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筑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分类模拟题地形设计(二).docx
0 5.29 YF公路工程试验检测 到 二级造价工程师 6.30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5页/共30页)
编号:13621680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3.5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7-11
上传人:田***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5.29
YF公路工程试验检测
二级造价工程师
6.30
YF
公路工程
试验
检测
二级
造价工程师
- 资源描述:
-
0 5.29 YF公路工程试验检测 到 二级造价工程师 6.30,5.29,YF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二级造价工程师,6.30,YF,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二级,造价工程师
- 内容简介:
-
一级建筑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分类模拟题地形设计(二)一级建筑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分类模拟题地形设计(二)场地设计(作图题)分类模拟题地形设计(二)问题:1. 设计条件 某山地地形如图4-3-1(a)所示,拟建一条便道由A点经B、C点到达D点,便道的设计条件要求为: 便道的坡度10%,且不得设置台阶。 便道应该顺应地形,使土方量达到最小,线路达到最短。 任务要求 根据上述条件,在下图上绘制出便道的路线,用“”直线表示; 标注出便道路线中所有转折点的标高; 在便道的每个转折点之间标注出其坡向及坡度。 题目 答案: 解题方法 1选择路径方向的控制点 观察地形图,B、C两点位于15.00等高线上,A、D两点均位于10.00等高线和11.00等高线之间。B、C两点到相邻等高线的距离变化幅度大,A、D两点到相邻等高线的距离变化幅度小,首先要控制好变化大的因素,所以选择B、C两点为路径方向的控制点,从B、C两点开始设计路径。 2计算等高线之间的路径长度最小值 (1)B、C点。为了简化解题过程,我们可以将15.00等高线和11.00等高线间的路径进行一次设计。它们之间的等高距为4m,因要求便道的坡度10%,即h/L10%,从而Lh/10%=4m/10%=40m才能符合要求,即坡地等高线15.00高线11.00之间的路径长度最小值为40m。 (2)A点。而A点没有落在坡地等高线上,需要单独计算A点到等高线11.00的路径最小值。因为A点高程10.40m与等高线11.00相差高差0.60m,代入h/L10%,从而Lh/10%0.6m/10%6m才能符合要求,即A点到等高线11.00之间的路径长度最小值为6m。 (3)D点。同样计算,D点到等高线11.00的路径长度最小值。因为D点高程10.50m与等高线11.00相差高差0.50m,代入h/L10%,从而Lh/10%=0.5m/10%=5m才能符合要求,即D点到等高线11.00之间的路径长度最小值为5m。 3设计控制点间的最小路径(图4-3-1b) (1)A、B点之间的最小路径。以B点为圆心作半径为40m的圆,与等高线11.00交于F、H两点,因为BH方向背离了A点,所以选择向A点方向前进的路径BF作为保留路径。 以A点为圆心作半径为6m的圆,此圆与等高线11.00没有交叉,说明A点到等高线的最小路径长度小于该处到等高线11.00的最小距离AF,AF6m,说明AF路径坡度小于10%,即A点到等高线11.00上任何一点的路径都符合要求,本题将A点与等高线11.00上的F点连接,作为最小路径。 (2)C、D点之间的最小路径。以C点为圆心作半径为40m的圆,与等高线11.00交于G、J,两点,因为CJ方向背离了D点,所以选择向D点方向前进的路径CG作为保留路径。 