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米发糕生产工艺优化.pdf

发糕配方及生产工艺技术资料汇集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发糕配方及生产工艺技术资料汇集.zip
发糕配方及生产工艺技术资料汇集
文件目录.doc---(点击预览)
1
10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5
16
17
18
19
2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Thumbs.db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11284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9.1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8-05-20 上传人:懒洋****0 IP属地:湖北
40
积分
关 键 词:
发糕 配方 生产工艺 技术资料 汇集 聚集
资源描述:

1、92113615-发糕粉

2、200710156030-乌发糕及其制作工艺

3、201110440949-一种制作玉米发糕的方法

4、200510127667-八珍营养发糕的制作方法

5、201010103420-一种保鲜米发糕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6、201010110854-一种米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7、200910062221-一种专用发糕粉及制作方法与应用

8、201010293586-一种营养速食发糕的制作方法

9、94216059-多功能快速发糕机

10、201010294197-一种小儿营养发糕的制备方法

11、201110001218-一种莲子糯米发糕的制备方法

12、201020237794-简易的节能型电烘发糕生产装置

13、201020516713-一种蒸笼垫

14、200410101064-绿茶食品(含糕点)及其制作方法

15、96116489-玉米馒头粉及其生产工艺

16、200710060395-发糕及制作方法

17、93112019-混合营养发糕粉

18、200710024425-三豆乌发糕

19、92102655-制作高蛋白发糕的方法

20、200910216076-红薯发糕的制备方法

21、传统发酵食品米发糕生产工艺的革新与现代化

22、大米发糕的抗老化技术研究

23、米发糕的储藏品质研究

24、米发糕的双菌发酵剂工艺研究

25、米发糕的质构特性及数学模型

26、米发糕复配粉的研究

27、米发糕生产工艺的研究

28、米发糕专用粉生产工艺的研究

29、特色发糕的研制及营养保健功能探讨

30、CN201110153395.5-一种营养发糕的制备方法

31、CN201110205745.8-一种葡萄汁发糕

32、CN201110267603.4-一种乌梅豆面发糕的制备方法

33、CN201210453850.8-一种方便米发糕及其生产方法

34、CN201310094233.8-一种板栗味健胃发糕的制作方法

35、CN201310094141.X-一种含核桃仁的荞麦味发糕的制作方法

36、CN201310094144.3-一种降血压玉米发糕的制作方法

37、CN201310094145.8-一种红薯淀粉发糕的制作方法

38、CN201310094216.4-一种含薏仁粉的发糕的制作方法

39、CN201310283365.5-一种小儿壮骨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40、CN201310220907.4-一种魔芋米发糕

41、CN201310281196.1-一种紫薯防癌保健发糕的加工方法

42、CN201310281238.1-一种易消化大米发糕的加工方法

43、CN201310281252.1-一种杂粮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44、CN201310614759.4-用天然马铃薯粉制备发糕的加工方法

45、CN201410138013.5-一种葡萄营养发糕

46、CN201410682330.3-一种全薯类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47、CN201410679904.1-一种马铃薯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48、CN201410850491.9-一种具有滋补气血功效的玉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49、CN201410750983.0-一种纳豆菌与乳酸菌共发酵制备米发糕的方法

50、CN201510044078.8-一种养胃发糕的制备方法

51、CN201410260098.4-玫瑰风味发糕的制作方法

52、CN201510200782.8-一种益智健肾乌发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53、CN201510196797.1-一种土豆发糕

54、CN201510247862.9-一种速冻玉米发糕及其生产工艺

55、CN201510302808.X-一种榴莲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56、CN201510302807.5-一种柠檬香味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57、CN201510302795.6-一种凤尾鱼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58、CN201510302851.6-一种虾仁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59、CN201510302850.1-一种香椿味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0、CN201510302812.6-一种菠萝燕麦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1、CN201510302794.1-一种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2、CN201510302787.1-一种青豆鸡肉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3、CN201510305429.6-一种西梅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4、CN201510305404.6-一种泡菜味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5、CN201510302848.4-一种莲藕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6、CN201510302792.2-一种南瓜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7、CN201510305348.6-一种樱桃松子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8、CN201510305398.4-一种紫菜豆沙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69、CN201510302809.4-一种粉丝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0、CN201510302811.1-一种便于消化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1、CN201510302793.7-一种臭豆腐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2、CN201510305359.4-一种三文鱼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3、CN201510302788.6-一种薄荷清香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4、CN201510746505.7-一种健康菠菜籼米发糕的制作方法

