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发糕复配粉的研究.pdf

发糕配方及生产工艺技术资料汇集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发糕配方及生产工艺技术资料汇集.zip
发糕配方及生产工艺技术资料汇集
文件目录.doc---(点击预览)
1
10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5
16
17
18
19
2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Thumbs.db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11284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9.1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8-05-20 上传人:懒洋****0 IP属地:湖北
40
积分
关 键 词:
发糕 配方 生产工艺 技术资料 汇集 聚集
资源描述:

1、92113615-发糕粉

2、200710156030-乌发糕及其制作工艺

3、201110440949-一种制作玉米发糕的方法

4、200510127667-八珍营养发糕的制作方法

5、201010103420-一种保鲜米发糕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6、201010110854-一种米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7、200910062221-一种专用发糕粉及制作方法与应用

8、201010293586-一种营养速食发糕的制作方法

9、94216059-多功能快速发糕机

10、201010294197-一种小儿营养发糕的制备方法

11、201110001218-一种莲子糯米发糕的制备方法

12、201020237794-简易的节能型电烘发糕生产装置

13、201020516713-一种蒸笼垫

14、200410101064-绿茶食品(含糕点)及其制作方法

15、96116489-玉米馒头粉及其生产工艺

16、200710060395-发糕及制作方法

17、93112019-混合营养发糕粉

18、200710024425-三豆乌发糕

19、92102655-制作高蛋白发糕的方法

20、200910216076-红薯发糕的制备方法

21、传统发酵食品米发糕生产工艺的革新与现代化

22、大米发糕的抗老化技术研究

23、米发糕的储藏品质研究

24、米发糕的双菌发酵剂工艺研究

25、米发糕的质构特性及数学模型

26、米发糕复配粉的研究

27、米发糕生产工艺的研究

28、米发糕专用粉生产工艺的研究

29、特色发糕的研制及营养保健功能探讨

30、CN201110153395.5-一种营养发糕的制备方法

31、CN201110205745.8-一种葡萄汁发糕

32、CN201110267603.4-一种乌梅豆面发糕的制备方法

33、CN201210453850.8-一种方便米发糕及其生产方法

34、CN201310094233.8-一种板栗味健胃发糕的制作方法

35、CN201310094141.X-一种含核桃仁的荞麦味发糕的制作方法

36、CN201310094144.3-一种降血压玉米发糕的制作方法

37、CN201310094145.8-一种红薯淀粉发糕的制作方法

38、CN201310094216.4-一种含薏仁粉的发糕的制作方法

39、CN201310283365.5-一种小儿壮骨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40、CN201310220907.4-一种魔芋米发糕

41、CN201310281196.1-一种紫薯防癌保健发糕的加工方法

42、CN201310281238.1-一种易消化大米发糕的加工方法

43、CN201310281252.1-一种杂粮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44、CN201310614759.4-用天然马铃薯粉制备发糕的加工方法

45、CN201410138013.5-一种葡萄营养发糕

46、CN201410682330.3-一种全薯类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47、CN201410679904.1-一种马铃薯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48、CN201410850491.9-一种具有滋补气血功效的玉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49、CN201410750983.0-一种纳豆菌与乳酸菌共发酵制备米发糕的方法

50、CN201510044078.8-一种养胃发糕的制备方法

51、CN201410260098.4-玫瑰风味发糕的制作方法

52、CN201510200782.8-一种益智健肾乌发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53、CN201510196797.1-一种土豆发糕

