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宏微观经济学-考试必过.doc

习题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习题.rar
电大法专刑法学小抄.doc---(点击预览)
电大本科现代管理必过.doc---(点击预览)
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doc---(点击预览)
电大成本管理计算题.doc---(点击预览)
电大成本管理小抄(直接打印).doc---(点击预览)
电大开放教育古代汉语专题答案.doc---(点击预览)
电大工程数学.doc---(点击预览)
电大工程力学考试专用计算题答案新.doc---(点击预览)
电大小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计算题(已排序)-by多她姑.doc---(点击预览)
电大小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简答、名词解释题.doc---(点击预览)
电大小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单选多选判断题(已排序).doc---(点击预览)
电大小企业管理本科问答题已排版.doc---(点击预览)
电大审计学任务五试卷九.doc---(点击预览)
电大宏微观经济学-考试必过.doc---(点击预览)
电大大专税收基础历年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电大基础会计考试专用 绝对有用.doc---(点击预览)
电大城市管理学.doc---(点击预览)
电大土木工程力学复习题.doc---(点击预览)
电大土木工程力学-选择判断.doc---(点击预览)
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气模考试题库资料(字母排版).doc---(点击预览)
电大劳动法学网考小抄(整理版).doc---(点击预览)
电大公司概论考试题库 -必过版.doc---(点击预览)
电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小抄按字母排序.doc---(点击预览)
电大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考试题库(多选题)必考.doc---(点击预览)
电大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小抄-2013.doc---(点击预览)
电大专科英语I(2)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doc---(点击预览)
电大专科_2012年度资源与运营管理机考试题库.doc---(点击预览)
电大《纳税筹划》期末复习题汇总小抄完整版按拼音排序.doc---(点击预览)
电大《中级财务会计(一)》期末综合练习.doc---(点击预览)
电大_统考_计算机应用基础_试题_知识点.doc---(点击预览)
电大_统考_计算机应用基础_试题.doc---(点击预览)
电大2013年7月6日整理完毕的全集综合网络信息制作与发....doc---(点击预览)
电大2013工商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小抄.doc---(点击预览)
电大2009-2010国际公法考试题汇总.doc---(点击预览)
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第十题(完整版).doc---(点击预览)
物理习题中临界问题的探讨-选稿.doc---(点击预览)
爆破工程师考试——基础理论试题.doc---(点击预览)
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复习题答案.doc---(点击预览)
热学知识点加习题.doc---(点击预览)
消防工程毕业设计_防排烟_自动报警_开题报告_外文翻译.doc---(点击预览)
海淀区初三英语毕业会考口试复习题.doc---(点击预览)
浙江会计电算化考试试题(附答案).doc---(点击预览)
浅谈首都机场航站楼分公司激励机制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doc---(点击预览)
浅谈中国电信基层机构设置 铁力电大孟令山.doc---(点击预览)
流通概论(中央电大单选_多选_判断复习题)新.doc---(点击预览)
河北省2011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英语试题.doc---(点击预览)
江苏办电大 高层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doc---(点击预览)
永安电大2008春法学专业本专科.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王肇晖.doc---(点击预览)
模拟试题三.doc---(点击预览)
模具设计(含精度设计)复习题.doc---(点击预览)
校园安全知识竞赛试题.doc---(点击预览)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doc---(点击预览)
机床夹具设计复习题.doc---(点击预览)
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题库(汽车类.doc---(点击预览)
服装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最新行政能力测试题库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最新电大资源与运营管理考试答案小抄(完整缩印版).doc---(点击预览)
最新电大《市政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答案小抄缩印版本.doc---(点击预览)
最全的事业单位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doc---(点击预览)
最全最经典的有理数测试题.doc---(点击预览)
文秘技师考核培训资料习题答案.doc---(点击预览)
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doc---(点击预览)
数据库面试题(SQL+ORACLE)-DBA数据库管理员JAVA程序员架构师必看.doc---(点击预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doc---(点击预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doc---(点击预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docx---(点击预览)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报关与海关管理 习题.doc---(点击预览)
房屋建筑学复习题.doc---(点击预览)
成都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点击预览)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成人高考英语考试精讲辅导.doc---(点击预览)
开放英语综合复习辅导.doc---(点击预览)
开放英语1-电大考试资料(5套有答案).doc---(点击预览)
建筑毕业论文主题.doc---(点击预览)
建筑施工技术 平时习题 打印版本.doc---(点击预览)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全套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题.doc---(点击预览)
工商银行招聘笔试题.doc---(点击预览)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doc---(点击预览)
小额贷款发展问题研究,贷款流程、分析方法、营销方案.doc---(点击预览)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三).doc---(点击预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材学习辅导材料.doc---(点击预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题(附答案_试卷分析).doc---(点击预览)
安康杯安全知识单位复习题.doc---(点击预览)
安全生产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学习型城市的教育政策与法规保障研究.doc---(点击预览)
奥鹏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7月考试《康复护理学》考查课试题答案.doc---(点击预览)
大工12秋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离线作业答案.doc---(点击预览)
大学物理部分习题答案.doc---(点击预览)
圆锥曲线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知识点总结 例题习题精讲.doc---(点击预览)
国家基本药物知识与技能复习题.doc---(点击预览)
四川省普通高中2012年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doc---(点击预览)
吹风机注塑模_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南京电大邓小平理论历届考试试题汇总.doc---(点击预览)
单片机练习题.doc---(点击预览)
单片机复习题2.doc---(点击预览)
单片机复习题.doc---(点击预览)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doc---(点击预览)
化工热力学习题集(附答案).doc---(点击预览)
动态型试题.doc---(点击预览)
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点击预览)
初中物理电学试题.doc---(点击预览)
创业板审核财务问题 试卷答案(含课件习题答案).doc---(点击预览)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试题.doc---(点击预览)
公司信息管理系统_毕业设计论文_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公务员考试试题及常识.doc---(点击预览)
全等三角形的练习题.doc---(点击预览)
全国造价员考试试题(基础知识部分).doc---(点击预览)
会计毕业论文参考选题.doc---(点击预览)
会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很全).doc---(点击预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题 计算题15套.doc---(点击预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假期练习题.doc---(点击预览)
人教版 电流与电路原创教案+练习题.doc---(点击预览)
事业单位面试题.doc---(点击预览)
习题集 马克思主义.doc---(点击预览)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中高级网管复习题-2012年5月第三版带答案.doc---(点击预览)
中考英语句型转换专题辅导.doc---(点击预览)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_一元二次方程.doc---(点击预览)
中考二次函数复习题(9M).doc---(点击预览)
中小学科普知识竞赛试题(答案).doc---(点击预览)
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试题库历年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中央电大经济法复习材料.doc---(点击预览)
中央电大离散数学(本科)考试试题.doc---(点击预览)
中央电大中级财务会计一历年试卷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中央电大《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点击预览)
中国工商银行招聘考试试题.doc---(点击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doc---(点击预览)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7月考试《康复护理学》考查课试题答案.doc---(点击预览)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7月考试《医用化学》考查课试题_与答案.doc---(点击预览)
中共党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东奥13年中级会计财管基础习题.doc---(点击预览)
专升本计算机excel复习题.doc---(点击预览)
上海市科目一考试题库(汽车类中文版)900题版.doc---(点击预览)
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点击预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与答案_电大考试.doc---(点击预览)
三下语文辅导习题.doc---(点击预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试题.doc---(点击预览)
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一单元测试题(2)及答案.文言文阅读《赵普》、《登岳阳楼》苏教版.doc---(点击预览)
七年级英语上册复习辅导.doc---(点击预览)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doc---(点击预览)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点击预览)
一年级语文下册趣味复习题1.doc---(点击预览)
【精品】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期末考试试题A.doc---(点击预览)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doc---(点击预览)
《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_网考任务超齐全.doc---(点击预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doc---(点击预览)
《机械制造工艺学(含夹具设计)》练习题.doc---(点击预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电大继续教育考试单选题题库答案.doc---(点击预览)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习题.doc---(点击预览)
[电大]货币银行学考试试题练习及答案汇总-打印版.doc---(点击预览)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期末复习指导答案(综合案例分析题1.doc---(点击预览)
JAVA语言与面向对象(电大考试答案).doc---(点击预览)
C语言二级考试题库.doc---(点击预览)
C_面试题目.doc---(点击预览)
C#面试题目.doc---(点击预览)
5月英语1对1辅导.doc---(点击预览)
2精装整理过的电大组织行为学网考资料已经排序.doc---(点击预览)
2013陕西中考理化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3达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3电大纳税基础与实务试题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3电大现代管理原理题库.doc---(点击预览)
2013电大投资分析考试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3电大专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考试资料(已排版).doc---(点击预览)
2013春电大邓论案例分析复习材料.doc---(点击预览)
2013日照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3成都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3成都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完整版).doc---(点击预览)
2013年选调生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3年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指导--最新.doc---(点击预览)
2013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最新).doc---(点击预览)
2013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英语试卷及参考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3年河北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3年最新电大合同法考前复习知识题库参考.doc---(点击预览)
2013年新规驾校科目一考试题库.docx---(点击预览)
2013年新规科目一考试题库.docx---(点击预览)
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_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2013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汇总解析(包含14套试卷含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3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汇总解析(包含14套试卷)106页_Word版含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2驾驶员科目一(理论考试题库)最新版.doc---(点击预览)
2012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2级学员第三阶段考试试题英语.doc---(点击预览)
2012秋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学习指南考题与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2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word版含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2年计算机等级二级C语言上机考试题库.doc---(点击预览)
2012年河南中招英语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点击预览)
2012年北京市数学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2年初级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有解析).doc---(点击预览)
2012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机试题库.doc---(点击预览)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试题及答案.docx---(点击预览)
2012年9月计算机二级C语言笔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2小学英语辅导语法.doc---(点击预览)
2012安全员考试试题题库.doc---(点击预览)
2012威海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2初中信息技术考试题库.doc---(点击预览)
2012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测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2上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1重庆中考数学试题与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1甘肃兰州中考数学试题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1泰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1广东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1年秋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学习指南》考试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1年日照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1年山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1年四川省成都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1年四川省成都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点击预览)
2011年南通中考数学试题答案(最新版).docx---(点击预览)
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1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1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酸碱盐.doc---(点击预览)
2011年9月计算机二级C语言笔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中央电大高级财务会计期末考试真....doc---(点击预览)
2011年1月自考大学语文试卷及模拟试题(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1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和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1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点击预览)
2011中央电大计算机网考试题及答案(整理版)(全500题).doc---(点击预览)
2010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0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0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题.doc---(点击预览)
2010年数学建模试题(全部).doc---(点击预览)
2010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有解析).doc---(点击预览)
2010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点击预览)
2010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30.doc---(点击预览)
2010威海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预览)
2010初中信息技术考试题库.doc---(点击预览)
2010会计基础试题.docx---(点击预览)
2010、2011级学员第三阶段考试试题英语.doc---(点击预览)
2009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152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2065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4.17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8-03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6
积分
关 键 词:
习题
资源描述:
习题,习题
内容简介:
单选 “挤出效应”会使总需求水平保持不变,因为(a)A: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刺激会因利率上升和投资下降所抵消B:扩张性财政政策将推动利率上升,因而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C: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导致税收增加,从而使消费减少D:以上说法都对1 “挤出效应”会使总需求水平保持不变,因为(a)A: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刺激会因利率上升和投资下降所抵消B:扩张性财政政策将推动利率上升,因而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C: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导致税收增加,从而使消费减少D:以上说法都对1“滞胀”理论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即:(b)A: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B:一条长期存在的斜率为正的直线C: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不断外移D:一条不规则曲线1 19世纪初期,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是(B.李嘉图).219世纪中叶,庸俗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是(D.穆勒和马歇尔).2 M=Px?X+Py?Y是消费者的(c)A:需求函数B:效用函数C:预算约束条件方程D:不确定函数M=Px?X+Py?Y是消费者的(c)A:需求函数B:效用函数C:预算约束条件方程D:不确定函数1 奥肯定理说明了(A)。A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B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C.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D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被经济学界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三次革命的著作是(C.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24实现凯恩期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结合的经济学家是(A.萨缪尔森).2 被经济学界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经济学说史上的每一次革命著作是(A.国富论).1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b)A: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D: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1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b)A: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D: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1 边际储蓄倾向等于(c)A:边际消费倾向B:1+边际消费倾向C:1-边际消费倾向D: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B)。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等于0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b)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与1无关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b)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与1无关 不会增加预算赤字的因素是(d)A: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B:政府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增C:政府转移支付增加D:间接税增加1不会增加预算赤字的因素是(d)A: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B:政府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增加C:政府转移支付增加D:间接税增加1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a)A:利率上升B:利率下降C:利率为零D:利率为负数1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a)A:20B:100C:120D:25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a)A:20B:100C:120D:251长期菲利普斯曲线(d)A:向右下方倾斜B:向右上方倾斜C:平行于横轴D:垂直于横轴1 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b)A: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D: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 称为狭义货币的是(A)。AMIBM2CM3DM46称为狭义货币的是(a)A:M1B:M2C:M3D:M41 赤字增加的时期是(a)A:经济衰退时期B:经济繁荣时期C:高通货膨胀时期D:低失业率时期1 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最好的关税税率为(d)A:能使国内、外的同类商品价格相等B:不至于引起国外的贸易报复C: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D:应该为零1 当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时(d)A:总需求增加对产出无影响B:总供给增加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C:总供给减少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D:总需求增加将提高产出,而对价格影响很少 当法定准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货币单位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C)。 A.20000货币单位B80000货币单位C.15000货币单位;D.60000货币单位5 当供求原理发生作用时,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是(B.粮食价格上升).4 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D.增加货币发行量5 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D:增加货币发行量1 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D:增加货币发行量1 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减少政府支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C)。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B.中央银行增减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D中央银行增减货币发行量6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c)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B:中央银行增减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D:中央银行增减货币发行量1 公式I+G+XS+T+M说明(d)A:总供给大于总需求B:总供给等于总需求C:注入量小于漏出量D: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供给曲线是一条向(B.右上方)倾斜的曲线.3 固定成本是指(A)。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B.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C.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D.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以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1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4 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不正确的是(d)A:在基数效用论下,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B:在基数效用论下,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C: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实质上是相同的D: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大于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1 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不正确的是(d)A:在基数效用论下,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B:在基数效用论下,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C: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实质上是相同的D: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大于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1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编制的原则(d)A:平衡预算B:净出口C:国际贸易原理D:复式记帐原理1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B),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A.不平均,平均B平均,不平均C.不平均,不平均D平均,平均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b),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b)A:不平均,平均B:平均,不平均C:不平均,不平均D:平均,平均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点,叫(a)A:收支相抵点B:亏损点C:停止营业点D:获取超额利润点1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点,叫(a)A:收支相抵点B:亏损点C:停止营业点D:获取超额利润点1假定A为自变量,B为因变量,弹性的数学表达是为(A.E=(B/A).(A/B).4 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C)。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能肯定 假定挤出效应为零,边际消费倾向为08,政府同时增加100万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b)A:保持不变B:增加100万元C:减少100万元D:增加500万元1 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Q为产出数量。那AFC为(D)。A30000B5QQ C.5-QD30000Q1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TFC为(A)。A30000B5Q-Q C5-QD30000Q1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元降到4元,需求量从9个上升到11个,则该商品的总收益将(C.减少)5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4 假如一家完全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分别为15元、15元和12元,企业就应当(a)A:继续生产B:立即停产,退出市场C:提高价格D:降低价格1 假如一家完全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分别为15元、15元和12元,企业就应当(a)A:继续生产B:立即停产,退出市场C:提高价格D:降低价格1 今年的物价指数是180,通货膨胀率为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b)A:144B:150C:160D:216经济物品是指(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可以归纳为(D.什么、如何、为谁、多少)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因为资源的稀缺必须做出选择).经济学主要是研究(A.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此时(d)A:不存在通货膨胀B: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C: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D: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 居民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也不取决于现期收入和以前最高收入,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持久收入,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B)。A凯恩斯B弗里德曼C.杜森贝D莫迪利安尼4 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b)A:收入水平B:利率水平C:价格水平D:进出口差额20、在开放经济中,不是政府宏观政策最终目标的是(b)A:国际收支平衡B: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C:经济均衡增长D:消除通货膨胀决定商品市场与要素养市场均衡是商品或要素的(C.价格). 