以D点为圆心作半径为5m的圆,此圆与等高线11.00没有交叉,说明D点到等高线的最小路径长度小于该处到等高线11.00的最小距离,即D点到等高线11.00上任何一点的路径都符合要求,本题将D点与等高线11.00上的G点连接,作为最小路径。 (3)B、C点之间的最小路径。B、C点的高程均为15.00,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所以连接BC即为B、C点之间的最小路径。 4连接所有控制点间的最小路径,标注其坡向和坡度,标注所有控制点的标高(图4-3-1c) 连接AF、FB、BC、CG、GD即为AD之间便道的最小路径。 AF之间的距离为31.88m,高差为0.60m,所以AF之间的坡度为0.60m31.88m1.9%,坡向A点。 FB之间的距离为40.00m,高差为5.00m,所以FB之间的坡度为5.00m40.00m=10%,坡向F点。 BC之间的高差为0,所以坡度为0。 CG之间的距离为40.00m,高差为5.00m,所以CG之间的坡度为5.00m40.00m=10%,坡向G点。 GD之间的距离为30.65m,高差为0.50m,所以GD之间的坡度为0.50m30.65m1.7%,坡向D点。 以BC的中点为最高点起坡,分别从BC中点H坡向B、C。根据规范,便道坡度不能超过2%,可设其坡度为1%。 问题:2. 设计条件 某用地界限及地形如图4-3-2(a)所示,要求在用地中平整出一块30m30m的平地作为建设场地,其条件为: 建设场地边与用地界线平行。 土方最省。 建设场地四周作1:2护坡,护坡边不得超越用地界线。 任务要求 画出建设场地范围并标出标高。 画出建设场地四周1:2护坡。 题目 答案: 解题方法 1选择平整场地的位置 选择平整场地位置的方法是:通过建设场地在原地形图上移动进行判别,当设计场地范围内包含的原地面等高线越少,其总土方量越少,则越满足要求。当包含的原地面等高线最少时,可以认为其总土方量最少。 本题中当设计场地中心标高位于42.50m时,其包含的等高线数为2条(最少),即可做出场地位置,如图4-3-2(b)所示。 2确定场地填挖的转折线(零线) 观察建设场地位置,西北角比原自然地形低,东南角比原自然地形高,那么原自然地面必然有一条等高的线与场地标高同高程。标注场地的四角为A、B、C、D,如图4-3-2(c)所示,在地形图中找到原地面等高线42.00和等高线43.00,那么等高线42.50就在这两条等高线之间。因为等高线42.50与等高线42.00和43.00的高差均为0.50m,根据内插法,等高线42.50到等高线42.00和43.00的水平距离也相同。作等高线42.00和43.00的等高线间距线MN和OP,根据等高线42.00和43.00的走向,连接MN和OP的中点R、Q,得到42.50等高线RQ。RQ与AB、AD分别交与E、F两点,E点、F点就是场地上护坡填挖的边缘转折点,等高线42.50就是场地填挖的转折线(零线),如图4-3-2(c)所示。 对于场地西北方向的挖护坡和东南方向的填护坡,E点、F点就是两种护坡范围的交点。 3确定场地的护坡位置 我们用“平行线法”来设计场地的护坡。 首先要明确,护坡上的等高线存在的规则:护坡上每一条等高线一定是自我闭合的,或者与原场地同高程的等高线相交。否则就是错误的。 (1)分析填土护坡部分,如图4-3-2(d)所示。场地上高程42.50m和护坡等高线42.00的垂直距离为42.50m-42.00m=0.50m,由于护坡坡度为1:2,根据坡度公式,得到场地边缘线和护坡等高线42.00的水平距离为0.5/(1:2)=1.0m。 在场地外距CD边缘线1.0m的水平距离做CD线的平行线,即护坡等高线42.00在CD附近的位置。同样分别从BC、BE、FD边缘线向场地外距其水平距离1.0m处作它们的平行线,这些平行线互相交于B、C、D两点,所以连接D、G、C、B、H得到护坡等高线42.00的位置。 根据坡度公式,已知护坡坡度为1:2和等高距为1m,相邻等高线的水平距离为1(1:2)=2m,那么向场地外方向,水平距护坡等高线42.00为2m处作平行线,即是护坡等高线41.00的位置,护坡等高线41.00是由G、C、H依次连接而成的。 那么连接F、D、G、C、H、B、H、E,得到填方区护坡的边界范围线。 (2)分析挖土护坡部分,如图4-3-2(d)所示。场地上高程42.50m和护坡等高线43.00的垂直距离为43.00m-42.50m=0.50m,由于护坡坡度为1:2,根据坡度公式,得到场地边缘线和护坡等高线43.00的水平距离为0.5/(1:2)=1.0m。 在场地外距AF边缘线1.0m的水平距离做AF线的平行线,即护坡等高线43.00在AF附近的位置。同样从AE边缘线向场地外距其水平距离1.0m处作它们的平行线,这些平行线相交于A两点,这时发现护坡坡面上的等高线43.00与原地面等高线43.00相交于J、K两点,那么在低于等高线43.00的地方就不会出现护坡坡面的等高线43.00,即护坡坡面的等高线43.00在交点J、K处截断。连接J、A、K得到护坡等高线43.00的位置。 根据坡度公式,已知护坡坡度为1:2和等高距为1m,相邻等高线的水平距离为1(1:2)=2m,那么向场地外方向,水平距护坡等高线43.00为2m处作平行线,即是护坡等高线44.00的位置,护坡等高线44.00是由J、A、K依次连接而成的。 那么连接F、J、J、A、K、K、E,得到挖方区护坡的边界范围线。 (3)阳角处理,如图4-3-2(e)所示。为了方便施工和养护,阳角常常可以处理成圆弧的方式。以C点为圆心,以3m为半径作圆,得到圆弧状的等高线41.00,和两侧两个直线等高线41.00相交,形成连通的等高线41.00。以A点为圆心,以3m为半径作圆,得到圆弧状的等高线43.00,和两侧两个直线等高线43.00相交,形成连通的等高线43.00。以B点为圆心,以1m为半径作圆,得到圆弧状的等高线42.00,和两侧两个直线等高线42.00相交,形成连通的等高线42.00。以D点为圆心,以1m为半径作圆,得到圆弧状的等高线42.00,和两侧两个直线等高线42.00相交,形成连通的等高线42.00。 4画出场地护坡范围,标注场地标高(图4-3-2f) 问题:3. 设计条件 场地内拟建一个10m12m台地,其标高及坡度如图4-3-3(a)所示。 在台地北侧设排水沟,雨水由排水沟拦截并向东、西两侧顺坡排出。 北侧排水沟沟底宽为2m,沟深为0.3m(沟内排水坡度可忽略不计),沟底两侧均以3:1放坡。 任务要求 根据上述条件,在场地平面中画出场地修整后的等高线。 根据作图,在下列单选题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题目 答案: 解题方法 1确定台地内等高线的位置 因台地面是倾斜的,台面标高在97.90和98.30之间,所以台面上存在等高线98.00。台地坡度为4%,场地南侧标高为97.90m,(98.00m-97.90m)/4%=2.50m,根据内插法得到台地内98.00等高线在台地南侧边界线向北2.50m的位置,如图4-3-3(b)所示。 2调整台地周围的等高线 (1)调整等高线98.00,如图4-3-3(c)所示。先设计98.00等高线。台地北侧标高为98.30m,排水沟深0.3m,所以排水沟底标高为98.30m-0.30m=98.00m,则选择题第1小题应选答案C。因为排水沟两侧按3:1放坡,即护坡的坡度为1:3,可以计算出排水沟南侧护坡的水平投影距离为0.30m(1:3)=0.90m,即排水沟底的南侧边界线PQ位于场地北侧边界AB向北0.90m的位置。 从边缘线AD上高程为98.00m的M点出发做一条线向西北方向逐渐远离台地,与PQ圆滑连接,从边缘线BC上高程为98.00m的N点出发做一条线向东北方向逐渐远离台地,与PQ圆滑连接,这3条线相互平滑连接得到的等高线,即为调整等高线98.00。 画出2m宽排水沟的位置,因为排水沟底两侧标高均为98.00,所以应该有两条98.00等高线。向北侧作一条PQ的平行线ST,即为排水沟底北侧边界,排水沟北侧的调整等高线98.00应与排水沟北边界重合,与原始地面等高线98.00平滑连接,即得到另一条调整等高线98.00。 (2)调整其他等高线,如图4-3-3(d)所示。 原地形等高距为0.50m,护坡坡度为1:3,所以两相邻等高线间距为0.50m/(1:3)=1.50m。将外侧98.00等高线以1.50m的距离平行向外复制,与原始地面等高线98.50平滑连接,即得到调整等高线98.50。用同样的方法,即可得到调整等高线99.00、99.50。