54、CN201510247862.9-一种速冻玉米发糕及其生产工艺

55、CN201510302808.X-一种榴莲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56、CN201510302807.5-一种柠檬香味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57、CN201510302795.6-一种凤尾鱼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58、CN201510302851.6-一种虾仁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59、CN201510302850.1-一种香椿味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0、CN201510302812.6-一种菠萝燕麦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1、CN201510302794.1-一种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2、CN201510302787.1-一种青豆鸡肉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3、CN201510305429.6-一种西梅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4、CN201510305404.6-一种泡菜味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5、CN201510302848.4-一种莲藕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6、CN201510302792.2-一种南瓜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7、CN201510305348.6-一种樱桃松子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8、CN201510305398.4-一种紫菜豆沙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9、CN201510302809.4-一种粉丝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0、CN201510302811.1-一种便于消化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1、CN201510302793.7-一种臭豆腐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2、CN201510305359.4-一种三文鱼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3、CN201510302788.6-一种薄荷清香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4、CN201510746505.7-一种健康菠菜籼米发糕的制作方法

75、CN201510749999.4-一种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6、CN201610069543.8-酱香味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7、CN201610069475.5-麦麸补虚止渴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8、CN201610069474.0-菱角健力益气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9、CN201610069551.2-鸡汤玉米味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80、CN201410504072.X-一种蒜香菠菜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81、CN201510917494.4-一种食用可治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糕及制备方法

82、CN201610042408.4-一种具有调节胃肠功能低GI莲子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83、CN201610045206.5-一种大闸蟹风味白发糕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84、CN201410822612.9-一种全谷物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85、CN201410847303.7-一种荷叶味保健发糕的制作方法

86、CN201610231664.8-一种水果味米发糕

87、CN201610287572.1-一种含紫花苜蓿的膳食纤维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88、CN201610069545.7-润肺益气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89、CN201610069544.2-抗衰抗疲紫薯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90、CN201610069542.3-降压海蜇丝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91、CN201610069541.9-美容抗痘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92、CN201610069473.6-莴苣促进利尿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93、CN201610069472.1-生姜酸奶味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94、CN201610311719.6-一种荔枝发糕

95、CN201610311625.9-一种栗子发糕

96、CN201610506668.2-一种凤尾菇风味马铃薯枣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97、CN201610506666.3-一种灰树花风味马铃薯枣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98、传统发酵食品米发糕生产工艺革新与现代化

99、米发糕专用粉生产工艺的研究

100、米发糕的质构特性及数学模型

101、米发糕的双菌发酵剂工艺研究

102、中国传统米发糕的现代加工技术

103、米发糕固体老酵制作工艺研究

104、米发糕工业化生产新技术及设备的研究

105、特色发糕的研制及营养保健功能探讨

106、米发糕生产工艺的研究

107、米发糕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108、山药发糕的配方优化

109、玉米发糕原料配比的研究

110、紫薯发糕的研制

111、大米发糕的抗老化技术研究

112、米发糕复配粉的研究

113、红薯米发糕生产工艺优化

114、枸杞玉米发糕

115、蜂蜜鸡蛋玉米面发糕

116、小米面发糕

117、红枣鸡蛋发糕

118、大米发糕

119、紫薯发糕

120、发糕的做法

121、CN106036446A-一种凤尾菇风味马铃薯枣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122、CN106036445A-一种灰树花风味马铃薯枣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123、CN106071766A-一种适合肾病患者脱蛋白脱磷营养发糕及其加工方法

124、CN106173917A-一种鲍鱼菇风味马铃薯枣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125、CN106173929A-鱼籽补脑护眼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26、CN106173928A-下气宽中青稞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27、CN106173918A-一种红薯米发糕及其生产方法

128、CN106213176A-红枣发糕

129、CN106213183A-鱿鱼米酒味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30、CN106261601A-芝麻养血护肤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31、CN106261600A-益肺止咳薄荷味山药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32、CN106261602A-一种双菌发酵橙香型海藻保健发糕

133、CN106307040A-一种猕猴桃香型海藻发糕

134、CN106616303A-一种米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135、CN106722084A-一种营养均衡的大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36、CN106879930A-一种石磨酒酿发糕的加工方法

137、CN106912788A-一种面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38、CN106942665A-一种红薯米发糕的加工方法

