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数学同步练习+同步课件(打包45套) 北师大版选修1-2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3页)
编号:117240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0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7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创新
立异
设计
高中数学
同步
练习
课件
打包
45
北师大
选修
- 资源描述:
-
【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数学同步练习+同步课件(打包45套) 北师大版选修1-2,创新,立异,设计,高中数学,同步,练习,课件,打包,45,北师大,选修
- 内容简介:
-
1 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归纳推理的意义 2 会用归纳推理分析具体问题 1 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 (重点 ) 2能利用归纳推理进行简单的推理 (重点、难点 ) 1 归纳与类比 1 1 归纳推理 【 课标要求 】 【 核心扫描 】 根据一类事物中 具有某种属性 , 推断该类事物中 , 将这种推理方式称为归纳推 理 归纳推理是由 到 , 由 到 的推理 利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 自学导引 1 归纳推理的含义 2归纳推理的特征 3 结论真假 部分事物 每一个事物都有这种属性 部分 整体 个别 一般 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归纳推理 ? 提示 若干个特殊的对象具有相同的形式和结论 , 可以进 行归纳 , 推广到所有的一般情形 4思维过程流程图 实验、观察 概括、推广 猜想一般性结论 想一想: (1)归纳是依据特殊现象推出一般现象 , 因而 , 由归纳所得 的结论超越了前提所包含的范围; (2)归纳是依据若干已知 的 , 没有穷尽的现象推断尚属未知的现象 , 因而 , 由归纳 所得的结论具有猜测的性质; (3)归纳的前提是特殊的情 况 , 所以归纳是立足于观察 、 经验或实验的基础上的 说明: 一般地 , 如果归纳的个别情况越多 , 越具有代表 性 , 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就越可靠 名师点睛 1归纳推理的特点 或不具有 )P, 或不具有 )P, 或不具有 )P( , 类事物的对象 ), 由 此 猜想: 或不具有 )P. 2 归纳推理的基本逻辑形式 3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观察数列的前几项:分子都为 1, 分母分 别为 1,2,4,8, , 分母与序号的对应关系为: 1 1,2 2,3 4,4 8, , 即 n 2n 1. 题型一 数列中的归纳推理 【例 1 】 试归纳出数列 1 ,12 ,14 ,18 , 的一个通项公 式 思路探索 解 观察数列的各项易得: a 1 120 , a 2 121 , a 3 122 , a 4 123 , ,所以猜想:此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 n 12n 1 , n N*. 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前几项发现项与序号的一一对应关系 , 归纳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归纳推理中 , 根据同一个前提 , 可以归纳出不同的结论 规律方法 【训练 1 】 由下列各 式: 13 12, 13 23 32, 13 23 33 62, 13 23 33 43 102请你归纳出一般结论 解 由左、右两边各项幂的底数之间的关系: 1 1 , 1 2 3 , 1 2 3 6 , 1 2 3 4 10 , 可得一般性结论: 13 23 33 (1 2 3 n )2, 即 13 23 33 n n 1 22. 图 (1)是一个水平摆放的小正方体木块 , 图 (2)、 图 (3)是由这样的小正方体木块叠放而成 , 按照这样的规律 继续逐个叠放下去 , 那么在第七个叠放的图形中小正方体 木块数应是 ( ) A 25 B 66 C 91 D 120 题型二 几何中的归纳推理 【 例 2】 求解此题 , 如果按照前三个图所示的规律继续 叠放 , 叠放至第七个图形后再去数图中小正方体木块数 , 自然也可以得出结论 , 但显然是太麻烦了 , 故应采取归纳 推理的方法求解 解析 图 (1)是 1个小正方体木块 , 图 (2)是 (2 1 4)个小正方体木块 , 图 (3)是 3 (1 2) 4个小正方体木块 , 按照前三个图所反映出来的规律 , 归纳推理可知 , 第七个 叠放的图形中小正方体木块数应是 7 (1 2 3 6) 4 . 思路探索 答案 C 由一组平面或空间图形 , 归纳猜想其数量的变 化规律 , 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 这类问题颇有智力趣题的 味道 , 可以激励学生仔细观察 , 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规 律 解决这类问题常常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1)图形的数量 规律; (2)图形的结构变化规律 规律方法 从大 、 小正方形的数量关系上 , 观察下图所示的几 何图形 , 试归纳得出结论 【 训练 2】 从大 、 小正方形的数量关系上容易发现: 1 12, 1 3 2 2 22, 1 3 5 3 3 32, 1 3 5 7 4 4 42, 1 3 5 7 9 5 5 52, 1 3 5 7 9 11 6 6 62, 猜想: 1 3 5 7 (2n 1) 解 (12分 )对任意正整数 n, 试归纳猜想 2n与 系 一般来说 , 利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来解题或猜想 出一般的结论 , 最关键的是要善于发现已知个体所隐藏的 共同规律 , 只有找到了这种规律 , 你才能够进行猜想 题型三 不等式中的归纳推理 【 例 3】 审题指导 【 解题流程 】 规范解答 当 n 1时 , 21 12; (1分 ) 当 n 2时 , 22 22; (2分 ) 当 n 3时 , 23 32; (3分 ) 当 n 4时 , 24 42; (4分 ) 当 n 5时 , 25 52; (5分 ) 当 n 6时 , 26 62.(6分 ) 归纳猜想 , 当 n 3时 , 2n n N , 且 n3时 , 2n 12分 ) 对于与正整数 比较 , 不能用作差 、 作商法比较 , 常用归纳 、 猜想 、 证明 的方法 , 解题时对 太少易产生错误 猜想 , 太多增大计算量 , 凡事恰到好处 对有些复杂的式 子的大小比较 , 往往通过作差后变形 (通分 、 因式分解 等 ), 变成比较两个简单式子的大小 , 即化繁为简 【 题后反思 】 【训练 3 】 观察下列式子: 1 122 32, 1 122 132 53, 1 122 132 142 74, , 猜想第 n 个不等式为 _ 解析 观察式子的结构可知:如果不等式的左边是 n 项 的和 ( n 2) ,则不等式左端就为 1 122 132 1而 右端分母正好是 n ,分子是 2 n 1 ,因此可以猜想, n 2 时,满足的不等式为 1 122 132 12 n 1n. 第 n 个不等式为: 1 122 132 1 n 1 22 n 1n 1. 答案 1 12 2 13 2 1 n 1 2 2 n 1n 1 已知 1 2 2 3 3 4 n(n 1), 计算 并归纳前 错解 当 n 1时 , 2 3 12 3 1 2; 当 n 2时 , 8 3 22 3 2 2; 当 n 3时 , 20 3 32 3 3 2; 由此归纳得 n 33n 2. 误区警示 忽视归纳结果的正确性而致错 【 示例 】 本题用了合情推理中的归纳推理 , 根据 n 1,2,3 的情况 , 通过猜想归纳所得出的结论 , 但在当 n 4时 , 1 2 2 3 3 4 4 5 403 42 3 4 2 38, 即猜想的 说明了运用归纳推理所得的 结论不一定正确 正解 当 n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