75、CN201510749999.4-一种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6、CN201610069543.8-酱香味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7、CN201610069475.5-麦麸补虚止渴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8、CN201610069474.0-菱角健力益气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79、CN201610069551.2-鸡汤玉米味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80、CN201410504072.X-一种蒜香菠菜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81、CN201510917494.4-一种食用可治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糕及制备方法

82、CN201610042408.4-一种具有调节胃肠功能低GI莲子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83、CN201610045206.5-一种大闸蟹风味白发糕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84、CN201410822612.9-一种全谷物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85、CN201410847303.7-一种荷叶味保健发糕的制作方法

86、CN201610231664.8-一种水果味米发糕

87、CN201610287572.1-一种含紫花苜蓿的膳食纤维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88、CN201610069545.7-润肺益气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89、CN201610069544.2-抗衰抗疲紫薯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90、CN201610069542.3-降压海蜇丝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91、CN201610069541.9-美容抗痘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92、CN201610069473.6-莴苣促进利尿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93、CN201610069472.1-生姜酸奶味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94、CN201610311719.6-一种荔枝发糕

95、CN201610311625.9-一种栗子发糕

96、CN201610506668.2-一种凤尾菇风味马铃薯枣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97、CN201610506666.3-一种灰树花风味马铃薯枣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98、传统发酵食品米发糕生产工艺革新与现代化

99、米发糕专用粉生产工艺的研究

100、米发糕的质构特性及数学模型

101、米发糕的双菌发酵剂工艺研究

102、中国传统米发糕的现代加工技术

103、米发糕固体老酵制作工艺研究

104、米发糕工业化生产新技术及设备的研究

105、特色发糕的研制及营养保健功能探讨

106、米发糕生产工艺的研究

107、米发糕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108、山药发糕的配方优化

109、玉米发糕原料配比的研究

110、紫薯发糕的研制

111、大米发糕的抗老化技术研究

112、米发糕复配粉的研究

113、红薯米发糕生产工艺优化

114、枸杞玉米发糕

115、蜂蜜鸡蛋玉米面发糕

116、小米面发糕

117、红枣鸡蛋发糕

118、大米发糕

119、紫薯发糕

120、发糕的做法

121、CN106036446A-一种凤尾菇风味马铃薯枣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122、CN106036445A-一种灰树花风味马铃薯枣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123、CN106071766A-一种适合肾病患者脱蛋白脱磷营养发糕及其加工方法

124、CN106173917A-一种鲍鱼菇风味马铃薯枣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125、CN106173929A-鱼籽补脑护眼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26、CN106173928A-下气宽中青稞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27、CN106173918A-一种红薯米发糕及其生产方法

128、CN106213176A-红枣发糕

129、CN106213183A-鱿鱼米酒味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30、CN106261601A-芝麻养血护肤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31、CN106261600A-益肺止咳薄荷味山药南瓜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32、CN106261602A-一种双菌发酵橙香型海藻保健发糕

133、CN106307040A-一种猕猴桃香型海藻发糕

134、CN106616303A-一种米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135、CN106722084A-一种营养均衡的大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36、CN106879930A-一种石磨酒酿发糕的加工方法

137、CN106912788A-一种面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38、CN106942665A-一种红薯米发糕的加工方法

139、CN107259330A-一种黄金发糕及其制作方法

140、CN107319309A-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米发糕的制备方法

141、CN107348324A-一种蕨菜发糕的制作及贮藏方法

142、CN107373336A-一种玉米发糕制备方法

143、CN107373341A-一种粗粮米发糕的制备方法

144、CN107397132A-一种米发糕粉的制备方法

145、CN107495111A-一种防治高血脂的保健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46、CN107568585A-微波制备玉米发糕的方法

147、CN107744043A-一种抗疲劳桂圆黑糖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148、CN107751753A-一种大米发糕及其制备方法

 


