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6页)
编号:16778074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0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1-24
上传人:文***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常**(实名认证)
河北
IP属地:河北
30
积分
- 关 键 词:
-
2021
年中
教师资格
考试
题库
- 资源描述:
-
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题库,2021,年中,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内容简介:
-
专项智能练习(学习理论)1.单选题妈妈对雷雷说,如果按时完成作业,就带他去看TFBOYS的演唱会,随后雷雷按 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正确答案是:A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斯金纳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分为正强 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其中,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 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妈妈通过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使雷雷按时完成作 业的次数增加,属于正强化。A项正确。B项: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 符,排除。C项:惩罚是指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 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消退是指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 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与题干不符,排 除。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20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二季第13题统计正确率98. 7%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2.单选题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宜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A强化说B认知失调论C从众说D观察学习理论正确答案是:D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 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 反应。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故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考占Q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题第116题统计正确率49. 9%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3.单选题如果个体在作出某种反应后,消除某种厌恶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从而使同 类行为以后在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称之为()。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正确答案是:B收起解析本题考查强化理论的运用。强化指通过某一事物增强行为次数或概率的过程。 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负强化通过减少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 发生的概率。B项正确。A项: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 类反应发生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消退指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 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2第103题统计正确率80. 3%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4.单选题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 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恍然 有惧色。”题干中苻坚将草木视作人形,这属于条件作用的()。A分化B获得C反射D泛化正确答案是:D收起解析本题考查巴普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的机制。条件反射的泛化是指条件反射建立之 后,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题干中苻坚之所以会草木皆兵,是 因为苻坚先前吃了败仗,内心已经害怕不已,现在又见对岸晋军一座座的营帐 排列得整整齐齐,手持刀枪的晋兵来往巡逻,阵容严整威武。苻坚心虚害怕之 下将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是士兵了。看到草木和士兵相似,这种现象是泛 化。D项正确。A项: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 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分化强调的是能够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 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获得是指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与题干不符, 排除。c项: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 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题干中描述的是条 件反射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行a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17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二季第25题统计正确率83. 4%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C笔记添加笔记5.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是()。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B学习的替代性C学习的社会互动性D学习的情境性正确答案是:B收起解析本题考查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相关内容。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 互动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 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学习的替代性 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观。B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A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 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 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属于建构主义的 学习观。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 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 互动来完成。因此,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属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题干不符, 排除。D项: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的认知观点。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 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之外的知识符号,只有通过实际应用 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因此,学习的情境性属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题干 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17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四季第25题统计正确率79. 1%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C笔记添加笔记6.单选题刚开始学汉字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区分“未”跟“末”或日”跟“日”这属于 ()。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消退D刺激比较正确答案是:A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获得与 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 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 应。题干中孩子在学汉字的时候不能分得清“未”跟“末”或日跟“日” 的不同,属于刺激的泛化。A项正确。B项: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 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刺激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 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与题干不符, 排除。D项: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17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一季第12题统计正确率79%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7.单选题范若若对范思辙说:“如果今天读完了诗经,明天就可以玩你最喜欢的牌 九。”这运用了()。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正确答案是:A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包括正强 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其中,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 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当学生表现不错时,受到学校或教师的表扬和鼓励, 这就是一种正强化。题干中,范若若对范思辙说:“如果今天读完了诗经,明 天就可以玩最喜欢的牌九。”这说明牌九对于范思辙来说一个愉快的刺激,属 于正强化。A项正确。B项: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不 爱劳动的小明,考试考了第一名,家长不让其做家务,这就是一种负强化。与 题干不符,排除。C项: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 责等)或者减少一个喜欢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与题干不符, 排除。D项:消退是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 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20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一季第30题统计正确率95. 3%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8.