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必备考情分析学案(打包68套)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8412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0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30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考
数学
一轮
备考
情分
情份
析学案
打包
68
- 资源描述:
-
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必备考情分析学案(打包68套),高考,数学,一轮,备考,情分,情份,析学案,打包,68
- 内容简介:
-
1 第 7 讲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应用举例 考情分析 考查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角度、方向、距离及测量问题 基础知识 1 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常见题型 测量距离问题、高度问题、角度问题、计算面积问题、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2实际问题中的常用角 (1)仰角和俯角 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 上方 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 下方 的角叫俯角 (如图 (1) (2)方位角 指从正北方向 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 B 点的方位角为 (如图 (2) (3)方向角:相对于某正方向的水平角,如南偏东 30 ,北偏西 45 ,西偏东 60 等 (4)坡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 注意事项 (1)阅读理解题意,弄清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已知与未知,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解三角形问题的模型 (3)根据题意选择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4)将三角形问题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实际问题中 的有关单位问题、近似计算的要求等 (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然后逐步求解其他三角形,有时需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 方程 (组 ),解方程 (组 )得出所要求的解 题型一 测量距离问题 【例 1】如图所示, 2 为了测量河对岸 A, B 两点间的距离,在这岸定 一基线 已测出 a 和 60 , 30 , 105 , 60 ,试 求 长 解 在 ,已知 a, 60 , 60 ,所以 a. 30 , 105 45 在 ,由正弦定理可得 055 3 12 a. 在 ,已 经求得 因为 30 ,所以利用余弦定理可以求得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2BC0 22 a. 【 变式 1】 如图, A, B, C, D 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内, B、 D 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测量船于水面 A 处测得 B 点和 D 点的仰角分别为 75 , 30 ,于水面 C 处测得 点的仰角均为 60 , 0.1 、 D 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间距离相等,然后求 B, D 的距离 解 在 , 30 , 60 30 ,所以 0.1 180 60 60 60 ,故 边 中垂线,所以 又 15 在 , 所以 05 3 2 620 ( 同理, 3 2 620 ( 故 B、 D 的距离为 3 2 620 题型 二 测量高度问题 【例 2】如图,山脚下有一小塔 塔底 B 测得山顶 C 的仰角为 60 ,在山顶 C 测得塔顶 A 的俯角为 45 ,已知塔高 20 m,求山高 3 如图,设 x m, 则 x 20 m, 0 0 33 x (m) 在 , x 20 33 x, 【 变式 2】 如图所示,测量河对岸的塔高 ,可以选与塔底 B 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 C 与 D,现测 得 , , s,并在点 C 测得塔顶 A 的仰角为 ,求塔高 解 在 , ,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s 在 , . 题型 三 正、余弦定理在平面几何中的综合应用 【例 3】如图所示,在梯形 , 5, 9, 30 , 45 ,求 长 4 解 在 , 5, 9, 30. 由正弦定理,得 AC 905 910. 180 于是 910. 同理,在 , 5, B 910, 45 ,由正弦定理: 解得 9 22 D 的长为 9 22 . 【 变式 3】 如图,在 ,已知 B 45 , D 是 上的一点, 10, 14, 6,求 长 解 在 , 10, 14, 6, 由余弦定理得 100 36 1962106 12, 120 , 60. 在 , 10, B 45 , 60 , 由正弦定理得 , AD 1005 10 3222 5 6. 重难点突破 【例 4】如图,甲船以每小时 30 2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航行,乙船按固定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当甲船位于 船位于甲船的北偏西 105 方向的 时两船相距 20 海里, 5 当甲船航行 20 分钟到达 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 120 方向的 时两船相距 10 2海里问: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 解析 如图,连接 210 2, 30 2 2060 10 2, 又 180 120 60 , 10 20, 105 60 45 , (8 分 ) 在 由余弦定理得 25 202 (10 2)2 22010 2 22 200, 10 2. 因此,乙船的速度为 10 220 60 30 2(海里 /时 ) (12 分 ) 巩固提高 1如图,设 A, B 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 A 所在的同侧河岸边选定一点 C,测 出 0 m, 45 , 105 后,就可以计算出 A, B 两点的距离为 ( ) A 50 2 m B 50 3 m C 25 2 m 2 m 6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 ,又 B 30 AC 50 2212 50 2(m) 答案 A 2从 A 处望 B 处的仰角为 ,从 B 处望 A 处的俯角为 ,则 , 的关系为 ( ) A B C 90 D 180 解析 根据仰角与俯角的定义易知 . 答案 B 3若点 的北偏东 30 ,点 的南偏东 60 ,且 点 的 ( ) A北偏东 15 B北偏 西 15 C北偏 东 10 D北偏西 10 解析 如图 答案 B 4一船向正北航行,看见正西方向相距 10 海里的两个灯塔恰好与它在一条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 60 ,另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 75 ,则这艘船的速度是每小时 ( ) A 5 海里 B 5 3海里 C 10 海里 D 10 3海里 解析 如 图所示,依题意有 60 , 75 ,所以 15 ,从而10(海里 ), 在 ,得 5(海里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