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d)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d)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上答案都不对1 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C)。A3L8B5L8C.3L5D0L520、收益是指(A)。A成本加利润B成本C利润D利润减成本2 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b)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无限弹性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b)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无限弹性若自发总需求增加1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万元,则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c)A:1B:0.1C:0.9D:0.5 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变动 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变动1 商品的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C)。A向左下方移动B向右上方移动C.沿着横轴或纵轴移动D不动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A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均不正确30、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A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均不正确3 失业率是指(d)A: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B: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C: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D: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C)。AMUAPAMUBPBCMUAPA=MUBPBD以上三个公式都不对1 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a)A:等于零B:等于一C:大于零小于一D:小于一1 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a)A:等于零B:等于一C:大于零小于一D:小于一20、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b),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b)A:不平均,平均B:平均,不平均C:不平均,不平均D:平均,平均收益是指(a)A:成本加利润B:成本C:利润D:利润减成本收益是指(a)A:成本加利润B:成本C:利润D:利润减成本 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B)。A在开始时减少,然后趋于增加B一直趋于减少C.一直趋于增加D在开始时增加,然后趋于减少1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C)。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D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D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3 通货膨胀是(A)。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商品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5 通货膨胀是(a)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 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D)。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与横轴平行的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3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d)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与横轴平行的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1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d)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与横轴平行的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1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C)。 AAVCS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BACS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C.SMCAVC那部分SMC曲线DSMCAC那部分SMC曲线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分为两个学科的时间是(C.20世纪初).2 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d)A:无差异曲线B:消费可能线C:收入消费曲线D:生产扩展路线1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d)A:无差异曲线B:消费可能线C:收入消费曲线D:生产扩展路线1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代表流派是(C.古典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代表著作是(B.国富论).1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C.亚当.斯密).1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时间是(C.17世纪中叶-18世纪末).1西方经济学可以定义为(A.研究如何配置资源).西方经济学萌牙时期的代表流派是(B.重商主义).1 西方经济学萌牙时期的代表著作是(C.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西方经济学萌牙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A.托马斯).西方经济学萌牙时期的时间是(B.15-17世纪中叶).1 西方经济学完善与发展时期的代表著作是(A.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2西方经济学者认为美国的经济是一种(C.混合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金融学等专业 宏微观经济学 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l供给的变动引起(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CMUAPA=MUBPB)3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B下降)4收益是指(A成本加利润)5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C与横轴相交)6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D与横轴垂直的线)7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8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B总是小于1)9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收入水平增加)10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1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12周期性失业是指(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3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14称为狭义货币的是(AM1)15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减少和利率提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多选漏选均不给分。共10分)1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A边际效用递减C边际效用会小于零)2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平均固定成本(A大于0 D递减E趋向于零)3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A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C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小)4按照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供给曲线应是(A短期总供给曲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5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A制定货币政策B发行货币D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 E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三、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每题1分。共10分)1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2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是指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是确定的。()3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倾斜。()4预算线与元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5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6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7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8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关系。()9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10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无差异曲线: 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2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3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人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4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人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5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五、简答题(第1、3题6分。第2题8分。共20分)1简述解决外部性的对策。答:外部性的存在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以及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这无疑导致资源的配置不当。 解决的对策:基本思路是外部影响内在化,主要政策手段包括:税收和补贴、企业合并和明确产权等,前两个政策强调政府的作用,后一个政策则强调依靠市场本身来解决外部性问题。2简述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答: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所致。 导致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提高产品的价格,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造成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引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3简述资源禀赋理论。答:又称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也称H0模型。他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如果两国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相同,生产效率相同,即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同的比较成本,就不会进行贸易。 要发生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两国间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有差别;二是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即生产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六、计算题(第l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 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20一3P,Qs=2+3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 2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O.85(按两部门计算KG和KT),政府同时增加20万元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试求:(14章)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 (2)税收乘数KT:(3)G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4)T为一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1解:商品实现均衡时Qd=Qs 也就是: 20-3P=2+3p P=3在价格P=3时,市场需求量为ll,于是需求价格弹性为ED=9ll当P=3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9/11,价格弹性小于1,属于缺乏弹性,厂商要扩大销售收入应采取提价策略。2参考答案:已知:b=o85 G=20万元T=20万元 KG=1/(1-b)=667 KT=-b/(1-b)=-567 YG=GKG=20667=1334万元 YT=TKT=-567(-20)=1134万元七、论述题(共15分)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答: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虽然可以实现均衡,但由于不能调整生产规模,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能会有亏损。但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使超额利润为零,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 1、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即存在超额利润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新厂商加入,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啬,市场价格下降,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直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2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低,即存在亏损时,则厂商可能减少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一些厂商退出,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下升,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上移,直至亏损消失为止。3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最终使价格水平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长期均衡。4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 5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相比,其区别在于: 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同。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MR=SMC=LMC=LAC=SAC。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 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不可能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获得利润不同。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而完全垄断厂商由于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一、名词解释1、均衡价格:是指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即必须同时满足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这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2、消费者均衡:是指在一定收入约束的条件下,消费者得到的最大的效用满足。其条件是: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3、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满足超过实际支付的部分。其实际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感受。在图形上表现为均衡价格以上、需求曲线以下的部分。4、收入消费曲线:是指消费者均衡点的连线,即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切点的连线。5、恩格尔曲线: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描述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之间的关系的曲线。据其形状可以判断商品的类别。6、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既是商品的价格曲线,又是商品的边际效用曲线。7、蛛网理论:是指描绘周期性商品在价格和产量偏离均衡点时的移动轨迹。有收敛型、发散型、封闭型三种形状。8、收入弹性:是指商品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收入每变化百分之一,需求量会变化百分之多少。收入弹性大于1的是奢侈品,0和1之间的是必需品,小于1的是低档商品。9、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第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百分之一,第二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之多少。交叉弹性小于0的,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大于0的为替代品,等于0的为独立品。1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出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投入替代另一种投入的比率。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并且呈递减趋势。11、生产扩展路线: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联结起来,就形成生产扩展路线。它表明生产规模扩大、产出最优的轨迹。1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是在各种不同产出水平上的短期成本曲线较低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的某一点,对于任何一定数量的不变成本来说,除了个别场合例外,一般不是最低成本的产出,也不是各条短期成本曲线的最低点。13、贡献利润:是指销售总收益与变动总成本之差,是决定企业是否继续生产的标准。14、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其原意是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寡头垄断就是指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15、一级价格差别:是指产品销售按照单位进行,单位产品价格按照边际效用分别定价。一级差别价格消费者剩余最小。16、二级价格差别:是指根据购买数量进行定价。不同的需求量给予不同的价格。17、自然垄断:是一种合理的垄断,它说明整个市场需求只要有一个企业就能得到满足,而不需要两个或更多企业参与生产。尽管这种参与在技术上可行,但在成本上肯定不经济。18、MM定理: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无论是以负债筹资还是以股权资本筹资都不影响企业的市场总价值。即企业以不同方式筹资只是改变了企业的总价值在股权者和债权者之间分割的比例,而不改变企业价值的总额。19、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偿债的风险。20、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资产在运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21、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高效配置的经济制度。22、直接投资:股权资本代表所有者权益,是股东的直接投资。23、引致投资:是指政府通过优惠利率、优惠税率和特殊价格管理等措施,引导非政府机构按照政府意愿进行投资。24、直接调控:是指政府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用行政办法对经济运行进行直接的调节和控制,以达到政府期望的目标。25、间接调控:是指政府通过市场参数本身来影响市场的运行和发展。26、总需求:是指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一个经济中的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策需求和来自国外的需求构成。通常总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成反向变动。27、总供给:是指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的总供给是一定时期内可供使用的消费品和投资品。社会总供给由消费、储蓄和税收三部分组成。通常总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同向变化。28、总需求曲线:是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29、总供给曲线:是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它反映了在每一既定的价格水平时,所有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品与劳务的总和。30、国民消费曲线:是表示收入和消费之间关系的曲线。它与45度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它的斜率大小则关系到它与45度线的交点位置,进而影响均衡的国民收入。31、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会导致公众消费或企业投资减少,使得总需求增加有限,甚至没有增加的情况。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整个经济是否存在大量的闲置生产能力。32、相对优势原理:一个国家应当生产并出口自己商品中具有成本优势的商品和服务。33、进口替代战略: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进口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34、汇率:是指一个国家货币与另一个国家货币交换的比率,也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35、发展出口战略:是指把外贸重点方放在产品出口上,大力开拓出口产品,扬长避短,尽可能扩大本国出口份额,以出口带动进口的战略。36、外贸乘数:在开放经济中,出口每增加1个单位,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其数值上等于1/1-b+j(不考虑税收)。 37、乘数原理:指消费、投资和出口等因素的变化,带动国民收入同方向的倍数变化。38、加速原理:国民收入的增加(减少)会反作用于投资,使投资的增长(减少)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下降),这就是加速原理。39、财政政策: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作出的选择,或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所做出的决策。40、拉弗曲线:描述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税率能增加税收;但如果税率超过一定比例,提高税率反而会使税收收入减少。4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利率,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的宏观经济政策。42、LM曲线:是指表示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利息率与均衡国民收入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曲线。在LM曲线上,每一点表示的利息与国民收入的组合恰好使得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43、IS曲线:是指表示使得产品市场处于均衡利息率与均衡国民收入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曲线。在IS曲线上,每一点表示的利息与国民收入的组合恰好使得投资等于储蓄。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4、洛伦斯曲线: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45、基尼系数:根据洛伦斯曲线计算出来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序的指标。46、(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在任何情况下,试图依据个人偏好次序得出社会偏好次序是不可能的。47、科斯定理: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害的外部性降到最低。二、判断题1. 均衡价格就是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2. 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3. 均衡价格就是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4. 消费者均衡就是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5. 因为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6. 货币的边际效用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7.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8. 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的所得超过其边际成本的部分。9. 低档商品就是其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的商品。10. 无谓损失就是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部分。11. 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正数。12. 价格上升时,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是负数。13. 价格下降时,吉芬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14. 如果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该价格一定会下跌并向均衡价格靠拢。15.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小于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发散型的。16.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收敛型的。17.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等于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封闭型的。18. 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销售税主要由生产者负担。19. 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销售税主要由消费者负担。20. 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则销售税主要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21. 对香烟征收销售税时,其税收主要由生产者负担。22. 对小汽车征收销售税时,其税收主要由消费者负担。23.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24.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25.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零,则这种商品是一般的正常商品。26. 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27. 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1,则这两种商品是补充品。28.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29. 生产扩展路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者均衡点的集合。30. 当企业增加产出主要是依赖生产要素Y而非X时,其扩展路线是下凹型的。31. 当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时,所需劳动力增加50,资本增进2倍。则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32. 当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的递增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右端。33. 企业规模的选择应当以能达到最低平均成本的规模为最佳。34.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3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目的是实现规模经济。36. 私有制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占有权的排他性。37. 任何企业都要经历发育、繁荣和衰老三个阶段。38. 只有当产权明晰以后,国有企业才能实现“两权分离”。39. 任何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劳动力和资本。40. 我国企业大体上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和私人制。41. 公司治理结构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和工会组成。42. 在短期内如果企业没有经济利润,就不应当生产。43. 不管市场结构如何,企业的边际收益线都向右下方倾斜。44. 贡献利润就是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45. 在短期内当企业存在贡献利润时,企业就应该投产,并且盈利。46. 在任何时候,只要商品价格高于平均变动成本,企业就应继续生产。47. 短期中的供给曲线就是整条MC线。48. 长期供应曲线是长期边际成本线的一部分,并且比短期供应曲线平坦。49.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如果边际成本降低,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该企业应当降价销售。50. 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51. 完全垄断都是不合理的。52. 任何行业都应该引进竞争机制。53. 三级价格差别所获得的生产者剩余比一级价格差别的大。54. 垄断竞争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比寡头垄断企业激烈。55. 如果企业使用的生产要素从完全竞争市场上购入,生产的商品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出售,则其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都是常数。56. 不管企业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属于何种市场,企业生产决策的原则都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57. 相同的收益必定收益率也相同,相同的收益率必定风险也相同。58. 任何债券都是领取固定利息的,所以是没有风险的。59. 资产组合的目的是尽可能取得最大的收益,并使风险降为最小。60. 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都是可以消除的。61. 如果某项目的系数大于1,说明该项目的风险收益大于整个市场的风险收益。62. 如果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为10,而某项目的无风险报酬率为5,风险报酬率为6,那投资者一定会投资。63. 信息的有效性是指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充分地反映出有关价格等可利用的信息。64. 弱式市场效率是指现今的证券价格能充分反映其过去的所有信息。65. 在半强式效率市场中,没有一个投资者可以运用公司的年度报告、证券交易所电传的股票行情信息、出版的投资建议报告等这些公开可得的信息,赚取超额利润。66. 在有效市场中,不存在尚未被利用的信息。67. 漏出就是进入或者增加对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即期消费;注入就是退出或者减少对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即期消费。68. 税收是注入,政府支出是漏出。69. 进口是注入,出口是漏出。70. 企业投资是注入,居民储蓄是漏出。71. 国民经济均衡时一定要求做到预算平衡、存货平衡和外汇收支平衡。72. 只要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生产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利用,失业问题就能基本解决,国民经济结构就比较合理。73. 只要物价水平不断上升,商品供给总量就会不断增加。74. 在一般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75. 长期国民消费曲线的斜率比短期国民消费曲线的斜率更大更陡直。76. 要发展经济就要坚持节约。77.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是指在资本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利率与投资水平的关系。78. 利率的变化会引起投资边际效率曲线的移动。79. 当投资需求扩张时,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向右上方移动。80. 如果利率不变,而风险增强,企业投资量就会减少,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向左下方移动。81. 当企业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时,即使利率下降,投资规模也难以扩大,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向左下方移动。82.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与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是同一条曲线。8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投资减少10亿元,国民收入一定减少10亿元。84. 如果不征税时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2,开征20的税后,乘数为1.67。85. 如果财政支出的增加来自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中央银行因此增发货币,那么财政支出的增加不会引起消费和投资的减少,挤出效应也不存在。86. 