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二级注册计量师分类模拟题6.docx
0 5.29 YF公路工程试验检测 到 二级造价工程师 6.30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5页/共28页)
编号:13621680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3.5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7-11
上传人:田***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5.29
YF公路工程试验检测
二级造价工程师
6.30
YF
公路工程
试验
检测
二级
造价工程师
- 资源描述:
-
0 5.29 YF公路工程试验检测 到 二级造价工程师 6.30,5.29,YF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二级造价工程师,6.30,YF,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二级,造价工程师
- 内容简介:
-
二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二级注册计量师分类模拟题6二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二级注册计量师分类模拟题6二级注册计量师分类模拟题6一、单选题问题:1. 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个量所得测量结果与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差是测量的_的估计值。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不确定度D.引用误差答案:B问题:2. 当测量结果与相应的标准值比较时,得到的系统误差估计值为_。A.测量结果与真值之差B.标准值与测量结果之差C.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差D.约定真值与测量结果之差答案:C问题:3. 估计测量值x的实验标准偏差的贝塞尔公式是_。 A B C D 答案:A问题:4. 若测量值的实验标准偏差为s(x),则n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为_。 A B C D 答案:C问题:5. 在重复性条件下,用温度计对某实验室的温度重复测量了16次,通过计算得到其分布的实验标准偏差s=0.44,则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是_。A.0.44B.0.11C.0.88D.0.22答案:B问题:6. 对一个被测量进行重复观测,在所得的一系列测量值中,出现了与其他值偏离较远的个别值时,应_。A.将这些值剔除B.保留所有的数据,以便保证测量结果的完整性C.判别其是否是异常值,确为异常值的予以剔除D.废弃这组测量值,重新测量,获得一组新的测量值答案:C问题:7.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测量值为:0.01mm,0.02mm,0.01mm,0.03mm。用极差法计算得到的测量重复性为_。 (注:测量次数为4时,极差系数近似为2)A.0.02mmB.0.01mmC.0.015mmD.0.005mm答案:B解析问题:8. 为表示数字多用表测量电阻的最大允许误差,以下的表示形式中_是正确的。A.(0.1%R+0.3)B.(0.1%+0.3)C.0.1%0.3D.(0.1%R+0.3),k=3答案:A问题:9. 一台0150V的电压表,说明书说明其引用误差限为2%。说明该电压表的任意示值的用绝对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为_。A.3VB.2%C.1%D.1V答案:A问题:10. 对被测量进行了5次独立重复测量,得到以下测量值:0.31,0.32,0.30,0.35,0.32计算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即得到的测量结果为_。A.0.31B.0.32C.0.33D.0.34答案:B解析问题:11. 用标准电阻箱检定一台电阻测量仪,被检测量仪的最大允许误差(相对误差)为0.1%,标准电阻箱评定电阻测量仪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10-4(包含因子k为2),当标准电阻箱分别置于0.1,1,10,100,1000,1M时,被检表的示值分别为:0.1015,0.9987,10.005,100.08,999.5,1.0016M。检定员判断该测量仪检定结论为_。A.不合格B.合格C.不能下不合格结论D.不能下合格结论答案:A解析 若满足:,当|MPEV 判为合格 当|MPEV 判为不合格 问题:12. 在检定水银温度计时,温度标准装置的恒温槽示值为100,将被检温度计插入恒温槽后被检温度计的指示值为99,则被检温度计的示值误差为_。A.+1B.+1%C.-1D.-2%答案:C问题:13. 在相同条件下对被测量X进行有限次独立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是_。A.被测量的期望值B.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C.被测量的真值D.被测量的近似值答案:B二、多选题问题:1. 使用格拉布斯准则检验以下n=5个重复观测值:1.79;1.80;1.91;1.79;1.76。下列答案中_是正确的。(注:格拉布斯准则的临界值G(0.05,5)=1.672)A.观测值中存在异常值B.观测值中不存在异常值C.观测值中有一个值存在粗大误差D.