如图4-3-3(d)所示,台地北边界线与99.0m等高线之间等高线的条数为3条,即两条98.00m等高线,一条98.50m等高线。选择题第2小题应选答案C。 3计算台地北边界线与修改后的99.0m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图4-3-3e)台地北边界线与修改后的99.0m等高线之间包括排水沟南侧护坡的水平投影长度0.90m,排水沟宽度2m,调整后的等高线99.00与排水沟北侧边界之间的水平距离3m,所以从场地北侧边缘至修整后的99.00等高线之间的投影距离为0.9m+2m+3m=5.9m,选择题第3小题应选答案D。 选择题 4. 北侧排水沟沟底标高为:A.97.60mB.97.80mC.98.00mD.98.30m答案:C5. 台地北边界线与99.0m等高线之间应有等高线的条数为:(不包括台地边界线与99.0m等高线)A.1条B.2条C.3条D.4条答案:C6. 台地北边界线与修改后的99.00m等高线之间的距离为:A.5.00mB.5.30mC.5.60mD.5.90m答案:D问题:7. 设计条件 在一自然坡地拟建一条11.6m宽的道路,场地地形如图4-3-4(a)所示。A点的设计标高为63.00m。 任务要求 从63.00m标高开始,画出等高距为0.30m的拟建道路的设计等高线,并标注相关尺寸。 在道路一侧布置1.00m宽的截水沟。 根据作图,在下列单选题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题目 答案: 解题方法 1确定63.00m等高线位置(图4-3-4b) (1)从A点向西侧作垂直于道路边线的垂线,与道路边线相交于B点。因为A、B两点间的距离为4.00m,道路的横坡为2.5%,所以可以计算出A、B两点间的高差为4.00m2.5%=0.1m。A点的标高为63.00m,所以得出B点的标高为63.00m-0.1m62.90m。 (2)计算道路边线上标高为63.00m的点(C点)的位置。已知道路边线上B点的标高为62.90m,道路的纵坡为4.0%,可以计算出B、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63.00m-62.90m)4.0%=2.50m。所以C点应该距B点北侧2.5m。 (3)从C点向西侧作垂直于路肩边线的垂线,与路肩边线相交于D点。因为C、D两点间的距离为1.80m,路肩的横坡为2.0%,所以可以计算出C、D两点间的高差为1.80m2.0%0.036m。C点的标高为63.00m,所以得出D点的标高为63.00m-0.036m=62.964m。 (4)计算路肩边线上标高为63.00m的点(E点)的位置。已知路肩边线上D点的标高为62.964m,路肩的纵坡为4.0%,可以计算出D、E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63.00m-62.964m)4.0%0.90m,所以E点应该距D点北侧0.90m。那么,道路设计等高线中心点(A点)与设计等高线两端端点(E点为其中一点)的垂直距离(A、E两点的垂直距离)为:2.50m+0.90m3.40m,所以选择题第2小题应选答案B。 (5)将AC、CE四点用直线连接,即为63.00m等高线。以道路中心线为对称轴,向东侧画63.00m等高线,形成完整的63.00m等高线。 2确定场地内其他等高线位置 根据题目要求,等高线间高差为0.3m,道路纵坡为4.0%,所以等高线间距为0.3m4.0%7.5m,所以选择题第3小题应选答案B。以7.5m的等高线间距,向西侧、东侧分别作63.00m等高线的平行线,即得到路面等高线布置图,如图4-3-4(c)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道路设计等高线为凸向南面的折线,所以选择题第1小题应选答案D。 3布置1.00m宽的截水沟(图4-3-4d) 截水沟是路基的地面排水设施。一般设置于路基边坡坡顶之外,用以拦截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水,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护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不受水流的冲刷。