单选题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这属于 ()0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正确答案是:C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学习理论中学习者模仿动机的来源。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 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人 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题干 中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这属 于一种自我强化。C项正确。A项:直接强化在社会认知理论中,它的作用并不是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 息和诱因。观察者对强化的期望影响了他注意榜样行为,激励他编码并记住可 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间接强化是让学习者从许多模范人物身上观察和学习“态度”。为了使 态度的学习有效,就要让学习者亲眼看到或通过电影、电视、书报等媒体观察 到模范人物在产生期望行为后,得到的表扬和奖励,使他们间接感受到了对正 确态度的强化。并不是靠自我评价和监督。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替代性强化是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与题干不符,排 除。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题第98题统计正确率85. 3%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9.单选题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不包括()。A获得B强化C泛化D分化正确答案是:B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包括以下四 个方面:(1)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 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2)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 条件刺激的强化,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3)刺激泛化指 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 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4)刺激分化指的是有机体只对条 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刺激不做反应。B项中,强化是斯金纳理 论中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不属于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因此,B 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A、C、D三项:均属于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考占Q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20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二季第31题统计正确率65. 3%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10.单选题在树林中玩真人CS时,小杰分不清面对的是树丛还是穿着迷彩服的对手,该过 程属于刺激的()。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正确答案是:C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包括获得和 消退、泛化和分化。其中,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 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题干中,在树林中玩真人CS时,小杰分不清面对的是树丛还是穿着迷彩服的对 手,该过程属于刺激的泛化。C项正确。A项:获得是指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 程。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消退是指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 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分化指的是有机体只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刺激不做 反应。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考占Q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20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一季第29题统计正确率90.6%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D笔记添加笔记11.单选题电影闪光少女中,女主角“神经”为了组建一支民乐队,承诺加入者每人 每周一份手办(加入者最爱的礼物),以此激励她们加入民乐队。这体现了()强化原理?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正确答案是:A收起解析本题考查对正强化的理解。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 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条 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 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 的制约。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其中,正强化是指给予愉快刺激,从而增 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描述的电影场景是“女主角给队友买手办,以此激 励队友加入”,即呈现一个愉快的刺激一一手办,增加了队友加入民乐队的概 率。因此,女主角的做法体现了正强化的原理。A项正确。B项:负强化是指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符, 排除。C项: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 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 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 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 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减少不良 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行科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17教师资格证终极模考大赛(中学)第25题统计正确率99%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12.单选题下列教学方式中,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是()。A支架式教学B情景教学C合作学习D有意义接受学习正确答案是:D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奥苏贝尔的理论,属于认知 主义的观点,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符合题干。因此,D项表述错误,为正 确选项。A、B、C三项: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含义:(1)探究学习,通过有意义的问 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学习与所探究问题有关的 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2)支架式教学,这是指教 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然后 逐步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探索学习;(3)情境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 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情境教学。知识、学习是与情境化的活动联 系在一起的。学生应该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4)合作学习,主要是以互动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为教学活动取 向的,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来共同达成教学目标。与题干不符,排 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17教师资格证终极模考大赛(中学)第23题 统计 正确率51. 1% 答题时间 0秒 易错项 A 笔记 添加笔记 13. 单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饿猫打开迷笼实验,提出了学习的()。 A联结一试误说B顿悟说C认知-目的说D认知-发现说正确答案是:A收起解析本题考查对桑代克学习理论名称的识记。桑代克通过“饿猫打开迷笼”实验, 提出了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其理论为试误说,又称联结一试误 说。A项正确。B项:顿悟说是以苛勒为代表的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学习的观点,认为学 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认知一一目的说是由托尔曼提出,又称为符号学习理论,认为有机体的 一切行为都是指向一定目的的,即总是设法获得某些事物和避免某些事物。与 题干不符,排除。D项:认知一一发现说又称为认知结构论,由布鲁纳提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 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与题 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o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题第102题统计正确率69. 5%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C笔记添加笔记14.单选题老师告诉小东,如果明天早上还迟到,就请家长来学校”。这里运用的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正确答案是:C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强化和惩罚的理解。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 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题干 中小东迟到,给小东一个厌恶刺激一一警告:如果明天早上还迟到,就请家长 来学校”,以消除或抑制小东迟到的行为,符合惩罚的定义。C项正确。A项: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题干中是行为消退,不是 提高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强化无论是正强化还 是负强化都是促进行为发生的,正强化呈现积极刺激,负强化呈现消极刺激。 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 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行为的消退伴随 强化物,题干中没有强化物。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o考占P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题第111题统计正确率62. 5%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15.单选题“娃娃城”活动结束后,各组开始收拾道具,大家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让 谁,只有小林和小丽配合得很默契,老师给他俩颁发了 “合作奖”。小乐和小 明很羡慕,两个人计划下次活动后也要积极配合完成任务。