139、CN107259330A-一种黄金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140、CN107319309A-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米发糕的制备方法

141、CN107348324A-一种蕨菜发糕的制作及贮藏方法

142、CN107373336A-一种玉米发糕制备方法

143、CN107373341A-一种粗粮米发糕的制备方法

144、CN107397132A-一种米发糕粉的制备方法

145、CN107495111A-一种防治高血脂的保健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46、CN107568585A-微波制备玉米发糕的方法

147、CN107744043A-一种抗疲劳桂圆黑糖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48、CN107751753A-一种大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内容简介:
218 2008, Vol.29, No.09 食品科学 工艺技术 米发糕是我国南方的一种传统的大米发酵食品,一 般是以籼米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调味、发酵、蒸制而 成 1 。它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保健功能 2-3 , 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儿童食用。传统的米发糕生产为自然发 酵或接入老浆进行人工发酵,由于发酵过程的微生物菌系 复杂,且在发酵过程中菌种的活性和比例容易发生变化, 导致米发糕生产的周期长,而且产品的质量也不稳定。 本实验以早籼米为原料,以自制发酵剂和其 他配料 为辅料制作复配粉,研究发酵剂、黄原胶和白砂糖3种辅 料对米发糕的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并以米发糕 的感官得分为目标优化复配粉的配方,旨在为米发糕的 工业化生产及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早籼米 市售;卡斯特酒香酵母和植物乳杆菌 华 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大分子功能及特性实验室。 1.2 仪器与设备 TA-XT2型质构仪 英国 SMS公司。 1.3 方法 1.3.1 米发糕的制作工艺发酵剂、白糖 工艺说明:称取一定量的原料米,洗米两遍;以 收稿日期:2008-07-01 基金项目:湖北省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3AA204B04) 作者简介:郭蕾(198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E-mail:guolei *通讯作者:赵思明(1963-),女,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大分子功能及特性。E-mail: zsmjx 郭 蕾,刘小翠,赵思明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以早籼米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米发糕复配粉的配方,开发米发糕复配粉。结果表明:发酵剂、 黄原胶和白糖添加量对米发糕的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有显著影响。适宜的配方为以米粉为主料,添加 2%的固态发 酵剂、0.1%黄原胶、7%白糖。用此配方制作的米发糕外形平整美观、色泽洁白、口感松软香甜、弹性好。以 最佳配方制作复配粉于低温密封贮藏,其活菌数含量略有下降,米发糕的感官总分略有下降,但感官品质及质构 特性变化不大,贮藏品质良好。 关键词:米发糕;复配粉;配方;品质 Study on Pre-mixed Powder of Fermented Rice Cake GUO Lei,LIU Xiao-cui,ZHAO Si-mi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Compound powder of fermented rice cake was exploited, using early indica rice as material by orthogonal test to study formula of compound powde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ensory quality and texture characteristics of fermented rice cake are affected remarkably by addition amounts of solid starter, xanthan