观测值中不存在有粗大误差的值 A B C D答案:AC解析 计算平均值: =(1.79+1.80+1.91+1.79+1.76)/5=1.81 残差:0.02,0.01,0.1,0.02,0.05 实验标准差: 绝对值的最大残差为0.1,相应的观测值x3=1.91为可疑值xd。 可以判定x3=1.91为异常值,应予以删除。 问题:2. 注册计量师在检定或校准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一切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例如采取_措施。A.在仪器使用时尽可能仔细调整B.改变测量中的某些条件,例如测量方向、电压极性等,使两种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中的误差符号相反,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C.将测量中的某些条件适当交换,例如被测物的位置相互交换,设法使两次测量中的误差源对测量结果的作用相反,从而抵消系统误差D.增加测量次数,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A B C D答案:ABC问题:3. 对测量结果或测量仪器示值的修正可以采取_。A.加修正值B.乘修正因子C.给出中位值D.给出修正曲线或修正值表 A B C D答案:ABD问题:4. 下列表示中_的表示形式是正确的。A.U95=1%(veff=9)B.Ur=1%(k=2)C.Uc=0.5%D.U=0.5%(k=1) A B C D答案:AB问题:5. 可以用以下几种形式中的_定量表示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A.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B.A类标准不确定度uAC.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D.扩展不确定度U A B C D答案:CD三、思考题问题:1. 如何发现存在系统误差?答案:(1)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个被测量,从所得测量结果与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差可以发现并得到恒定的系统误差的估计值。 (2)在测量条件改变时,例如随时间、温度、频率等条件改变时,测量结果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可能是线性地或非线性地增长或减少,就可以发现测量结果中存在可变的系统误差。 问题:2. 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有哪些?答案:通常,消除或减少系统误差有以下几种方法: (1)采用修正值的方法。对系统误差的已知部分,用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的方法来减少系统误差。 (2)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一切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 (3)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使系统误差抵消而不致带入测量结果中。 问题:3. 举例说明几种消除恒定系统误差的方法。答案:异号法 改变测量中的某些条件,例如测量方向、电压极性等,使两种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中的误差符号相反,取其平均值以消除系统误差。 案例 带有螺杆式读数装置的测量仪存在空行程,即螺旋旋转时,刻度变化而量杆不动,引起测量的系统误差。为消除这一系统误差,可从两个方向对线,第一次顺时针旋转对准刻度读数为d,设不含系统误差的值为a,空行程引起的恒定系统误差为,则d=a+;第二次逆时针旋转对准刻度读数为d,此时空行程引起的恒定系统误差为-,即d=a-。于是取平均值就可以得到消除了系统误差的测量结果:a=(d+d)/2。 (2)交换法 将测量中的某些条件适当交换,例如被测物的位置相互交换,设法使两次测量中的误差源对测量结果的作用相反,从而抵消了系统误差。例如:用等臂天平称重,第一次在右边秤盘中放置被测物X,在左边秤盘中放置砝码P,使天平平衡,这时被测物的质量为X=Pl1/l2,当两臂相等(l1=l2)时X=P,如果两臂存在微小的差异(l1l2),而仍以X=P为测量结果,就会使测量结果中存在系统误差。为了抵消这一系统误差,可以将被测物与砝码互换位置,此时天平不会平衡,改变砝码质量到P时天平平衡,则这时被测物的质量为X=Pl2l1。所以可以用位置交换前后的两次测得值的几何平均值得到消除了系统误差的测量结果 (3)替代法 保持测量条件不变,用某一已知量值的标准器替代被测件再作测量,使指示仪器的指示不变或指零,这时被测量等于已知的标准量,达到消除系统误差的目的。 案例 用精密电桥测量某个电阻器时,先将被测电阻器接入电桥的一臂,使电桥平衡;然后用一个标准电阻箱代替被测电阻器接入,调节电阻箱的电阻,使电桥再次平衡。则此时标准电阻箱的电阻值就是被测电阻器的电阻值。可以消除电桥其他三个臂的不理想等因素引入的系统误差。 问题:4. 修正值与系统误差估计值有什么关系?答案:修正值的大小等于系统误差估计值的大小,但符号相反。问题:5. 修正系统误差有哪些方法?答案:在测量结果上加修正值 修正值C的大小等于系统误差估计值的大小,但符号相反,即:C=-。当测量结果与相应的标准值xs比较时,测量结果与标准值xs的差值为测量结果系统误差估计值,即:。 已修正的测量结果为: (2)对测量结果乘修正因子 修正因子Cr等于标准值xs与未修正测量结果之比,即: 已修正的测量结果为: (3)画修正曲线 当测量结果的修正值随某一影响量的变化而变化时,这种影响量例如温度、时间、长度等,那么应该将在影响量取不同值时的修正值划出修正曲线,以便在使用时可以查曲线得到所需要的修正值。