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0868100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0.5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4-20
上传人:考****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武**(实名认证)
山西
IP属地:山西
30
积分
- 关 键 词:
-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
配套
PPT
课件
教案
- 资源描述:
-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配套PPT课件及教案,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配套,PPT,课件,教案
- 内容简介:
-
第四章 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第四节 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最后呢我们来跟大家简单地说一下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我们说主要是有三个特点,一个是德治主义的特点,一个是平均主义的特点,还有一个是封闭性的特点,首先我们跟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个主义德治主义的特征,中国传统的思想中有着非常深厚的德治主义的传统,它最早是发源于周公,经过孔孟的阐发,再经过董仲舒的进一步的完整,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是构筑儒家学说的一块基石,可以这样说德治主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是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他不论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运行,思想家的思想建构,还是对于精英人物的行为,都产生了巨大的价值导向的作用。传统的德治主义呢它是注重德的这个力量,强调统治者要把德育置于首位,主张以教化为国家施政的主要的手段,极力贬斥刑法(威视)的作用,这样的思想必然会逻辑地要求在经济上来减轻民众的负担,维持人们的基本的生活和生产的稳定。宽缓民力、减省赋役、偿付于民,就是说从这个德治的这样一种要求,以德为先的这样的一种要求,必然就会在逻辑上导致,在经济上在生产上,在生活上对于民众的这个体恤,对于民众的这个宽松,减轻民众的负担,偿付于民,必然会导致这样的一种结果。另外呢中国福利思想史上的许多的思想家也正是在这种德治主义的原则之下,来进行思想的建构的,德治主义成为传统的福利思想的一个内在的主线。另外呢就是我们在前面介绍这个福利思想的时候,多次说到了这个民本的这个思想,实际上这个德治主义与我们所说的这个民本主义是互为表里的一个政治理念,主张德政与肯定民本这两者实际上是分不开的,主张德治必然会同意或者是认同以民为本,认同以民为本必然会采取德治。所以说这两者我们说它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传统社会福利思想中的民本主义的色彩,也可以说正是这个德治主义的一个表现。一些统治者和思想家把安抚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作为立国之策,也正是说明了他们的福利思想的基础是来自于传统的德治主义呢,也反映了德治主义构成传统福利思想的一条内在的主线,这是关于这个德治主义的特征,我们就跟大家简单地做这样一个说明。下面呢我们来说一下这个平均主义的特征,均平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中也很大的影响,大家可以看到从我们介绍的这许多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这个思想中呢,很多人都提到了这个均平的观念,可以说均平的观念是由来已久。在周易的这个谦卦的这个象辞中,就有“地中有山,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这里这个“裒多益寡”实际上就是消掉,消减这个多余的,然后来使这个少的受益,是这样一个意思。周礼中(有均人之社,意为国治、药之物也音),那也就是说周礼中也谈到了这个均是国家最为重要的事务,在古代呢均平甚至被看成是不能违背的,不能违背的天地之德,比方说有这样的这个说法,说“均平则为中正之德性,偏倚则为过不及之德,太甚则为恶之德行矣”。均平的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使这个平均主义成为一种人们普遍认同的思想和文化倾向,就是这种均平的观念呢,我们说不光是统治者、思想家还是普通民众,成为大家都认可,并且接受的一种思想和文化倾向。那么古代的这个思想家在思考社会福利问题的时候都是沿着这个均平的这样一种思想方向来进行考虑的。平均主义的思想特征呢在中国古代福利思想中应该说是体现在很多的方面,比方说在这个儒家的福利思想中,儒家对于均平观念是非常重视的,孔子曾经说过,这段话我们在前面也跟大家曾经念过,他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是在论语中说的。另外这个礼记中也勾勒了一幅“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这个图景,董仲舒认为呢“对于富者应该给予限制,对于大贫者应该给予救济,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 使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这是董仲舒他说的。其他的流派,比方说像墨家对均平的观念也很看中,墨子曾经说过“分财不敢不均”,这样的这个话,这是在这个,我们说这个平均主义的思想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在这个儒家的这个福利思想中,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另外呢这个均平的这个思想特征也体现在古代的土地制度的设计中,比方说均平的观念在实践中尤其体现在土地制度的设计中,如夏小正曾经说过“农率均田”,(国语)。在这个逸周书韵文中曾用赋均田布,孔子主张(分田录)要正均平,董仲舒主张是以限民名田来达到土地的均平,“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北魏的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并且这个均田令为以后的北齐、北周和隋唐所继承。北宋的李觏,还有张载都曾同样注重田地的均平,这些思想和主张也影响到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这是我们说这个平均主义的思想特征也体现在古代的这个土地制度的设计中。此外,在这个赋役制度的设计中,平均主义的思想特征也有体现,比方说孔子提出了“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唐朝前期对全国每年征收的赋税总额都是有规定的,并且按照纳税人家的户等高下分配差额税额,比方说在天宝四年,也就是745年,玄宗(四年),不得容有爱憎,以为高下,徇其虚妄,令不均平。有过这样的一些做法,也就是说这个平均主义的特征它是体现在很多方面,比方说儒家的福利思想中,古代的土地制度的设计中,还有古代的这个赋役制度的设计中,都是有体现的,这是第二个关于这个平均主义的特征。那样最后呢就是关于这个封闭性的特征,社会福利本来意义上是一种使人达到良好生活状态的这个情况,它所涉及到的对象和内容应该说是多元的,提供者也因此是多元的,但是呢从这个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这个情况来看呢,我们并不能看到这样一种多元性,从这些福利思想家他们的一些具体设计,还有当时的一些实际举措来看呢,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这个福利针对的只是部分的群体,比方说像这个受灾的人群,鳏寡孤独者,老弱病残者,这是从对象来看。另外呢从这个福利内容和设置项目来看呢,很多都是集中在赈灾和济困扶贫上面,是一种救济性的福利。那么按照今天我们对于福利的观点来说呢,福利应该是不仅仅限于这个救济,而更应该注重发展,但是很显然呢在古代的这个福利思想和一些相关的制度设计中呢,并没有包含这方面的考虑。从福利的这个提供者来看呢,国家和宗族是主要的福利提供者,很少有私人兴办的福利事业,而且私人能不能兴办这个福利事业,能够兴办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与统治者的态度也非常有关系。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