and sugar. The optimal formula of compound powder is adding 2% solid starter, 0.1% xanthan and 7% sugar to the main rice flour. The fermented rice cake produced by the above formula not only good shape and nice white color, but also has soft and sweet mouth-feel and better springiness. During the hermetical stroage of the compound powder by the optimal formula at low temperature, viable cells number of bacteria and total sensory score decline a bit, but sensory quality and texture characteristics have almost no changes. Key words: fermented rice cake;compound powder;formula;quality 中图分类号;TS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8)09-0218-04 原料米洗米浸泡磨浆发酵调味(醒发) 蒸煮成品品质分析工艺技术 食品科学 2008, Vol.29, No.09 219 料液比 1:2 于 30温度下浸泡 21h,用自来水清洗数遍 后磨浆;将发酵剂 4 接入米浆中,混匀;将米浆放入 恒温培养箱内静置发酵;加入白糖调味,将米浆调至一 定的浓度;混匀后放入恒温箱醒发 10min;放入蒸煮锅 沸水蒸煮 15min,取出,冷却至室温(25),即得米发 糕。 1.3.2 感官评定 采用五人评分法,米发糕的感官鉴定主要从色泽、 形态、滋味、香味、口感等几个食用品质指标进行分 析。以米发糕形态蓬松,色泽洁白均匀,有柔和的发 酵味及酒精味,酸甜适中,口感松软为最高分(满分 10 分),总分为各项指标得分之和。 1.3.3 质构特性测定 采用 P/36R探头。参数设置:下降速度 1mm/s,测 试速度 1mm/s,返回速度 1mm/s,压缩 50%,触及力 5g。用最大力表示硬度,用第一峰右半峰面积与第一 峰左半峰面积之比表示回弹性,用第二峰面积与第一峰 面积之比表示黏聚性,用硬度黏聚性弹性表示咀嚼 度 5-6 。 1.3.4 发酵剂制作 将酒香酵母和植物乳杆菌分别接入各自的增菌培养 基中,于 30下培养 24h,得到酒香酵母和乳杆菌的菌 悬液,将菌悬液以一定比例混合、浓缩、填充,干 燥可得成品 4 。 1.3.5 发酵剂的成品检测 将发酵剂于无菌条件下稀释适当的倍数,采用稀释 平板计数法检测菌落总数(PCA培养基)、酵母菌(PDA 培养基)及乳酸菌总数(MRS培养基),接种乳糖胆盐 发酵管观察产气状况检测大肠菌群。 1.3.6 复配粉制作 以米粉为主料,添加一定量的发酵剂、白糖和黄 原胶,混合均匀即为复配粉。 1.3.7 复配粉贮藏 将复配粉于温度 25和相对湿度 75%的环境下保 存,定期测定发酵剂中微生物含量及以复配粉制作的米 发糕的特性。 1.4 数据处理 用 Excel和 SAS8.1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配粉配方确定 2.1.1 发酵剂添加量对米发糕感官品质的影响 将自制的固态发酵剂以不同比例接入米浆中,发酵 后制作出的米发糕的感官品质见图 1。 由图 1 可知,米发糕的感官总分随发酵剂添加量的 增加呈先快速增加后缓慢降低的趋势,以发酵剂添加量 为 3%时的感官得分最高。发酵剂的添加量过少,发酵 速度太慢,酵母产气不足,使发糕的形态和口感较差, 而发酵剂添加量过多则会发酵过度,使米发糕的发酵味 太浓,发酵产物酒精和乳酸也会引起感官品质下降。 2.1.2 黄原胶添加量对米发糕感官品质的影响 将黄原胶以不同比例接入米浆中,发酵剂和白糖的 添加量一定,发酵后制作出的米发糕的感官品质见图2。 由图 2 可知,米发糕的感官品质随黄原胶添加量的 增加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添加量为 0.1%时,感官 得分最高。添加黄原胶后,米发糕的感官品质上升, 是因为黄原胶对于凝胶制品 的口感有显著改善作用 7 , 使凝胶组织更加细腻,柔和。 2.1.3 白糖添加量对米发糕感官品质的影响 白糖的添加量分为前添加量及后添加量,总添加量 均为 16%,此处添加量为前添加量。将白糖以不同比 例接入米浆中,发酵剂和黄原胶的添加量一定,其中 白糖的总添加量均为 16%,发酵后制作出的米发糕的感 官品质见图 3。 10.0 9.5 9.0 8.5 8.0 黄原胶添加量(%) n=5,2%发酵剂、7%白糖。 图2 黄原胶添加量对米发糕感官品质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addition of xanthan on sensory quality of fermented rice cake 0 0.05 0.1 0.15 0.2 0.25 感官总分 图1 发酵剂添加量对米发糕感官品质的影响 Fig.1 Effects of addition of solid starter on sensory quality of fermented rice cake 10 9 8 7 6 5 发酵剂添加量(%) n=5,0.1%黄原胶 7%、白糖。 