实际画图时,通常采用最小二乘法将各数据点拟合成最佳曲线或直线。 (4)制定修正值表 当测量结果同时随几个影响量而变化时,或者当修正数据非常多且函数关系不清楚等情况下,最方便的方法是将修正值制订成表格,以便在使用时可以查表得到所需的修正值。 问题:6. 写出贝塞尔公式,举例说明用贝塞尔公式法计算实验标准偏差的全过程。答案: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X作n次重复测量,每次测得值为xi,测量次数为n。依据有限次独立重复测量的一系列测量值,得到估计的标准偏差的贝塞尔公式法计算公式 如下: 式中: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xi第i次测量的测得值; 残差; v=n-1自由度; s(x)(测量值x的)实验标准偏差。 案例 对某被测件的长度重复测量10次,测量数据如下:10.0006m,10.0004m,10.0008m,10.0002m,10.0008m,10.0005m,10.0005m,10.0007m,10.0004m,10.0006m。用实验标准偏差表征测量的重复性,请计算实验标准偏差。 案例分析 n=10,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算术平均值 =10m+(0.0006+0.0004+0.0008+0.0002+0.0003+0.0005+0.0005+0.0007+0.0004+0.0006)m/10=10.0005m (2)计算10个残差 +0.0001,-0.0001,+0.0003,-0.0003,-0.0002,+0.0000,+0.0000,+0.0002,-0.0001,+0.0001 (3)计算残差平方和 (4)计算实验标准偏差 所以实验标准偏差s(x)=0.00018m=0.0002m(自由度为n-1=9)。 问题:7. 对被测量进行了4次独立重复测量,得到以下测量值:10.12,10.15,10.10,10.11,请用极差法估算实验标准偏差s(X)。答案:(1)计算极差:R=xmax-xmin=10.15-10.10=0.05 (2)查表得C值:C=2.06 (3)计算实验标准偏差:s(x)=(xmax-xmin)/C=0.05/2.06=0.02 用极差法估算实验标准偏差s(x)的值为0.02。 问题:8. 对被测量进行了10次独立重复测量,得到以下测量值:0.31,0.32,0.30,0.35,0.38,0.31,0.32,0.34,0.37,0.36,请计算算术平均值和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答案:(1)计算算术平均值 =(0.31+0.32+0.30+0.35+0.38+0.31+0.32+0.34+0.37+0.36)/10=0.34 (2)计算10个残差 -0.03,-0.02,-0.04,+0.01,+0.04 -0.03,-0.02,0.00,+0.03,0.02 (3)计算残差平方和 =(0.0009+0.0004+0.0016+0.0001+0.0016+0.0009+0.0004+0.0000+0.0009+0.0004)=0.0072 (4)计算实验标准偏差 所以实验标准偏差s(x)=0.03(自由度为n-1=9)。 问题:9. 如何判别测量数据中是否有异常值?答案:判别常用的统计方法格拉布斯准则: 设在一组重复观测结果xi中,其残差vi的绝对值|vi|最大者为可疑值xd,在给定置信概率为p=0.99或p=0.95,也就是显著水平为=1-p=0.01或0.05时,如果满足,可以判定xd为异常值。其中,G(,n)是与显著水平和重复观测次数n有关的格拉布斯临界值。 问题:10. 使用格拉布斯准则检验以下n=6个重复观测值中是否存在异常值:2.67,2.78,2.83,2.95,2.79,2.82。发现异常值后应如何处理?答案:(1)计算算术平均值 =(2.67+2.78+2.834-2.95+2.794-2.82)/6=2.81 (2)计算残差: :-0.14,-0.03,+0.02,+0.14,-0.02,+0.01 (3)实验标准差: (4)绝对值最大的残差为0.14,对应的观测值x4=2.95为可疑值xd,则=1.56 按p=0.95,即=1-0.95=0.05,n=6,查表得:G(0.05,6)=1.822 ,可以判定2.95不是异常值。 若发现异常值后,应及时将其剔除。 问题:11.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与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否有区别?答案: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这些测量条件包括:相同的观测者,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标准,在相同的地点,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用实验标准偏差来表示。在评定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时应尽可能选取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或具有良好重复性的测量仪器作为被测件,以减少被测件本身对评定结果的影响。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一个分量,它是获得测量结果时,各种随机影响因素的综合反映。由于被测对象也会对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有影响,因此测量结果的分散性通常比计量标准本身所引入的分散性稍大。重复性用实验标准偏差定量表示。