从原地形等高线走向可以看出,该地形的最高点位于场地的西北角。为了防止从场地西北方向流下的水流冲刷路面,将截水沟设置于道路的西侧,所以选择题第4小题应选答案A。 4标注等高线距离和等高线坡降尺寸(图4-3-4e) 根据等高距为0.3m,道路纵坡为4.0%,可计算出等高线距离为0.3m4.0%7.5m。按照图示进行标注即可。 选择题 8. 道路设计等高线应为:A.与道路中心线斜交的直线B.与道路中心线垂直的直线C.凸向北面的折线D.凸向南面的折线答案:D9. 道路设计等高线中心点与设计等高线两端端点的垂直距离为:A.2.500mB.3.400mC.3.825mD.5.800m答案:B10. 相邻设计等高线在道路中心线上的距离为:A.6.36mB.7.50mC.8.00mD.8.50m答案:B11. 截水沟位置应在:A.道路的西侧B.道路的东侧C.道路路面西侧路肩上D.道路路面东侧路肩上答案:A问题:12. 设计条件 某广场道路平面如图4-3-5(a)所示。 广场南北向及东西向坡度为1%,E、F点的标高为85.00。 道路纵坡为1.5%,横坡为2.5%。 设计要求广场及与广场相接的道路路面(道路中心线以北)的排水均朝向A、B点,道路纵横坡度不变,广场面与道路面在广场范围内无高差衔接。 任务要求 画出等高距为0.15m且通过85.00高程的设计等高线(用实线表示),并注明其与AB、EF、FB线及道路中心线交点的标高。 标出C点与通过A点的道路等高线和道路中心线交点问的距离。 根据作图,在下列单选题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题目 答案: 解题方法 1.确定广场内部等高线的位置 由场地的排水坡向可知,水流应从CD向东西两侧分流,所以CD为场地的一条分水线,连接CD。因为分水线两侧的等高线对称,所以我们可以先作分水线以西的等高线。 已知广场南北向及东西向坡度为1%,E点高程为85.00m,DE距离为60.00m,可以得出D点的高程为85.00m+60.00m1%85.60m,所以选择题第2小题应选答案D。由于题目要求场地的等高距为0.15m,已知广场南北向及东西向坡度为1%,所以广场内部的等高线间距为0.15m1%15.00m,可以确定DE之间有3个等高线上的点,高程分别为85.15m、85.30m、85.45m(K点)。 下面我们可以找出分水线CD上高程为85.45m的点(L点),借此来确定广场上85.45等高线的位置。已知D点高程为85.60m,与85.45m相差0.15m,分水线上的坡度为1%,所以L点与D点之间的距离为0.15m1%15.00m。从D点垂直向下15m即为分水线CD上高程为85.45m的点(L点)的位置。连接KL,即为广场西侧85.45等高线。 由于场地的等高线间距为15.00m,所以从D点向西以15.00m的距离依次作85.45等高线的平行线,得到广场西侧85.30、85.15、85.00、84.85、84.70等高线,如图4-3-5(b)所示。 2.确定道路上等高线的位置 已知广场南北向及东西向坡度为1%,E点高程为85.00m,AE距离为45.00m,可以得出A点的高程为85.00m-45.001%=84.55m。从A点做道路中心线的垂线,交道路中心线于G点。已知A点高程84.55m,AG距离为12.00m,道路横坡2.5%,可以得到G点的高程为84.55+12.002.5%=84.85m。CG距离为60m,道路纵坡为1.5%,可以得到C点的高程为84.55+60.001.5%=85.75m,所以选择题第1小题应选答案C。 下面我们可以找出AB上高程为84.85m的点(H点),借此来确定道路上84.85等高线的位置。已知A点高程为84.55m,与84.85m相差0.30m,道路纵坡为1.5%,所以H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0.30m1.5%=20.00m。从A点水平向右20m即为AB上高程为84.85m的点(H点)的位置。连接GH,即为道路西侧84.85等高线。 