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热点难点精讲精析(打包43套)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8418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4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30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年高
数学
一轮
复习
温习
热点
热门
难点
精讲精析
打包
43
- 资源描述:
-
2014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热点难点精讲精析(打包43套),年高,数学,一轮,复习,温习,热点,热门,难点,精讲精析,打包,43
- 内容简介:
-
1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热点难点精讲精析: 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一)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相 关链接 1、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有两解、一解、无解三种情况,应根据已知条件判断解的情况,主要是根据图形或由“大边对大角”作出判断; 2、应熟练掌握余弦定理及其推论。解三角形时,有时可用正弦定理,也可用余弦定理,应注意用哪一个定理更方便、简捷; 3、三角形中常见的结论 ( 1) A+B+C=; ( 2)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反之亦然; ( 3)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 差小于第三边; ( 4)三角形内的诱导公式 si n( ) si n ; c ) c ta n( ) ta n ; si n c c os si n 2 2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5)在 例题解析 例 1 在 知 a=7,b=3,c=5,求最大角和 答: 由已知得 acb, A 为最大角。由余弦定理得:2 2 2 2 2 23 5 7 1c 3 5 2b c aA 。又30 180 , 120 , si n si n 120 2A A A 。 方法一:由正弦定理得35si n 5 32si 4 ,因此最大角 314。 方法二:2 2 2 2 2 27 3 5 11c 7 3 14a b cC 。 C 为三角形的内角, C 为锐角。211 5 31 c ( )14 14C ,所以最大角为120, 314。 例 2 在 1)若 b=2,c=1,B=450o,求 的值;( 2)若 A=600, a=7,b=5,求边 C。 思路解析: ( 1)可直接使用正弦定理求解,注意解的个数的判断,也可利用余弦定理求解;( 2)题目条件是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这种情况一般用正弦定理理解,但本题不求 B,并且求出 非特殊角,故用正弦定理不是最佳选择,而应直接用余弦定理列出关于 2 解答: ( 1)方法一:由由正弦定理得215 所以 cb,所以 CB,故 以 C=30,所以 A=105,所以10 05a,所以622 si n 105 2a 方法二:根据2 2 2 2 c a c 得22 1 2 ,解得622a 。解角 ( 2)因为2 2 2 c b c ,所以249 25 10 c 0 ,解得 c=8. (二)三角形形状的判定 相关链接 依据已知条件中的边角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 ( 1)利用正、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边边关系,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 2)利用正、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内角的三角函数间的 关系,通过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得出内角的关系,从而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此时要注意应用 A+B+C=这个结论。 注:在上述两种方法的等式变形中,一般两边不要约去公因式,应移项提取公因式,以免漏解。 例题解析 例 在 , 22思路解析: 三角形形状的判断方法是首先边化角或角化边,再整理化简即可判断 解答: 方法一: 由, 22 , 22si n A c si n A c si n Ac si n B si n B c si n B ,si n A c si n B c si n 2A si n 2A+2B= ,即 A= 方法二 : 由已知得 , 22 b ,即 22ac a c a ac b c c b c b, , , 2 2 2 2 2 2b c a a c c 2a2(b2+b2(a2+ c2(a2+ 3 (a2+0, a=b或 a2+b2= (三)正、余弦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 相关链接 正、余弦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 ( 1)首先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未知量所在的三角形; ( 2)其次确定与未知量相关联的量; ( 3)最后把要求解的问题转化到由已知条件可直接求解的量上来。 例题解析 例 1 如图, ,在四边形 ,已知 0, 4, 00, 350,求 解答: 在 余弦定理,得2 2 2B A B D A D 2 B D A D c D A , 2 2 2 0 21200B D , 14 10 2 10 c 0 , 10 96 0 ,16 , 16( ) B D 16. B D B D 16, B C si n 30 8 2 , B D 16 , 8 2si n si n si n 135x x x x B 设 则 所 以所 以 舍 去 , 所 以 在 中 , 由 正 弦 定 理 , 得所 以 所 以 例 2 如图所示, 在梯形 , , 00, 50,求 长。 思路解析: 由于 , 50,因此要求 在 正弦定理求解,关键是确定 , , 00,因此可用正弦定理求出 依据 解答: 在 , , 00,由正弦定理,得 4 0si n 9 si n 30 9, si n si n 5 109/ / , 180 , si n si 2, 45 ,10 292C C C 于 是 。