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5页/共16页)
编号:13518603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6.8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6-30
上传人:爱****睛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导游资格考试
全国
导游
资格考试
- 资源描述:
-
导游资格考试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资格考试
- 内容简介:
-
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导游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中国古典园林(三)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导游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中国古典园林(三)导游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中国古典园林(三)一、单项选择题问题:1. 意谓“渔父钓叟之园”,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涵着浓郁的隐逸气息。A.个园B.寄畅园C.留园D.网师园答案:D问题:2. 透过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图案的窗隙,可见园外的美景。这类窗户的构景作用是 。A.对景B.障景C.借景D.漏景答案:D问题:3. 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阶段是在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答案:D问题:4. 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的上林苑是由 下令修建的。A.汉武帝B.唐太宗C.秦始皇D.康熙皇帝答案:C问题:5. 站在杭州白堤垂柳下观赏远景时,西湖美景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这就是造园手法中的 。A.抑景B.框景C.借景D.添景答案:D问题:6. 园名出自于王羲之的诗句“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的寄畅园在 。A.无锡B.苏州C.东莞D.杭州答案:A问题:7. 北京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是仿照 而建的。A.寄畅园B.个园C.可园D.清晖园答案:A问题:8. 无锡寄畅园因园外惠山的景色而显得更加秀丽。产生这一效果的构景手法是 。A.抑景B.障景C.借景D.添景答案:C问题:9. 下列同属晚清时期的园林是 。A.何园、个园、寄畅园、豫园B.清晖园、狮子林、寄畅园、可园C.清晖园、可园、十二石斋、馀荫山房D.颐和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答案:C问题:10. 被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的园林是 。A.可园B.清晖园C.梁园D.馀荫山房答案:A问题:11. 以下选项中与陆游、唐琬的爱情故事有关的园林景观是 。A.避暑山庄B.绍兴沈园C.济南漱玉泉D.成都望江楼答案:B问题:12. 下列园林中属于江南园林的一组是 。A.拙政园、留园、个园、寄畅园B.可园、豫园、个园、沧浪亭C.留园、颐和园、寄畅园、退思园D.清晖园、狮子林、网师园、拙政园答案:A问题:13. 园林入口处常迎门饰以假山,该假山的构景作用是 。A.抑景B.障景C.借景D.添景答案:A问题:14. 我国私家园林多与历史名人有关,与李清照相关的是 。A.苏州拙政园B.绍兴沈园C.济南漱玉泉D.成都望江楼答案:C问题:15.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转折点是在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答案:C问题:16. 登上杭州花港观鱼的藏山阁,远处的南屏山、西山层林尽入眼帘,这是 。A.抑景B.借景C.框景D.添景答案:B问题:17. 在上海大观园内,登大观楼可观赏怡红院、潇湘馆、蘅芜院;同样,登怡红院、潇湘馆、蘅芜院也可观赏大观楼,这种构景手法称 。A.对景B.障景C.借景D.添景答案:A问题:18. 17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明媚动人的景色。这属于造园手法中的 。A.抑景B.框景C.夹景D.添景答案:C问题:19. 建于北宋的沧浪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它的特色是 。A.以假山著称B.以对比、借景取胜C.未入园林先成景D.以竹为植物主景,四季假山别具特色答案:C问题:20. 杜甫的两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体现出的是 的效果。A.抑景B.框景C.添景D.对景答案:B问题:21. 南京中山陵、北京颐和园、北京中山公园分别属于 。A.规则式园林、混合式园林、自然式园林B.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C.混合式园林、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D.