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同步导学
第2课时抛物线方程及性质的应用1掌握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的判断2掌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时与弦长相关的知识3掌握直线与抛物线相关的求值证明问题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重点2直线与抛物线相交难点3常1命题1通过实例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真假2了解四种命题的形式能正确判断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3会应用命题的
精品课件同步导学Tag内容描述:<p>1、31变化率与导数,3.1.1变化率问题31.2导数的概念,1.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意义2.会求函数f(x)在x0到x0x之间的平均变化率3.了解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及导数间的关系4.掌握函数在一点处导数的定义,以及函数f(x)在区间(a,b)内导函数的概念.,1.理解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意义(难点)2.求函数f(x)在x0到x0x之间的平均变化率(重点)3.理解函数在某点。</p><p>2、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回归分析: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2)独立性检验: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1线性回归分析(1)回归方程只适用于我们所研究的样本的总体例如,不能用普通女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回归方程,描述女运动员的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2)我们所建立的回归方程一般都有时间性例如,不。</p><p>3、11命题及其关系,1.1.1命题,1.了解命题的概念2.会判断命题的真假,能够把命题化为“若p,则q”的形式.,1.命题的概念及结构(重点)2.命题真假的判断(难点),观察下列语句,它们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对它们的真假性作出判断吗?具备什么特点的语句叫做命题?地球是太阳的一个行星;甲型H1N1流感是怎样传播的?若x,y都是无理数,则xy是无理数;,1下列语句:平行四边形不。</p><p>4、1 掌握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1 解三角形问题主要有两种题型 一是与三角函数结合起来考查 通过三角。</p><p>5、第2课时双曲线方程及性质的应用 1 掌握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2 掌握与直线 双曲线有关的弦长 中点等问题 3 了解与双曲线有关的应用问题 1 对双曲线方程和性质的应用是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2 本课时内容常与方程 函。</p><p>6、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 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回归分析 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 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2 独立性检验 了解独立性检验 只要求2 2列联表 的基本思想 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1 线性回归分析 1 回归。</p><p>7、1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1 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法 列表 图象 通项公式 2 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 2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1 理解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的概念 2 掌握等差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p><p>8、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 了解正弦定理的几何意义 了解余弦定理的几种变形公式 2 掌握正弦定理及正弦定理的推导 掌握余弦定理及余弦定理的推导 3 会利用正 余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 应用 1 能够运用正。</p><p>9、1 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 3 1且 and 1 3 2或 or 1 了解基本逻辑联结词 且 与 或 的含义 2 掌握含逻辑联结词 且 与 或 的命题的写法 3 掌握含 且 与 或 的命题真假的判定 1 对含 且 与 或 的命题的真假的判断 重点 2 对。</p><p>10、3 5二元一次不等式 组 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 5 1二元一次不等式 组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1 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2 坐标平面上位于第一象限的所有点构成的集合为 3 已知直线2x 3y 1 0 则点 0 1 位于直线的 点 0 1 位。</p><p>11、3 3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 已知二次函数f x 的两个零点分别为x1 x2则f x a x x1 x x2 a 0 2 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 a 0 当 0时 有实数根x 3 若y x2 2x 3 则当x 时 y 0 当x 时 y 0 当x 时y 0 没有 两个相等 两个。</p><p>12、2 2 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第1课时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1 掌握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2 了解双曲线的渐近性及渐近线的概念 1 本节的重点是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是渐近线的理解和应用 2 双曲线的几何性。</p><p>13、1 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 4 1全称量词 1 4 2存在量词 1 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2 会判定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真假 1 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含义 难点 2 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真假的。</p><p>14、第2课时椭圆方程及性质的应用 1 通过椭圆标准方程的求法 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 2 掌握椭圆的离心率的求法及其范围的确定 3 掌握点与椭圆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并能利用椭圆的有关性质解决实际问。</p><p>15、圆锥曲线 1 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 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 掌握椭圆 抛物线的定义 几何图形 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 3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 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 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 4 了解。</p><p>16、一 不等式与函数 方程 数列的综合问题1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解不等式等知识可以解决函数中的有关问题 主要体现在 利用不等式求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 最值 证明单调性等 2 利用函数 方程 不等式之间的关。</p><p>17、1 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1 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2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 了解函数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 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对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2 了。</p><p>18、2 2 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1 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 2 理解二项分布 3 能利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 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 重点 2 二项分布的概念 重点 3 应用二项分布解决。</p><p>19、一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常用求法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主要方式 其本质就是函数的解析式 围绕数列的通项公式 不仅可以判断数列的类型 研究数列的项的变化趋势与规律 而且有利于求数列的前n项和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p><p>20、1 命题及其关系 1 了解命题及其逆命题 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2 理解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了解逻辑联结词 或 且 非 的含义 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 理解全称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