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对计量标准器具的示值而言,反映的是计量标准的能力;而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针对测量结果而言的,反映的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一个分量。 问题:12. 如何评定测量结果的测量重复性?答案:重复性用实验标准偏差sr(y)定量表示,计算公式为: 式中:yi每次测量的测得值; n测量次数; n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通常n取10。 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中,当测量结果由单次测量得到时,sr(y)直接就是由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当测量结果由n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得到时,由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 问题:13. 测量复现性与测量重复性有什么区别?答案:测量复现性是指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改变了的测量条件可以是: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观测者、测量仪器、计量标准、测量地点、环境及使用条件、测量时间。改变的可以是这些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此给出复现性时,应明确说明所改变条件的详细情况。复现性可用实验标准偏差来定量表示。常用符号为sR(y),计算公式为: 例如在实验室内为了考察计量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室主任请每一位计量人员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被测件进行测量,按上式计算测量结果的复现性。此时上式中,yi为每个人测量的结果,n为测量次数,为n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测量重复性是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重复性用实验标准差sr(y)定量表示,计算公式为: 式中:yi每次测量的测得值; n测量次数; 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在评定重复性时,通常n取10。 问题:14. 最大允许误差有哪些表示形式?答案:计量器具又称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maximum permissible errors)是由给定测量仪器的规程或规范所允许的示值误差的极限值。它是生产厂规定的测量仪器的技术指标,又称允许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限。最大允许误差有上限和下限,通常为对称限,表示时要加号。 最大允许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或它们的组合形式表示。 (1)用绝对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 例如,标称值为1的标准电阻,说明书指出其最大允许误差为0.01,即示值误差的上限为+0.01,示值误差的下限为-0.01,表明该电阻器的阻值允许在0.991.01范围内。 (2)用相对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 是其绝对误差与相应示值之比的百分数。 例如,测量范围为1mV10V的电压表,其允许误差限为1%。这种情况下,在测量范围内每个示值的绝对允许误差限是不同的,如1V时,为1%1V=0.01V,而10V时,为1%10V=0.1V。 最大允许误差用相对误差形式表示,有利于在整个测量范围内的技术指标用一个误差限来表示。 (3)用引用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 是绝对误差与特定值之比的百分数。 特定值又称引用值,通常用仪器测量范围的上限值(俗称满刻度值)或量程作为特定值。 如:一台电流表的技术指标为3%FS,这就是用引用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FS为满刻度值的英文缩写。又如一台0150V的电压表,说明书说明其引用误差限为2%,说明该电压表的任意示值的允许误差限均为2%150V=3V。 用引用误差表示最大允许误差时,仪器在不同示值上的用绝对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相同,因此越使用到测量范围的上限时相对误差越小。 (4)组合形式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 是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几种形式组合起来表示的仪器技术指标。 例如,一台脉冲产生器的脉宽的技术指标为(r10%+0.025s),就是相对误差与绝对误差的组合;又如,一台数字电压表的技术指标:(110-8量程+210-6读数),就是引用误差与相对误差的组合。注意:用这种组合形式表示最大允许误差时,“”应在括号外,写成(r10%0.025s)或r10%0.025s或10%0.025s都是错误的。 案例 在计量标准研制报告中报告了所购置的配套电压表的技术指标为:该仪器的测量范围为0.1100V,准确度为0.001%。 案例分析 计量人员应正确表达测量仪器的特性。