小乐和小明受到了()OA直接强化B替代性强化C自我强化D负强化正确答案是:B收起解析本题考查强化的分类。强化的分类包括:(1)直接强化;(2)替代性强化; (3)自我强化。其中,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 强化。题干中,小乐和小明看到小林和小丽在活动结束后因为默契配合而获得 了 “合作奖”,计划下次也要积极配合完成任务。这是看到榜样受到强化后两 个人内心受到了强化,这属于替代性强化。B项正确。A项: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与题干不符,排 除。C项:自我强化是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 强化或处罚自己。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负强化是有机体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 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20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三季第28题统计正确率78. 8%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16.单选题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正确答案是:D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 而受到的强化。D项正确。A、C两项:直接强化即外部强化,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直接强化的作用并不是 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自我强化是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 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行a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题第101题统计正确率88. 5%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17.单选题一上课老师就说:“今天咱们考试,检测一下近期的学习情况。”根据桑代克 试误说的基本规律,这一做法违背了()。A前提律B准备律C练习律D效果律正确答案是:B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桑代克试误说的基本规律。试误说的基本规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 效果律。其中,准备律是指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 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 地掌握学习的内容。题干中,老师一上课就说要考试,孩子们没有相应的心理 准备和知识准备,违背了试误说中的准备律。B项正确。A项:没有“前提律”这一基本规律,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练习律是指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 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效果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 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与 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19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二季第27题统计正确率91. 3%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D笔记添加笔记18.单选题幼儿园小朋友做一件好事,老师就给他一朵小红花,激励小朋友做好事的动 机。在班杜拉看来,这是()。A直接强化B替代性强化C自我强化D间接强化正确答案是:A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 来源: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直接强化的作 用并不是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观察者对强化的期望影响了他注 意榜样行为,激励他编码并记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材料中,老师通 过给小红花这一行为激励小朋友做好事,直接进行了强化。A项正确。B项: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与题干不符,排 除。C项:自我强化是指观察者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 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间接强化是让学习者从许多模范人物身上观察和学习“态度”。为了使 态度的学习有效,就要让学习者亲眼看到或通过电影、电视、书报等媒体观察 到模范人物在产生期望行为后得到的表扬和奖励,使他们间接感受到了对正确 态度的强化。并不是靠自我评价和监督。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题第108题统计正确率70. 6%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19.单选题把动物和人类的学习过程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知识和技能的获 得必须通过尝试一一错误一一再尝试这样一个过程的心理学家是()。A弗莱明B桑代克C华生D马斯洛正确答案是:B收起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理论及人物的对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猫开笼取 食”实验提出了试误说,他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即学习的过 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B项正确。A项:弗莱明是美国的细菌学家和生物化学家。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华生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行为主义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 的“第一次革命”或“第一势力”。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提倡自我实现的 人格观和内在学习论。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题第114题统计正确率79. 9%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D笔记添加笔记20.单选题在试误说的基本规律中,()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A准备律B练习律C强化律D效果律正确答案是:D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 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一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而形成的,因 此他把自己的观点称为尝试错误说,简称为试误说。试误说的基本规律包括: 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其中,效果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 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 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D项正确。A项:准备律是指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 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 习的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练习律是指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 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强化律不属于试误说的基本规律,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o 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20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四季第27题统计正确率40. 2%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21.单选题下列情景运用了第一信号系统的是()。A见风流泪B见到柠檬会流口水C学习“食物” 一词时联想起米、面、鱼、肉D看到红灯知道当前不适合过马路正确答案是:B收起解析本题考查对两种信号系统的认识。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 会的反射。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涉及两种信号系统,即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 信号系统。其中,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 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 做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B项中,见到柠檬会流口水,这属于物理性 条件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应,属于第一信号系统。B项正确。A项:“见风流泪”是属于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见风则是被风吹了眼 睛,所以眼睛受到刺激就流泪了,落泪就是反应。见风流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 反应,不是条件反射。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食物”这一语词,它并不代表某一具体食物,而是一切具体食物(米、面、鱼、肉等)属性的概括,是更广泛、更深刻的抽象信号。学习“食 物” 一词时联想起米、面、鱼、肉运用的是第二信号系统。与题干不符,排 除。D项:红绿灯属于交通语言,看到红灯知道当前不适合过马路运用的是第二信 号系统。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行%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20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三季第27题统计正确率28. 8%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22.单选题英语新授课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先教会学生新单词的汉语意思。这属于有意义 学习类型的()。A表征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意义学习正确答案是:A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有意义学习的类型。有意义学习的类型包括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 题学习。其中,表征学习也称符号学习,是最低层次的一种学习方式,指学习 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简言之,就是学习单词所代表的意 思。题干中,英语新授课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先教会学生新单词的汉语意思, 这是向学生解释单词所代表的意思,属于表征学习。A项正确。B项: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概念 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 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其复杂程度高于概念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意义学习不属于有意义学习的类型,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四季第29题统计正确率39.2%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23.单选题如果一个小男孩碰到了捕鼠器,并弄伤了手指,他就不太可能再次去碰捕鼠 器。这是因为他受到了()的影响。