内容简介:
2010, Vol. 31, No. 20食品科学技术应用518 ? 3李 雪,余 晨,李秀娟,潘思轶,徐晓云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K1 通过在米发糕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红薯泥,研究红薯米发糕的生产工艺。结合感官评定和质构特性的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红薯、水、小苏打、糖添加量以及汽蒸时间对红薯米发糕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得到生产红薯米发糕的最优工艺条件。在大米 :红薯 :水质量比为 10:9:7、发酵 3h、添加发酵液总量 7% 的糖和 0.6的小苏打后,常压汽蒸 13min,得到的红薯米发糕品质最好。1oM 红薯;米发糕;质构;感官评价;工艺优化Processing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of Fermented Rice Cake with Sweet PotatoLI Xue, YU Chen, LI Xiu-juan, PAN Si-yi, XU Xiao-yun*(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Abstract: In this work,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for fermented rice cake (FRC) were optimized through adding a certain amountof mashed sweet potato. The effects of steaming time and the addition amounts of sweet potato, water, baking soda and sugaron the quality of FRC with sweet potato were explored by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on the basis of sensoryevaluation and textural property analysis (TPA). The optimal processing parameters were achieved to be rice-sweet potato-water ratio of 10: 9: 7, fermentation time of 3 hours, the addition amounts of sugar and baking soda of 7% and 0.6, and steamingtime of 13 minutes under normal pressure. The best quality of FRC with sweet potato was achieved at the optimal processingconditions.Key words: sweet potato; fermented rice cake; textural property analysis; sensory evalua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中图分类号: TS21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6630(2010)20-0518-04收稿日期: 2010-06-11基金项目: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2007-2010)作者简介:李雪 (1985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E-mail: * 通信作者:徐晓云 (1970 ),女,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化学。 E-mail: xuxiaoyun红薯,又名甘薯、番薯等,种植广泛,营养价值很高,其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大米相似,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特别是大米缺少的赖氨酸含量丰富。 VA、VB1、 VB2 和尼克酸均比其他杂粮高,钙、磷、铁等无机物含量丰富1。红薯还是一种生理碱性食品,同大米这种生理酸性食品共同食用后,可以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2。除此之外红薯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红薯“性平温,无毒,健脾胃、益阴精、壮筋骨、补血和中、延年益寿”3。并且最近的研究表明,红薯含有的脱氢表雄甾酮,是一种与哺乳动物肾上腺分泌素相类似的类固醇,它能抑制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生发展4。传统食品中的米发糕是由大米浆发酵、汽蒸而成。与面包、馒头不同,米发糕的品质特性主要是大米淀粉糊化后形成的凝胶,这种凝胶的形成主要与直链淀粉有关,无直链淀粉或直链淀粉含量低则不能形成凝胶或者胶性差5。本实验将红薯打成泥加入米浆共同发酵,生产出一种新型保健米发糕红薯米发糕,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需求6。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早籼米 徐东粮油批发市场;老浆 (国内民间发酵传统米发糕所用发酵剂 ) 实验室加工自备;红薯、白砂糖、小苏打均为市售。1.2 仪器与设备JL-100 型电动多用磨浆机 重庆友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HHS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上海医疗器械五厂;电子天平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蒸锅 苏泊尔公司; TA2i 型物性测试仪 英国 TA 公司。