 体会其观察结果的不一样性 2 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或其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3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识别并会画出从不同方向看简单。</p><p>15、 4 3 2 余角和补角 学习目标 1 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 认识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2 会求某些角的余角或补角 学习重 难点 正确求出一个角的余角或补角 一 自学指导 自己完成 思考 1 在一副三角板中同一块三角板的两个锐角。</p><p>16、 3 1 从算式到方程 一 选择 1 下列式子可以用 连接的是 A 5 4 12 5 B 7 4 7 4 C 2 4 2 12 D 2 3 4 23 4 2 下列等式变形错误的是 A 由a b得a 5 b 5 B 由a b得 C 由x 2 y 2得x y D 由 3x 3y得x y 3 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p><p>17、 3 3 解一元一次方程 去括号 1 学习目标 1 掌握 去括号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并能解此类方程 2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学习重点 通过 去括号 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 括号前面是负号时 去掉负号忘记变号 学习。</p><p>18、 3 1 1 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 1进一步 理解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2 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 学习重点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学习难点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 一 一 复习回顾 自己完成。</p><p>19、 等式的性质 学习目标 1 知道等式的性质 2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 学习难点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一 自学指导 自己完成 一 复习回顾 列举几个等式 二 自。</p><p>20、 4 3 2 余角和补角 学习目标 1 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2 了解方位角 能确定具体物体的方位 学习重 难点 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方位角的应用 一 自学指导 一 复习回顾 1 70的余角是 补角是 2 a a 90 的它的余角是 它的。</p>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