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5页/共24页)
编号:1351859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3.2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6-30
上传人:爱****睛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
土木工程师
- 资源描述: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公路工程,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
- 内容简介: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煤矿安全技术模拟9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煤矿安全技术模拟9煤矿安全技术模拟9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问题:1. 煤炭生产实行_制度。A.安全生产许可证B.煤炭生产许可证C.煤炭销售许可证D.煤炭开采许可证答案:A解析 煤炭生产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煤炭生产活动。问题:2. 下列井工煤矿采煤方法中,属于壁式体系采煤法的是_。A.综合机械化采煤B.房式采煤C.房柱式采煤D.巷柱式采煤答案:A解析 壁式体系采煤法:根据煤层厚度不同,对于薄及中厚煤层,一般采用一次采全厚的单一长壁采煤法;对于厚煤层,一般是将其分成若干中等厚度的分层,采用分层长壁采煤法。按照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与煤层走向的关系,壁式采煤法又可分为走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法两种类型。缓倾斜及倾斜煤层采用单一长壁采煤法,回采工艺主要有炮采、普通机械化采煤(高档普采)和综合机械化采煤3种类型。问题:3.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版),下列关于矿井有害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A.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4%B.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5%C.硫化氢最高允许浓度为0.0066%D.氨最高允许浓度为0.004%答案:A解析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矿井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矿井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有害气体名称 符号 最高容许浓度/% 一氧化碳 CO 0.0024 氧化氮 换算成NO2 0.00025 二氧化硫 SO2 0.0005 硫化氢 H2S 0.00066 氨 NH3 0.004 问题:4. 局部通风机通风是向井下局部地点通风最常用的方法。局部通风机的通风方式有压入式、抽出式和压抽混合式。采用压入式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应安装在距离掘进巷道口_。A.5m以外的进风侧B.10m以外的进风侧C.5m以外的回风侧D.10m以外的回风侧答案:D解析 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问题:5. 矿井瓦斯等级,是根据矿井_划分的。A.相对瓦斯涌出量B.相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C.绝对瓦斯涌出量D.相对瓦斯涌出量、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答案:D解析 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矿井瓦斯等级划分为: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1)低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需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矿井相对瓦斯通出量不大于10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40m3/min;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3m3/min;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5m3/min。 (2)高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 (3)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是指矿井发生过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现象。 问题:6. 绝大多数的突出,在突出发生前都有预兆,没有预兆的突出是极少数。突出预兆可分为有声预兆和无声预兆。下列选项中属于有声预兆的是_。A.煤层层理紊乱,煤变软、变暗淡、无光泽B.压力突然增大,煤岩壁开裂,打钻时会喷煤喷瓦斯和水C.顶底板出现凸起台阶、断层、波状鼓起D.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答案:B1.有声预兆 (1)响煤炮。由于各矿区、各采掘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采掘方法、瓦斯大小及煤质特征等的不同,所以预兆声音的大小、间隔时间、在煤体深处发出的响声种类也不同,有的像炒豆似的噼噼啪啪声,有的像鞭炮声,有的像机枪连射声,有的似跑车一样的闷雷声、嘈杂声、沙沙声、嗡嗡声以及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 (2)压力突然增大。发生突出前,因压力突然增大,支架会出现嘎嘎响、劈裂折断声,煤岩壁会开裂,打钻时会喷煤、喷瓦斯等。 2.无声预兆 (1)煤层结构构造方面表现为:煤层层理紊乱,煤变软、变暗淡、无光泽,煤层干燥和煤尘增大,煤层受挤压褶曲、变粉碎、厚度变大、倾角变陡。 (2)地压显现方面表现为:压力增大使支架变形,煤壁外鼓、片帮、掉渣,顶底板出现凸起台阶、断层、波状鼓起,手扶煤壁感到震动和冲击。炮眼变形装不进药,打钻时垮孔、顶夹钻等。 (3)其他方面的预兆有: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空气气味异常、闷人,煤或空气变冷,有时变热。 