519技术应用食品科学2010, Vol. 31, No. 201.3 方法1.3.1 红薯米发糕的制作工艺大米经过浸泡、磨浆后与一定量的红薯泥混合,加入老浆后在 34恒温水浴锅中发酵 3h,然后将 25g 红薯大米发酵混合液注入特制的模具中,在常压条件下进行蒸气汽蒸。成品在室温下放置到温度为 20时,进行 TPA 质构测试。1.3.2 质构特性的测定参数7-8物性测试的测定参数:测定模式: TPA;测量探头:下压探头 P/36R;测试前速 5mm/s;测试速度 2mm/s;测试后速度 5mm/s;应变位移 60%;引发力 5g;引发类型自动;获取数率 200pps9。1.3.3 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研究红薯、水、小苏打、糖添加量以及汽蒸时间对红薯米发糕品质的影响,正交试验得到生产红薯米发糕的最优工艺条件。1.4 红薯米发糕感官评价方法10感官评价方法:组成 10 人评分小组,按照感官评分的方法分别评分,取平均值,按照表 1 所列标准对红薯米发糕外观、内部质地结构和食用品质进行评价。2 结果与分析2.1 各因素对红薯米发糕质构和感官的影响112.1.1 不同红薯添加量对米发糕质构和感官的影响表 1 感官评价标准Table 1 Criteria of sensory evaluation for FRC with sweet potato项目 评分标准滋味 有发酵的特殊滋味,口感细腻,酸甜适中 (12 15 分 ) 中等 (6 12分 ) 淡而无味或过酸 (甜 ),口感不适 (0 6 分 )香气 有发酵的特殊香味,融合红薯香味,气味纯正 (12 15 分 ) 中等 (6 12分 ) 香味不纯正,过酸味或者有异味 (0 6 分 )外观 表皮光滑,颜色亮黄 (12 15 分 ) 中等 (6 12分 ) 表皮粗糙,颜色发灰 (0 6 分 )硬度 软硬适中,易咀嚼,口感舒适 (12 15 分 ) 中等 6 12 分 ) 过硬过软,口感不舒服 (0 6 分 )弹性 弹性好,有嚼劲 (12 15 分 ) 中等 (6 12分 ) 感觉松软,无嚼劲 (0 6 分 )黏性 爽滑,有黏性,不黏牙 (12 15 分 ) 中等 (6 12分 ) 有黏性,黏牙或无黏性 (0 6 分 )比容 2.2mL/g 为满分 10 分,每少 0.1mL/g 扣 0.5 分红薯添加量 硬度 /kg 弹性 内聚性 回复性 咀嚼性 感官评分6/(10+7) 2.927 0.5723 0.7221 0.3532 1.2128 797/(10+7) 2.7849 0.6145 0.7019 0.2993 1.1981 818/(10+7) 3.1015 0.703 0.6779 0.2923 1.4808 899/(10+7) 2.8005 0.6177 0.7362 0.3452 1.2808 8610/(10+7) 2.2788 0.541 0.776 0.3627 0.9437 73表 2 不同红薯添加量对红薯米发糕质构测定结果和感官评价结果Table 2 Effect of sweet potato addition amount on TPA and sensoryevaluation of FRC with sweet potato注: n/(10+7)表示红薯质量 /(大米质量 + 水质量 )。指标 硬度 弹性 内聚性 回复性 咀嚼性感官评分 0.8364 0.9274* 0.7781 0.66285 0.9592*表 3 感官评分同质构之间的相关关系Table 3 Correlation between sensory evaluation and textural propertiesof FRC with sweet potato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arious sweet potatoaddition amounts注:*.差异极显著, P 0.01;*.差异显著, P 0.05。下同。由表 2 可看出,随着红薯添加量的增加,红薯米发糕的硬度、弹性、咀嚼性都是先增大再减小,其内聚性和回复性差别不大。一般情况下,优质的米发糕应该是硬度适中,弹性较大,咀嚼性好9。在红薯米发糕的感官评价中,硬度、咀嚼性最高的一组,感官评分最好12。因为在这个比例下形成的混合凝胶硬度适中,弹性数值最高,说明此时红薯米发糕的内部结构细密有序,口感柔软富有弹性。由于红薯是已经糊化好的,有助于发酵体系中的微生物增值,缩短了发酵时间,随着发酵体系中的酵母菌量的增多,发酵所产生的特色香气更加浓郁,感官分数也随之上升。但是由于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对经糊化好的红薯淀粉利用率较高,产酸量也较高,这样直接导致口感偏酸,过量的酸同时也会导致淀粉发生一定程度的断链现象,进而影响淀粉形成凝胶的能力。所以随着红薯添加量的增加感官评分是先增大后减小。表 3 是感官评分和 5 组质构数据相关性的分析,感官评分和质构数据中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呈正相关性,同内聚性和回复性呈负相关性,且感官评分与弹性呈显著正相关,同咀嚼性极显著正相关13-14。2.1.2 不同加水量对米发糕质构和感官的影响在加水量不同的状况下,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体积的膨胀程度区别较小。由表 4 可知,加水量不同的红薯米发糕汽蒸后在感官分数上区别较小,质构数值尤其是弹性、内聚性、回复性差别也较小。由表 5 可知,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同感官评价呈正相关性,内聚性和回复性呈负相关。不断增大加水量,可以促进发酵体系中的酵母菌的增值15,酵母菌量增多时,发酵产生2010, Vol. 31, No. 20食品科学技术应用520的香气成份越多,感官分数随之提高。但是超过临界点后,随着水分的不断增加,除了蛋白和淀粉吸附的水以外还存在多余的游离水分,这对凝胶的空间结构形成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硬度降低9,又因为咀嚼性在数值上等于硬度弹性内聚性,所以硬度降低,咀嚼性也随之降低。