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5页/共26页)
编号:13518613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0.6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6-30
上传人:爱****睛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注册
咨询
工程师
- 资源描述:
-
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 内容简介:
-
注册咨询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模拟79注册咨询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模拟79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模拟79(一) 某建设项目,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8年,项目建设投资(不含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总额为31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10年,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残值率为5%,在运营期末收回余值。 建设项目发生的资金投入、收益及成本情况见表1。建设投资贷款年利率为10%,按季计息,建设期只计息不还款;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前6年)按每年等额本息(本金与利息之和)偿还,利息按年收取。 假定销售税金及附加的税率为6%所得税税率为33%,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为15%。 表1 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收效及成本情况表 序号 项目 年份 1 2 3 4 1 建设投资 自有资金 930 620 贷款 930 620 2 流动资金(自有) 200 300 3 年销售收入 3420 3800 4 年经营成本 2340 2600 问题 1. 编制建设期贷款还本付息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答案:(1)建设期贷款利息: 年实际利率=(1+10%/4)4-1=10.38% 第1年利息=(0+930/2)万元10.38%=48.27万元 第2年利息=(930+48.27+620/2)万元10.38%=133.72万元 (2)固定资产原值=(3100+48.27+133.72)万元=3281.99万元 固定资产残值=3281.99万元5%=164.10万元 各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额=(3281.99-164.10)万元/10=311.79万元 (3)编制还本付息表,见表9。 第3年初累计借款=(930+620+48.27+133.72)万元=1731.99万元 每年等额偿还的本金与利息和=1731.99万元=402.12万元 表9 还本付息表(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建设期 生产期(运营期) 1 2 3 4 5 6 7 8 1 年初累计借贷 978.27 1731.99 509.65 1264.23 993.34 694.33 364.28 2 本年新增借款 930 620 3 本年应计利息 48.27 133.72 179.78 l 56.70 131.23 103.11 72.07 37.81 4 本年应还本息 402.12 402.12 402.12 402.12 402.1 2 402.12 5 本年应还利息 179.78 156.70 131.23 103.11 72.07 37.81 6 本年应还本金 222.34 245.42 270.89 299.01 330.05 364.28 注:1本年应计利息=年初累计借款年实际利率; 2本年应还本金=本年应还本息-本年应计利息; 3某年年初累计借款=上一年初累计借款-上一年应还本金。 (4)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见表10。 表10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生产期(运营期) 3 4 5 6 7 8 9 10 1 经营成本 2340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 折旧费 311.79 311.79 311.79 311.79 311.79 311.79 311.79 311.79 3 财务费用 179.78 156.70 131.23 103.11 72.07 37.81 3.1 建设期贷款利息 179.78 156.70 131.23 103.11 72.07 37.81 4 总成本费用 2831.57 3068.49 3043.02 3014.9 2983.86 2949.6 2911.79 2911.79 2. 计算项目的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并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答案:本题解答如下。 (1)财务净现值PNPV(ic=15%)=15.91万元 因为ENPV(ic=15%)=15.91万元0,所以项目可行。 (2)内部收益率FIRR=15%+(20%-15%)=14.82% 因为FIRR=14.82ic=15%,所以项目可行。 (3)动态投资回收期=9.97年 因为Pt=9.97年n=10年,所以项目可行。 (二) X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招拍挂”取得一宗土地开发权,该土地性质为住宅用地,项目开发周期为3年。该房地产企业委托一家咨询公司对本项目的市场、方案、效益和风险等进行分析。 1甲咨询工程师设计了三个互斥开发方案,并依据可比性原则,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对各方案进行了经济效益比较。 2乙咨询工程师采用专家调查法预测了3年后的住宅售价平均值:乐观值为7500元/m2,悲观值为4000元/m2,最可能值为5500元/m2。 3丙咨询工程师通过敏感性分析得知项目效益对住宅价格很敏感,当住宅平均售价为5200元/m2时,项目的内部收益率等于开发商期望的最低回报率(12%)。丙咨询工程师分析了不同住宅售价发生的概率,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住宅售价及其发生的概率 情形 售价(元/m2) 发生概率 情形 售价(元/m2) 发生概率 1 6000 0.15 4 5500 0.35 2 4500 0.15 5 4000 0.10 3 7500 0.05 6 5000 0.20 4丁咨询工程师认为本项目效益好坏除受住宅价格影响外,还受建设投资、融资政策等变量影响,可以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评价其风险。 问题 1. 甲咨询工程师在进行方案经济比较时,各方案之间具有可比性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可以采用哪些动态分析方法进行方案经济比较?答案:方案比选的可比性原则具体包括:(1)服务年限的可比性;(2)计算基础资料的可比性(如价格);(3)设计深度应相同,效益与费用的计算范围应一致;(4)经济计算方法应相同,即选择相同的评价指标。 方案比选的动态分析方法包括:现值比较法、年值比较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最低价格法、效益/费用法。 2. 根据乙咨询工程师的调查预测,估算3年后住宅售价的期望值和标准差。答案:根据题目可知该住宅售价符合三角形分布,则其期望值和方差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a表示乐观值,b表示悲观值,m表示最可能值,t表示期望值,表示标准差。 该住宅售价期望值=(7500+55004+4000)元/m2/6=5583.33元/m2 该住宅售价标准差=(7500-4000)元/m2/6=583.33元/m2 3. 根据丙咨询工程师的分析,计算本项目满足开发商投资回报要求的概率,并据此评价项目风险大小。答案: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各种售价,计算累计概率(见表11)。 表11 累计概率计算表 售价(元/m2) 发生概率 累计概率 售价 发生概率 累计概率 4000 0.10 0.10 5500 0.35 0.80 4500 0.15 0.25 6000 0.15 0.95 5000 0.20 0.45 7500 0.05 1 要满足开发商投资回报率的要求,住宅的售价应高于5200元/m2,由上述数据可知: 住宅的售价低于5200元/m2的概率=0.45+0.35=0.59。 则住宅售价高于5200元/m2的概率=1-0.59=0.41,即本项目满足开发商投资回报率要求的概率为41%,说明项目具有很大风险。 4. 丁咨询工程师采用的风险评价技术是否正确?简述理由,并说明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应注意的问题。答案:丁咨询工程师采用的风险评价技术是正确的。 理由:当风险分析中的输入变量多于3个,每个变量可能出现3个以上至无限多种状态时,可以采用蒙特卡罗技术。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1)风险变量之问应该是独立的,输入变量的分解程度既要保证结果可靠,又要避免风险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2)蒙特卡罗法的模拟次数一般应在200500次之间为宜。 (三) 国家提出要建设一个针对特定灾害的防灾预警系统,以减少灾害损失。共有三个互斥的建设方案,寿命期均为20年。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及专家论证,如果不建造该预警系统,预期未来每年灾害经济损失为120亿元;如果建造该防灾预警系统,除需要初始投资外,每年还需要支付系统维护费用,但可降低每年预期灾害损失。各方案的初始投资、每年运营维护费用及预期年损失等资料见表3。设定基准收益率为8%,复利系数见表4。 表3 各方案投资、费用及预期损失 (单位:亿元) 方案 初始投资 年运营维护费用 预期年损失 1 120 12 70 2 210 20 90 3 250 30 30 表4 复利系数表 (F/P,i,n) (P/F,i,n) (A/P,i,n) (P/A,i,n) (A/F,i,n) (F/A,i,n) 8% 15 3.1721 0.31524 0.11683 8.5534 0.03683 27.151 20 4.6690 0.21455 0.10185 9.8181 0.02185 45.761 25 6.8483 0.14602 0.09368 10.674 0.01368 73.104 问题 1. 