问题:7. 火区熄灭的条件正确的是_。A.火区内温度下降到5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空气日常温度相同B.火区内的氧气浓度降到20%以下C.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炔、乙烯,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D.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60,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答案:C解析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已熄灭后,方可启封或者注销。火区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已熄灭: (1)火区内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者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空气日常温度相同。 (2)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0%以下。 (3)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 (4)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者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5)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1个月以上。 问题:8. 地下矿山发生火灾时,有多种控制措施与救护方法,下列控制措施与救护方法中,不符合地下矿山火灾事故救护基本技术原则的是_。A.控制烟雾蔓延,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B.防止火灾扩大,避免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C.停止全矿通风,避免火灾蔓延造成灾害D.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答案:C解析 处理地下矿山火灾事故时,应遵循以下基本技术原则:控制烟雾的蔓延,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防止火灾扩大;防止引起瓦斯、煤尘爆炸;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保证救灾人员的安全,并有利于抢救遇险人员;创造有利的灭火条件。问题:9. 在以下情况下不可考虑停主通风机_。A.火源位于进风井口或进风井筒,不能进行反风B.主通风机已成为通风阻力C.独头掘进面发火已有较长的时间,瓦斯浓度已超过爆炸上限D.火源位于矿井内部深处,火灾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答案:D解析 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停主要通风机: (1)火源位于进风井口或进风井筒,不能进行反风。 (2)独头掘进面发火已有较长的时间,瓦斯浓度已超过爆炸上限,这时不能再送风(如若再送风,会将高浓度瓦斯带入火区)。 (3)主要通风机已成为通风阻力。 停主要通风机时,应同时打开回风井的防爆门,使风流在火风压作用下自动反风。采用这种通风措施应慎重。 问题:10. 矿井采掘工程图上,按预报表上的项目,在可能发生水害的部位,用红颜色标上水害类型符号。下列选项中表示顶板水的是_。 A B C D 答案:D解析 矿井采掘工作面水害预测图例 问题:11. 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属于地下矿山突水预兆中的_。A.一般预兆B.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C.松散孔隙含水层突水预兆D.水文地质突水预兆答案:C解析 地下矿山突水预兆有:一般预兆,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松散孔隙含水层突水预兆。其中松散孔隙含水层突水预兆有: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至流砂大量涌出;顶板发生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问题:12. 采掘工作面常见顶板事故是冒顶事故。工作面冒顶事故,通常按_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事故。A.冒顶事故发生地点B.冒顶事故发生时间C.冒顶事故发生原因D.冒顶范围和伤亡人数多少答案:D解析 按冒顶范围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两类。局部冒顶指范围不大、有时仅在35支架范围内、伤亡人数不多(12人)的冒顶。局部冒顶事故的次数远多于大型冒顶事故,约占采场冒顶事故的70%,总的危害比较大。常发生在靠近煤壁附近、采场两端、放顶线附近以及地质破坏带附近。问题:13. 处理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时,对垮落巷道的处理方法中不包括_。A.木垛法B.撞楔法C.搭凉棚法D.掏梁窝法答案:D解析 处理垮落巷道的方法主要有: (1)木垛法。这是处理垮落巷道较常用的方法,一般分为“井”字木垛“井”字木垛与小棚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2)撞楔法。当顶板岩石很碎而且继续冒落,无法进行清理冒落物和架棚时,可采用撞楔法处理垮落巷道。 (3)搭凉棚法。冒顶处冒落的拱高度不超过1m,且顶板岩石不继续冒落,冒顶长度又不大时,可以朋58根长料搭在冒落两头完好的支架上,这就是搭凉棚法。这种方法不宜用于高瓦斯矿井。 (4)打绕道法。当冒落巷道长度较小,不易处理,并且造成堵人的严重情况时,为了想办法给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食物和水,迅速营救被困人员,可采取打绕道的方法,绕过冒落区进行抢救。 问题:14. 煤矿必须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并遵守一定规定。下列关于生产性粉尘监测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A.井工煤矿总粉尘浓度每月测定1次B.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每季度测定1次C.呼吸性粉尘浓度每月测定1次D.