如果财政支出的增加来自商业银行的认购公债,那么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就会缩小,挤出效应也会存在。87. 政府借债一定会产生挤出效应。88. 挤出效应是否存在取决于整个经济是否存在着大量的闲置生产能力。89. 政府为了遏制通货膨胀而抽紧银根时,挤出效应一定存在。90. 货币贬值一定会使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好转。91. 根据乘数原理,只要增加投资和消费,国民收入就会增加。92. 当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时,乘数也为0。93. 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94. 乘数发挥作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95. 倘若在某一轮次上生产已经达到极限,无法进一步扩大以满足社会的新增需求,那么乘数作用就不能充分表现出来96. 对贫穷的经济增长比较缓慢的国家来说,因为乘数作用不明显,故不能过于偏重扩大消费、增加投资,增加国民收入97. 在开发经济中,国民收入因为边际出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而且进口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小。98. 加速原理与乘数原理一样,存在一些局限。99. 乘数与加速原理的互为因果,互为前提造成了国民经济由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的周期性波动。100. 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就向右平行移动。101. 可采取减少政府购买的办法来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102. 中央银行可采取卖出国债的政策来实施扩张型货币政策。103. 补偿性财政政策就是用繁荣时期的预算盈余,弥补萧条时期留下的预算赤字,以实现经济周期中的政府收支平衡。104. 提高税率就能增加税收。105. 如果物价水平普遍下降,则LM曲线会朝右下方移动。106. 内债与外债都是债务,在本质上无任何差别。107. 在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左上方的区域表明储蓄小于投资。108. 在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右下方的区域表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109. 在LM曲线右下方和IS曲线右上方的区域表明储蓄大于投资。110. 在LM曲线右下方和IS曲线左下方的区域表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111.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大,采取财政政策的效果好。112.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采取财政政策的效果好。113.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采取货币政策的效果好。114.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采取货币政策的效果好。115. 只要一方的景况达到了最大化,就实现了消费者福利的最优。116. 只要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最大,就实现了生产者效率的最优。117. 产品替代最优条件就是同时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最优的条件。118. 公共物品的生产决策与私人物品的生产决策一样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决定。119. 市场经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资源的配置作用。120. 如果人们因经济条件有限而较少或甚至不消费和使用有益品,政府可以补贴或强制性的免费提供的办法引导人们去消费和使用。121. 有益外部性说明商品的生产成本低于它应当支付的社会成本。122. 有益外部性说明商品的生产收益高于它应当得到的社会收益。123. 商品有益的外部性会导致商品供应的不足。124. 商品有害外部性是指在商品生产的社会的边际成本大于企业的边际成本,或者社会得到的边际收益小于企业得到的边际收益。125. 供应曲线都向右上方倾斜。126. 外部经济会使行业供应曲线较为陡直;而外部不经济则将造成行业供应曲线较为平坦。127. 对有害外部性的商品生产都应禁止。128. 无谓损失是指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部分。三、选择题1.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A.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 供给曲线是一条向(B.右上方)倾斜的曲线。3. 如果货币效用要大于消费者所购入的商品的效用,则他不会(B.继续购买)。4. 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3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用(B.12元)来购买这支钢笔。5. 如果生产者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生产者应该(B.扩大生产)。6. 无谓损失就是(C.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不到的部分)。7. 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可能线(B.向右上方移动)。8. 若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但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则消费可能线(D.绕着某一点转动)。9. 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C.所表达的经济意义完全不相同)。10. 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则该商品极可能是(A.必需品)。11. 已知消费可能线的方程为2X+5Y=10,则该消费可能线是()。12. 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5,收入效应X* X2+3。则该商品是(A.正常商品)。13. 已知某一般抵挡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X1X2=2,则替代效应X2X3=(D.+1)。14. 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2=+4,收入效应X2X3=3,则该商品是(B.一般低档商品)。15. 已知某一般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X*X2-2,则替代效应X1X*(D.+3)。16. 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3,收入效应X*X2-5。则该商品是(C.吉芬商品)。17. 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18. 蛛网理论主要是针对(B.周期性商品)。19.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5,其供给弹性等于1.5,则蛛网的形状是(C.封闭型)。20.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5,其供给弹性等于1.8,则蛛网的形状是(B.发散型)。21.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5,其供给弹性等于0.8,则蛛网的形状是(A.收敛型)。22. 香烟的蛛网形状是(B.发散型)。 23. 农产品的蛛网形状是(B.发散型)。24. 目前我国私家车的蛛网形状是(A.收敛型)。25. 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8,供给弹性等于0.5,则其销售税(B.主要由生产者承担)。26. 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2,供给弹性等于1.5,则其销售税(A.主要由消费者承担)。27. 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8,供给弹性等于0.8,则其销售税(C.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28. 对香烟征收销售税时,其税收(A.主要由消费者承担)。29. 对小汽车征收销售税时,其税收(B.主要由生产者负担)。30.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1.2,则这种商品是(C.奢侈品)。31.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0.6,则这种商品是(B.必需品)。32.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0.8,则这种商品是(A.低档商品)。33. 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0.4,则这两种商品是(C.补充品)。34. 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1.8,则这两种商品是(B.替代品)。35. 当企业增加产出主要是依赖生产要素Y而非X是,其扩展路线是(A.上凹型)。36. 当企业增加产出主要是依赖生产要素X而非Y是,其扩展路线是(B.下凹型)。37. 某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100%,所需劳动力增加150%,资本增加60%,则该企业属于的行业是(B.劳动密集型)。38. 某企业有三种规模选择,当产量为1000时,第一种规模的平均成本为30,第二种规模的平均成本为35,第三种规模的平均成本为25,则企业应该选择(C. 第三种企业规模)。39. 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的递增,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A.左端)。40. 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的递减,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B.右端)。41. 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的常数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C.最低点)。42. 在以下关于单位贡献利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单位贡献利润是指商品价格减平均可变成本)。43. 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5元,平均成本12元,平均可变成本10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B.继续生产且有利润)。44. 面临突点需求曲线的寡头垄断企业,其生产成本稍有下降时,则最可能的结果是(D.继续增加)。45. 当某行业由一家垄断时,商品的平均成本为15元;由两家企业垄断时,商品的平均成本为10元;由三家企业垄断时,商品的平均成本为12元,则该行业最好由(B.两家企业)组成。46. 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原则是(A.利润最大化)。47. 要想达到消费者剩余最小,采取(A.一级价格差别)。48. 某旅游景点,对一般参观者门票为50元,对学生门票为25元,这种价格策略是(C.三级价格差别)。49. 已知企业销售10个产品的总收益为100元,销售11个产品的总收益为108元,则第十一个产品的边际收益是(B.8元)。50. 已知某时期国库券的收益率为5,通货膨胀为3,投资者投资要求的报酬率为14,则其期生的风险报酬率为(A.6%)。51. 如果系数大于1,则说明(A.该项目的风险收益大于整个市场的风险收益)。52. 在下列因素中,(C.企业投资)是国民经济的注入因素。53. 在下列因素中,(B.税收)是国民经济的漏出因素。54. 国民经济应当争取实现(B.第二种均衡)。55. 当国民经济中的生产能力过剩时,最好采取的政策是(A.扩大总需求)。56. 在短期中,调节国民经济均衡的是(D.物价水平)。57. 已知国民消费曲线是C=50+0.8Y,处于超支的点是(A.Y200)。58. 认为当前收入决定当前消费的消费理论是(A.绝对收入假说)。59. 认为人们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是(C.生命周期假说)。60. 认为消费者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性收入的是(B.持久收入假说)。61. 假设银行利率为6,A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2,B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5,C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8,则投资者应该选择(C.C类投资)。62. 在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9的情况下,出现5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时,国民收入减少量为(C.500亿元)。63. 若不征税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开征10的税,乘数为(B.3.6).64. 如果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征税来增加政府开支,而这税款中的一部分本来为个人和企业用于消费和投资,一部分用于储蓄,那么挤出效应(A.部分存在)。65. 如果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征税来增加政府开支,而该税款本来为个人和企业全部用于消费和投资,那么挤出效应(C.全部存在)。66. 如果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征税来增加政府开支,而该税款本来为个人和企业全部用于储蓄,那么挤出效应(B.不存在)。67. 当(A.ex+em1)时,货币贬值使该国国际收支状况好转。68. 当(C.ex+em1)时,货币贬值使该国国际收支状况恶化。69. 在下列各种情况下,(A.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0.6 C.开放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0.8,边际进口倾向0.2)的乘数最大。70. 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C.增加500亿元)。71. 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100+0.9Y,进口函数为M=10+0.1Y。如果出口增加50亿元,则国民收入(C.增加250亿元)。72. 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B.向右平行移动)。73. 当消费增加时,IS曲线(B.向右平行移动)。74. 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是(C.增加财政转移支付 D.增加政府购买)。75. 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C.降低再贴现率 D.买入国债)。76. 在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右上方的区域内,(B.储蓄大于投资 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77. 在LM曲线右下方和IS曲线右上方的区域内(B.储蓄大于投资 C.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78.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大,则(B.货币政策的效果好)。79.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则(A.财政政策的效果好)。80. 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B.右下方移动)。81.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增加的结果是(B.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升高)。82. 关于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正确说法是(A.洛伦斯曲线弯曲程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83. 按照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原则分类,财政支出分为两大类:(A.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四、问答题1.用图像说明价格下降时,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答:如图所示,商品X价格下降(Y商品价格不变)后,消费可能线由AM1旋转到AM2,作一条与AM2平行的消费可能线(虚线)BM与U1相切。O1与O同在U1这条无差异曲线上,效用水平相等,但X的消费量增加到X,因此X1X是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BM3平行移动到AM2,说明收入增加,引起的X消费量变化为XX2(负),收入效应为XX2,总效应为X1X2(负)(注意其他商品的变化)。2.用图象说明价格上升时,一般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如图所示,商品X价格上升(Y商品价格不变)后,消费可能线由AM1旋转到AM2,作一条与AM2平行的消费可能线(虚线)BM*与U1相切。O1与O*两个均衡点同在U1这条无差异曲线上,效用水平相等,但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X商品的价格上升了,因此消费量减少了,而Y商品的消费量增加了,因此X1X*是价格上升时的替代效应(负);同时涨价造成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减少,表现为消费可能线由BM*平行移动到AM2,说明收入减少,引起的X的消费量变化为X*X2,者就是收入效应,总效应为X1X2(注意其他商品的变化)。3.说明收入弹性的宏观和微观意义。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或者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从宏观来讲,研究收入弹性是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服务;二是协调各种水平发展的合理比例;三是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人员的收入现状。从微观来讲,研究收入弹性有利于企业进行正确的销售决策,降低甚至避免经济周期影响带来的损失。3.作图说明农产品的蛛网形状。答:一般来说,农产品的供给弹性要大于需求弹性,因为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短,只要价格上升,农产品的供给就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较小,所以农产品的蛛网往往是发散的。如下图所示,顺着箭头,可以看到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蛛网是发散的。4.简述交叉弹性对企业经营决策的作用。答:交叉弹性是一个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另一个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或者是此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彼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此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彼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值。如果该比值大于零,表明此商品与彼商品是替代商品,因为此商品价格上升,此商品需求量减少,致使彼商品需求量增加。如果该比值小于零,表明此商品与彼商品是互补商品,因为此商品价格上升,此商品需求量减少,彼商品的需求量也减少,此商品与彼商品共同消费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如果该比值等于或趋向于零,表明此商品与彼商品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对企业来说,如果它的商品与别的企业的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表明它的商品与别的企业的商品是互补商品,它们可以联合起来走共同发展的道路。如果这个企业的商品与别的企业的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零,表明这两个商品是替代商品,这两个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该企业要警惕别的企业抢占它的商品的市场份额。5.简述征收销售税的负担。供给和需求弹性的大小不仅影响蛛网的收敛或发散,而且决定政府征收的销售税究竟由谁来负担。一般来说,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的商品,销售税主要由消费者承担;而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商品,销售税主要由生产者来负担。6.垄断性竞争企业如何定价?答:所谓垄断竞争市场是指那些存在着商品产品差异的市场。在这些市场中的个别企业既能决定自己的产量,又能决定自己商品的价格。 如图所示,垄断竞争企业的价格决策是个不断调整的“试错” 过程。如一个垄断性竞争企业估计目前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AR1,它的边际成本曲线为MR1,根据MR1MC的原则,其产品的价格应为P1,期望的销售量为Q1,但实际的销售量却只有Q1,因为实际的市场需求曲线只是D-AR2,所以在P1的价格水平上,遇到D-AR2曲线回落,需求量只停留在Q1。该企业只能将估计的需求曲线调整至D一AR2,否则就会因为产出过多而亏损。根据D一AR2的曲线,得出的MR2与MC相交,可以制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为P2,期望的商品销售量为Q2。但是,由于其它因素影响,实际需求萎缩致使需求曲线低于D-AR2的水平,所以该企业的实际销售量也没有达到Q2,而只停留在Q2。这又迫使管理者再次调整对需求曲线的估计。此调整可以不断进行,直至估计正确为止。如果,该企业第三次根据P2和Q2交点所处的需求曲线,判断D-AR3为正确的需求曲线,然后据以做出MR3与MC相交,这就把价格产出的决策定在P3和Q3上,此时只有一个Q3,而没有Q3,没有实际商品需求量与期望的需求量的背离,需求估计和价格一产出调整过程就到此为止。所以,在垄断性竞争的市场中,企业有某种程度的价格制定权,但是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这种权力。企业要取得利润极大值,必须小心注意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价格产出决策。7.某旅游景点规定:普通旅客的门票价格为50元,而学生的门票价格为25元。请用三级价格差别原理说明这种价格决策的好处。答:三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需求弹性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得利润极大化。只要是不同的市场,其价格弹性就有差异,企业就可以制定不同的价格来获得较多的利润。三级差别价格如图所示:旅游景点面对两个不同价格弹性的市场普通旅客A和学生B,其实现利润极大化的价格步骤是:首先,对市场A和B进行调研,找出这两个市场的需求(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然后,将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水平相加,得出两个市场之和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为确定MRMC做好准备。再求出企业的MC与两个市场(企业A加企业B)的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如图(c)X点所示;最后,企业将进行利润极大化的价格一产出决策。它有两种选择:一是在两个不同市场上都制订PT的价格,这种统一的价格可得到的销售收入为图(c)中的阴影区域;二是按X点作水平线引伸至市场A和B中去,分别与市场A和B的边际收益曲线MRA和MRB相交,从而分别进行这两个市场的价格一产出决策:在市场A为QA产出销售量和PA价格;在市场B为QB产出销售量和PB价格。由于PAPB,所以它们的价格明显不同。显然,第二种选择比第一种选择的销售收入大,因为图(a)和图(b)两块阴影区相加比(c)的阴影区大,在边际成本MCT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后一种选择的利润比前一种选择也更大。所以,旅游景点规定普通旅客的门票价格为50元,而学生的门票价格为25元,能够增加其销售收入。8.自然垄断的形成及其规避自然完全垄断是一种合理的垄断,它说明整个市场需求只要有一个企业就能得到满足,而不需要两个或更多企业参与生产。对自然垄断企业的管理:第一,防止新企业的盲目进入。就是要将价格降低到新进入的企业无利可得,甚至亏损,其效果比任何行政命令好得多。如图514所示。所有企业的生产成本为ATC,E1为大企业的边际收益,E2为新进入企业的边际收益,若价格为P1。那么大企业和新进入企业都有利可得,因为平均成本线低于它们的边际收益线,当然大企业的收入要高于新进入的企业。但如果价格定在P2上,此时新进入的企业一定会亏损,因为它的需求曲线是D3,低于ATC,更不用说这里没有画出来的MR了。第二,限制自然垄断企业的虚假利润,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要从消费者剩余角度展开。如图515所示,由MRMC所决定的垄断价格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这高出部份是生产者的所得,也是消费者的所失,同时形成的三角形A就是无谓的损失。垄断利润越高无谓损失就越大,所以要采取措施限制垄断利润,才能维护社会的利益。第三,防止垄断企业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根据不同的外部性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会产生给外部不经济的自然垄断企业,则要采取措施限制引导它的生产。9.三级价格差别原理。如图51所示,(1)分别作出两个具有不同需求弹性的市场的需求曲线ARA、ARB和边际收益线MRA、MRB。(2)根据ARTARAARB,MRTMRAMRB,作出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线。如图52所示,(1)企业的边际成本线MCT与整个市场的边际收益线MRT相交于点X,再由点X确定相应的价格与数量,从而得出销售收入(图C中的阴影部份面积)。(2)由点X引一条水平线,与边际收益线MRA、MRB分别相交于点X1、X2,在作出相应的销售收入(图A、B中的阴影部份面积)。通过数学证明可知,图A、B中的两块阴影部份面积之和大于图C中的阴影部份面积,即分别定价所得的销售收益之和大于统一定价所得的销售收益。10.企业理财要考虑的问题?企业理财要考虑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筹资成本,也就是用尽可能低的资本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二是风险问题,如果企业负债过多,则标志着企业风险增加。正因为筹资成本与风险问题并存,迫使企业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做艰难的选择。11.结合图形说明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情况下的要素投入。(图见P28)企业要素投入决策的原则是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的边际销售收入。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要素的价格即要素的边际成本为常数。要素的边际销售收入等于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要素的边际产量程递减规律,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产品价格随销售量增加而减少。如图所示,边际销售收入(MRP)和要素边际成本(MRC)交点所对应的X1最优投入量。12.什么是MM定理?在现实中,MM定理存在吗?为什么? 答:MM定理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无论以负债筹资还是以权益资本筹资都不影响企业的市场总价值。企业如果偏好债务筹资,债务比例相应上升,企业的风险随之增大,进而反映到股票的价格上,股票价格就会下降。也就是说,企业从债务筹资上得到的好处会被股票价格的下跌所抹掉,从而导致企业的总价值(股票加上债务)保持不变。企业以不同的方式筹资只是改变了企业的总价值在股权者和债权者之间分割的比例,而不改变企业价值的总额。 MM定理是在高度抽象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难免会遇到来自现实生活的挑战。因为税收的列支的先后、破产的可能性、对经理行为的制约、维持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控制权等五个方面的因素表明:股权资本筹资和债券筹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不同,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市场的总价值。13.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是什么?答:国民经济均衡是指三对漏出和注入因素总和的平衡,即政府税收、储蓄、进口的总和等于政府购买、投资、出口的总和。而不一定同时要求做到预算平衡(政府税收=政府购买)、存贷平衡(储蓄投资)和外汇收支平衡(进口=出口)。(注入回刺激国民经济的发展;漏出回抑制国民经济的发展)。14.国民经济均衡的形式有哪几种?哪一种形式最佳?为什么? 答:国民经济均衡的形式有以下三种: (1)低水平的均衡。这种均衡状态表现为社会产出水平低、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失业人数众多,国民经济很不景气,这种不均衡状态为总需求不足所造成。(2)高水平的均衡。高水平均衡状态表现为产出水平高、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失业问题基本解决,国民经济结构比较合理,呈现经济繁荣但不过度的局面。(3)超能力的均衡。这种均衡状态仅仅表现为货币的均衡,实际上是货币供给过多,可供物资太少,此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是通过物价的上涨来实现的,所以通货膨胀严重。一国应当争取实现第二种均衡,尽量避免第一种和第三种均衡。因为:第一种均衡是国民经济萎缩的均衡;第三种均衡是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国民经济过度膨胀的均衡。15.当国民经济中的生产能力过剩时,最好采取什么政策?请作图说明理由。答:如图所示,总需求曲线ad1与总供给曲线as交于as的平坦部分,说明国民经济中的生产能力过剩,这时刺激和扩大总需求可以有效地增加国民收入。总需求曲线从ad1向右上方移动到ad2,价格水平上升不快,但产出却可以较快地从y1增加到y2。16.简要说明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和等于总收入,即YCI;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即APCAPS=1;MPC+MPS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17.简述绝对收入假说的主要观点。答:绝对收入假说是由凯恩斯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消费倾向。其主要观点如下: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边际消费倾向是正值,但小于1。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递减。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概括起来,绝对收入假说的中心是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以及边际消费的倾向递减。18.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哪些? 答:因为挤出效应是指财政支出增加导致消费和投资减少,从而使得总需求增加有限的现象。财政资金来自税收,则会形成消费和投资的减少、经济繁荣时期的挤出效应小,衰退时期挤出效应大,宏观政策松时挤出效应小,紧缩时挤出效应大。 19.简述财政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答:财政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是指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财政自动增加税收,减少支出,遏制社会总需求;而在经济萧条的时候,财政又会自动减少税收,增加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使得过热的经济降温,过冷的经济升温,国民经济因此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工具主要有累进所得税和转移支付,但是它们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仍然需要其它财政政策手段。20.简述持久收入假说的主要观点。答:持久收入假说是由弗里德曼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的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暂时性收入则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弗里德曼所以认为,决定人们消费支出是他们持久的、长期的收入,而不是短期的可支配收入。因为短期可支配收入是受许多偶然因素影响的经常变动的量,而人们的消费却不会随这种收入的波动而变动。人们的消费同短期的经常变动的收入没有稳定的函数关系。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人们实际上是根据他们在长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来进行消费。一时的经常性的短期收入变动只有在影响持久收入水平时,才会影响消费水平。21.简述生命周期假说的主要观点。答:生命周期假说是由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他们依据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从对个人消费行为的研究出发: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能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将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费与储蓄,使一生中的收入等于消费。因此,消费就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于一生的收入。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即每个人都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也就是说,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消费和储蓄决策反映了家庭在其生命周期内谋求达到消费理想分布的努力,而家庭的消费要受制于该家庭在其整个生命期间内所获得的总收入。22.分析净出口的决定因素。决定净出口的因素主要有:(1)消费者的偏好的变化。(2)一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一般来说,国民收入的提高将增加居民对外国商品的需求,边际进口倾向相应提高,结果在出口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会相应下降。可用下图说明:净出口随进口的增加而减少,同时使国民收入也减少。横轴是国民收入,纵轴是净出口,净出口曲线(X-M)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由于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净出口曲线从X-M1下移到X-M2,X-M2比X-M1更陡直,表明边际进口倾向比前者更大,国民收入的下降速度比前者也更快。(3)相对收入水平的变化。一国对外国相对收入水平提高,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也会增加,在出口不变的情况下,净出口的情况也可能恶化;反之则可能改善。(4)价格水平的变化。一国价格水平上升,就是外国商品价格相对便宜,该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在出口不变的情况下,其净出口的形势也会恶化;反之则可能改善。23.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有哪些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即收大于支的顺差,或支大于收的逆差,如果数额大,时间长,就会引起国民经济失衡。一国国际收支的顺差过多,表现为商品出口和外汇收入的增加,它在促进一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的同时,也使该国受到通货膨胀的压力。因为该国的商品外流,货币供给却大大地增加了。一国国际收支逆差过多,可能是前期引进外资过多,使用不当,本期发生了债务危机;也可能是进口过多,出口有限,总需求下降,失业增加,国民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24.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由于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同时发生作用,所以消费或投资的增长会导致国民收入乘数扩张,而国民收入的扩张又使投资加速增长,此过程持续进行下去,直至消费下降;而消费的下降将导致国民收入减少投资以更大幅度下降,国民收入将进一步倍数收缩,到设备更新的开始,投资增加,国民收入从低谷回升。这就是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25.LM曲线的由来及其变动。LM曲线表明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货币供给都等于货币需求。也就是LM曲线是由其他三个图像的已知条件求出来的。LM曲线因此是利率与国民收入的不同组合条件下,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轨迹,它是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只有在国民收入和利率呈正比关系时,才能实现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相等。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或货币的投机需求减弱,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上方移动。如图13-3所示。(P38)偏离LM曲线的点都要向LM曲线移动,这是因为在不是LM曲线上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会导致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或者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从而形成向LM曲线回归的压力。