计算各方案初始投资的费用年值和各方案预期每年减少损失的效益。答案:本题解答如下。 方案1的初始投资的费用年值=120(A/P,8%,20)亿元=12.222亿元 方案2的初始投资的费用年值=210(A/P,8%,20)亿元=21.389亿元 方案3的初始投资的费用年值=250(A/P,8%,20)亿元=25.463亿元 方案1预期每年减少损失的效益=(120-70)亿元=50亿元 方案2预期每年减少损失的效益=(120-90)亿元=30亿元 方案3预期每年减少损失的效益=(120-30)亿元=90亿元 2. 项目财务评价人员拟采用费用年值比较法来评价三个方案的优劣,请判断该方法是否恰当,原因是什么?答案:费用年值比较法适用于效益相同或基本相同,又难于具体估算效益的方案进行比较的情况,而本题中三个方案的效益显然不同,所以不宜采用该方法。3. 请利用效益/费用分析法判断哪些方案不可行,哪些方案可行,并请从中选择出一个最优方案。答案:本题解答如下。 方案1的效益/费用=50/(12.222+12)=2.061 方案2的效益/费用=30/(21.389+20)=0.721 方案3的效益/费用=90/(25.463+30)=1.621 由此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3是可行的,方案2在经济上不可行。进一步比较方案1和方案3: 差额效益/差额费用=(90-50)/(25.463+30-12.222-12)=1.281 所以投资额大的方案优,即方案3优。 (四) 某实施施工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甲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开工日期为2006年3月1日,工期为302天,建设单位负责施工现场外道路开通及设备采购,设备安装工程可以分包,甲施工单位通过筛选与乙施工单位签订安装分包合同。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时间单位:天)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道路没有及时开通,使开工日期推迟到2006年3月4日,并造成施工方经济损失3万元,为此,施工单位于2006年3月10日向监理单位提出延长工期的索赔。 事件2:在基础工程施工中,由于遭遇特大暴雨,土方工程发生滑坡,造成人员、机械损失共计5万元,导致C工程持续时间延长12天,为此提出经济补偿与工期的延期。 事件3: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甲施工单位为保证工程质量,改进了混凝土泵浇筑的施工工艺,延误F工作时间10天,为此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延期10天的申请。 事件4:设备安装工程完工后进行验收,第一次试车验收结果不合格,经检查分析,是由于设备本身质量有问题造成的,为此乙施工单位提出将已安装的设备拆除,重新安装,并重新组织试车验收。为此造成丁工作持续时间延长24天,费用增加6万元,甲施工单位就此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问题 1. 事件1中,监理单位应如何答复?说明理由。答案:监理单位的答复:同意推迟3天开工(或:同意2006年3月4日开工),同意赔偿损失3万元。 理由:场外道路没有开通属建设单位责任,且甲施工单位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提出了申请。 2. 事件2中,监理单位应采取什么措施?应对施工单位提出哪些要求?就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监理单位应如何答复?说明原因。答案:本题解答如下。 (1)监理单位应采取的措施:下达施工暂停令。 要求:撤出危险区域作业人员,制订消除隐患的措施或方案,报项目监理机构批准后实施。 (2)监理单位的答复:由于难以预料的暴雨天气属不可抗力,施工单位的经济损失不予补偿。 原因:C工作延长12天,只影响工期1天,故只批准顺延工期1天。 3. 事件3中,甲施工单位改进施工工艺应遵循什么审批程序?对甲施工单位的延期申请,监理单位应如何答复?说明原因。答案:本题解答如下。 (1)审批程序:审查报送方案,组织专题论证,经审定后予以签认。 (2)答复:不同意延期申请。 理由:改进施工工艺属甲施工单位自身原因。 4. 事件4中的验收应由谁来组织?监理单位对甲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乙施工单位可得到的补偿是什么?说明原因。答案:本题解答如下。 (1)事件4中的验收应由甲施工单位组织。 (2)答复:同意补偿设备拆除、重新安装和试车费用合计6万元。 (C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2天后)J工作持续时间延长24天,只影响工期1天,同意顺延工期1天。 原因:设备本身出现问题,不属于甲施工单位的责任。 (3)乙施工单位可顺延工期24天,可获得费用补偿6万元。因为第一次试车不合格不属于乙施工单位责任。 (五) 某洗衣机生产企业为应对市场竞争,近年来一直以降低产品销售价格作为主要竞争策略。为了改善经营业绩,该企业拟调整竞争策略,并为此聘请一家咨询公司对当地洗衣机市场进行分析。咨询公司从委托单位得到了部分资料,见表5。 表5 当地市场洗衣机平均销售价格和销售量 年份 洗衣机平均销售价格(元/台) 洗衣机销售量(万台) 2001 3800 50 2002 3460 54 2003 3188 58 2004 2960 61 2005 2700 65 咨询公司用德尔菲法对影响洗衣机销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市场调查,从研究部门、家电经销商和知名家电企业选择了36名专家实施调查。