由于题目要求场地内的等高距为0.15m,已知道路纵坡为1.5%,可以得到道路上等高线间距为0.15m1.5%=10.00m,所以从84.85等高线分别向东、西两侧以10.00m的距离依次作84.85等高线的平行线,得到道路西侧84.55、84.70、85.00、85.15、85.30、85.45、85.60等高线,如图4-3-5(c)所示。可以计算出C点与通过A的道路等高线和道路中心线交点间的距离(CJ)为80.00m,所以选择题第3小题应选答案D。 3.绘制整个场地的等高线并标注尺寸 由于分水线两侧的等高线对称,所以以分水线CD为轴,向东侧作对称于西侧的等高线,即可得到整个场地的等高线,如图4-3-5(d)所示。看图可知,D点附近的广场等高线为凸向南面的折线,所以选择题第4小题应选答案B。C点北侧附近的广场等高线为凸向 北面的折线,所以选择题第5小题应选答案A。最后标注相关尺寸,如图4-3-5(e)所示。 选择题 13. C点标高为:A.85.20B.85.45C.85.75D.86.52答案:C14. D点标高为:A.84.40B.85.15C.85.42D.85.60答案:D15. C点与通过A的道路等高线和道路中心线交点间的距离为:A.40.00mB.60.00mC.70.00mD.80.00m答案:D16. D点附近的广场等高线为:A.凸向北面的折线B.凸向南面的折线C.东西向直线D.南北向直线答案:B17. C点北侧附近的广场等高线为:A.凸向北面的折线B.凸向南面的折线C.东西向直线D.南北向直线答案:A问题:18. 设计条件 某山坡上有一块建设场地,等高距为1m,在场地内做一处台地,其用地红线范围为ABCD,场地状况如图4-3-6(a)所示。 设计地面标高为50m,挖方地段做1:1护坡,填方地段设挡土墙。 任务要求 画出用地红线内的边坡范围,并标注相应尺寸。 根据设计要求,绘出挡土墙的位置,并标注相应的尺寸。 根据作图,在下列单选题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题目 答案: 解题方法 1确定填方区和挖方区 观察场地地形,场地自然地形标高为46.0058.00m,地势北高南低,用地西侧坡度陡而东侧较缓。因为场地设计地面标高为50.00m,则在自然地形标高为50.00m的等高线以北部分为挖方区,以南为填方区。 2设置填方区挡土墙 在地形图中找出自然地形50m等高线,因为50m等高线以南部分均低于50m,应用土方填充达到50m标高,所以必须设置挡土墙,以防后填的土流失。分别从50m等高线与西侧和东侧地界限的交点M、N向南布置挡土墙MDCN,如图4-3-6(b)所示,ME)长度为8m,CD长度为20m,CN长度为6m,其总长度为8m+20m+6m=34m。所以选择题第3小题应选答案D,第4小题应选答案C。 3设置挖方区护坡 我们用“平行线法”来设计场地的护坡。 首先要明确,护坡上的等高线存在的规则:护坡上每一条等高线一定是自我闭合的,或者与原场地同高程的等高线相交。否则就是错误的。 场地高程50.00m和护坡等高线51.00的垂直距离为51.00m-50.00m=1.00m,由于护坡坡度为1:1,根据坡度公式,得到场地边缘线和护坡等高线51.00的水平距离为1.00(1:1)=1.00m。 在场地外,距AB边缘线1.0m的水平距离做AB线的平行线,即护坡等高线51.00在AB附近的位置。同样分别从AM、BN边缘线向场地外距其水平距离1.0m处作它们的平行线,这些平行线互相交于A1、B1两点,此时护坡上的等高线51.00与原地面等高线51.00相交于M1、N1两点,那么在低于等高线51.00的地方就不会出现护坡的等高线51.00,即护坡的等高线51.00在交点M1、N1处截断。如果在低于51.00等高线的地方继续连接坡面上的等高线51.00,相当于把低出51.00m的地面进行了填土,增加了大量施工工作量和大量土方量,因此应保留原地面状况,以同样的原理求得其他护坡等高线。连接M1、A1、B1、N1得到护坡等高线51.00的位置。 同样,在场地外侧,距AM、AB、BN边缘线2.0的水平距离分别做它们的平行线,与原地面等高线52.00相交,截断标高低于52.00m的部分,即得到护坡等高线52.00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在场地外侧依次做等高线间距为1.00m的平行线,得到护坡等高线53.00、54.00、55.00、56.00、57.00、58.00的位置。