如图13-4所示。(P39)26.IS曲线的由来及移动IS曲线,就是在利率和国民收入不同组合条件下,投资与储蓄相等的曲线。也就是根据其他三个图像的已知条件,描图做出IS曲线。若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国民边际消费倾向缩小,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向左上方移动。进一步讨论,所有影响投资边际效率和国民边际消费倾向背后的因素都影响IS曲线的位置。如图13-5所示。(P39)偏离IS曲线的点都要向IS曲线移动,这是因为偏离IS曲线的点,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将导致投资大于储蓄,或者投资小于储蓄,从而形成IS曲线回归的压力。如图13-6所示。(P40)27.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同时均衡。把图13-3和图13-5合并在一起,就可得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图形,如图13-7所示。(P40)因为,所以,在LM曲线以上的区域,因为货币的交易 需求已经为国民收入锁定,利率偏高致使货币的投机需求减少,所以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而在LM曲线以下的区域,同样在货币的交易需求为国民收入锁定的情况下,利率偏低致使货币的投资需求增强,所以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在IS曲线以上区域,因为利率偏高,而储蓄已经为国民收入锁定的情况下投资就小于储蓄;在IS曲线以下曲线以下区域,利率偏低,同样在储蓄已为国民收入锁定的情况下,投资大于储蓄;如图13-7所示。28.IS与LM曲线的移动导致均衡利率和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货币供给增加、物价水平下降,货币的投机需求增强都将导致LM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这些变量的反向变动,则会使LM曲线向左平行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减少。投资、消费增加,储蓄减少都会导致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这些变量的反向变动,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减少。如图13-8所示。(P41)29.论述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在经济萧条时期,货币政策应如何操作?结合IS-LM曲线说明。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息率,所有引起IS曲线和LM曲线变动的因素都会引起均衡收入的均衡利息率的变动。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投资、政府购买、储蓄(消费)、税收。如果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增加、储蓄减少(从而消费增加)、税收减少,则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若LM曲线位置不变,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均衡利息率提高。相反,如果投资减少、政府购买减少、储蓄增加(从而消费减少)、税收增加,则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若LM曲线位置不变,均衡国民收入量减少,均衡利息率升高。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有: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如果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供给增加,则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假定IS曲线的位置不变,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均衡利息率下降。反之,如果货币需求增加、货币供给减少,则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在IS曲线位置不变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减少,均衡利息率升高。此外,IS曲线和LM曲线同时变动也会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息率发生变动。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息率变动的结果要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变动的方向和幅度。30.解释帕累托最优化的三个条件。答:帕累托最优化由消费者、企业和社会效益最优化条件三方面的内容构成。其中:消费者福利最优化的条件是:消费者的各自商品组合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或不变,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境况变坏。如图所示,当两条无差异曲线ic乙2与ic甲2相切于点e时,它们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把所有这些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相连,可得到一条甲和乙消费最优条件的得契约曲线,也就是满足消费者福利最优化的点的组合。生产效率最优条件就是两条等产量曲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再作任何一种变动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生产者得到更多的产出或者保持相同的产出,而不使另一个生产者减少产出。产品替代的最优条件是要求生产x和y的最优比率恰好等于消费x和y的最优比率,也就是说生产产品x和y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要恰好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这样的资源利用将同时使生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程度。31.不可能定理在建立社会福利函数方面有何意义?答: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的偏好次序。根据阿罗不可能定理:正如国家活动所表现的那样,社会选择总是包含着国家权力的影响,社会福利并不是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关心得更多的是增长问题,而不是福利最优化的问题。确实兼顾所有人的愿望,而不带有政府的影响的社会福利函数几乎是无法建立起来的。五、计算题1、某公司对其产品与消费者收入的关系估计如下:Q=20000.2I,Q为需求数量,I为平均家庭收入,请分别求出I=5000元,15000元,30000元的收入弹性。2、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 =10,求P=1时的需求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解:Q =(-1/3)P + 10/3 ,P=1,Q =(-1/3)1+10/3 = 3ep = -dQp/dpQ = -(-1/3)1/3 = 1/9因为弹性系数小于1,提价才能扩大销售收入。3、已知某产品的价格下降4%,致使别一种商品销售量从800下降到500,问这两种商品是什么关系?交叉弹性是多少?解:eyx =(Qy/Qy)/Px/Px)=(500-800)/(500+800)/2/-4% = 150/134、已知成本函数为TC=300015Q3Q2Q3,Q为产出数量:(1) 产出为500单位时,AFC是多少?(2) 产出为1000单位时,AFC是多少?(3) 产出为300单位时,AVC是多少?(4) 在产出多少单位时,可变投入开始发生边际收益递减?(5) 在产出多少单位时,可变投入开始发生平均收益递减?(6) 指出相对应的生产阶段。解:(1)产出为500单位时,AFC=3000/500=6(2)产出为1000单位时,AFC=3000/1000=3(3)产出为300单位时,AVC =(15Q3Q2Q3)= 89115(4)MC = dTC/dQ = 15-6Q+3Q2MC求导,并令其等于0,即 -6+6Q=0 Q=1(5)在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相交前,平均可变成本递减,即平均收益递增,到了AVC = MC后,平均可变成本递增,即平均收益递减,所以这里要求AVC = MC时的Q值,即15-3Q+ Q2=15-6Q+3Q2 Q=1.5(6)在Q=1.5前属于产出递增的阶段,在Q=1.5后属于产出增减的阶段。5、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5L+10K-2L2-K2劳动的价格PL=3,资本的价格PK=6,总成本TC=54,试求该企业的最优要素组合。解:由企业的生产函数Q=5L+12K-2L2-K2可得:MRL=5-4L,MPK=12-2K按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MPL/MPK=rL/rK(5-4L)/(12-2K)=3/6TC=3L+6K=54L=2,K=86、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求利润最大化的总产量、价格和利润。解: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由Q=140-P得:AR=P=140-QTR=140Q-Q2 MR=140-2QMC=10Q=10Q+20Q=10P140-10=130TR-TC=140Q-Q2-(5Q2+20Q+10)=10107、X和Y公司是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两家各占市场份额一半,故两家公司的需求曲线均为P=2400-0.1Q,但X公司的成本函数为TC=400000+600Qx+0.1Qx,Y公司的成本函数为TC=600000+300Qy+0.2Qy,试计算:(1) x和y公司的利润极大化的价格和产出。(2) 两个企业之间是否存在价格冲突?(3) 你是X公司的经理,你将对Y公司的定价采取什么对策?解:(1)X公司:TR2400Qx - 0.1Qx2对TR求Q的导数,得MR2400-0.2Qx对TC=400000+600Qx+0.1Qx2 求Q的导数,得MC600+0.2Qx令MRMC,得:2400-0.2Qx600+0.2Qx Qx=4500,再将4500代入P2400-0.1Qx得:P2400-0.145001950Y公司:对TR2400QY2-0.1QY2 对Q求导,得:MR2400-0.2QY 对TC=600000+300Qy+0.2QY2求Q的导数,得:MC300+0.4QY 令MRMC,得:300+0.4QY =2400-0.2QY QY=3500,再将3500代入P2400-0.1Q中,得PY =2050 (2)两公司之间存在价格冲突。 (3)这两个企业定价不同,所以确实存着价格冲突。如果仅从价格上看,X公司处于优势。但在实际中,企业竞争不仅仅是价格竞争,而要涉及到企业整体方方面面的考虑。所以,X公司对Y公司的定价反应还要考虑其它因素,不能仅考虑价格差异。 8、一个厂商在劳动市场上处于完全竞争,而在产出市场上处于垄断。已知它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为P200Q,当厂商产量为60时获得最大利润。若市场工资率为1200时,最后一位工人的边际产量是多少?解: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即为平均收益曲线,即:ARP200Q因此,总收益曲线为:TRARQ200QQ2边际收益曲线为:MR2002Q由于劳动市场完全竞争,产出市场垄断,因此厂商使用劳动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为:MRPMRMPR(2002Q)MP1200,利润最大化时,Q60代入,MR15。9、完成下列表,这个表说明企业只使用一种投入:问:利润极大化的投入W的使用数量为多少?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利润极大化的投入为4个单位,此时MPRX为60,而MPCX为55,二者最接近,所得销售收入为340元,所负担成本为220元,利润为120元。10、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CIG,I200.15Y,C400.65Y,G60。试求:(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2)均衡的Y,C,I。解:(1)边际消费倾向B0.65,边际储蓄倾向10.650.35(2)YCIG400.65Y200.15Y60Y600C400.65Y430I200.15Y11011、假如社会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两部分组成,国民经济均衡要求国民收入等于社会总需求,如果在初始年份两者是相等的,都是1500亿元,现在:(1)每期投资额增加100亿元,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9,试问国民收入要达到多少亿元才能使国民经济恢复均衡?(2)如果不是每期投资额都增加100亿元,而是每期消费额增加100亿元,上述答案是否会变?如果每期消费额增加150亿元呢?解:(1)国民收入增加额1001(10.9)1000元国民收入要达到2500元才能恢复国民经济均衡。(2)如果每期消费额增加100亿元,上述答案不会变。如果每期消费额增加150亿元则:国民收入增加额1501(10.9)1500元国民收入要达到3000元才能恢复国民经济均衡。12、如果国民边际储蓄倾向为0.25,求:(1)该经济的投资乘数;(2)当投资增加100时,国民收入、消费和储蓄的增加量。解:(1)投资乘数K10.254(2)收入增加量YKI4100400消费增加量CYB400(10.25)300储蓄增加量SY(1B)4000.2510013、已知:C1000.7(YT),I90025R,G100,T100,MdP0.2Y10050r,Ms500,P1,求均衡的Y和利率r。P44解: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YCIG1000.7(Y100)90025r100得:0.3Y25r1030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0.2Y10050r500由于求得均衡收入Y为3075,均衡利率r为4.3。14、已知货币供给量M220,货币需求方程为L0.4Y1.2r,投资函数为i1952000r,储蓄函数为S500.25Y。设价格水平P1,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解: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IS1952000r500.25Y0.25Y2000r245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LMP0.4Y1.2r200由于得:Y500,r0.06宏微观经济学题集 第一章 需求与供给曲线的决定一、单项选择:1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A: 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 供给曲线是一条向(B: 右上方)倾斜的曲线。3需求曲线是(A: 商品的价格曲线)。4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C: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5如果消费者取得的货币效用大于所购入的商品效用,则它会(A: 继续购买)。6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9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用(B: 4元)来购买这支钢笔。7A: 是整条的边际成本曲线 B: 是B点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C: 是A点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D: 是价格曲线Po 8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D: 6个)效用单位。9 消费者剩余是指(B: 需求曲线以下,均衡价格以上部分)。10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C: 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出的价格部分)。11 如果生产者的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生产者应该(B: 扩大生产)。11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的所得(C: 超过边际成本部分)。12生产者剩余是指(D: 供给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以下部分)。13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可能线(B: 向右上方移动)。14商品的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C: 绕着一点移动)。15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B: 所表达经济意义不相同)。16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 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则该商品可能是(B: 必需品)。17 已知消费可能性线的方程为2X+5Y=10,则该消费可能性线是( )。A: B: C: D: 18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5,收入效应X*X2=+3,则商品是(A: 正常商品)。19已知,某正常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2,则收入效应X*X2=(D: +1)。20 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4,收入效应X*X2=-3,则商品是(A: 一般低档商品)。二、多项选择:1.均衡价格就是(答案BC)。A: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B: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同时供给量也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C: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D: 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E: 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2.需求曲线是由( )决定。A: 边际效用最大化B: 消费者均衡的考虑C: 价格的高低D: 在既定收入情况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考虑E: 政府意志答案ABC3.在消费者均衡的意义上,商品需求曲线就是( )。A: 商品的总效用曲线B: 商品的价格曲线C: 商品的边际效用曲线D: 商品的边际收益曲线E: 商品的平均成本曲线答案BC4.边际成本曲线就是供给曲线,边际成本曲线表示( )。A: MR线与MC线的交点都在MC上B: MC上的每一点都成了MR=MC的点C: 企业只有按照MC的轨迹,安排产量和价格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D: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E: 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答案ABCD5消费者剩余是指( )。A: 需求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以下部分B: 供给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以下部分C: 需求曲线之下,均衡价格以上部分D: 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部分E: 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程度答案CD6.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需求曲线形状不同消费者剩余( )。A: 大小不一样B: 大小一样C: 完全竞争的消费剩余大于完全垄断的消费剩余D: 完全竞争的消费剩余小于完全垄断的消费剩余E: 不好确定答案AC7.生产者剩余是指( )。A: 生产者所得小于其边际成本部分B: 产者所得超过其边际成本部分C: 供给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之下部分D: 供给曲线之下,均衡价格之上部分E: 指均衡价格决定的收益答案BC8.正常商品可分为( )。A: 必需品 B: 一般低档商品 C: 奢侈品 D: 吉芬商品 E: 独立商品答案AC9.下列属于一般低档商品的是( )。A: 收入效应X1X*=-2,替代效应X*X2=+3B: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2C: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8D: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2E: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1X*=-5答案AC10.下面属于正常商品的是( )。A: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 B: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90% C: 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3,收入效应X*X2=-2D: 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3,收入效应X*X2=+5E: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某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0%答案ABD三、判断题1.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答案错误2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案正确3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获得了最大边际效用。答案错误4均衡价格一定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答案正确5需求曲线不仅是商品价格曲线,也是商品的边际效用曲线。答案正确6供给曲线是整条的边际成本曲线。答案错误7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5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5个单位,则消费者需要用6元来买这支钢笔。答案错误8如果生产者的边际效益小于边际成本,生产者一定要扩大生产。答案错误9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最大。答案错误10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的所得超过其边际成本部分。答案正确11消费者剩余是在需求曲线之下,均衡价格之上部分。答案正确12完全竞争的消费者剩余小于完全垄断的消费者剩余。答案错误13低档商品就是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商品。答案错误14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正数。答案正确15价格下降时,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都是负数。答案正确16价格下降时,吉芬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答案正确17价格上升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负数。答案错误18对任何商品而言,价格下降,需求量都会增加。答案错误19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X1X*等于-4则替代效应X*X2一定等于-1。(答案错误20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3,收入效应X*X2=-5,则该商品是吉芬商品。答案正确第二章 弹性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 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B: 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C: 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D: 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答案A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14-3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 )。A: 4/3 B: 4/5 C: 2/5 D: 5/2答案A3A: a B: b C: D: 不能确定答案A4蛛网理论主要是针对( )。A: 正常商品 B: 周期性商品 C: 任何商品 D: 吉芬商品答案B5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5,供给弹性等于1.5,则蛛网的形状是( )的。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答案C6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5,供给弹性等于1.8,则蛛网的形状是(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答案B7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5,供给弹性等于0.8,则蛛网的形状是(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答案A8一般来说,香烟的蛛网的形状是(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答案B9一般认为,农产品的蛛网的形状是(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答案B10.目前我国私家车的蛛网形状是(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答案A11.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8,供给弹性等于0.5,则销售税( )。A: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B: 主要由生产者负担C: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 D: 全部由生产者负担答案B12.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2,供给弹性等于1.5,则销售税( )。A: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B: 主要由生产者负担C: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 D: 全部由生产者负担答案A13.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8,供给弹性等于0.8,则销售税( )。A: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B: 主要由生产者负担C: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 D: 全部由生产者负担答案C14.对香烟征收销售税时,其税收( )。A: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B: 主要由生产者负担C: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 D: 全部由生产者负担答案A15.对小汽车征收销售税时,其税收( )。A: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B: 主要由生产者负担C: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 D: 全部由生产者负担答案B16.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1.2,则这种商品是( )。A: 低档商品 B: 一般的正常商品 C: 奢侈品 D: 吉芬商品答案C17.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0.6,则这种商品是( )。A: 低档商品 B: 一般的正常商品 C: 奢侈品 D: 吉芬商品答案B18.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0.8,则这种商品是( )。A: 低档商品 B: 一般的正常商品 C: 奢侈品 D: 吉芬商品答案A19.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0.4,则这两种商品是( )。A: 独立品 B: 替代品 C: 补充品 D: 完全替代品答案C20.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1.8,则这两种商品是( )。A: 独立品 B: 替代品 C: 补充品 D: 完全补充品答案B21.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则P=1时的需求弹性为( )。A: 1/9 B: 9 C: -1/9 D: -9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 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B: 需求价格弹性等于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C: 收入弹性描述的是收入与价格的关系D: 收入弹性描述的是收入与需求量的关系E: 交叉弹性就是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答案ADE2.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论述,正确的是( )。A: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直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相等B: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直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不相等C: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直线上越往左上方的点需求弹性越大D: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曲线,则曲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相等E: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曲线,则曲线上不可能存在需求弹性相等的两点答案BC3.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需求弹性越大,销售收入越大B: 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C: 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D: 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提高利润E: 如果商品为单位弹性,则价格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答案BE4.关于收入弹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收入弹性就是消费者收入变化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B: 所有商品的收入弹性都是正值C: 如果收入弹性小于零,表示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D: 从宏观上来说,如果某类商品收入弹性小于1,说明人们对这类商品需求的增长速度小于他们收入的增长速度E: 从微观上说,企业提供的产品如果收入弹性较大,则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可以获得较多的收益答案ACDE5.关于交叉弹性,正确的是( )。A: 交叉弹性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B: 如果交叉弹性是正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C: 如果交叉弹性是正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D: 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E: 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答案ACD三、判断题1陡峭的需求曲线弹性一定小,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一定大。答案错误2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曲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系数相等。答案错误3如果一般性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该价格一定会下跌并向均衡价格靠拢。答案正确4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答案错误5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答案错误6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零,则这种商品是一般的正常商品。答案错误7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答案错误8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0,则这两种商品是补充品。答案错误9已知某商品富有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策略。答案错误10一般来说,农产品的蛛网形状为封闭型。答案错误11如果交叉弹性为0,说明两种商品没有关系。答案正确12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答案正确13如果需求曲线不是一条直线,则曲线上不可能存在需求弹性相等的两点。答案错误14一般来说,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的商品,销售税主要由消费者承担。答案正确15一般来说,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商品,销售税主要由消费者承担。答案错误第三章 生产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当企业增加产出主要是依赖生产要素Y而非X时,其扩展路线是( )。A: 上凹型 B: 下凹型 C: 线性 D: 无法确定答案A2.当企业增加产出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X而非Y时,其扩展路线是( )。A: 上凹型 B: 下凹型 C: 线性 D: 无法确定答案B3.当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100%,所需劳动者增加180%,资本增加70%,则该企业属于( )行业。A: 资本密集型 B: 劳动密集型 C: 资本劳动密集型 D: 无法确定答案B4.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递增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A: 右端 B: 左端 C: 最低点 D: 无法确定答案B5.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递减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A: 左端 B: 最低点 C: 右端 D: 无法确定答案C6.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常数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A: 最低点 B: 左端 C: 右端 D: 无法确定答案A7.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A: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B: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答案C8.如果一个企业有两个生产相同产品的工厂,一个规模大,一个规模小,企业安排生产的原则是( )。A: 先安排规模大的工厂生产,后安排规模小的工厂生产B: 先安排规模小的工厂生产,后安排规模大的工厂生产C: 主要安排在规模大的工厂生产,少部分安排在规模小的工厂生产D: 根据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哪个工厂的边际成本低,就安排哪个工厂生产答案D9.企业最佳规模的选择的标准是( )。A: 根据市场的需求量选择能达到较低的单位成本的规模B: 选择能达到最低单位成本的规模C: 选择能达到最大产出的规模D: 根据市场的需求量选择能达到最低边际成本的规模答案A10.如果企业的规模收益处于常数阶段,那么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 )。A: 向上倾斜的曲线 B: 向下倾斜的曲线 C: 水平线 D: 垂直线答案C11.随着产量的增加,固定成本(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 D: 先增后减答案B12.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A: 在开始时减少,然后趋于增加 B: 一直趋于减少C: 一直趋于增加 D: 在开始时增加,然后趋于减少答案B1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A: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 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答案B14.固定成本是指( )。A: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B: 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C: 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D: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答案A15.收益是指( )。A: 成本加利润 B: 成本 C: 利润 D: 利润减成本答案A16.