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家的社会福利思想.doc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配套PPT课件及教案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配套PPT课件及教案.zip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配套PPT课件及教案
课题延伸.docx---(点击预览)
社会保障答疑ppt.pptx---(点击预览)
2015年春季学期社会工作专业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课程学习指导.doc---(点击预览)
2015年春季学期社会工作专业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复习提纲.doc---(点击预览)
第1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概述
第2章 社会福利理论初步
第2章 社会福利理论初步.doc---(点击预览)
第1节 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流派
第2节 结构功能主义的福利观
第3节 社会冲突论的福利观
第4节 女性主义的福利观
第5节 生态主义的福利观
第6节 社会发展理论的福利观
第7节 马克思主义的福利观
第8节 其他理论的福利观
第3章 社会福利制度
第4章 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第5章 中国近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第1节 中国近代社会福利思想出现的背景
第2节 中国近代社会福利思想
第3节 中国近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
第4节 中国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出现的背景
第5节 中国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第6节 中国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
第6章 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
第1节 老年人社会福利概述
第2节 历史上的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
第3节 当代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
第4节 当代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成就与问题
第7章 中国儿童社会福利
第1节 儿童社会福利概述
第2节 历史上的中国儿童社会福利
第3节 当代中国儿童社会福利
第4节 当代中国儿童社会福利的成就与问题
第8章 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
第9章 中国员工福利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0868100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0.5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4-20 上传人:考**** IP属地:山西
30
积分
关 键 词: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 配套 PPT 课件 教案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配套PPT课件及教案,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配套,PPT,课件,教案
内容简介:
第四章 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二节 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流派一、儒家的社会福利思想好,那么在跟大家简要地介绍完了我们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提出来的这个背景之后,或者说出现的背景之后呢,我们下面呢就来跟大家介绍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介绍社会福利思想呢,我们可以呢就是说以不同的方法来介绍,一个我们可以把这个福利思想分为不同的流派,按照流派来介绍这些流派中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来看他的这个福利思想,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我完全按照这个时间轴,我不分流派,然后我一个、一个地进行介绍,这也是一种介绍方法。那么首先呢我们还是想对它进行一下这个流派的这个划分,因为这种流派实际上它有助于帮助我们克服一个人的这种,就是说这种比较零散的思想的介绍,让我们看到有一些不同的这个思想家,他们的这个思想是属于哪一个派别,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那么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我们首先是进行这个流派的这个社会福利思想的介绍,这个介绍呢我们首先呢是要跟大家介绍这个儒家的社会福利思想,儒家的社会福利思想我们主要是介绍三个代表人物的福利思想,一个是孔子,一个是孟子,还有一个是荀子。首先呢我们来跟大家说一下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是有这样的一些方面,一个是他呼吁要养民、保民、利民,他倡导了要“遵五美,屏四恶”的行政原则,应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他的这个养民、保民和利民的这方面的思想。在他所说的这个“遵五美”之中呢,“惠而不费”,这个“惠”就是实惠的惠。“惠而不费”,“费”是这个我们说花费的“费”,是这个“为政治民”的立足点,孔子认为作为肩负重大责任的为政者必须要处处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照顾到他们的社会福利。其余的四美,我们刚才,他不是说了要遵从五美吗?遵五美,遵就是这个遵从的遵,刚才我们说五美中呢立足点是惠而不费,除了这一美之外,其余的四美指的是这个办事的方法,理政的态度,就是理朝政的这个态度。还有这样的一些方面,它是处于惠而不费的这样的一个从属的地位。屏四恶中呢,这个屏是这个屏风的屏,四恶中呢它的前三项是反对示老百姓为草芥,虐待老百姓。最后的一项指的是这个为政者玩弄属下,不守诚信,他认为这样做终将会失信于人的这样一种恶行。孔子在考虑社会福利问题的时候,还强调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可能我们大家都知道孔子的这样一句名言,就是有些时候我们说到中国人的这个平均主义的思想的时候,可能我们都要追根溯源,要追到这,说他的这句话。