连接护坡等高线与原地面等高线的交点,得到护坡的范围线,如图4-3-6(c)所示。 4.阳角处理 为了方便施工和养护,阳角常常可以处理成圆弧的方式。以B点为圆心,以3m为半径作圆,与等高线53.00相交于点F。分别以A、B点为圆心,以4m为半径作圆,与等高线54.00相交于E点、L点。以A点为圆心,以5m为半径作圆,和等高线55.00相交于J点。用同样的方法,以A点为圆心,依次以6m、7m、8m为半径作圆,与等高线56.00、57.00、58.0O相交与H点、K点、G点。连接护坡等高线与原地面等高线的交点M、E、J、H、K、G、O、P、L、F、N,得到护坡的范围线,如图4-3-6(d)所示。看图可知,A点北向边坡距离北侧护坡边界线的距离为8.00m,所以选择题第1小题应选C。B点北向边坡距离北侧护坡边界线的距离为4.00m,第2小题应选B。 选择题 19. A点北向边坡距离北侧护坡边界线的距离为:A.4.00mB.6.00mC.8.00mD.12.00m答案:C20. B点北向边坡距离北侧护坡边界线的距离为:A.3.00mB.4.00mC.6.00mD.8.00m答案:B21. D点南北向挡土墙的长度为:A.2.00mB.4.00mC.6.00mD.8.00m答案:D22. 挡土墙的总长度为:A.26.00mB.28.00mC.34.00mD.36.00m答案:C问题:23. 设计条件 场地平面如图4-3-7(a)所示。 场地平整要求: (1)场地周边设计标高均为10.05,不得变动。 (2)场地地面排水坡度均为2.5%,雨水排向周边。 任务要求 根据设计条件,从10.05标高开始绘制等高距为0.05m的设计等高线平面图,并标注等高线标高。 标注AB两点的标高。 根据作图,在下列单选题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题目 答案: 解题方法 1.计算等高线间距 根据题目条件,场地地面排水坡度为2.5%,等高距为0.05m,那么相邻等高线间距为0.05m2.5%=2.00m,所以选择题第1小题应选答案B。 2.确定各等高线位置 根据题目条件,场地地面排水坡度均为2.5%,雨水排向周边,场地周边设计标高均为10.05,已知等高线间距为2.00m,以2.00m的水平距离向场地内侧做场地边线的平行线,将交点A、B、C、D、E、F相连接,即可得到10.10等高线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分别以4.00m、6.00m、8.00m、10.00m的水平距离依次向场地内侧做场地边线的平行线,将交点相连接,即可得到10.15、10.20、10.25、10.30等高线的位置,如图4-3-7(b)所示。 3.确定A、B两点的标高(图4-3-7c) 由做好的等高线地形图可知,A点正好在10.30等高线上,B点在10.25等高线上。所以A点的标高为10.30,选择题第2小题应选答案C。B点的标高为10.25,所以选择题第3小题应选答案C。 选择题 24. 相邻等高线间距为:A.1.50mB.2.00mC.2.25mD.2.50m答案:B25. A点的标高为:A.10.20B.10.25C.10.30D.10.35答案:C26. B点的标高为:A.10.15B.10.20C.10.25D.10.35答案:C问题:27. 设计条件 某建筑用地平面形状及尺寸如图4-3-8(b)所示。 在用地红线内布置三种相同的宿舍楼,宿舍楼平面尺寸高度如图4-3-8(a)所示。 设计要求: (1)宿舍楼布置在坡度10%的坡地上,正南北向布置。 (2)自南向北第一栋宿舍楼距南侧用地红线40m。 (3)根据土方量最小的原则确定建筑室外场地高差。 (4)宿舍楼的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日照间距系数为1.5)并选择最小值。 任务要求 画出用地红线内坡度10%的坡地范围,用斜线表示,并估算其面积。 根据设计要求,绘出三幢宿舍楼的位置,并标注其间距。 根据作图,在下列单选题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题目 答案: 解题方法 1确定用地红线内坡度10%的坡地范围 根据坡度公式i=h/L,由地形图可知本场地等高距为1m,要想找到坡度i10%的坡地范围,则需要控制等高线间距L1m10%=10m。