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B: 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C: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D: 边际收益于边际成本没有关系答案C17.一般来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 )。A: 先减后增 B: 先增后减 C: 按一固定比率增加 D: 按一固定比率减少答案A18.已知产量为500时,平均成本为2元,当产量增加到550时,平均成本等于25元。在这一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 )。A: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小于平均成本B: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大于平均成本C: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小于平均成本D: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大于平均成本答案D19.某厂商生产5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厂房和机器折旧为500元,工人工资及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可变成本为( )。A: B: C: D: 答案C20.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A: 平均成本 B: 固定成本 C: 长期成本 D: 总成本答案B21.边际技术替代率( )。A: 是正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B: 是正的,并且呈递增趋C: 是负的,并且呈递增趋势 D: 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答案D22.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 )。A: 无差异曲线 B: 消费可能线 C: 收入消费曲线 D: 生产扩展路线答案D23.全部成本等于( )。A: 固定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B: 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C: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D: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和答案C24.平均成本等于( )。A: 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边际成本之和B: 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和C: 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D: 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和答案C25.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TVC为( )。A: 30000 B: 5Q-Q2 C: 5-Q D: 30000/Q答案B26.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TFC为( )。A: 30000 B: 5Q-Q2 C: 5-Q D: 30000/Q答案A27.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AVC为( )。A: 30000 B: 5Q-Q2 C: 5-Q D: 30000/Q答案C28.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AFC为( )。A: 30000 B: 5Q-Q2 C: 5-Q D: 30000/Q答案A29.数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数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 )。A: 20 B: 100 C: 120 D: 25答案A30.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成本将(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都有可能答案B31.当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A: 总是对的 B: 有时对 C: 不对 D: 不能判断答案C32.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 )。A: 两种要素投入的比率B: 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C: 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的比率D: 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答案D33.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经济含义是( )。A: 为生产一定量产出而需要的成本开支B: 为生产一定量产出而需要的最低成本开支C: 为生产各种产出而需要的各种投入组合D: 为生产各种产出而需要的多种成本结构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A: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B: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E: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答案ACE2.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的区域( )。A: 长期平均成本小于等于短期平均成本B: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线C: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D: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各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左侧E: 无法确定答案AD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C大于AC时,AC下降B: MC小于AC时,AC下降C: MC等于AC时,AC下降D: MC等于AC时,AC达到最低点E: MC等于AC时,AC达到最高点答案BD4.厂商利润最大化是指( )。A: 成本既定下的产量最大B: 产量最大C: 成本最小D: 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最小E: 价格最低答案AD5.固定成本是指厂商( )。A: 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生产要素的费用B: 在短期内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支出C: 厂房及设备折旧等不变生产要素引起的费用D: 长期固定不变的成本E: 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支出答案BCE6.一般来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是( )。A: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B: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所有短期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线C: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每一点都在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上D: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在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E: 所有的短期成本都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答案ACD7.生产扩展路线的类型有( )。A: 资本密集型生产扩展路线B: 劳动密集型生产扩展路线C: 奢侈品型生产扩展路线 D: 必需品型生产扩展路线E: 投入要素比例不变的生产要素扩展路线答案ABE8.总成本分为( )。A: 平均成本 B: 边际成本 C: 固定成本 D: 变动成本E: 平均变动成本答案CD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主要有( )。A: 水平型B: 垂直型C: 先下降而后上升型D: 先上升而后下降型E: 向下倾斜型答案ACE10.边际技术替代率( )。A: 是在产出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B: 是在产出量变动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C: 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D: 是正的,并且呈递减趋势E: 是负的,并且呈递增趋势答案AC三、判断题1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答案正确2当企业增加产出主要是依赖生产要素而非时,其扩展路线是下凹型的。答案错误3生产扩展路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者均衡点的集合。答案正确4当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时,所需劳动力增加,资本增加倍,则该企业属于行业劳动密集型。答案错误5当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的递增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右端。答案错误6企业规模的选择应当以能达到最低平均成本的规模为最佳。答案错误7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答案错误8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分。 答案正确9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变动成本就是平均成本。 答案错误10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答案错误11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答案错误12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是依据时间的长短划分的。 答案错误13扩展路线的形状类似于收入消费曲线。答案正确14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错误15消费可能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 答案错误16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描绘出来的。 答案正确17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答案正确18平均变动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少。 答案错误19下凹型生产扩展路线也叫资本密集型生产扩展路线。 答案错误20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答案错误第五章 市场结构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已知某企业的收入函数为TR=10Q,当Q=8时,企业总成本为90,固定总成本为,求企业的全部贡献利润?( )。A: -10 B: 60 C: 20 D: 10答案B2.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试求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A: 10 B: 5 C: 3 D: 15答案A3.已知某企业的收入函数为TR=6Q,当Q=P时,企业总成本为80,固定总成本为50,求企业的全部贡献利润?( )。A: 10 B: 5 C: 24 D: 30答案C4.已知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平均变动成本为10元,平均总成本为12元,产品的价格为8元,那么单位贡献利润是( )。A: 2 B: -2 C: 4 D: -4答案B5.已知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平均变动成本为8元,平均总成本为10元,产品的价格为14元,那么单位经济利润是( )。A: 6 B: 2 C: 4 D: -4答案C6.在以下关于单位贡献利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单位贡献利润就是商品价格减平均成本B: 单位贡献利润就是总收益减总成本C: 单位贡献利润就是商品价格减平均可变成本D: 单位贡献利润就是商品价格减平均固定成本答案C7.全部贡献利润是指( )。A: 总收益与总固定成本的差额 B: 总收益与总变动成本的差额C: 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 D: 总收益与平均成本的差额答案B8.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A: 停止生产且亏损 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C: 继续生产但亏损 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答案C9.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2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A: 停止生产且亏损 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C: 继续生产但亏损 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答案B10.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6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A: 停止生产且亏损 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C: 继续生产但亏损 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答案A11.面临突点的需求曲线的寡头垄断企业,其生产成本稍有下降时,则最可能的结果是( )。A: 降价销售 B: 产量增加 C: 利润不变 D: 利润增加答案D12.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原则是( )。A: 利润最大化 B: 社会福利最大化 C: 消费者均衡 D: 随心所欲答案A13.采取( )时,消费者剩余最小。A: 一级差别价格 B: 二级差别价格 C: 三级差别价格 D: 无差别价格答案A14.企业在短期内维持经营的必要条件是( )。A: 只要贡献利润是大于零 B: 只要贡献利润不等于零C: 只要贡献利润不是负数 D: 只要单位贡献利润大于零答案C15.全部贡献利润是指( )。A: 价格减去单位可变成本后余额 B: 价格减去单位成本后的余额C: 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后的余额 D: 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后的余额答案D16.大于平均可变成本以上部分的边际成本曲线是指( )。A: 企业供给曲线 B: 企业的需求曲线C: 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 D: 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答案A17.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可由( )。A: 企业的需求曲线来表示 B: 企业的供给曲线来表示C: 行业的需求曲线来表示 D: 行业的供给曲线来表示答案A18.只要企业遇到( )情况,就要停止经营。A: P ATC B: P AVC C: P AFC D: P 1 B: Ed 1 B: | ex+em |=1 C: | ex+em |1 B: | ex+em |=1 C: | ex+em |1 D: | ex+em |1答案C20.J曲线是用来表述( )A: 汇率变动的曲线B: 国际收支变动的曲线C: 汇率变动与国际收支变动的滞后关系曲线D: 贸易由顺差转逆差的过程的曲线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通货紧缩缺口产生于( )。A: 社会总需求的不足B: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C: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D: 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E: 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需求答案AC2.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 )。A: 政府财政资金的来源B: 经济周期 C: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D: 是否存在大量闲置生产力E: 个人储蓄的情况答案ABCD3.在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8,税率为20%的情况下,财政赤字支出20亿元,则国民收入增加( )税收增加( )。A: 国民收入增加85亿元B: 国民收入增加55.6亿元C: 税收增加21亿元D: 税收增加11.1亿元E: 国民收入增加90亿答案BD4.财政赤字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A: 可以使国民收入倍数增长B: 使国民经济的注入量与漏出量相等C: 国民收入增加可以使消费,储蓄和税收都相交增加D: 财政赤字支出1元,造成的实际财政赤字将大于1元E: 使国民经济注入量小于漏出量答案ABCD5.搞赤字预算的条件是( )。A: 经济萧条时期 B: 经济繁荣时期C: 失业和资源闲置严重时期D: 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期E: 有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答案AC6.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平衡的影响是( )。A: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增加一个相同的数量,国民收入也增加一个相同的数量 B: 没有乘数扩张效应C: 4y / T+y /G= - b /1-b + 1 / 1-b=1D: 有乘数扩张效应E: y / Ty /G=- b / 1-b+ 1 / 1-b=5答案ABC7.征收比例所得税的经济效果( )。A: 征税缩小了边际消费倾向B: 征税缩小了边际储蓄倾向C: 征税削弱了乘数效应D: 征税缩小了国民收入的变动幅度E: 征税增大了边际消费倾向答案ABCD8.财政支出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主要体现在( )。A: 比例税上 B: 累进所得税上 C: 政府购买支出上D: 政府转移支付上 E: 公共工程开支上答案BD9.关税无论是从量税还是从价税,其实际效果都表现为( )。A: 进口商品市场价格的降低 B: 进口商品市场价格的提高 C: 进口数量的减少D: 国内商品生产量的增加 E: 进口数量的减少答案BCD10.关税存在的原因( )。A: 保护幼稚工业的重要 B: 贸易对等的需要 C: 国内就业的需要D: 增加出口的需要 E: 答案ABC11.非贸易壁垒的几种手段是( )。A: 进口配额 B: 出口配额 C: 反倾销税 D: 出口补贴答案ABCD12.外贸发展战略的选择( )。A: 发展进口战略 B: 发展出口战略 C: 进口替代战略 D: 综合发展战略答案BCD13.马歇尔-勒纳条件,可表达如下( )。A: 如果| ex+em | =1货币贬值对该国国际收支状况无影响 B: 如果| ex+em | 1时货币贬值才使该国国际收支状况好转D: 如果| ex+em | =0时货币贬值才不利于贸易逆差的效应答案ABC14.货币贬值有时未必能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其原因是( )。A: 进出口商品的需求都有弹性B: 进出口商品的需求都无弹性C: 进出口商品的价格都由国际市场决定D: 进口商品本币计价,出口商品外币计价E: 进口商品外币计价,出口商品本币计价答案BCD三、判断题1在国民消费倾向为0.9的情况下,如果开征20%的税,边际消费倾向为0.72,边际储蓄倾向0.08。答案正确2在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8的情况下,财政赤字支出20亿元,则国民收入增加68亿元。答案错误3如果向个人和企业征税来增加政府的开支,而该税款本来完全被个人和企业用于储蓄,那么挤出效应部分地存在。答案错误4如果不征税时边际消费倾向为0.8,开征10%税,乘数为3.9。答案错误5在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9的情况下,出现50亿的通货紧缩缺口时,国民收入减少量为600亿元。答案错误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投资减少10亿元,国民收入一定减少10亿元。答案错误7如果不征税时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2,开征20%税后乘数2.78。答案正确8如果财政支出的增加来自商业银行的认购公债,那么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就会缩小,挤出效应也会存在。答案正确9政府借债一定会产生挤出效应。答案错误10挤出是否存在取决于整个经济是否存在着大量的闲置生产能力。答案正确11在简单的国民经济循环中,假设c =50+0.9y,=50亿元。则y=1000亿元时,国民经济才处于均衡。答案正确12所谓硬赤字是指财政收入不足以抵付财政支出的差额,而不把国债收入包括在内。答案错误13财政赤字支出能使国民经济的注入量与漏出量相等。答案正确14财政盈余对国民经济均衡会造成消极影响。答案正确15进口替代战略就是用进口产品来替代本国产品。答案错误16一般来说国民收入提高将减少居民对外国商品的需求。答案错误17汇率是一个国家货币与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交换比例。答案正确18汇率越低,用人民币显示的美国商品的价格就越高。答案错误19当|ex+em | =1时货币贬值使该国国际收支状况好转。答案错误20当| ex+em | 1时货币贬值使该国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答案正确第十二章 国民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各种情况中,( )的乘数最大。A: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0.6B: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0.3C: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0.8,边际进口倾向=0.2D: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0.3,边际进口倾口=0.2答案B2.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 )。A: 增加100亿元 B: 减少500亿元 C: 增加500亿元 D: 减少100亿元答案C3.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100+0.9Y,进口函数为M=10+0.1Y。如果出口增加50亿元,则国民收入( )。A: 增加250亿元 B: 减少50亿元 C: 增加50亿元 D: 减少250亿元答案A4.如果投资乘数为5,投资额上升100亿元,则国民收入( )。A: 增加100亿元 B: 减少500亿元 C: 增加500亿元 D: 减少100亿元答案C5.已知一个社会的边际储蓄为0.2,则乘数为( )。A: 5 B: 2 C: 125 D: 0.2答案A6.已知一个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税率为0.1,则边际储蓄倾向为( )。A: 0.2 B: 0.18 C: 0.1 D: 0.8答案B7.以下关于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 加速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增长总是快于投资的增长B: 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总是独立地发生作用C: 乘数原理表明,只要增加投资,国民收入总能倍数的扩张D: 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相互作用,使国民经济发生波动答案D8.已知一个封闭经济中,Y=C+I,C=100+0.8Y,I=50,则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A: 750 B: 250 C: 150 D: 700答案A9.已知一个封闭经济中,Y=C+I,C=100+0.8Y,I=50,如果要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到1000,则投资应该为( )。A: 50 B: 100 C: 300 D: 750答案B10.已知一个封闭经济中,Y=C+I,C=100+0.8Y,I=50,则该封闭经济中的投资乘数为( )。A: 5 B: 25 C: 20 D: 不能确定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乘数的效应可以理解为( )。A: 总需求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B: 总需求的减少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减少C: 乘数发挥作用是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D: 乘数发挥作用是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E: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答案ABCE2.乘数形成取决于( )。A: 国民的边际消费倾向B: 国民的边际储蓄倾向C: 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的大小同方向的变动D: 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的大小反方向的变动E: 乘数形成的机制是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答案ACE3.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增加40亿的投资,在储蓄倾向是0.2的情况下( )。A: 乘数是1.25 B: 乘数是5 C: 边际消费倾向是0.8D: 国民收入增加是200 E: 国民收入增加是50答案BCD4.在外贸乘数的表达式中( )。A: 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B: 1/1-bC: 分母是(1-b)的边际储蓄倾向D: 分母是(1-b)的边际储蓄倾向加边际进口倾向E: 1/(1-b+j)答案DE5.在开放经济中( )。A: 进口的增加,使本国人支出成为外国人的收入B: 进口的增加,使本国人支出成为本国人的收入C: 本国的边际消费倾向变小D: 本国的边际消费倾向变大E: 边际进口倾向越大,本国的乘数就越小答案ACE6.乘数加数加数原理的表述是( )。A: 投资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倍数的扩张B: 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反作用于投资C: 使投资的增加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D: 投资下将快于国民收入的下降E: 两者相互作用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答案ABCDE7.国民收入停止增长是( )。A: 投资出现负增长B: 投资的减少国民经济进一步收缩C: 经济陷入持续不断的收缩中D: 国民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由于消费的减少E: 这是乘数加数互为因果的作用答案ABCDE8.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 消费或投资增长会导致国民收入乘数的扩张B: 消费或投资减少会导致国民收入乘数的收缩C: 国民收入的扩张使投资加数增长D: 国民收入的收缩使投资加数减少E: 乘数加数原理互为因果造成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答案ABCDE三、判断题1根据乘数原理,只要增加投资和消费,国民收入就会增加。答案错误2倘若在某一轮次上生产已经达到极限,无法进一步扩大以满足社会的新增需求,那么乘数作用就不能充分表现出来。答案正确3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总是独立地发生作用。答案错误4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而且进口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小。答案正确5外贸乘数一般小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乘数。答案正确6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相互作用,使国民经济发生波动。答案正确7加速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增长总是快于投资的增长。答案错误8乘数原理存在的前提是消费的各个轮次能够不间断地进行下去。答案正确9如果乘数为2,则政府支出增加100亿,国民收入一定可以增加200亿。答案错误10乘数的大小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答案正确第十三章 财政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支出包括那两大类( )。A: 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B: 政府购买和公债发行C: 政府转移支付和公债发行D: 公债发行和收入分配答案A2.描绘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 )。A: 菲利普斯曲线 B: 需求曲线 C: 拉弗曲线 D: 供给曲线答案C3.向本国居民、企业和各种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称为( )。A: 内债 B: 外债 C: 股票 D: 期货答案A4.政府为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的发行和偿还作出的决定是(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国家政策 D: 金融政策答案A5.假如中央银行出售给商业银行1亿元债券,在货币乘数为5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将减少( )。A: 1亿元 B: 4亿元 C: 5亿元 D: 不变答案C6.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 )。A: 向左平行移动 B: 向右平行移动 C: 转动 D: 不动答案B7.当消费增加时,IS曲线( )。A: 向左平行移动 B: 向右平行移动 C: 转动 D: 不动答案B8.已知ML=200-30i,Mt=0.3Y,ML为货币的投机需求,Mt为货币的交易需求,货币供应量为260亿,i为银行利率,Y为国民收入,则LM曲线的表达式为( )。A: Y=200+100I B: Y=200-100I C: Y=200+10I D: Y=200+300i答案A9.已知I=50-15i,S=-20+0.1Y,I为投资,S为储蓄,i为银行利率,Y为国民收入,则IS曲线的表达式为( )。A: Y=700-150I B: Y=700+150I C: Y=50-150I D: Y=500-150i答案A10.货币的总供应与货币的总需求相等且货币的总供应不变时,利率下降引起货币投机需求(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无解答案B11.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下,要实现投资与储蓄相等,利率越高,投资越少,国民收入就( )。A: 提高 B: 不变 C: 越低 D: 无联系答案C12.如果投资的边际效率上升,则在同样的利率条件下,投资增加,( )向右上方移动,表明相同的利率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增加。A: 拉弗曲线 B: LM曲线 C: 菲利普斯曲线 D: IS曲线答案D13.如果LM曲线保持不变而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则均衡利率( ),国民收入( )。A: 下降,增加 B: 上升,增加 C: 下降,减少 D: 下降,减少答案B14.在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左下方的区域中,产品市场的储蓄( )投资,货币市场的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这使利率承受上升和下降的压力。A: 小于,大于 B: 大于,小于 C: 大于,等于 D: 等于,小于答案A15.在LM曲线右下方和IS曲线左下方的区域中,产品市场的储蓄( )投资,货币市场的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这都使利率承受上升的压力。A: 小于,大于 B: 大于,小于 C: 大于,大于 D: 小于,小于答案D16.如果LM曲线保持不变而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则均衡利率( ),国民收入( );反过来,IS向左下方移动,则均衡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减少。A: 下降,增加 B: 上升,增加 C: 下降,减少 D: 上升,减少答案B17.如果IS曲线保持不变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则均衡利率( ),国民收入( );反过来,IS向左下方移动,则均衡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减少。A: 下降,增加 B: 上升,增加 C: 下降,减少 D: 上升,减少答案A18.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大,则( )。A: 采取财政政策的效果好B: 采取货币政策的效果好C: 采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好D: 无法确定答案B19.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 )。A: 采取财政政策的效果好B: 采取货币政策的效果好C: 采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好D: 无法确定答案A20.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则( )。A: 采取财政政策的效果好B: 采取货币政策的效果好C: 采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好D: 无法确定答案B21.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小,则( )。A: 采取财政政策的效果好B: 采取货币政策的效果好C: 采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好D: 无法确定答案B22.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大,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的效果( )。A: 好 B: 相同 C: 差 D: 无联系答案C23.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弹性大,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的效果( )。A: 好 B: 相同 C: 差 D: 无联系答案A24.在LM曲线即定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 )。A: 上移 B: 下移 C: 不变 D: 无联系答案A25.货币主义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中是一条( )。A: 直线 B: 垂线 C: 斜线 D: 水平线答案C26.货币主义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是一条( )。A: 直线 B: 垂线 C: 斜线 D: 水平线答案B27.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中是一条( )。A: 直线 B: 垂线 C: 斜线 D: 水平线答案B28.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是一条( )。A: 直线 B: 垂线 C: 斜线 D: 水平线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 )。A: 公开市场操作 B: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C: 再贴现D: 金融市场 E: 融资答案ABC2.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 )。A: 提高税率 B: 减少政府购买 C: 增加财政转移支付D: 增加政府购买 E: 减少财政转移支付答案CD3.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 )。A: 卖出国债 B: 提高准备金率 C: 降低再贴现率D: 买入国债 E: 降低准备金率答案CD4.关于财政政策的主要思想有( )。A: 补偿性财政政策 B: 赤字财政政策 C: 政府财政政策D: 税收财政政策 E: 外贸财政政策答案AB5.在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右上方的区域中,( )。A: 储蓄小于投资 B: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C: 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D: 储蓄大于投资 E: 储蓄等投资答案BD6.在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左下方的区域中,( )。A: 储蓄小于投资 B: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C: 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D: 储蓄大于投资 E: 储蓄等于投资答案AB7.在LM曲线右下方和IS曲线右上方的区域中,( )。A: 储蓄小于投资 B: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C: 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D: 储蓄大于投资 E: 储蓄等于投资答案CD8.在LM曲线右下方和IS曲线左下方的区域中,( )。A: 储蓄小于投资 B: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C: 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D: 储蓄大于投资 E: 储蓄等于投资答案AC9.