粉尘分散度每季度测定1次答案:C解析 煤矿必须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总粉尘浓度,井工煤矿每月测定2次;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呼吸性粉尘浓度每月测定1次。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开采深度大于200m的露天煤矿,在气压较低的季节应当适当增加测定次数。问题:15. 防止引燃煤尘爆炸的措施有_。A.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除明火的规定B.机械作业C.除静电设施D.消除机械静电答案:A解析 防止引燃煤尘爆炸措施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消除明火的规定;防止瓦斯积聚和燃烧爆炸;消除爆破时产生的火焰;消除电气及其他火源。问题:16. 在常见机电运输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中,下列_不属于供电系统不完善的隐患。A.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向井下供电B.井下供电线路未使用检漏继电器C.井下轨道铺设质量差D.井下电器设备外壳保护接地装置不规范答案:C解析 属于供电系统不完善的隐患有: (1)单电源、单回路供电。 (2)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向井下供电。 (3)井下供电线路未使用检漏继电器。 (4)井下电缆敷设、悬挂不合理。 (5)井下电器设备外壳保护接地装置不规范。 (6)埋深不够。 (7)接地线截面过小。 问题:17. 矿井巷道运输特点错误的是_。A.矿井运输受到空间限制B.矿井运输设备流动性大C.运输设备运行速度慢D.矿井运输中货载变换环节多答案:C解析 矿井巷道运输特点: (1)矿井运输受到空间限制: 井下巷道线路长,断面狭小; 光线不足,潮湿,作业条件差,作业困难,容易造成事故。 (2)矿井运输设备流动性大。运辅设备安装、移动频繁,因而对安装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3)运输设备运行速度很快。机车运输发生危险情况时,即便刹车,也不能立即停住,惯性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4)矿井运辅网络呈多水平的立体交叉状态。运输线路复杂分支多,易发生事故;提升系统会发生坠落重大事故。 (5)矿井运输中货载变换环节多。斜巷串车提升,最易发生跑车事故。 问题:18. 选择适当的开采技术是防治露天煤矿边坡事故的重要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用_的开采顺序。A.从上到下B.从下到上C.从下盘到上盘D.倒台阶答案:A解析 选项A,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用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应选用从上盘到下盘的采剥推进方向。问题:19. 排土场是露天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堆积物基底不稳引起的滑坡占排土场滑坡的40%,造成沿基底接触面滑坡的原因是_。A.基底为软弱面,其力学性质低于排土场物料的力学性质B.基底为坚硬面,其力学性质大于排土场物料的力学性质C.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之间的坡度较大D.基底坡度小于物料的内摩擦角答案:C解析 排土场稳定性首先要分析基底岩层构造、地形坡度及其承载能力。一般矿山排土场滑坡中,基底不稳引起的滑坡的占排土场滑坡的32%40%。当基底坡度较陡、接近或大于排土场物料的内摩擦角时,易产生沿基底接触面的滑坡。如果基底为软弱岩层而且力学性质低于排土场物料的力学性质时,则软弱基底在排土场荷载作用下必产生底鼓或滑动,导致排土场滑坡。问题:20. 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应判断井下被困人员的位置。当被困人员所在地点_时,可采用打钻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A.低于透水后水位B.高于透水后水位C.位于透水点上方D.位于透水点下方答案:B解析 地下矿山水灾事故救援时,对于被围在井下的人员,其所在地点高于透水后水位时,可利用打钻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其所在地点低于透水后水位时,则禁止打钻,防止泄压扩大灾情。二、案例分析题(第1个案例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第24案例为主观题。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案 例 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该矿经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事故地点位于水平某采区左翼已贯通等移交的准备采煤工作面。事故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特大瓦斯爆炸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回风上山通风设范不可靠,严重露风,导致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作业人员违章使用发爆器打火引起瓦斯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前3题为单选题,后两题为多选题): 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_。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特别重大事故D.重大事故E.严重事故答案:D解析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级别应上报至_。A.国务院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B.省级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C.设区的市级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D.县级安监部门E.属地安监科答案:A解析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报至国务院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报至省级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逐级报至设区的市级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3.