此时得到的红薯米发糕水分过量,口感不绵密,品质不好,感官评分也较低。注: n/(10+8)表示水质量 /(大米质量 + 红薯质量 )。加水量 硬度 /kg 弹性 内聚性 回复性 咀嚼性 感官评分6/(10+8) 2.0458 0.562 0.7744 0.4006 0.8936 786.5/(10+8) 2.785 0.6076 0.7667 0.3946 1.3001 817/(10+8) 2.8501 0.6119 0.7447 0.3874 1.3063 837.5/(10+8) 3.2518 0.6397 0.7375 0.3641 1.5372 858/(10+8) 1.786 0.5673 0.7867 0.3905 0.7862 79表 4 不同加水量对红薯米发糕质构测定和感官评价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 water addition amount on TPA and sensoryevaluation of FRC with sweet potato指标 硬度 弹性 内聚性 回复性 咀嚼性感官评分 0.9278* 0.9743* 0.9323* 0.66285 0.9592*表 5 感官评分同质构之间的相关关系Table 5 Correlation between sensory evaluation and textural properties ofFRC with sweet potato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arious water addition amounts汽蒸时间 /min 硬度 /kg 弹性 内聚性 回复性 咀嚼性 感官评分10 3.0295 0.6095 0.6906 0.3413 1.2755 6911 3.2964 0.6143 0.7354 0.37424 1.4892 7212 3.3010 0.6347 0.7277 0.3505 1.5248 8313 3.2947 0.6395 0.7367 0.38345 1.5523 8514 3.1946 0.6185 0.7423 0.35376 1.4667 8315 3.0683 0.6397 0.7223 0.36204 1.4179 8220 3.2607 0.6327 0.6729 0.31032 1.3885 80表 6 不同汽蒸时间对红薯米发糕质构测定结果和感官评价结果Table 6 Effect of steaming time on TPA and sensory evaluation ofFRC with sweet potato指标 硬度 弹性 内聚性 黏性 咀嚼性感官评分 0.3891 0.8179* 0.3797 0.1451 0.6629表 7 感官评分同质构之间的相关关系Table 7 Correlation between sensory evaluation and textural propertiesof FRC with sweet potato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arious steaming time淀粉粒间的碰撞加剧,导致部分淀粉粒破裂,米发糕硬度减小9。表 7 相关性分析中发现感官评分同弹性呈显著正相关,同硬度、内聚性、回复性和咀嚼性都成正相关,说明随着汽蒸时间不断增加得到的红薯米发糕感官分数也同质构数值一样先增大后减小。在汽蒸时间 20min 时感官评价分数继续降低,原因可能为汽蒸时间过长会导致红薯米发糕内部气孔小而少,表皮部分气孔较大且不均匀,所得的红薯米发糕品质也随之降低。2.1.4 不同小苏打添加量对米发糕质构和感官的影响小苏打添加量 /硬度 /kg 弹性 内聚性 回复性 咀嚼性 感官评分0.6 3.3411 0.698 0.7419 0.3201 1.7302 820.7 3.3755 0.698 0.7361 0.3198 1.7343 840.8 3.6678 0.829 0.6652 0.3319 2.0226 780.9 2.8729 0.791 0.6926 0.359 1.5739 741 2.7891 0.786 0.7299 0.3515 1.6001 74表 8 不同小苏打添加量对红薯米发糕质构测定和感官评价结果Table 8 Effect of baking soda addition amount on TPA and sensoryevaluation of FRC with sweet potato指标 硬度 弹性 内聚性 回复性 咀嚼性感官评分 0.6759 0.7841 0.4451 0.9599* 0.3590表 9 感官评分同质构之间的相关关系Table 9 Correlation between sensory evaluation and textural propertiesof FRC with sweet potato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arious baking sodaaddition amounts由表 8 可知,随着小苏打量的不断增加,红薯米发糕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均先增大后减小,内聚性和回复性差别不大。因为少量的小苏打可以与红薯米发糕内的蛋白质反应,增加蛋白的溶解性和持水率,增大了红薯米发糕的弹性,但过量则会导致蛋白变性,降低其弹性。本实验中,小苏打过量造成了产品硬度降低,感官评分也随着小苏打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由表 9 可知,感官评分同硬度、内聚性、咀嚼性和感官评分呈正相关性,同弹性、回复性呈负相关,且回复性与感官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小苏打对红薯米发糕起到碱性膨松剂的作用,因为红薯大米共同发酵中产生的酸性物质比单纯的大米发酵产生的乳酸含量要高,口感更酸,仅仅使用糖来压制酸性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必须用小苏打中和。在汽蒸过程中,小苏打通过 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红薯米发糕更加蓬松,可以赋予红薯米发糕更加松软的口感。