在LM曲线呈水平线状态,意味着货币供给已进入“凯恩斯陷阱”,这时( )。A: 货币政策有效 B: 货币政策无效 C: 财政政策有效D: 财政政策无效 E: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均无效答案BC10.在LM曲线呈垂直状态,利率达到如此高的水平,已进入“古典区域”这时( )。A: 货币政策有效 B: 货币政策无效 C: 财政政策有效D: 财政政策无效 E: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均无效答案AD11.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三个学派( )。A: 凯恩斯学派 B: 货币学派 C: 理性预期学派 D: 供给学派 E: 需求学派答案ABC三、判断题1采取减少政府购买的办法可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答案错误2中央银行可采取卖出国债的政策实施扩张型货币政策。答案错误3补偿性财政政策就是用繁荣时期的预算盈余,弥补萧条时期留下的预算赤字,以实现经济周期中的政府收支平衡。答案正确4提高税率就能增加税收。答案错误5内债与外债都是债务,在本质上无任何差别。答案错误6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就向右平行移动。答案正确7如果物价水平普遍下降,则LM曲线会朝右下方移动。答案正确8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右上方的区域表明储蓄小于投资。答案错误9在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左下方的区域表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答案正确10在LM曲线右下方和IS曲线右上方的区域表明储蓄大于投资。答案正确11在LM曲线右下方和IS曲线左下方的区域表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答案错误12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大,则采取财政政策的效果好。答案错误13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采取财政政策的效果好。答案正确14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则采取货币政策的效果好。答案错误15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小,则采取货币政策的效果好。答案正确16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是货币政策只是在短期中有效,而在长期中是无效的。答案正确17货币主义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中是一条水平线。答案错误18货币主义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是一条斜线。答案错误19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中是一条斜线。答案错误20.题干: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中是一条斜线。答案正确第十四章 社会福利的基本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帕累托的理论,消费者福利最优化的分析,利用了( )。A: 等成本线 B: 无差异曲线 C: 生产可能线 D: 菲利普斯曲线答案B2.按照帕累托的理论,满足消费者福利最优化点的组合的曲线被称为( )。A: 等成本线 B: 无差异曲线 C: 生产可能线 D: 菲利普斯曲线答案A3.两条等产量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再作任何一种变动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生产者得到更多的产出或者保持相同的产出,而不使另一个生产者减少产出。这是( )。A: 消费者福利最优化的条件B: 生产者福利最优化的条件C: 社会福利的最优的条件D: 产出的最优的条件答案B4.消费者的各自商品组合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或变坏,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境况变坏。这是( )。A: 消费者福利最优的条件。B: 生产者福利最优化的条件C: 社会福利的最优的条件D: 产出的最优的条件答案A5.帕累托最优条件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其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A: 效率问题 B: 社会问题 C: 生产问题 D: 分配问题答案D6.运用数理逻辑证明,在任何情况下,试图依据个人偏好次序得出社会偏好次序是不可能的。这个定理被称为( )。A: 科斯定理 B: 偏好次序定理 C: 阿罗不可能定理 D: 数理逻辑定理答案C7.确实兼顾所有人的愿望,而不带有政府的影响的社会福利函数几乎是无法建立起来的。这是根据( )。A: 阿罗不可能定理 B: 社会福利函数 C: 个人偏好次序 D: 平等问题答案A8.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A: 等于零 B: 等于一 C: 大于零小于一 D: 小于一答案A9.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 )。A: 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 B: 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15C: 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 D: 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18答案A10.当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时,基尼系数( )。A: 等于零 B: 等于一 C: 小于一 D: 大于一答案B11.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 )。A: 不平均,平均 B: 平均,不平均 C: 不平均,不平均 D: 平均,平均答案B12.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 )。A: 洛伦斯曲线 B: 菲利普斯曲线 C: 契约线 D: 工资曲线答案A13.如果收入分配不均等,洛伦斯曲线就会( )。A: 越直 B: 越弯曲 C: 越小 D: 越长答案B14.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害外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理论是( )。A: 产权理论 B: 外在性理论 C: 科斯定理 D: 帕累托最优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帕累托最优化的主要内容是( )。A: 消费者福利最优 B: 生产者效率最优 C: 产品替代最优D: 边际效用最优 E: 边际消费最优答案ABC2.阿罗指出,要建立一种社会福利函数必定要违反下列一项或若干项( )。A: 必须公众一致的偏好B: 不能对个人偏好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映C: 必须只体现能够实现的偏好D: 不受习惯和国家法规的强制E: 不是一个独裁者的创造物答案ABCDE3.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分析工具是( )。A: 菲利浦斯曲线 B: 洛伦斯曲线 C: 基尼系数D: 国民消费曲线 E: 拉弗曲线答案BC4.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 )。A: 洛伦斯曲线的弯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B: 洛伦斯曲线的弯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小C: 洛伦斯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小D: 洛伦斯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大E: 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没关系答案AC5.缓解公平问题的对策主要有( )。A: 创造就业机会 B: 发展教育事业 C: 控制人口增长D: 实行负所得税制度 E: 改善市场环境和实现税收调节措施答案ABCDE6.消费者福利最优化的条件是( )。A: 甲已两条无差异曲线相切B: 甲已的边际替代率相等C: 把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相连,可得到一条甲和已消费最优条件的契约曲线D: 甲已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E: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答案ABC7.产品替代的最优条件是( )。A: 生产者生产的X和Y的最优比率等于消费者X和Y的最优比率B: 生产产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C: 生产者获得了利润的最大化D: 消费者实现了满足的最大化E: 生产者与消费者没有关系答案ABCD三、判断题1.按照帕累托的理论,消费者福利最优化的分析,利用了生产可能线。答案错误2.按照帕累托的理论,满足生产者福利最优化点的组合的曲线被称为契约线。答案错误3.两条等产量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再作任何一种变动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生产者得到更多的产出或者保持相同的产出,而不使另一个生产者减少产出。这是消费者福利最优化的条件。答案错误4.各自商品组合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或变坏,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境况变坏。这是消费者福利最优的条件。答案正确5.生产效率最优的条件是要求生产产品X和Y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要恰好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这样的资源利用将同时使生产获得最大的效益和消费者获得最小的满足程度。答案错误6.帕累托最优条件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其中没有涉及效率问题。答案错误7.只要一方的境况达到了最大化,那就实现了消费者福利的最优。答案错误8.只要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最大,就实现了生产者效率的最优。答案错误9.产品替代最优条件就是同时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最优的条件。答案正确10.阿罗运用数理逻辑证明,在任何情况下,试图依据个人偏好次序得出社会偏好次序是不可能的。这个定理被称为阿罗可能定理。答案错误11.确实兼顾所有人的愿望,而不带有政府的影响的社会福利函数几乎是无法建立起来的。答案正确12.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答案正确13.某项政策实施前,基尼系数为0.68,该政策实施后,基尼系数为0.72,所以说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答案错误14.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答案正确15.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答案正确16.洛伦斯曲线是根据基尼系数推导出来的。答案错误17.洛伦斯曲线弯曲程度越大,A的面积也就越大,B的面积相应越小。答案正确18.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现象比较普遍,而发达国家收入分配却比较均等。答案正确第十五章 商品的外部性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 )。A: 排他性 B: 非排他性 C: 竞争性 D: 非竞争性答案B2.私人商品的特点是( )。A: 有竞争性与无排斥性 B: 有竞争性C: 无竞争性与排斥性 D: 有竞争性与排斥性答案D3.公共产品的生产决策面临两个难题( )。A: 筹资与效益的评价 B: 管理与使用 C: 生产与分配 D: 消费与费用答案A4.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这既不会增加路的成本,也不会使任何一个人感到不便。这说明了公共物品的( )。A: 竞争性 B: 非竞争性 C: 排他性 D: 非排他性答案B5.当一种商品的消费者增加时,该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这说明公共物品的( )。A: 竞争性 B: 非竞争性 C: 排他性 D: 非排他性答案B6.证券公司和金融机构对新进的人员要进行大量的基本技能训练,但训练之后,总有一部分人跳槽,为竞争对手所用,这说明( )。A: 存在有益的外部性 B: 不存在有益的外部性C: 存在有害的外部性 D: 不存在有害的外部性答案A7.有益外部性说明商品的生产成本( )它应当支付的社会成本(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无联系答案B8.有益外部性说明商品的生产收益( )它应当得到的社会收益(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无联系答案A9.商品有益的外部性会导致( )。A: 商品供应的过剩 B: 商品需求的不足C: 商品需求过剩 D: 商品供应的不足答案D10.商品有害外部性是指在商品生产的社会的边际成本( )企业的边际成本,或者社会得到的边际收益( )企业得到的边际收益。A: 大于、等于 B: 等于、小于 C: 大于、小于 D: 小于、大于E: 答案C11.商品的外部经济性会使行业供应曲线( );而外部不经济则将造成行业供应曲线( )。A: 陡直、平坦 B: 平坦、陡直 C: 陡直、陡直 D: 平坦、平坦答案B121.养蜂场的收益来自采集蜂蜜,蜂蜜在采集的过程中,为农作物传授了花粉,提高了农产量,这体现了( )。A: 排他性 B: 竞争性 C: 有害的外部性 D: 有益的外部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 )。A: 竞争性 B: 非竞争性 C: 排他性 D: 非排他性 E: 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答案AC2.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 )。A: 竞争性 B: 非竞争性 C: 排他性 D: 非排他性 E: 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答案BD3.公共物品的提供涉及两个问题( )。A: 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B: 公共产品的效益评价比较困难C: 公众交税的多少D: 公众必须参与政府的决策E: 产权问题答案AB4.有益外部性是指( )。A: 商品生产的成本高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B: 商品生产的成本低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C: 商品生产的收益低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D: 商品生产的收益高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E: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好的影响答案ACE5.有害外部性是指( )。A: 社会的边际成本小于企业的边际成本B: 社会的边际成本大于企业的边际成本C: 社会得到的边际收益小于企业得到的边际收益D: 社会得到的边际收益大于企业得到的边际收益E: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负效应答案BCE6.解决有害外部性的的办法主要有( )。A: 产权制度的调整 B: 阿罗不可能定理 C: 政府管制D: 税收和补助 E: 经营许可证答案ACDE7.外部性的行业特点有( )。A: 效用递减 B: 成本递增行业 C: 成本常数行业 D: 效用递增 E: 成本递减行业答案BCE8.商品生产的外部性分为( )。A: 有用外部性 B: 无用外部性 C: 有益外部性D: 有害外部性 E: 产权调整的外部性答案CD9.科斯定理( )。A: 表明外部性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产权制度的不合理B: 重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把外部性问题纳入市场机制之中,使外部性具有相应的价格C: 是指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害外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理论D: 是指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益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益外部性提高到最高限度的理论E: 重视“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把外部性问题纳入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中答案ABC三、判断题1.公共产品的生产决策与私人产品的生产决策一样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决定。答案错误2.市场经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资源的配置作用。答案错误3.如果人们因经济条件有限而较少或甚至不消费和使用有益品,政府就会用补贴或强制性的免费提供的办法引导人们去消费和使用。答案正确4.私人商品具有竞争性,而公共产品具有与非排斥性。答案错误5.从企业提供私人商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对儿童实行强制性防疫疫苗注射。答案正确6.从企业提供私人商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对周未的电视节目和广告进行管制,以免儿童受到不良影响。答案正确7.从企业提供私人商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允许家长自己决定孩子就学的学校,而不应当划区就近入学。答案错误8.从企业提供私人商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角度来看,政府应禁止企业建造原子能发电站。答案错误9.从企业提供私人商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制定法规禁止企业之间的敌意收购。答案错误10.从企业提供私人商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当根据 财力可能,尽可能扩大公共产品的提供范围。答案错误11.公共物品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答案错误12.有益外部性说明商品的生产成本低于它应当支付的社会成本。答案错误13.有益外部性说明商品的生产收益高于它应当得到的社会收益。答案错误14.商品有益的外部性会导致商品供应的不足。答案正确15.商品有害外部性是指在商品生产的社会的边际成本大于企业的边际成本,或者社会得到的边际收益小于企业得到的边际收益。答案正确16.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现在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不管怎么说,事故仍时有发生,煤矿工人的伤亡也难以完全避免。这说明存在有害的外部性。答案正确17.供应曲线都向上倾斜。答案错误18.商品的外部经济会使行业供应曲线较为陡直;而外部不经济则将造成行业供应曲线较为平坦。答案错误19.对有害外部性的商品生产都应禁止。答案错误20.一般来说,有着明显规模经济的行业存在着外部经济,常数成本的行业没有明显的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成本递增的行业外部不经济就比较明显。答案正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宏微观经济学 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 C ) A增加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贴 2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 )。 A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B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 C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 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3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 C)。 4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B )。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C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5收益是指( A )。 A成本加利润 B成本 C利润 D利润减成本6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被称为(D A无差异曲线 B消费可能线 C收入消费曲线 D生产扩展路线7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市场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 C )。 A水平线 B垂直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D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8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D )。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与横轴平行的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9某人的吸烟行为属于( D )。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经济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10西方国家使用最为广泛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原则是( A )。 A多数票原则 B交易成本原则 C产权原则 D逆向选择原则11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 B )。 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B总是小于1 C总是大于1 D总是等于112周期性失业是指( A )。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13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 B )。 A增加和利率提高 B减少和利率提高 C增加和利率降低 D减少和利率降低14.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 C )。 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 C增加消费 D减少消费15下列财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 A : 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 B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 C税收减少50亿元 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漏选均不得分,请将你认 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 16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ABCE )。 A购买欲望 B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C用途的广泛性 D商品的价格 E商品的使用时间 17消费者剩余是指( CE )。 A需求曲线之上,价格线以下部分 B供给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以下部分 C需求曲线之下,价格线以上部分 D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程度 E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18.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有( ABCD )。 A劳动 B资本 C土地 D企业家才能 E利润 19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 ABCDE )。 A工资率 B闲暇 C劳动者拥有的财富状况 D社会习俗 E人口总量及其构成 20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有( BCD )。 A支付职能 B分配职能 C配置职能 D稳定职能 E调控职能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 21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 F ) 22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 T ) 2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 F ) 24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 F ) 25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 F ) 26科斯主张用产权明确化的办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T ) 27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T ) 28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 F ) 29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 F ) 30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进口倾向越大,乘数越小。( T )四、配伍题(每题2分,共10分)31边际技术替代率( C )32外部经济( A )33边际消费倾向( B )34通货膨胀( E )35货币政策( D )A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这项经济活 动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B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用MPC表示,即:MPC-会量C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 素的投人数量。D-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 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E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的上升。注意一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二是价 格持续上涨。六、计算题(第38题7分,第39题8分,共15分) 38.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20-3P,Qs=2+3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 39.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 9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300亿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函数T=O. 2Y,试求: (1)均衡的收入水平及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 (2)若政府购买G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收入为多少?七、论述题(20分) 40.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试卷代号:102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宏微观经济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五、简答题(第36题9分,第37题6分,共15分) 36.画图说明总供给曲线的种类与特点: ab线,平行于横轴,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供给。(2分) bc线,从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表示总供给和价格水平成同向变化。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所以,这条总供给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2分) cd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已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条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2分) 37.简述资源禀赋理论参考答案: 又称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也称H-O模型。他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如果两国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相同,生产效率相同,即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同的比较成本,就不会进行贸易。(3分) 要发生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两国间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有差别;二是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即生产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3分)六、计算题(第38题7分,第39-题8分,共15分) 38参考答案: 七、论述题(20分) 40参考答案: 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虽然可以实现均衡,但由于不能调整生产规模,厂商在短期均衡 时可能会有亏损。但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以通过调整自身 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使超额利润为零,实现新 的均衡,即长期均衡。(5分) 具体过程如下: 1)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即存在超额利润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新厂商加入,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直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2分) 2)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低,即存在亏损时,则厂商可能减少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一些厂商退出,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下升,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上移,直至亏损消失为止。(2分) 3)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最终使价格水平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其均衡条件是 4)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相比,其区别在于:第一,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同。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MR=SMC= LMC=LAC=SAC。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 LMC=SMC。 第二,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不可能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第三,获得利润不同。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而完全垄断厂商由于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5分)西方经济学导学导学综合练习题西方经济学导学计算题 第二章 供求理论、计算题1令需求曲线的方程式为P=30-4Q,供给曲线的方程式为P=20+2Q,试求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解:已知:P=30-4Q,P=20+2Q价格相等得:30-4Q =20+2Q6Q=10Q=1.7代入P=30-4Q,P=30-41.7=232某公司对其产品与消费者收入的关系估计如下:Q20000.2M,Q为需求数量,M为平均家庭收入,请分别求出M5000元,15000元,30000元的收入弹性。解:已知:Q20000.2M,M分别为5000元,15000元,30000元根据公式:分别代入:3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求P1时的需求弹性。若厂家要扩大 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解:已知:P3Q10, P1将P=1代入P3Q10求得Q=3当P=1时的需求弹性为1/3,属缺乏弹性,应提价。第三章 效用理论、计算题1 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多少。2 解:总效用为TU=14Q-Q2所以边际效用MU=14-2Q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应该为零。即MU=14-2Q=0 Q=7,总效用TU=147 - 72 = 49即消费7个商品时,效用最大。最大效用额为492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试求:(1)消费者的总效用(2)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X产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产品?解:(1)因为X=16,Y=14,TU=4X+Y,所以TU=4*16+14=78(2)总效用不变,即78不变4*4+Y=78Y=623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求: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解:MUX=2X Y2 MUY = 2Y X2又因为MUX/PX = MUY/PY PX=2元,PY=5元所以:2X Y2/2=2Y X2/5得X=2.5Y又因为:M=PXX+PYY M=500所以:X=50 Y=1254某消费者收入为120元,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求:(1)计算出该消费者所购买的X和Y有多少种数量组合,各种组合的X商品和Y商品各是多少?(2)作出一条预算线。(3)所购买的X商品为4,Y商品为6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预算线上?为什么?(4)所购买的X商品为3,Y商品为3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预算线上?为什么?解:(1)因为:M=PXX+PYY M=120 PX=20,PY=10所以:120=20X+10Y X=0 Y=12,X=1 Y =10X=2 Y=8X=3 Y=6X=4 Y=4X=5 Y=2X=6 Y=0 共有7种组合(2)(3)X=4, Y=6 , 图中的A点,不在预算线上,因为当X=4, Y=6时,需要的收入总额应该是204+106=140,而题中给的收入总额只有120,两种商品的组合虽然是最大的,但收入达不到。(4) X =3,Y=3,图中的B点,不在预算线上,因为当X=3, Y=3时,需要的收入总额应该是203+103=90,而题中给的收入总额只有120,两种商品的组合收入虽然能够达到,但不是效率最大。第四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计算题1已知Q=6750 50P,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0025Q2。求(1)利润最大的产量和价格?(2)最大利润是多少?解:(1)因为:TC=12000+0025Q2 ,所以MC = 0.05 Q又因为:Q=6750 50P,所以TR=PQ=135Q - (1/50)Q2 MR=135- (1/25)Q 因为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所以0.05 Q=135- (1/25)QQ=1500P=105(2)最大利润=TR-TC=892502已知生产函数Q=LK,当Q=10时,PL= 4,PK = 1求:(1)厂商最佳生产要素组合时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是多少?(2)最小成本是多少?