0.5 1 1.5 2 3 4 5 6 7 8 9 10 感官总分 220 2008, Vol.29, No.09 食品科学 工艺技术 由图 3 可知,米发糕的感官品质随白糖添加量增加 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添加量为 6%时,感官得分 最高且其他感官品质均较好。糖作为酵母菌和乳酸菌可 以直接利用的碳源对于微生物的生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 用,适宜的添加量对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重要影响。 2.1.4 复配粉配方的正交试验 以发酵剂添加量、黄原胶添加量和白糖添加量为因 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米发糕成品进行感官 及质构的测定,结果见表 1,邓肯分析见表 2。 由表 1 可知,不同的配方制作的米发糕的感官品质 存在差异,以 5 号即发酵剂添加量为 2%,黄原胶添加 量为 0.10%,糖添加量为 7%时,米发糕的感官得分最 高。 由表 2 可知,发酵剂的添加量对于米发糕的各项感 官指标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添加量过大或过小均不 适合米发糕的发酵;黄原胶的添加量对于米发糕的色泽 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而对于其他感官指标均无显著差 异;白糖的添加量对于米发糕的感官指标的影响有显著 性差异。 由表 1 和表 2 可知,不同的配方制作的米发糕的质 构特征存在差异。发酵剂的添加量对米发糕的硬度、回 弹性和黏聚性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添加量越大,回 弹性,黏聚性越大,硬度越小,对于咀嚼度的影响没 有显著性差异;实验范围内黄原胶的添加量对于米发糕 质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白糖的添加量对于质构指标的 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添加量越大,米发糕的硬度和 咀嚼度越大,回弹性越小。 由正交试验结果,参考单因素试验,确定米发 糕复配粉的最佳配方为发酵剂添加量2%、黄原胶添 加量0.1%、白糖添加量 7%,百分含量均以米粉为基 准。以此配方制作的米发糕的质构特征较好,且感官得 分最高。 2.2 复配粉的贮藏特性 以 2.1中确定的配方制作复配粉,检测其贮藏特性。 2.2.1 复配粉贮藏过程微生物含量 由图 4 可知,复配粉在贮藏初期,酵母菌和乳酸菌 的数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从 10 6 CUF/g下降到 10 4 CUF/g, 50d后,数量变化趋于平缓,贮藏 140d后,数量仍维 持在 10 4CUF /g。 图3 白糖添加量对米发糕的感官品质的影响 Fig.3 Effects of addition of sugar on sensory quality of fermented rice cake 白糖添加量(%) n=5,2%发酵剂 0.1%黄原胶。 0 3 6 9 12 感官总分 10 9 8 7 6 5 表2 正交试验感官特征邓肯分析 Table 2 Duncan analysis of sensory quality in orthogonal test 注:字母不同表示同列数据间有显著差异(p 0.05)。 硬度 回弹性 黏聚性 咀嚼度 感官总分 1.00 2889 A 0.37 B 0.67 B 1435 A 8.57 C 2.00 2434 B 0.40 A 0.70 AB 1464 A 9.23 A 3.00 2301 B 0.41 A 0.71 A 1365 A 8.88 AB 0.05 2630 A 0.40 A 0.69 A 1535 A 8.81 A 0.10 2439 A 0.40 A 0.71 A 1393 A 8.91 A 0.15 2611 A 0.38 A 0.68 A 1359 A 8.96 A 3.00 2281 B 0.41 A 0.71 A 1351 B 8.74 A 5.00 2335 B 0.41 A 0.71 A 1309 B 8.79 A 7.00 3063 A 0.36 B 0.67 B 1610 A 9.14 A 发酵剂添 加量(%) 黄原胶添 加量(%) 白糖添加 量(%) 因素 表1 复配粉配方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Table 1 Design and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on compound powder formula 序号 发酵剂用量(%) 