案例中计量标准研制报告对电压表的技术指标描述存在两处错误: 测量范围为0.1100V,表达不对。应写成0.1V100V或(0.1100)V。 准确度为0.001%,描述不对。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只是定性的术语,不能用于定量描述。正确的描述应该是:用相对误差表示的电压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001%,或写成110-5。值得注意的是最大允许误差有上下两个极限,应该有“”。 问题:15. 如何评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答案: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是指计量器具(即测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应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之差。在计量检定时,用高一级计量标准所提供的量值作为约定值,称为标准值,被检仪器的指示值或标称值统称为示值。则示值误差可以用下式表示: 示值误差=示值-标准值 根据被检仪器的情况不同,示值误差的评定方法有比较法、分部法和组合法几种。 (1)比较法 例如:电子计数式转速表的示值误差是由转速表对一定转速输出的标准转速装置多次测量,由转速表示值的平均值与标准转速装置转速的标准值之差得出。又如:三三坐标测量机的示值误差是采用双频激光干涉仪对其产生的一定位移进行2次测量,由三坐标测量机的示值减去双频激光干涉仪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得到。 (2)分部法 例如:静重式基准测力计是通过对加荷的各个砝码和吊挂部分质量的测量,分析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和空气浮力等因素,得出基准测力计的示值误差。又如:邵氏橡胶硬度计的检定,由于尚不存在邵氏橡胶硬度基准计和标准硬度块,所以是通过测量其试验力、压针几何尺寸和伸出量、压入量的测量指示机构等指标,从而评定硬度计示值误差是否处于规定的控制范围内。 (3)组合法 例如:用组合法检定标准电阻,被检定的一组电阻和已知标准电阻具有同一标称值,将被检定的一组电阻与已知标准电阻进行相互比较,被检定的一组电阻间也相互比较,列出一组方程,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各个被检电阻的示值误差。与此类同的还有量块和砝码等实物量具的检定可以采用组合法。又如:正多面体棱体和多齿分度台的检定,采用的是全组合常角法,即利用圆周角准确地等于2弧度的原理,得出正多面体棱体和多齿分度台的示值误差。 问题:16. 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分别如何计算?答案:(1)相对误差的计算 相对误差是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除以相应示值之商。相对误差用符号表示,按下式计算: xs标准值。 在误差的绝对值较小情况下,示值相对误差也可用下式计算: x被检仪器的示值。 案例 标称值为100的标准电阻器,其绝对误差为-0.02,问相对误差如何计算? 案例分析 相对误差计算如下: =-0.02/100=-0.02%=-210-4 相对误差同样有正号或负号,但由于它是一个相对量,一般没有单位(即量纲为1),常用百分数表示,有时也用其他形式表示(如m/)。 (2)引用误差的计算 引用误差是测量仪器的示值的绝对误差与该仪器的特定值之比值。特定值又称引用值(xN),通常是仪器测量范围的上限值(或称满刻度值)或量程。引用误差1按下式计算: 引用误差同样有正号或负号,它也是一个相对量,一般没有单位(即量纲为1),常用百分数表示,有时也用其他形式表示(如m/)。 案例 由于电流表的准确度等级是按引用误差规定的,例如1级表,表明该表以引用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现有一个0.5级的测量上限为100A的电流表,问在测量50A时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各有多大? 案例分析 由于已知该电流表是0.5级,表明该表的引用误差为0.5%,测量上限为100A,根据公式,该表任意示值用绝对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0A(0.5%)=0.5A,所以在50A示值时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是0.5A。 在50A示值时允许的最大相对误差是0.5A/50A=1%。 问题:17. 什么是符合性评定?答案:计量器具(测量仪器)的合格评定又称符合性评定,就是评定仪器的示值误差是否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也就是测量仪器是否符合其技术指标的要求,凡符合要求的判为合格。 评定的方法就是将被检计量器具与相应的计量标准进行技术比较,在检定的量值点上得到被检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再将示值误差与被检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相比较确定被检仪器是否合格。 问题:18. 