解:(1)因为Q=LK,所以MPK= LMPL=K又因为;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MPK/ MPL=PK/PL将Q=10 ,PL= 4,PK = 1 代入MPK/ MPL=PK/PL可得:K=4L和10=KL所以:L = 1.6,K=6.4(2)最小成本=41.6+16.4=12.83已知可变要素劳动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如下:劳动量(L)总产量(TQ)平均产量(AQ)边际产量(MQ)00155521267318664225.54525536274.52728418283.509273-110252.5-2(1)计算并填表中空格 (答案已填入)(2)在坐标图上做出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3)该生产函数是否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答案:(3)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划分劳动投入的三个阶段 答案 :图标在下页4已知某厂商总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试求:(1)写出TFC、TVC、AFC、AVC、AC和MC的方程式解TFC=30000TVC=5Q+Q2AC=30000/Q+5+QAVC=VC/Q=5+QMC=5+2Q(2)Q=3时,求TFC、TVC、AFC、AVC、AC和MC解 TFC=30000TVC=5Q+Q2+15+9=24AC=30000/Q+5+Q=10000+8=10008AVC=VC/Q=5+Q=8MC=5+2Q=11(3)Q=50时,P=20,求TR、TC和利润或亏损额解 TR=PQ=5020=1000TC= 30000+5Q+Q2=32750亏损=TR-TC=1000-32750= -31750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计算题1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0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Q=140-P,求:(1)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厂商是否从事生产?解:(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因为TR=PQ=140-QQ=140Q-Q2所以MR=140-2Q MC=10Q+20所以140-2Q = 10Q+20Q=10P=130(2)最大利润=TR-TC= -400 (3)因为经济利润-400,出现了亏损,是否生产要看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的关系。平均变动成本AVC=VC/Q=(5Q2+20Q)/Q=5Q+20=70,而价格是130大于平均变动成本,所以尽管出现亏损,但厂商依然从事生产,此时生产比不生产亏损要少。 2A公司和B公司是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两家各占市场份额的一半,故两家公司的需求曲线均为P=2400-01Q,但A公司的成本函数为:TC=400000+600QA+01QA2,B公司的成本函数为:TC=600000+300QB+02QB2,现在要求计算:(1)A和B公司的利润极大化的价格和产出量(2)两个企业之间是否存在价格冲突?解:(1)A公司: TR2400QA-0.1QA2 对TR求Q的导数,得:MR2400-0.2QA 对TC400000十600QA十0.1QA 2 求Q的导数,得:MC600+0.2QA令:MRMC,得:2400-0.2QA =600+0.2QAQA=4500,再将4500代入P=240O-0.1Q,得:PA=2400-0.14500=1950B公司:对TR2400QB-0.1QB 2 求Q得导数,得:MR2400-0.2QB对TC=600000+300QB+0.2QB 2 求Q得导数,得:MC300+0.4QB令MRMC,得:300+0.4QB=2400-0.2QBQB=3500,在将3500代入P=240O-0.1Q中,得:PB=2050(2) 两个企业之间是否存在价格冲突? 解:两公司之间存在价格冲突。3设完全市场中的代表性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STC=20+240Q-20Q2+Q3,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是315元,试问:(1)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利润(2)该厂商的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曲线(3)该厂商停止营业点(4)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解;(1)因为STC=20+240Q-20Q2+Q3所以MC=240-40Q+3Q2MR=315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 得Q=15把P=315,Q=15代入利润=TR-TC公式中求得:利润=TR-TC=(2)不变成本FC=20可变成本VC=240Q-20Q2+Q3依据两个方程画出不变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3)停止营业点应该是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所以AVC=VC/Q=(240Q-20Q2+Q3)/Q=240-20Q+Q2对AVC求导,得:Q=10 此时AVC=140停止营业点时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相等,所以只要价格小于140,厂商就会停止营。(4)该厂商的供给曲线应该是产量大于10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第六章 分配理论、计算题1假定对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L=-10W+150,劳动的供给曲线为SL=20W,其中SL、DL分别为劳动市场供给、需求的人数,W为每日工资,问:在这一市场中,劳动与工资的均衡水平是多少?均衡时供给与需求相等:SL = DL即:-10W+150 = 20WW = 5劳动的均衡数量QL= SL = DL= 205=1002假定A企业只使用一种可变投入L,其边际产品价值函数为MRP=302L一L2,假定企业的投入L的供给价格固定不变为15元,那么,利润极大化的L的投入数量为多少?根据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VMP=MCL=W又因为:VMP =302L一L2, MCL=W=15两者使之相等,302L一L2 = 15L2-2L-15 = 0L = 5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计算题题目在导学P73-751、假设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解1(1)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8563+2749+432+1845+983=34572(10亿人民币)(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4572+3653=38225(10亿人民币)(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38225+2564=40789(10亿人民币)(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金)+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转移支付+红利=34572-(1845+2420)+1114+2456+555=34432(10亿人民币)(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34432-4422=3001(10亿人民币)(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费支出=3001-432-23346=6232(10亿人民币)2设某国的经济数据如下所示:解(1)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C+I+G+(X-M)=18323+4038+6679+(3396-2863)=29573(100亿人民币)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29573-3023=2655(100亿人民币)(2)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补贴)=20028+1357+383+1689+6891+3023=26813(100亿人民币)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26813-3023=2379(亿人民币)3假定某一社会只生产6种商品,它们在2004年和2006年的产量与价格如下所示:解(1)2000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3528+8046+6640+4872+3055 +7430=98+368+264+3456+165+222=113062002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3832+9454+7848+5686+3560+8038=1216+5076+3744+4816+210+304=19992(2)2002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3532+8054+6648+4886+3060 +7438=112+432+3168+4128+180+2812=17348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计算题1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时,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加到1200亿元时,消费增至900亿元,请计算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解:(1)边际消费倾向MPC=C/Y=(900-800)/(1200-1000)=0.5 (2)边际储蓄倾向MPS=S/Y=1-MPC=1-0.5=0.52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按两部门计算KG和KT),政府同时增加20万元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试求:(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2)税收乘数KT;(3)G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4)T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解:(1)当b=08,KG=Y/G=1/1-b=5(2)当b=08,KT=Y/T=- b/1-b=-4(3)Y =KGG=100(万元)(4)Y= KTT=80(万元)3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C+I+G,I=20+0.15Y,C=40+0.65Y,G=60。试求:均衡Y0、税收T、居民可支配收入Yd和消费C?(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2)Y,C,I的均衡值;(3)投资乘数为多少。解:(1)MPC=0.65,MPS=1-MPC=0.35(2)由AD=AS=Y,有Y=C+I+G=20+0.15Y+40+0.65Y+60,Y=600;C=430,I=110(3)K=1/(1-0.65-0.15)=5(注意:此时,C和I均与Y成正比,所以乘数不等于1/1/(1-0.65)第十二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计算题1假定总供给曲线为AS=700,总需求曲线为AD=800-40P。试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解:已知:AS=700 AD=800-40P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的公式为:AD=AS 700=800-40PP=2.5Y=800-402.5=700答:略2总供给函数为AS=2 300+400P,总需求函数为AD=2 000+4 500/P。试求:(1)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2)总需求上升10%的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解:已知:AS=2 300+400P,AD=2 000+4 500/P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的公式为:AD=AS 2 300+400P=2 000+4 500/P 4P+3P-45=0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公式P3Y=2300+4003=3500Y=2000+4500/3=3500又已知:总需求上升10% 则:AD=2200+4950/P2300+400P=2200+4950/P2300P+400P2=2200P+4950400P2+100P4950=0 8P2+2P99=0Y=2300+4003.4=3660Y=2000+4500/3.4=3324(由于不能被整数除,所以结果有误差)第十四章 财政理论与政策、计算题1如果政府通过征收1000亿元的税收和支出1000亿元的购买以求得预算的平衡,当边际消费倾向为80%时,求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解:已知:T1000;G1000;b=80%=0.8运用乘数公式:政府购买乘数: 由于政府购买增加,国民收入Y=1000 5=5000税收乘数: 由于政府税收增加,国民减少Y=1000 4=4000为此:5000-4000=1000答:在上述政策调整下,国民收入增加1000亿元。2假定:某国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9,边际税收倾向为0.2的情况下。试求:应增加多少政府支出?解:已知:Y15500;Y26000;b=0.9; t=0.2运用乘数公式: 答:(略)3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8,边际税收倾向为0.15,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各增加500亿元。试求:(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2)转移支付乘数;(3)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额;(4)转移支付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解:已知:b=0.8;t=0.15;G=500;TR=500运用乘数公式计算: 答:(略)第十五章 货币理论与政策、计算题1已知某国流通中的现金为5000亿美元,货币乘数为6,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700亿美元,求该国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M1)。解: 答:(略)2已知某国家中央银行规定法定存款准备率为8%,原始存款为5000亿美元,假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金。求:(1)存款乘数和派生存款;(2)如果中央银行把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为12%,假定专业银行的存款总额不变,计算存款乘数和派生存款;(3)假定存款准备率仍为8%,原始存款减少为4000亿美元,计算存款乘数和派生存款。解: (1) (2) (3) 答:(略)3假设某国流通中的货币为4000亿美元,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500亿美元,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为23000亿美元,计算:(1)该国的基础货币、货币供给(M1)和货币乘数;(2)其它条件不变,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为18500亿美元,计算该国的货币供给(M1)和货币乘数;(3)其它条件不变,存款准备金为1000亿美元,计算该国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解:(1)根据公式: (2)根据公式: (3)根据公式: 答:(略)4如一张股票一年的股息为25元,而市场利率为25%,则这张股票价格为多少元?解:股票理论价格=股息/市场利率=25/0025=1000元答:张股票价格为1000元5在法定准备金率为20%,公众持有通货数量不变,银行增加5000万美元超额准备金的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购买12500万美元的国债,求货币总供给的变化。解:1)存款额为:5000*0.2=250002)货币总供给将增加25000+12500=37500答:(略)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计算题1现考虑不存在政府部门,不存在资本移动和价格变动的简单的“固定汇率制经济模型”这一模型的各种函数值和变量值有常数如下:C=2+0.8Y, M=10+0.2Y, X=80。试求:1)对外贸易乘数为多少?能使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为多少?2)进口为多少?能使贸易收支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应为多少?3)进口减少多少?可使国民收入均衡?解:已知:C=2+08Y I=30 M=10+02Y X=80 (1) KX= Y=Kx(C0+I+XM) Y=25(2+30+801002Y) Y=25505Y Y=510 (2) M=10+02510=112 (X=80) (3) NX=XM=32答:(略)2其他条件同上,若一国的边际进口倾向m变为0.25,边际储蓄倾向s仍为0.2,=02试求:政府支出增加10亿元时,对该国进口M的影响。解:已知:C=2+08Y M=10+02Y m=025 s=02 =02 根据公式:KX= Y=KxG=17910=17.9亿 M=10+0.2Y=10+0.217.9=10+3.58=13.58亿 M=13.58亿答:(略)3在充分就业情况下,A国人均每工作日能生产10台电视机或者20台照相机,B国能生产6台电视机或者30台照相机。求:(1)A国和B国生产什么产品具有比较优势?(2)假定假定两国专门生产各自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且进出口交换比率为:1:35,A国向B国出口4台电视机后,两国各自可消费电视机和照相机多少?解:(1)A国和B国生产什么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A国生产电视机,B国生产照相机。(2)假定两国专门生产各自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且进出口交换比率为:1:35,A国向B国出口4台电视机后,两国各自可消费多少电视机和照相机?A国可消费量为:10-4=6台电视机,43.5=14台照相机B国可消费量为:4台电视机,16台照相机(30-14=16)4某人打算以不超过7500美元的价格买辆小汽车,现在商店的开价为3500英镑。求:(1)若汇率是1英镑=22美元,双方是否能成交?(2)汇率为多少时他才能买到小汽车?解:(1)已知:若汇率是1英镑=22美元,按美元折算小汽车价格为7700美元。(350022=7700)超过7500美元因此不能成交;(2)汇率7500/3500=2.14,汇率必须是1:2.14美元时他才能够买到小汽车。答:(略)5假定1英镑的价格为2美元,1马克的价格为0.4美元。求:(1)英镑对马克的价格是多少?(2)若1英镑的市场价格为6马克,英镑持有者如何在套汇中获利?解:(1)已知:1英镑2美元;1马克0.4美元1英镑=2美元/0.4=5马克 (2) 已知:1英镑6马克将1英镑兑换为6马克,将6马克兑换为2.4美元,在交易中获利0.4美元,(2.4美元减2美元等于0.4美元)或在交易中获利0.2英镑。第十七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计算题1已知某国家边际储蓄倾向为0.15,资本产出比率为4,求该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率。解:已知:s=015 j=4答:(略)2已知某国2002年的实际资本产出比率为4,当投资增加300亿美元之时,国民收入增加1500亿美元,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和乘数原理,该国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能达到多少?解:已知: j=4 I=300 Y=1500 KI= =5, g= 求s s=1b,知KI= =5,又知KI= 5= ,55b=1,b=4/5=08 S=02 g=02/4=005=5% 答:(略)3已知某国边际储蓄倾向为0.2,要使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从5%提高到7%,根据合罗德多马模型,资本产出率就有相应变化。解:已知:s=02 g=7%g= ,J= J1= =4 J2= =286 J从4降为286 答:(略)4已知储蓄为收入的15%,边际资本产量比率为2.5,问经济的增长率是多少?解:根据题意:S=0.15Y因为I=S,所以I=0.15Y,设K处于稳定状态,I=K,得K=0.15Y,因为 ,所以 ,年增长率为6%5已知一国的消费占收入的90%,资本增加1000亿美元产出为250亿美元,请问该国的经济增长率是多少?解:根据题意:Y=C+S,C=0.90Y,S=0.10Y因为I=S,I=0.10Y 。设I=K, 经济增长率 试卷代号:1026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宏微观经济学试题2012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 1什么情况下应采取薄利多销政策( B )。 A。价格弹性小于1时 B价格弹性大于1时 C收入弹性大于1时 D任何时候都应薄利多销 2一般来说,香烟的蛛网的形状是( B )。 A收敛型 B发散型 C封闭型D圆圈型 3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 A )。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先增后减 4固定成本是指( A )。 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B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 C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 D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5某厂商生产5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厂商的机器折旧为500元,工人工资及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面变成本为( C )。 A300 B100C200 D500 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A )。 A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B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 C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 D边际收益曲线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 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上的边际产品价值的公式是( B )。 AAQAI。 BMPP CATRQ DMPMR 8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C )。 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 减少 D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9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D )。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经济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10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 B )。 A排他性 B非排他性 C竞争性 D非竞争性 11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一80+0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 C )。 A增加100亿元 B减6500亿元 C增加500亿元 D减6100亿元 12投资乘数( B )。 A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B投资引起收人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C表明国民消费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D投资引起消费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13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C )。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14“挤出效应”会使总需求水平保持不变,因为( A )。 A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刺激会因利率上升和投资下降所抵消 B扩张性财政政策将推动利率上升,因而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 C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导致税收增加,从而使消费减少 D以上说法都对15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 C )。 A购买设备 B偿还贷款 C增加贷款 D增加库存现金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漏选均不给分请将你认为 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16需求定理是指( ACE )。 A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B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C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D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E商品与价格成反向变化17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ACE )。 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 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E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18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 AC )。 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E竞争性与非竞争性19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说明( ABCE )。 A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的绝对数量也会增加 B消费增加的数量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C消费在收人中的比例将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下降 D消费在收人中的比例将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上升 E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差额随收入的增加而越来越大20保护贸易政策的目标是( ACE )。 A减少进121 B增加进口 C增加出121 D减少出口 E减少贸易逆差、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 21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 F 22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减少,替代效应也一定减少。F 23MC曲线AC曲线相交于MC曲线的最低点。F 24突点的需求曲线是表示一个寡头垄断企业当它要提价时,对手企业也同时提价。F 25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T 26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降低商品和要素价格一定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T 27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T 28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与边际税收倾向反方向变化。T 29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F 30资源禀赋理论亦称H-O模型,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并非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F四、配伍题(每题2分。共10分)31需求的收入弹性( E )32边际效用( B )33逆向选择( C )34公开市场业务( D )35边际消费倾向( A )A指家庭在增加的收人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MPC=C/YB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销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C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D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机顶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E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五、简答题(第36题6分,第37题9分,共15分)36画图说明等成本线的特征。(1)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的所形成的曲线。(2分) 如图所示(2分 (2)在等成本线以外点,如图中的A点,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是最大的,但成本达不到;在等成本线以内的点,如图中的B点,成本虽然能够达到,但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是最大;只有等成本线上的各点,是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两种要素的组合是最大的。(2分)37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2分) 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2分) 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3分) 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2分)六、计算题(第38题8分第39题7分。共15分) 38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为dYdX=一20Y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一2,Pv:=5,那么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 39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8,边际税收倾向为015,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各增加500亿元。试求: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2)转移支付乘数; (3)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额;(4)转移支付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参考答案 解: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一dYdX=MRS=PxPY (2分)七、论述题【共20分)40结合所学的通货膨胀理论,谈谈我国近期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七、论述题(20分) 40(1)通货膨胀一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上升。(2分) (2)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 第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上涨。 第二,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弓l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包括三种类型: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第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在现实生活中,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作用常常混合在一起,所以形成混合型通货膨胀。 第四,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供求基本平衡条件下,由于个别关键性商品比例失调,或者由于经济部门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通货膨胀。(10分) (3)联系实际部分。(8分)电大 四,名词解释 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6.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8.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 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2. 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3. 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4. 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5.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 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7. 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 8. 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9. 长期成本:在长期中,一切投入都是可变的,这些开支就是长期成本. 10.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1.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2.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4.生产扩展线: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 15.规模报酬: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属于长期的生产理论. 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3.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4.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5.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6.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替代效应 7.价格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价格消费曲线. 8.收入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收入消费曲线. 1. 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2. 边际产品价值(VMP):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格P的乘积.用公式表示:VMP=MPP 3. 经济租金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要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4. 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5. 吉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6.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一般来说,它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1.不完全信息:也叫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3.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4.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5.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1.消费函数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为:C = C(Y) 这一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一般说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大小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大,消费就越高;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 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5.消费曲线是表示家庭消费数量与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逐渐增加,因而消费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同时,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因而消费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趋向于平缓. 6.线性消费函数在分析短期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时,尤其是在不考虑边际消费倾向作用的条件下,消费函数可以由线性消费函数表示为:C = a + bY 其中,a,b为常数.在式中,a被称为自主性消费,它不受收入变动的影响;bY是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它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线性消费函数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按固定不变的一个比例b增加,此时,消费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7.储蓄函数由于储蓄是收入中扣除消费之后的余额,因而储蓄函数可以由消费函数得到.