孔子他是这样说的,他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就是说我不怕这个东西少,我怕的是大家不是一样多,不平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怕这个贫穷,不怕这个家里没有钱财,但是怕的是这个社会动乱。“盖均无贪”,他说如果大概是有了平均的话,就不会有贪的这个情况出现,这是我们说孔子的这个名言。另外孔子还提出来了“富而后教”的这个社会教皇论,他表明了,就是说孔子除了注重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以外,还非常重视以教化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的文化需要。当然孔子在这个社会福利方面的最著名的这个思想呢,我们说是对于未来理想社会,也就是未来的这个大同社会的这个探索。孔子他是这样来描述这个大同社会的图景的,我想这一段可能大家都会背,都非常熟,因为这个可能是作为名篇,大家来学习,来背的。这段话是这么说的,我们还是复习一下,他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那么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就是孔子在提倡大同社会中呢,以天下为公作为这个最高的理想,每个社会成员只要有劳动能力都应该从事劳动,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是应该由社会来供养。人与人之间是互助友爱,整个社会没有欺诈,没有盗贼,没有战争,人们生活平安,社会有秩序。社会财富为全体人民所共同享有,而不是为私人所有。这个大同社会的理想应该说几乎包含了当代我们所要解决的养老、幼教,也就是幼有所教,医疗、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的基本的内容。大家可以想想,在那么早的那个历史时期,孔子他提出来的这个理想社会,大同社会呢已经在设想中包含了这样的这个内容。尽管他在古代可能不一定能够实现,但是依然是中国历史上社会保障思想渊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后世的中国应该说有非常大的影响,非常大的影响。是历代贤明王和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的理想的目标,这是这个孔子,就是儒家的这个社会福利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的这个思想,我们就跟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呢我们来说一下孟子,孟子是生活在社会极端动荡的战国中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呢,孟子是提出来的以仁政为核心的一统天下,实现王道的济世之方,就是怎么样去实现王道,怎么样来通过仁政一统天下,在孟子涉及的这个仁政和王道中呢,他要求统治者要确保各种福利措施,实现理想的经济生活目标,具体来说呢在养老的问题上,孟子是更提升了一步,他把儒家的这个“孝悌敬老”的思想,与老人福利和救助问题结合起来,说了一句这个,我们今天一直在引用的这个名言,就是“老吾老以及至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这个呢作为儒家的一种至高无上的这个精神境界。孟子呢他还提出来了一个王道社会,他对这个王道社会是这样设想的,他认为这个王道社会应该是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富足、道德发达、教育普及、人际和谐以及福利健全的社会,并且主张社会要互助。他所建构或者说是设想的这个王道社会中呢,他的这个描述中,我们摘录几句划出来,大家可能对这几句是比较熟悉的,比方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个是他在对于王道社会的这个描述中涉及到的一些内容,除了对于这个王道社会有描述以外呢,孟子还非常注重社会救济,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呢,他就民生问题提出了社会的救济方式,把鳏寡孤独作为仁政优先考虑的对象,作为仁政最重要的事情来进行处理。针对灾荒时候的这个社会救助,孟子呢是提出来了要“调粟”,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就是对于粮食的这样的一种称呼,他提出来要“调粟”的这样一种基本的想法,他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里假如说。我们这里用A和B,就是说比方说隔着一条河,A在河的南边,B在河的北边,如果A、D发生了这个饥荒的话,那么我们就把这个老百姓从A、D移到这个河的北边,就是移到B处,或者是把这个B处的这个粮食,如果他那有多的粮食,就是说A处是饥荒,但是B处没有发生歉收或者是饥荒的情况。那么把B处的粮食,我们就调到这个A处。这是他举的这个例子,大概是这个意思。他说如果是在这个B处发生了这个饥荒的话,那么呢我们也是这样处理,也就是说要么把B处的人移到A处或者要么把A处的粮食调到B处来。这是他所提出来的,这个“调粟”的一个基本的想法。那么孟子的这个“调粟”的这样一种思想呢,就是我们说把粮食调过来或者是把这个民众迁徙到没有发生灾荒的这个地方,使他们有粮食吃的这样一种思想,应该说是开了中国历史上这个民粟互救的这样一种政绩原则的先河,这是孟子的福利思想。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荀子,荀子呢是处于战国末期的思想家,面对社会的贫穷现象,他抨击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贪求无度。荀子还倡导国家富有或者说富强,要求透过养和、节流、开源以及货畅其流等社会经济政策来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问题。荀子实际上也对于这个理想社会有一个建构,他的这个社会福利思想也最突出地体现在他所建构的这个理想社会之中,比方说他要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呢是上有圣王,圣明的君王,下有百工,各项其权利,并且各尽其义务的,达到一种致平,就是特别平等、平均的这样一种境界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面,医疗、助残等社会福利都能够得到满足,有着健全的这个福利,这是荀子的这个思想。孔子、孟子、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社会福利思想的代表,儒家学社会福利思想主要是主张这个“德政”,道德的德,政治的政,是主张“德政”,要求统治者“欲取有度”强调要养民、保民、利民、教民。”但是呢他也主张严格的等级秩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配套PPT课件及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0868100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