测量仪器符合性评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案:按照JJF 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的规定,对测量仪器特性进行符合性评定时,若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满足下面要求: 评定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U95或是k=2时的U)与被评定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之比小于或等于1:3,即满足 时,示值误差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对符合性评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也就是合格评定误判概率很小),此时合格判据为 |MPEV 判为合格 不合格判据为 |MPEV 判为不合格 式中:|被检仪器示值误差的绝对值; MPEV被检仪器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对于型式评价和仲裁检定,必要时U95与MPEV之比也可取小于或等于1:5。 案例11用一台多功能源标准装置,对数字电压表测量范围0V20V的10V电压值进行检定,测量结果是被校数字电压表的示值误差为+0.0007V,需评定该数字电压表的10V点是否合格。 案例分析 经分析得知,包括多功能源标准装置提供的直流电压的不确定度及被检数字电压表重复性等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在内,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95=0.25mV。根据要求,被检数字电压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0035%读数+0.0025%量程),所以在0V20V测量范围内,10V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00085V,满足U95(1/3)MPEV的要求。且被检数字电压表的示值误差的绝对值(0.0007V)小于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0.00085V),所以被检数字电压表检定结论为合格。 注:依据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时,由于规程对检定方法、计量标准、环境条件等已做出明确规定,在检定规程编写时,已经对执行规程时示值误差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并满足检定系统表量值传递的要求,检定时,只要被检计量器具处于正常状态,规程要求的各个检定点的示值误差不超过某准确度等级的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时,就可判为该计量器具符合该准确度等级的要求,不需要考虑示值误差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对符合性评定的影响。 案例2 依据检定规程检定1级材料试验机,材料试验机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某一检定点的示值误差为-0.9%,可以直接判定该点的示值误差合格,而不必考虑示值误差评定的不确定度U95=0.3%的影响。 问题:19. 试述合格评定的判据,什么时候要考虑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答案:依据计量检定规程以外的技术规范对测量仪器示值误差进行评定,并且需要对示值误差是否符合最大允许误差做出符合性判定时,必须对评定得到的示值误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当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U95或k=2时的U)与被评定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之比不满足小于或等于1:3的要求时,必须要考虑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对符合性评定的影响。 (1)合格评定的判据 当被评定的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与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95之差时可判为合格,即 |MPEV-U95 判为合格 案例 用高频电压标准装置检定一台最大允许误差为2.0%的高频电压表,测量结果得到被检高频电压表在1V时的示值误差为-0.008V,需评定该电压表1V点的示值误差是否合格。 案例分析 示值误差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U95rel=0.9%,由于最大允许误差为2%,U95/MPEV不满足小于或等于1/3的要求,故在合格评定中要考虑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但由于被检高频电压表在1V时的示值误差为-0.008V,所以|=0.008V。示值误差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U95=0.9%1V=0.009V,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MPEV=2%1V=0.02V,MPEV-U95=0.02V-0.009V=0.011V,因此满足|MPEV-U95的要求,因此该高频电压表的1V点的示值误差可判为合格。 (2)不合格判据 当被评定的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与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95之和时可判不合格,即 |MPEV+U95 判为不合格 案例 用高频电压标准装置检定一台最大允许误差为2.0%的高频电压表,测量结果得到被检高频电压表在1V时的示值误差为0.030V,需评定该电压表1V点的示值误差是否合格。 