黄原胶用量(%) 糖用量(%) 硬度(g) 回弹性 黏聚性 咀嚼度(g) 感官总分 1 1 0.05 3 2344226 0.390.03 0.690.04 1331105 8.180.22 2 1 0.1 5 2504219 0.400.01 0.720.02 1309242 8.560.25 3 1 0.15 7 3820284 0.310.03 0.610.03 1663225 9.140.22 4 2 0.05 5 2768143 0.400.02 0.690.03 162062 9.180.15 5 2 0.1 7 2446261 0.400.01 0.700.01 1474207 9.680.08 6 2 0.15 3 2172214 0.420.02 0.710.02 1338152 9.460.24 7 3 0.05 7 2874321 0.400.02 0.700.02 1721216 9.260.11 8 3 0.1 3 2343104 0.410.02 0.720.03 139441 9.220.16 9 3 0.15 5 1840289 0.430.07 0.720.08 1077320 8.700.21 注:质构特性(n=4,X SD);感官总分(n=5,X SD)。工艺技术 食品科学 2008, Vol.29, No.09 221 注:字母不同表示同列数据间有显著差异(p 0.05)。 2.2.2 复配粉制作米发糕的品质 用贮藏的复配粉制作米发糕,感官特征及质构特征 分别见表 34。 由表3 可知,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米发糕的感 官品质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在贮藏的过程 中,发酵菌种数量下降和酶活的失活,发酵过程中微 生物对于米浆的改性和产气作用 8 下降,分子量的降解 作用减弱,从而引起感官品质的下降。由表4可知,随贮 藏时间的延长,米发糕的硬度、回弹性、黏聚性和咀嚼度 均呈整体下降的趋势。 3 结 论 复配粉的最佳配方为以米粉为主料,添加 2%的固 态发酵剂,0.1%黄原胶,7%白糖。复配粉于相对湿 度 75%、温度 25下贮藏 140d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 含量略有下降,数量仍维持在 10 4 CUF/g以上。随复配 粉贮藏时间的延长,米发糕的硬度,黏聚性和咀嚼度 呈下降趋势,回弹性变化不大,米发糕的感官总分略 有下降,但品质变化不大,复配粉的贮藏性能良好。 参考文献: 1 武汉市饮食公司. 武汉小吃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110-114. 2 刘小翠, 李云波, 赵思明. 生米发酵食品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06, 27(10): 616-619. 3 徐专红. 特色发糕的研制及营养保健功能探讨J. 科技通报, 2008, 24(1): 74-79. 4 赵思明, 熊善柏, 刘小翠, 等. 一种作为微生物发酵剂的菌株, 包含 该菌株的复合发酵剂及应用: 中国, 200710053611.2P. 2008-05-07. 5 李云波, 刘小翠, 赵思明. 米粉凝胶形成过程的质构特征及凝胶品 质控制研究J. 食品科技, 2006(7): 39-42. 6 BOURNE M C. In support of methodology clarification(Reply)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1995, 60: vii. 7 赵兴春. 黄原胶的特征和应用J. 食品工业, 1997(2): 51-53. 8 HARDEEP S G, MONICA H, CRISTINA M R. Improving the texture and delaying staling in rice flour chapati with hydrocolloids and a- amylase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4, 65(1): 89-94. 表3 复配粉贮藏时间对米发糕感官品质的影响(n=5,X SD) Table 3 Effects of storage time of compound powder on sensory quality of fermented rice cake(n=5,X SD) 贮藏时间(d) 形 态色 泽香 气口 感滋 味总 分 0 9.800.10 A 9.650.03 A 9.580.03 A 9.680.03 A 9.580.02 A 9.720.03 A 50 9.680.06 B 9.460.03 B 9.340.03 B 9.570.03 B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发糕配方及生产工艺技术资料汇集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011284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