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规则式园林答案:B问题:22. 素有“城市蓬莱”之誉和“小西湖”之称的园林是 。A.古莲花池B.梁园C.寄畅园D.个园答案:A问题:23. 用山、石、花等将园林中一些不足或丑陋之处加以掩盖或处理,使之变成一种美景的方法叫 。A.框景B.夹景C.障景D.抑景答案:C问题:24. 豫园位于上海南市区城隍庙,始建于明代,园主为 。A.徐泰时B.潘允端C.黄应泰D.石涛答案:B问题:25. 上海豫园鱼乐榭有一上实下空的墙,遮挡了原来流水较近的短处,产生了源远流长的效果,这是 的神来之笔。A.抑景B.框景C.障景D.借景答案:C问题:26. ,园名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A.豫园B.清晖园C.梁园D.余荫山房答案:B问题:27. 是广东四大名园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园林,有典型的岭南园林建筑。A.可园B.清晖园C.梁园D.余荫山房答案:D问题:28. 类建筑是全园的野境、画境、意境的汇集点。A.庁堂B.楼阁C.亭榭D.馆斋答案:A问题:29. 坐在苏州网师园的集虚斋内,透过月洞门可见园内的假山、花木等美景。该月洞门的构景作用是 。A.抑景B.框景C.借景D.添景答案:B问题:30. 著名太湖石“玉玲珑”是 的主要景观之一。A.可园B.豫园C.个园D.留园答案:B问题:31. 园冶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为著名造园家 撰写。A.陈丛周B.蒯祥C.喻皓D.计成答案:D问题:32. 被园林专家誉为“造园者未见此山,正如学诗者不知李杜”的假山为 。A.上海豫园的玉玲珑B.苏州留园的冠云峰C.杭州竹素园的绉云峰D.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答案:D问题:33. 北京颐和园内,在昆明湖和万寿山之间的湖畔种有不少垂柳,这些垂柳的构景作用是 。A.抑景B.框景C.借景D.添景答案:D问题:34. 我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帝王宫苑是 。A.颐和园B.承德避暑山庄C.拙政园D.清晖园答案:B问题:35. 中国古典园林中,借景的方法有多种,如借池塘中的鱼称为 。A.远借B.邻借C.仰借D.俯借答案:D问题:36. 中国园林中最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处是 。A.避暑山庄B.颐和园C.拙政园D.豫园答案:A问题:37. 江南奇石“冠云峰”在 内。A.苏州拙政园B.苏州留园C.杭州竹素园D.上海豫园答案:B问题:38. 在扬州瘦西湖划船,远方的主景是白塔,通向白塔的两岸是长堤春柳。从湖中看两岸长堤春柳与远方白塔形成的构景手法是 。A.对景B.夹景C.借景D.添景答案:B问题:39. 当某风景点在远处,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林花卉屏障起来,使此风景点更显出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叫 。A.夹景B.框景C.透景D.借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问题:1.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主要有 。A.可园B.清晖园C.十二石斋D.馀荫山房E.寄畅园 A B C D E答案:ABD问题:2. 有关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仅有交通的功能还有观赏的用途B.眺望远景C.让游人移步换景,品味周围景色D.是围合空间的构件E.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 A B C D E答案:BDE问题:3.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B.紫薇象征荣华富贵C.石榴象征子孙满堂D.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E.兰花象征幽居隐士 A B C D E答案:ACDE问题:4. 江南类型的园林也称 。A.南方类型B.长江类型C.岭南类型D.扬子江类型E.亚热带园林 A B C D E答案:ADE问题:5. 造园植物的选择有一定的标准,讲究 。A.姿美B.名贵C.色美D.味香E.吉祥寓意 A B C D E答案:ACDE问题:6. 以下表述与轩的含义符合的是 。A.平面常为长方形,三面临水B.小巧玲珑、开敞精致的建筑物C.取自杜甫“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之说D.主要供游人休憩、纳凉、避雨与观赏四周景色E.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 A B C D E答案:BC问题:7. 古典园林的理水之法,理论上有 三种。A.隔B.合C.掩D.破E.分 A B C D E答案:ACD问题:8. 在下列中国著名园林中,以假山著称的是 。A.狮子林B.个园C.环秀山庄D.馀荫山房E.沈园 A B C D E答案:ABC问题:9. 以下属于皇家园林的是 。A.北京北海公园B.北京颐和园C.北京恭王府D.承德避暑山庄E.上海豫园 A B C D E答案:ABD问题:10. 在下列园林中,属于规则式园林的是 。A.北京的中山公园B.南京中山陵C.大连斯大林公园D.苏州留园E.扬州瘦西湖 A B C D E答案:BC问题: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的颐和园、恭王府、北海公园都是皇家园林B.拙政园、留园、恭王府都是私家园林C.拙政园、留园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