假定S表示储蓄,于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S = Y C(Y)= S(Y) 8.平均储蓄倾向表示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重,即 平均储蓄倾向也可正可负.一般来说,在收入偏低时,平均储蓄倾向可以为负值;随着收入增加,平均储蓄倾向递增,其数值转变为正值,但总小于1. 9.边际储蓄倾向表示增加的收入中储蓄增加所占的比重,即 边际储蓄倾向一般为正数值,但小于1,即0MPS10.储蓄曲线是表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的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部门的储蓄增加,即储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增加的速度更快,因而储蓄曲线越来越陡峭. 11.线性储蓄函数利用线性的消费函数形式,储蓄函数也可以简单地表示为线性形式,即:S = Y C = a +(1 b)Y 其中,( a)就是自主储蓄,它不受收入的影响,(1 b)Y是由收入引致的储蓄,而(1 b)是边际储蓄倾向. 12.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1.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的均衡的总支出水平,即总需求曲线表示经济中的均衡的总支出量随着价格总水平变动而变动的轨迹.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总需求函数是表示价格总水平与均衡总支出关系的函数.以Y表示使得经济处于均衡的总支出AE的水平,P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需求函数AD可以表示为:Y = AD(P) 3.总供给曲线表示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提供的产出量,即总供给曲线表示经济中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总产出量随价格变动而变动的轨迹.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 4.总供给函数是表示价格总水平与均衡总产出关系的函数.以Y表示经济中的总产出,P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供给函数AS可以表示为:Y = AS(P) 5.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当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在均衡点处,决定总需求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以及决定总供给的劳动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此时,由产品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得劳动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实现变化. 1.通货膨胀一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 2.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3.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 4.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5.周期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中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6.温和的,奔腾的和超级通货膨胀 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有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三种类型.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上涨率在10%以内;奔腾的通货膨胀其物价上涨率则是两位数;而超级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率要在3位数以上. 7.滞胀是指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 8.未预料到的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 按照人们对价格变动预料的程度划分,通货膨胀又分为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两种类型.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往往由某些突然的原因所引起,人们对价格上涨的幅度不能预知或不完全预知.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是由于已知的原因所引起,并且通货膨胀的幅度为人们所预知. 9.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会导致收入和财富的不同阶层之间的再分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其效庆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 10.通货膨胀的产量和就业效应 由通货膨胀所造成的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会对产量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产量和就业效应.其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 1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 1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13.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工资推进通货膨胀是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14.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厂商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提高产品的价格,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15.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16.通货膨胀惯性 无论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还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在拉动需求或推进成本之后,最终会使得价格总水平停止上涨.然而,在实际中,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除非受到其他的冲击,通货膨胀倾向于持续保持相同的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惯性. 17.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的一种估计.预期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知识的了解而形成. 18.价格调整曲线 价格调整曲线又称菲得普斯曲线,它表示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价格调整曲线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来的,因而被经济学家们称为菲利普斯曲线.由于一个国家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基本上与通货膨胀率具有相同的变动方向,因而菲利普斯曲线被改造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并用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说明价格调整过程,故又名价格调整曲线. 19.收入政策 对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往往使用收入政策.收适政策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抑制通货膨胀.收入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价格和工资管制;收入指数化;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20.收入指数化 所谓指数化就是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指数化可以是被百分之百的指数化,也可以是部分指数化.百分之百指数化是指工资按物价上升的比例增长.部分指数化是指工资上涨按物价上升一定比例上涨.收入指数化政策往往被用来减少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2.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这种自动稳定作用通常称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又称为能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逆经济风向采取的变动财政收入水平的政策.具体地说,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反,当处于经济萧条状态时,政府则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此方式对经济交替地进行微调,以便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4.政策滞后 所谓政策滞后是对经济运行采取的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对这一运行状态的滞后.产生政策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需要时间;研究和制定对策需要时间;政策实施需要时间;政策发挥作用又需要时间. 5.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6.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 7.转移支付乘数: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量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8.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9.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权力当局,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高主管机构.中央银行的经营目的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而是为了公共利益,特别是要保证完成法律规定的任务.中央银行主要具有三个职能: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 2.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面向工商厂商及个人经营存贷款业务的金融组织,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存贷款利息差额,赚取最大的利润. 3.法定准备率 西方银行制度中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吸收的存款总额按一定比例以现金的方式保留起来,以作为储户提取存款的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准备率,即 由于准备率通常依法规定,因此被称为法定准备率. 4.再贴现 商业银行为了取得现金,可以将自身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这就是再贴现. 5.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和财政都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 6.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7.存款创造乘数 一般地,如果法定准备率为rd,而银行系统中最初存款数量的改变量为D,那么银行系统中存款改变量最多可以达到D / rd,即银行系统中存款的改变量为原有存款量的 1 / rd倍.1 / rd就是存款创造乘数.由于法定准备率rd小于1,因而银行系统存款创造乘数大于1. 8.费雪方程:用公式表示为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呈反向变化;价格与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同方向变化,与劳务数量方向变化. 9.现金余额方程: ,表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率同向变化,国民收入和价格(货币需求数量)同向变化. 10.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11.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 1.绝对优势原理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的低于别国,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具有绝对优势,就应该专一化生产该商品. 2.相对优势原理如果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然可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 3.进口替代战略用本国产品来代替进口品,即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4.发展出口战略把对外贸易的重点放在出口产品上,尽可能扩大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5.综合发展战略把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结合起来的一种发展战略. 6.经常项目国际间经常发生的商品和服务输入和输出的项目,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项目. 7.资本项目国际间的资本输入与输出. 8.平衡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发生差额思考平衡项目来弥补,包括三项,即错误与遗漏,官方储备资产的变动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 9.顺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 10.逆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 11.汇率使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12.固定汇率制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13.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1. 微观经济学: 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2. 宏观经济学: 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3. 规范分析: 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4. 实证分析: 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5. 需求规律: 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6. 供给规律: 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7. 均衡价格: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8. 需求价格弹性: 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9. 边际效用: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10. 无差异曲线: 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11. 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12.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13. 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14.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5.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16. 生产扩展线: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 17. 完全竞争: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18. 完全垄断: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19. 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20. 寡头垄断: 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21. 洛伦兹曲线: 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22. 吉尼系数: 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23. 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不能改善另一些人的经济福利,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大化状态,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24. 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在一般情况下要从已知的各种个人偏好顺序中推导出统一的社会偏好顺序是不可能的。25. 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26. 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27.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28. 国内生产总值: 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地域为统计标准。29. 国民生产总值: 是指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 30. 国内生产净值: 简称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 31. 个人可支配收入: 简称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32. 消费函数: 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为:C = C(Y),这一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一般说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大小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大,消费就越高;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 33. 平均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APC=C/Y.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 34. 边际消费倾向: 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 MPC=C/Y. 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1。 35. 储蓄函数: 由于储蓄是收入中扣除消费之后的余额,因而储蓄函数可以由消费函数得到。假定S表示储蓄,于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S = Y C(Y)= S(Y) 36. 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37. 流动偏好陷阱: 流动偏好陷阱又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在分析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时提出了的。它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预计利息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最高点,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以至于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趋向于无穷大。38. IS曲线: 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方向变化关系。 39. LM曲线: LM曲线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特别地,对应于投机货币需求处于流动偏好陷阱的区域,在LM曲线的左下端也有一段曲线接近于水平。LM曲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货币市场上一个特这一的均衡状态,而在LM曲线以外的点,经济处于失衡状态。 40.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是一项治本平在使用期限内与其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41. 通货膨胀: 一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 42.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43.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44.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都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 45. 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 46. 汇率: 是指 使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47. 对外贸易乘数: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 或者说定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之间的比例。48. 资本 产量比: 哈罗德认为,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本存量K和总产出Y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即: K = vY.其中,v被称为资本 产量比。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和资本数量不能相互替代,因而每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资本量保持不变,因而资本产出比v是一个常数。 49. 经济周期:一般把经济波动及经济繁荣和衰退的交替称为经济周期。 50. 加速原理:是说明国民收入或消费量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 51. 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 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52. 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53. 国际收支: 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作业6计算题1. 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工资100亿元 利息10亿元 租金30亿元消费支出90亿元 利润30亿元 投资支出60亿元出口额60亿元进口额70亿元 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元要求:.按收入计算GDP . 按支出计算GDP . 计算净出口(参考分15分)解: . 按收入计算:GDP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补贴)100103030170亿元 . 按支出计算GDPCIG(XM)906030(6070)170亿元 . 计算进出口: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参见教材P220公式91,P222公式922. 假设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表:单位:10亿人民币资本消耗补偿 256.4 红利55.5m雇员佣金2856.3 社会保险税242企业支付的利息 274.9 个人所得税422.2间接税365.3消费者支付的利息43.2个人租金收入43.2 政府支付的利息111.4公司利润 184.5 政府转移支付245.6非公司业主收入98.3 个人消费支出 2334.6请计算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参考分15分)解:根据表中资料,按“支出法”列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10亿人民币项目金额占GDP的百分比个人消费支出2334.6 63.7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43.221.2个人所得税422.2 11.5社会保险税242 6.6间接税365.3 10.0资本消耗补偿256.4 7.0国内生产总值 3663.7 100.0 表中计算结果为:国内生产总值GDP3663.71036637亿人民币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资本消耗补偿)3663.7256.43407.31034073亿人民币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3407.3365.330421030420亿人民币 个人收入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支付的利息3042184.524255.5111.42782.41027824亿人民币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纳税2782.4422.22360.21023602亿人民币个人储蓄PDI个人消费支出2360.22334.625.610256亿人民币 注:也可用“收入法”计算GDP,但有5.6的统计差异。3. 设有如下简单经济模型:YCIG ,C800.75Yd ,YdYt , T200.2Y ,I500.1Y ,G200式中,Y为收入;C为消费;Yd为可支配收入;T为税收;I为投资;.G为政府支出.试求: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的均衡值及投资乘数。(参考分20分)解:根据三部门决定均衡收入公式:Yh2(C0IG),式中h211b(1t)因为由C800.75Y ,可得C080 ,b0.75 ;由TtY ,T200.2Y ,得tTY20Y0.2 ;已知I500.1Y ,G200 。所以,h2110.75(120Y0.2)1(0.415Y)故:Y1(0.415Y)(80500.1Y200)整理得:0.3Y345 ,因此,收入均衡值Y1150将Y1150代入C800.75Yd ,I500.1Y ,T200.2Y ;因为YdYTY200.2Y0.8Y20消费均衡值C800.75(0.8115020)785投资均衡值I500.11150165税收均衡值T200.21150210投资乘数K1(1b)1(10.75)44. 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CIG ,I200.15Y ,C400.65Y ,G60试求:.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Y ,C ,I的均衡值。 .投资乘数为多少?(参考分20分)解:.由C400.65Y ,得边际消费倾向MPCb0.65因为MPCMPS1 ,所以,边际储蓄倾向MPSs10.650.35.根据三门部决定均衡收入公式:Yh2(C0IG),式中,h211b(1t)又根据三门部均衡条件:IGST因为SYCY(400.65Y)400.35Y已知I200.15Y ,G60,故,TIGS200.15Y60400.35Y1200.2Y 因为TtY ,故,tTY(1200.2Y)Y120Y0.2由C400.65Y ,可得C040所以,h2110.65(1120Y0.2)1(02278Y)故,收入的均衡值Y1(0.2278Y)(40200.15Y60)整理解得:收入的均衡值Y600将Y600分别代入C和I的经济模型,得: 消费的均衡值C400.65600430投资的均衡值I200.15600110.投资乘数K1(1b)1(10.65)2 . 865. 已知货币的供给量M220 ,货币需求方程为L0.4Y1.2 r ,投资函数为I1952000 r,储蓄函数为S500.25Y。设价格水平P1 ,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参考分30分)解:根据题意,可知是两部门在IS和LM曲线相交时的均衡。因为R(C0l)d(1b)dY ,参见教材P272公式1110R(Kh)Y(1h)(MP);参见教材P280公式1119故均衡时,有:(C0l)d(1b)dY (Kh)Y(1h)Y(1h)(MP)由S500.25Y ,S0C0 ,可得C050 ,b1s10.250.75参见教材P240公式1017a,P241公式109 b,由b1s10.25由I1952000r ,可得l195 ,d2000 ;参见教材P265公式115由L0.4Y1.2 r ,可得K0.4 ,h1.2,参见教材P275公式1114已知M220 ,P1 。所以,(50195)(2000)(10.75)(2000)Y(0.41.2)Y(11.2)(2201)整理解得:均衡的收入水平Y549.84 。将Y549.8代入IS或LM曲线公式,得均衡的利率水平:R(50195)(2000)(10.75)(2000)549.840.054 ,即R5.4。或R(0.41.2)549.84(11.2)(2201)0.05 ,即R5。注:计算结果前的负号表示利率R与货币需求L是反向变化,Y值代入IS和LM曲线公式结果不完全一致是计算误差。作业3计算题1.己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QS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参考分15分)解:因均衡价格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即QDQS 时决定均衡价格。所以由143 P26 P , 解得:P1. 33 , 即为均衡价格;代入需求方程(或供给方程):QD1431.3310,即均衡量为QDQS10根据ED(QDP)(PQD)(dQDdP)(PQD)故对需求方程的P求导:dQDdP3 ,则:ED31.33100.399同理,根据ES(QSP)(PQS)(dQSdP)(PQS)故对供给方程的P求导:dQSdP6,则:ES61.33100.798 注:因均衡点是一个点,故P变化趋于零,可对函数求导求得2.如果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商品Y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为dYdX20Y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PY5,那么以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参考分12分)解:因为商品边际替代率 MRSXY(dYdX),已知 dYdX20Y ,又因为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RSXYPXPY ,已知 PX2,PY5,所以得:20Y25,解得:Y50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限制条件为 PXXPYYM,已知 M270,所以得:2X550270,解得:X10因此,张某将消费商品X为10单位,商品Y为50单位。3. 如果消费者张某消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UX2 Y2 ,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求: .张某的消费均衡组合点。 . 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以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 ,则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 . 若某工会愿意接纳张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但张某可以50的价格购买X ,则张某是否应该加入该工会?(参考分20分)解: . 因为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UXPXMUYPY分别对效用函数X 、Y求导得:MUX2XY2 ,MUY2X 2 Y,已知PX2,PY5所以,2XY222X 2 Y5,解得:Y0.4X 。又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限制条件为:PXXPYYM ,已知M500所以,2X50.4X500,解得:X125则有,21255Y500,解得:Y50因此,张某消费均衡组合点为:X商品125单位,Y商品50单位。. 据题意PX2501,已知PY5,已求MUX2XY2,MUY2X 2 Y所以,2XY312X2Y5 ,解得:Y0.2X则:X50.2X500 ,解得:X250 ;2505Y500 ,解得:Y50因此,张某将消费X商品250单位,Y商品50单位。. 据题意张某消费X和Y的收入M500100400元,PX2501已知PY500,则由 题解结果可知Y0.2X所以,X50.2X400 ,解得:X200 ;2005Y400 ,解得:Y40 计算结果表明,若加入工会缴纳会费后,张某消费X和Y的数量均减少,其总效用将下降,因此不应该加入该工会。4. 某钢铁厂的生产函数为Q5LK,:G其中Q为该厂的产量,L为该厂每期使用的劳动数量,K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如果每单位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分别为2元和1元,那么每期生产40单位的产品,该如何组织生产?(参考分15分)解:因为两种生产要素最佳组合条件是:MPLPLMPKPK分别对生产函数中L和K求导:MPL5K ,MPK5L ,已知PL1,PK2所以,5K15L2 ,解得:L2K;已知Q40代入生产函数得:4052KK ,解得:K2故由:405L2 ,解得:L4因此,每期生产40单位,该厂应投入劳动力4个单位,资本2个单位。5. 假设某企业的边际成本函数为 MC3Q24Q80 ,当生产3单位产品时,总成本为290。试求总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函数。(参考分10分)解:由边际成本函数含义可知,它是总成本函数的导数,故反推出总成本函数为:Q32Q280Q ,从式中可知是可变成本函数:TVCQ32Q280Q 。当生产3单位产时,可变成本为:TVC33232803285故不变成本为:TFCTCTVC2902855所以,总成本函数:TCTFCTVC53Q32Q280Q可变成本函数:TVC3Q32Q280Q平均成本函数:AC5QQ22Q806. 假定某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有500家完全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0.5q2q10 . 求市场的供给函数。 . 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 QD4000400P ,求市场均衡价格。(参考分15分)解: . 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其边际成本曲线。故对成本函数中q求导:SMCq1 ,又因为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 ;并且PMR故有:PMRSMCq1 ,即Pq1 ,变换得:qP1已知完全竞争行业中有500家完全相同的厂家,所以,市场的供给函数为:QS500(P1)500P500 . 因为市场均衡时,QDQS所以,4000400P500 P500 ,解得市场均衡价格:P57. 一个厂商在劳动市场上处于完全竞争,而在产出市场上处于垄断。已知它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P200Q,当厂商产量为60时获得最大利润。若市场工资率为1200时,最后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多少?(参考分13分)解:因为产出市场处于垄断,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厂商需求曲线。所以,在产量为60时获得最大利润,厂商的产品价格为:P20060140 又因为劳动市场处于完全竞争,厂商便用生产要素最优原则是:MPPW ;已知W1200 ,已求P140 。所以,MP1401200 ,解得:MP8.57 。因此,最后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8.57单位。电大 四,名词解释 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6.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8.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 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2. 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3. 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4. 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5.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 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7. 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 8. 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9. 长期成本:在长期中,一切投入都是可变的,这些开支就是长期成本. 10.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1.等产量曲线:是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52065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