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正确答案是:c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内容包括:正强化、负 强化、惩罚和消退。其中,惩罚是指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 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惩罚与负强化有 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 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题干中,小男孩感受 到了疼痛,这是一种厌恶刺激,之后接触捕鼠器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就会降 低,这属于惩罚。C项正确。A项: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 符,排除。B项: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 符,排除。D项:消退是指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 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与题干不符,排 除。故正确答案为Co考点行%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20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五季第28题统计正确率54. 4%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24.单选题”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这属于()学习理论的观点。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C认知主义D行为主义正确答案是:C收起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理论的区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 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布鲁纳是美 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 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题干中,“教学的 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C项正确。A项: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 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自主性、整体性 和独特性,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 的活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建构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八十年代,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 命”,它是心理学发展史中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 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 理表征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与题干不符,排 除。D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 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o考占P八、学习理论来源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一季第32题统计正确率43. 6%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25.单选题武警官兵在训练军犬时,军犬出色的完成一项任务,官兵就会奖励它食物。这 种方式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正确答案是:A收起解析本题考查对正强化的理解。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即应答性行 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反射性反应,是经典 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 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 律的制约。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其中,正强化是指给予愉快刺激,从而 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武警官兵给予军犬愉快的刺激,增加军犬表 现出色的概率,属于正强化。A项正确。B项:负强化是指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符, 排除。C项:惩罚是指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 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 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 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消退是指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 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 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o考占P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18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三季第27题统计正确率99.4%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26.单选题丁二最近非常着迷香蜜沉沉烬如霜这部电视剧。看得正入迷的时候,丁妈 妈说:“你只有写完今天的作业,才可以看香蜜。”对于丁二来说,这属 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正确答案是:A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 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是经典性条件作用 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 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 约,主要包括强化、惩罚和消退。强化又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其中,正 强化指的是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丁妈妈 说只要做完作业就可以看香蜜沉沉烬如霜,看香蜜沉沉烬如霜对于丁 二来说是愉快的刺激,从而提高写完作业出现的概率,属于正强化。A项正 确。B项:负强化指的是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回避条 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 制此类反应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消退指的是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 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与题干不符,排 除。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行%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18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四季第26题统计正确率75. 3%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27.单选题()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 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A程序教学B组织教学C个别化教学D指导教学正确答案是:A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程序教学的理解。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 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故A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行a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题第117题统计 正确率 54. 5% 答题时间 0秒 易错项 C 笔记 添加笔记 28. 单选题 幼儿园中很多幼儿在吃午饭时总喜欢聊天,不好好吃饭。了解到他们不喜欢洗 碗筷后,老师说:“如果谁好好吃饭不聊天,就可以不用洗吃饭用的碗筷。” 老师的这一做法在心理学上称之为()。A正强化B消退C负强化D惩罚正确答案是:C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包括正强 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其中,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 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老师用撤销洗碗筷这个厌恶的刺激来增加幼儿好好 吃饭的频率,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负强化。C项正确。A项: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 符,排除。B项:消退是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 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 责等)或者减少一个喜欢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与题干不符, 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三季第30题统计正确率73%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29.单选题近期,一部叫做烈火英雄的电影,直击人心。它讲述了沿海油罐区发生火 灾,消防队伍上下级团结一致,誓死抵抗,以生命维护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的 故事。这部电影使观众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下定决心要像影片中消防官兵一 样,努力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属于()。A直接强化B替代性强化C负强化D自我强化正确答案是:B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个体完全可以通过观察他人 的行为而学到新的行为反应,他强调“替代学习”和“替代性强化”。题干 中,观众们因看到电影中消防员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正是一种替代 性强化。B项正确。A项: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而观众并未表现出 观察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 符,排除。D项:自我强化是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 强化或处罚自己。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19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三季第29题统计正确率78%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 30.单选题狗每次进食都会分泌唾液,实验员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 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根据这个实验提出了()。