但是小苏打添加量过高,则使得红薯米发糕颜色呈现不出亮黄色,且放置过程 中容易发黄变白。2.1.3 不同汽蒸时间对米发糕质构和感官的影响由表 6 可知,汽蒸时间的长短对咀嚼性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硬度变化随汽蒸时间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说明,当混合淀粉到达糊化温度后,淀粉粒大量吸水膨胀,直链淀粉从淀粉颗粒中渗析出来形成凝胶,包裹淀粉粒,整个凝胶体系的硬度呈显著增大。随着糊化的进行,直链链间的迁移能力增强,膨胀的521技术应用食品科学2010, Vol. 31, No. 202.1.5 不同糖添加量对米发糕质构和感官的影响指标 硬度 弹性 内聚性 回复性 咀嚼性感官评分 0.8705 0.0765 0.3804 0.2723 0.9249*表 11 感官评分同质构之间的相关关系Table 11 Correlation between sensory evaluation and texturalproperties of FRC with sweet potato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arioussugar addition amounts糖添加量 /% 硬度 /kg 弹性 内聚性 回复性 咀嚼性 感官评分5 2.7235 0.7235 0.627 0.2885 1.2355 766 2.9771 0.549 0.7555 0.3785 1.2348 797 3.458 0.688 0.6855 0.3165 1.6309 868 2.9915 0.6505 0.7465 0.3661 1.4527 849 2.9864 0.783 0.6025 0.2545 1.4088 80表 10 不同糖添加量对红薯米发糕质构测定和感官评价结果Table 10 Effect of sugar addition amount on TPA and sensoryevaluation of FRC with sweet potato注:红薯质量 :水质量 :大米质量 =A:B:10。水因素平 A 红薯添加量 B 水添加量 C 小苏打添加量 / D 糖添加量 /% E 汽蒸时间 /min18 7 0.7 8 1229 7.5 0.6 7 13表 12 L8(25)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Table 12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formula试验号因素总分ABCDE11 1 1 11721 228331 2 2 117941 2252 1 2 1 862 1 2 218272 2 1 127982 2182K1 79 82.5 80.25 80.75 80K2 82.75 79.25 81.5 81 81.75R 3.75 3.25 1.25 0.25 1.75表 13 L8(25)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Table 13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formula由表 10 可以发现随着糖添加量的不断增加,硬度、咀嚼性先增大后减小,弹性、内聚性、回复性变化较大且规律性不明显。由表 11 可知,感官评分同硬度、内聚性、回复性呈正相关,同弹性呈负相关,同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随着糖添加量的不断增加,咀嚼性先增大后减小,感官评分也是先增大后减小。添加糖主要是赋予红薯米发糕酸甜口感中的甜味,在发酵完成后,由于微生物产酸,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糖来达到酸甜适宜的口感。在感官评分中,蔗糖添加量在 6% 时口感偏酸,添加量在 8% 时口感偏甜,在 7% 时开始味道是酸味为主,而后甜味绵密,酸甜可口,后味浓郁。2.2 正交试验15由表 13 分析可知, A2B1C2D2E2 为最佳方案。进行重复性实验验证得到最优的工艺:大米 :红薯 :水的质量比为 10:9:7,小苏打添加量 0.6,糖添加量 7%,汽蒸时间 13min 得到红薯米发糕品质最优。由极差分析可知,各因素对感官的影响:红薯添加量加水量汽蒸时间小苏打添加量糖添加量,即影响红薯米发糕感官的主要因素为红薯添加量,水添加量。汽蒸时间和小苏打添加量对其有一定影响,糖的添加量对红薯米发糕质量的影响不大。3 结 论感官评分和质构数据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单因素试验中通过多次试验进行相关性分析后用质构数据代替感官评价作为产品优劣顺序的评价指标是具有可行性的,但是质构数据不能完全取代感官评价作为评价产品品质的唯一指标。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可得最佳工艺:大米 :红薯 :水质量比为 10:9:7,发酵 3h,添加发酵液总量 7% 的糖和 0.6的小苏打,常压汽蒸 13min 后,得到的红薯米发糕品质最好。参考文献:1 田芳 . 番茄红薯面包的研制 J. 食品科技 , 2005(6): 28-30.2 徐海菊 . 红薯营养面包的研制 J. 粮油食品科技 , 2009, 17(4): 72-73.3 李昌文 . 红薯馒头的研究 J.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08(6): 24-27.4 王水兴 , 夏慧玲 , 吴凌伟 . 乳酸菌发酵红薯清汁饮料的研制 J.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07, 28(10): 98-100.5 JULIANO B O. Rice chemistry and qualityJ. International Jour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发糕配方及生产工艺技术资料汇集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011284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