在意见征询表中,列出了质量、价格、品牌、外观、噪音、自动化程度和售后服务等项目,要求专家从中选择3个影响销售的主要因素,并按其重要性排序。在第二轮征询后,按专家排序情况和评分标准(排为第一位的给3分,排为第二位的给2分,排为第三位的给1分)评分,排在前5位的为质量、品牌、价格、自动化程度和外观5个因素。第三轮征询后,36名专家对该5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的人数分布情况如表6所示。 问题 1. 咨询信息的采集除了委托单位提供外,还有哪些采集途径?答案:采集信息的途径:咨询企业数据库、网络和出版物,采购信息和自主调查。2. 如果当地2006年洗衣机的平均价格下降到2500元/台,用价格弹性系数法预测当地2006年洗衣机的销售量。答案:各年价格弹性系数及其平均值: 20022005年各年的价格弹性系数分别为-0.89、-0.94、-0.72、-0.75。 (注:价格弹性系数=(Q/Q)/(P/P) 20022005年各年价格弹性系数的平均值=(-0.89-0.94-0.72-0.75)/4=-0.83 3. 以第三轮征询的专家意见为依据,按评分标准分别计算影响洗衣机销售的5个主要因素的得分(列出计算过程),并按分值排序。答案:2006年洗衣机的需求量: 当价格下降到2500元/台,较2005年价格降低了7.41%。 (注:2006年的价格变化率=(2500-2700)/2700=-7.41%) 洗衣机需求增长率=7.41%0.83=6.15% 2006年洗衣机的需求量=65万台(1+6.15%)=69.00万台 (注:上述三步计算过程用一个计算公式一步得出结果给分,计算公式为 (x-65)/65/(2500-2700)/2700=-0.83。) 各因素的得分如下。 算法一:质量得分=123+72+61=56 品牌得分=103+152+51=65 价格得分=53+72+101=39 自动化程度得分=23+32+71=19 外观得分=73+42+81=37 算法二:质量平均得分=(123+72+61)/36=1.56 品牌平均得分=(103+152+51)/36=1.81 价格平均得分=(53+72+101)/36=1.08 自动化程度平均得分=(23+32+71)/36=0.53 外观平均得分=(73+42+81)/36=1.03 排序:影响洗衣机销售主要因素的排序依次为品牌、质量、价格、外观和自动化程度。 4. 为增加销售并改善经营业绩,该企业应如何调整竞争策略?说明理由。答案:为增加销售并改善经营业绩,该企业应调整的竞争策略:该洗衣机厂商应当把竞争策略从注重价格转向除了价格外,还应更加注重品牌和质量方面。理由是因为根据上述影响洗衣机销售的前5个主要因素的排序,品牌和质量位列前两位,而价格只位列第三位。(六) 某地20002005年某家用电器销售量和人均年收入见表7,预计到2007年人均年收入较2005年增加36%,年人口增长控制在0.5%以内。 表7 某地20022005年某家电销售量和人均年收入 年份 人均收入(元/年) 人口(万人) 销售量(万台) 年份 人均收入(元/年) 人口(万人) 销售量(万台) 2000 2600 620 32 2003 4200 632 44 2001 3000 624 35 2004 4900 636 49 2002 3500 628 39 2005 15800 640 54 甲、乙两公司是该家用电器在国内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甲公司为了制订主要针对乙公司的竞争战略,运用竞争态势矩阵对两家公司进行了对比分析,如表8所示。 表8 两公司关键竞争因素权重和得分表 关键竞争因素 权重 甲公司得分 乙公司得分 关键竞争因素 权重 甲公司得分 乙公司得分 产品质量/性能 0.15 4 3 销售网络 0.1 3 4 声誉 0.15 5 4 财务资源 0.1 3 4 研发能力 0.15 4 5 区位优势 0.05 1 3 制造能力 0.1 4 4 相对成本地位 0.2 4 3 基于上述分析,该公司决定将产品重点放在某一特定的目标市场上,向其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以高质量、新时尚的形象立足于市场,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问题 1. 试说出采用弹性系数法进行预测的特点。答案:用弹性系数法进行预测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计算方便,成本低,需要的数据少,应用灵活广泛。其缺点是:分析时只考虑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其他相关变量所能产生的影响,因此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弹性系数可能随着时问的推移而变化,因此分析的结果在许多情况下显得比较粗糙。2. 请用收入弹性系数法预测2007年该家用电器的需求量。答案:首先计算该电器的收入弹性系数,见表12。 表12 该电器的收入弹性系数计算表 年份 收入较上年增长(%) 每万人陔家用电器的消费/(台/万人) 每万人该家电器的消费增长(%) 收入弹性系数 2000 516 2001 15.4 561 8.7 0.56 2002 16.7 621 10.7 0.64 2003 20 696 12.1 0.61 2004 l6.7 770 10.6 0.63 2005 18.4 844 9.6 0.52 如,2001年较2000年收入增长为:(3000-2600)/2600=15.4% 2001年较2000年每万人该电器消费增长为:(561-516)/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