A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B尝试错误说C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正确答案是:A收起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 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其中,巴甫洛夫在 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 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作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 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 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 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题 干中,根据“狗摇铃进食实验”提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A项正确。B项:桑代克通过“饿猫开笼取食实验”,提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 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一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而形成 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称为尝试错误说,简称为试误说。与题干不符,排 除。C项:斯金纳的通过“迷箱实验”,提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在反应概率上的变 化,而强化是增加反应概率的手段。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不与任何特定刺激 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 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不满于极端行为主义的观点,在吸取了认知学习理 论观点后,通过“波波玩偶实验”形成了一种认知一行为主义的模式,形成了 很有特色的社会学习理论。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18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四季第28题统计正确率80.4%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C笔记添加笔记31.单选题某校组织演讲比赛,为了激发同学们踊跃参与的热情,学校贴出告示:前五名 的同学将获得学校准备的精美奖品和奖学金。告示一出,报名演讲比赛的学生 明显增加了许多,这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正确答案是:A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包括正强 化、负强化、惩罚、消退。其中,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 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精美奖品和奖学金”属于愉快刺激,当学校给予 这个愉快刺激后,报名的学生则增多,也就是提高了 “报名演讲比赛”这一行 为出现的概率,因此是正强化。A项正确。B项: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 符,排除。C项: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 责等)或者减少一个喜欢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与题干不符, 排除。D项:消退是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 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19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三季第28题统计正确率99. 5%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32.单选题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 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B记忆消退C刺激泛化D学习迁移正确答案是:C收起解析本题考查对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特征的理解。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 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具有获得、消退、分化、泛化 四个特征。刺激泛化: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应形成后,与之类似的刺激也能 激发相同的条件反应,如狗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反应后,对近似铃声的声音也 会产生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便是获得与泛化的最好例证。C项 正确。A项: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 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即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 的反应。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消退是指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 多次后,己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记忆消退是其中的一种表现。与题干不 符,排除。D项: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 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 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o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2第55题统计正确率84%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33.单选题某班里有几个不爱读书的学生,当同学们都在认真朗读时,他们会在一边各自 做其他事情。老师观察到这种情况之后宣布:“如果被我发现你没有读书,就 会在下课时抄写课文的规定段落。一旦发现,课下及时进行惩罚。”多次惩罚 之后,这些学生为了逃避课下的段落抄写,课堂上读书的自觉性和意识逐步提 高。此案例中,老师运用的是()。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退正确答案是:C收起解析本题考查强化原理。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 率。题干中,有不爱读书的学生为了摆脱抄写课文的厌恶刺激,课上读书的自 觉性和意识逐步提高,老师运用的是负强化。C项正确。A项: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 符,排除。B项: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 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消退是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 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与题干不符,排 除。故正确答案为Co考占P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18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二季第27题统计正确率37.6%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34.单选题小莹莹看到兔子会害怕,但是看到毛茸茸的东西却不害怕。根据巴甫洛夫的经 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这种现象属于()。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正确答案是:D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1) 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其中,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 退,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题干 中,兔子本身也是毛茸茸的,小莹莹可以分得清兔子和毛茸茸的东西,这种现 象属于刺激的分化。D项正确。A项: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 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与题干 不符,排除。B项: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 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与题干不 符,排除。C项:刺激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 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与题干不符,排 除。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2020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中学)第五季第27题统计正确率84. 3%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c笔记添加笔记35.单选题下列对学习的阐释,体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是()。A学习是经验与联想B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C学习是学习者意义的建构,是社会互动与协商D学习是寻求潜力的充分发挥正确答案是:D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从全人 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 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与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学习 是寻求潜力的充分发挥”体现了人本主义中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 能。D项正确。A项:学习是经验与联想”体现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与题干不符, 排除。B项: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体现的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思 想。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学习是学习者意义的建构,是社会互动与协商”体现的是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的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o考点人家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题第134题统计正确率26%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B笔记添加笔记36.单选题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食物是()0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正确答案是:B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食物引发狗的唾液分泌是狗的本能反应,所以 食物是无条件刺激。故B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题第118题统计正确率38. 5%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C笔记添加笔记37.单选题鉴于小敏这一星期每天都保质保量的完成家庭作业,妈妈便取消禁止看电视的 惩罚,允许她每天看半个小时的电视。这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正确答案是:B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