案例分析 示值误差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U95rel=0.9%,由于最大允许误差为2%,U95/MPEV不满足小于或等于1/3的要求,故在合格评定中要考虑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由于被检高频电压表在1V时的示值误差为0.030V,所以|=0.030V。示值误差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95=0.9%1V=0.009V,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MPEV=2%1V=0.02V,MPEV+U95=0.009V+0.02V=0.029V,因此|MPEV+U95,该高频电压表的1V点的示值误差可判为不合格。 (3)待定区 当被评定的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既不符合合格判据又不符合不合格判据时,为处于待定区。这时不能下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即 MPEV-U95|MPEV+U95 判为待定区 当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的评定处于不能做出符合性判定时,可以通过采用准确度更高的计量标准、改善环境条件、增加测量次数和改善测量方法等措施,以降低示值误差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U95后再进行合格评定。 对于只具有不对称或单侧允许误差限的被评定测量仪器,仍可按照上述原则进行符合性评定。 案例 用标准线纹尺检定一台被检投影仪。在10mm处被检投影仪的最大允许误差为6m;标准线纹尺校准投影仪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0.16m(k=2)。 用被检投影仪对标准线纹尺的10mm点测量10次,得到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i 1 2 3 4 5 6 7 8 9 10 xi 9.999 9.998 9.999 9.999 9.999 9.999 9.999 9.998 9.999 9.999 问:如何判定该投影仪的检定结论? 案例分析 U95/MPEV=0.16/61/3,满足检定要求。 示值;标准值xs=10mm; 示值误差x-xs=9.9988mm-10mm=-0.0012mm=-1.2m。 示值误差绝对值(1.2m)小于MPEV(6m),由于|MPEV,故判为合格。 检定结论:合格。 问题:20. 你在计量检定工作中是根据什么原则判定被检计量器具是合格还是不合格的?答案:计量器具(测量仪器)的合格评定又称符合性评定,就是评定仪器的示值误差是否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也就是测量仪器是否符合其技术指标的要求,凡符合要求的判为符合。 评定的方法就是将被检计量器具与相应的计量标准进行技术比较,在检定的量值点上得到被检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再将示值误差与被检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相比较,确定被检仪器是否合格。 我在计量检定工作中,依据的是计量检定规程对被检计量器具的示值进行评定,因此判定被检计量器具是否合格的原则就是“测量仪器符合性评定的基本要求”。 问题:21. 准确度等级表达形式有哪几种?答案: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级应根据检定规程的规定进行评定。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最大允许误差评定准确度等级 依据有关规程或技术规范,当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不超过某一档次的最大允许误差要求,且其他相关特性也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则判该测量仪器在该准确度级别合格。使用这种仪器时,可直接用其示值。不需要加修正值。 例如:弹簧式精密压力表,用引用误差的最大允许误差表示的准确度等级分为0.05级,0.1级,0.16级,0.25级,0.4级,0.6级。0.05级表明用引用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05%。 又如:砝码,用绝对最大允许误差表示其准确度等级,用大写拉丁字母辅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分为E1等级,E2等级,F1等级,F2等级,M1等级,M1等级,M11等级,M22等级。它们各自对应的最大允许误差及相关要求可查相应的检定规程中的规定。 (2)以实际值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准确度等级 依据计量检定规程对测量仪器进行检定,得出测量仪器示值的实际值,测量仪器实际值的扩展不确定度满足某一档次的要求,且其他相关特性也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则判该测量仪器在该准确度等别合格。这表明测量仪器实际值的扩展不确定度不超出某个给定的极限。用这种方法评定的仪器在使用时,必须加修正值,或使用校准曲线给出的值。例如:1等量块所对应的扩展不确定度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