同 理 , 在 中 , 得故 的 长 为注: (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并不是孤立的,解题时要根据具体题目合理运用,有时还需要交替 使用; ( 2)条件中如果出现平方关系多考虑余弦定理,出现一次式,一般要考虑正弦定理; ( 3)在三角形中求角,往往选择先求该角的余弦值,然后利用余弦函数在( 0,)上的单调性求角; ( 4)正、余弦定理能实现边角转化,在解题时 一定要重视。 二、应用举例 (一)与距离有关的问题 相关链接 1、一般步骤: ( 1)分析: 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 ( 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 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2、解斜三角形应用题常有以下几种情形: ( 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之; ( 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三角形或多个三角形,这时需按顺 序逐步在几个三角形中求出问题的解; ( 3)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涉及的三角形只有一个,但由题目已知条件解此三角形需连续使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 例题解析 例 1 如图所示, A、 B、 C、 B、 测量船于水面 点和 5, 30,于水面 点和 0,.1 ( 1)求证: D. ( 2)求 思路解析: ( 1)由已知角度不难求得 易得 用三角形全等可得 D. 5 ( 2)求 解答: ( 1)在 0, 0 - 0, 所以 C=0.1 又 80 =60, 以 A. ( 2)在 A B A n B C A si n A B A C si n 60 3 2 6A B k n 15 20 , . 3 2 6B D 2 如图, 公路 处交汇,且 00,在 60米,假设拖拉机行驶时,周围 100米以内会受到噪声的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 沿 校是否会受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果受影响,已知拖拉机的速度为 18千米 /小时,那么学校受影响的时间为多少? 解答: 作 00, 00, 60, P 802 。点 00米,所以这所中学会受到噪声的影响。 如图所示,若以 100米为半径画圆,那么圆 N 有两个交点,设交点分别为 C、 D,连接 D=100米,根据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得: B=22100 80 60米, 20米,学校受噪声影响的时间为 t=12018000 3600=24秒 (二)与高度有关的问题 相关链接 1、在测量高度时 ,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都是在同一铅垂面内,视线与 水平线的夹角; 2、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画出示意图; 3、运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解相关的三角形,逐步求解问题的答案,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 例题解析 例 1 测量河对岸的塔高 ,可选取与塔底 B 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 C 与 D,现测得5, 0, CD=s,并在点 的仰角为 30,求塔高 6 思路解析: 在 B,在 出 解答: 在 80 =45, 由正弦定理得,B C C n B D C si n C B D. C D si n B D C s si n 60 6B C n C B D si n 45 2所 以 在 C . 62s 0 2 某人在山顶观察地面上相距 2500、 得 70,俯角为 300,同时测得 80,俯角是 450,求山高(设 A、 算结果精确到 . 解答 :画出示意图 (如图所示 ): 设山高 PQ=h,则 为直角三角形,在图( 1)中, 00, 50。h 。在图( 2)中, 70+780=1350, 500m,所以由余弦定理得:2 2 2 2 c Q Q Q B 即 2 2 2 22500 ( 3 ) 2 3 c 35 ( 4 6 ) ,h h h h h 2500 )46所以山高约 (三)与角度有关的问题 相关链接 1、测量角度,首 先应明确方位角、方向角 的含义; 2、在解应用题时,分析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根据题意正确画出示意图,通过这一步可将实际 7 问题转化为可用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解题中也要注意体会正、余弦定理“联袂”使用的优点。 例题解析 例 在海岸 A 处,发现北偏东 450方向,距 A 处( 3 1)n 50的方向,距离 A 处 2n 03n 时,走私船正以 10n 处向北偏东 300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能最快追上 走私船? 思路解析: 本例考查正 弦、余弦定理的建模应用。如图所示: 注意到最快追上走私船且两船所用时间相等,若在 D 处相遇,则可先在 求出 在 解答: 设缉私船用 D 处追上走私船,则有 03t, 0t,在 , 1, 200,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22 c 3 1 ) 2 2 ( 3 1 ) 2 c 20 6B B A C , ,且 3 2si n 50, 正北方向垂直。 00+300=1200,在 正弦定理,得si n 10 si n 120 1si n ,210 3 BD t 00。 即缉私船沿东偏北 300方向最快追上走私船。 (四)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问题 例 在 角 A、 B、 C 对边的边长分别是 a,b,c,已知 c=2,C=3。 ( 1)若 a,b; (2)若 2 思路解析: ( 1)利用余弦定理与已知条件确定 a,b 的一个关系式利用三角形的面积确定 a,b 的另一个关系式联立方程组求 a,b; ( 2)化简已知条件 求 a,b求答: ( 1)由余弦定理及已知条件得 22 14 , A B C 3. si n 3 , 42a b ab 又 的 面 积 等 于 即 ,联立方程组得: 22 24 ,24aa b 解 得 8 ( 2) si n si n( ) 2 si n 2 , si n( ) si n( ) 4 si n c si n c s i n c c 2 si n si n ) 0c , ,262 4 3 2 3, t a n 2 t a n ,si n 3 6 3si 3si n si n 2 si n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