在用地红线范围内找出等高线间距10m的范围,即为用地红线内坡度i10%的坡地范围,用斜线表示,如图4-3-8(c)所示。 2计算用地红线内坡度10%的坡地面积,如图4-3-8(c)所示 由图4-3-8(c)可以看出,场地西侧坡度10%的坡地范围近似于一个三角形,直角边长度分别为160m和45m,所以可以得出场地谣侧坡度10%的坡地范围的面积为160m45m/2=3600m2场地东侧坡度10%的坡地范围近似于一个矩形,两边长度分别为160m和15m,所以可以得出场地东侧坡度10%的坡地范围的面积为160m15m=2400m2。用地红线内坡度10%的坡地总面积为3600m2+2400m2=6000m2,所以选择题第1题应选答案C。 3确定三栋宿舍楼的位置 根据题目要求,宿舍楼布置在坡度10%的坡地上,正南北向布置,所以应将其布置在场地中央,没有画斜线的地方。 根据题目要求,自南向北第一栋宿舍楼距南侧用地红线40m,所以最南边第一栋宿舍楼(宿舍楼A)布置于距南侧用地红线距离40m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可知宿舍楼A正好位于等高线50.00上,所以其场地标高为50.00m。 因为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5,宿舍楼高度为18m,所以最南边的宿舍楼A和中间的宿舍楼B的间距为18m1.5=27m,以此间距布置宿舍楼B,宿舍楼B正好位于等高线52.00上,所以宿舍楼B的场地标高为52.00m。由于宿舍楼A和宿舍楼B之间存在2.00m的高差,所以在日照间距上可以减少2.00m1.5=3m的距离,即宿舍楼A和B之间的间距应为24.00m。所以选择题第2小题应选答案B。 按照日照间距计算,中间的宿舍楼B和最北边的宿舍楼C之间的间距为1.8m1.5=27m,以此间距布置宿舍楼C,宿舍楼C正好位于等高线52.00上,所以宿舍楼C的场地标高为52.00m。与宿舍楼B的标高相同,间距不需要折减,如图4-3-8(d)所示,所以选择题第3题应选答案C。 4标注相关尺寸(图4-3-8e) 选择题 28. 用地红线内坡度10%的坡地面积为:A.4000m2B.5000m2C.6000m2D.3000m2答案:C29. 自南向北,第一、二栋宿舍楼的间距为:A.20.00mB.24.00mC.27.00mD.30.00m答案:B30. 自南向北,第二、三栋宿舍楼的间距为:A.20.00mB.24.00mC.27.00mD.30.00m答案:C问题:31. 设计条件 某坡地平面,如图4-3-9(a)所示。 已知一雕塑平台的标高为98.50m,A、B点标高为100.00m。 场地地面排水坡度均为10%,雨水排向D、F两点。以96.00m标高作为分水线、汇水线的起始点,分水线、汇水线位置如图4-3-9(a)所示。 任务要求 根据设计条件,从100.00标高开始绘制等高距为0.5m的设计等高线平面图,并标注等高线标高。 标注C、D、E三点的标高。 根据作图,在下列单选题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题目 答案: 解题方法 1确定汇水线北侧的场地等高线位置 根据题目条件,等高距为0.5m,汇水线北侧场地坡度为10%,由此可知场地的等高线间距为0.5m10%=5m。最高点(A、B点)标高为100.00m,从AB开始向南依次以5m的间距作AB的平行线,得到等高线99.50、99.00、98.50、98.00、97.50、97.00、96.50、96.00、95.50、95.00、94.50、94.00的位置,如图4-3-9(b)所示。 2确定分水线南侧的场地等高线位置及C点标高 由于分水线的起始点(G、H点)标高为96.00,所以从GH开始向南依次以5m的间距作GH的平行线,得到等高线95.50、95.00、94.50的位置,如图4-3-9(c)所示。因为C点位于等高线94.50上,所以C点标高为94.50m,选择题第2小题应选答案D。 3.确定汇水线南侧和分水线北侧之间的场地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