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_条件。A.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B.必须是相关专业出身C.必须有相应的资质D.必须是事故调查方面的专家E.参加过事故调查工作答案:A解析 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基本条件:一是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包括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等;二是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利害关系,主要是为了保证事故调查的公正性。4. 影响瓦斯爆炸的主要因素有_。A.空气中的浮游煤尘B.惰性气体浓度C.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D.一氧化碳、硫化氢浓度E.周边空气湿度 A B C D E答案:ABCD解析 影响瓦斯爆炸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4个。 (1)空气中的浮游煤尘。当浮游煤尘浓度为5g/m3时,瓦斯浓度达到3%就具有爆炸性;当浮游煤尘浓度为8g/m3时,瓦斯浓度达到2.5%就具有爆炸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有瓦斯的地点如果同时有浮游煤尘存在,瓦斯浓度小于5%时也可能具有爆炸性。 (2)其他可燃气体。煤矿井下有多种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氢、氨等。这些气体对瓦斯爆炸性的影响和煤尘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有瓦斯的地点还有一种或几种可燃气体存在,瓦斯浓度不需要达到5%就可能具有爆炸性。 (3)惰性气体。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对瓦斯爆炸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氮气浓度每增加1%,瓦斯爆炸的下限浓度就提高0.017%,上限浓度则下降0.54%。二氧化碳对瓦斯爆炸性的影响与氮气的影响相同,只是影响程度不同。 (4)瓦斯和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实验证明,瓦斯和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不同,瓦斯有爆炸性的浓度范围也不同。当其温度为20时,瓦斯有爆炸性的浓度范围是6.0%13.4%;当其温度为100时,瓦斯有爆炸性的浓度范围是5.45%13.5%;当其温度为70时,瓦斯有爆炸性的浓度范围是3.25%18.75%。 5. 下列选项中属于防治瓦斯爆炸的措施是_。A.加强通风B.加强瓦斯检查C.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D.抽放瓦斯E.摩擦发热的部件不做过热保护 A B C D E答案:ABCD解析 预防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包括: (1)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具体包括:加强通风;加强瓦斯检查;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抽放瓦断。 (2)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 (3)制定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4)制定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 案 例 10月12日22时40分,A煤矿二号井发生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失踪。 10月12日下午4点班,当班共有12名工人入井生产,在中部车场开绞车、推车、打信号3人,其余9人在1310工作面出煤,到晚上22点40分的时候,共出煤32钩(64车)。这时,主井口突然冒出一股黑烟,并伴有不大的响声。生产矿长李某意识到井下发生了事故,一边安排人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一边立即组织人员入井抢救。当走到一部车场时,发现中部车场的3人,均未受伤,随即派人护送升井。再往深部由于情况不明,不敢贸然进入。矿业公司救护队接到召请电话后,迅速赶往二号井,在简单了解事故情况后,首先派人到回风井进行检查,发现主要通风机运转正常,只是防爆门处被冲击波冲开一小口,部分风流短路。于是在13日凌晨派第一批救护队员入井侦察,侦察中发现: 主、副井联络巷密闭、风门均被破坏,并全部倒向主井一侧。 车场(运输石门)第八架棚以里冒塌严重,无法进入。 车场通往二楼回风的联络巷道垮塌严重,无法上去。 矿井原有的排水管路、通信缆线被冲击波破坏,无法正常使用。 由于巷道被堵,未找到9名矿工的下落。 升井后,经临时抢险指挥部和救护队讨论决定,派几名矿工在救护队员的监护下做如下工作: 先切断二部车场以里的电源。 恢复电话通讯,加强井上、下的联络。 恢复排水设备和管路。 在恢复排水管路和电话的同时,现场领导和救护队研究决定派人到1310车场冒落处强行清理一条通道进入一楼运输巷寻找遇险矿工。救护队于13日9时45分升井汇报,在一楼运输巷共搜寻到8名矿工,已全部遇难。另一人下落不明。 由于排水管路破损严重,无法正常工作,又有巷道冒落堵塞,井下二部车场水位上升,水深达1m左右。考虑到灾情严重,抢救指挥部决定,让矿方组织人员配合救护队涉水搬运8名遇难矿工。救护队和矿方工人通过艰苦努力,在齐腰深的积水中用时2小时30分把8人运出井外。之后,救护队又组织人员进入二楼回风巷侦察,搜寻最后一名瓦斯员梁某。但由于二楼回风受冲击波破坏严重,巷道多处冒落,瓦斯员可能被冒落的浮煤埋住,未找到。此时井下各处有害气体浓度逐渐增大,一氧化碳浓度达0.03%(300ppm)以上,甲烷浓度达4.5%,并继续上升。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6. 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答案:(1)该煤矿二号井属于高沼气矿井,瓦斯涌出量大,采空区内在聚大量的高浓度瓦斯。 (2)该矿技术人员在编制启封火区和回采作业规程时,未对火区管理作出具体规定,也未制定任何防范措施。 (3)在启封该工作面时,管理部门及矿方未认真研究火区对工作面的影响,未对三号煤层的开采方案、防火技术措施进行认真研究、分析。 (4)煤炭管理部门对煤矿的开采方案、防火技术措施未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也未提出过任何防范措施,即审查同意煤矿进行回采。 (5)在煤矿的日常生产中,管理部门及矿方对上方火区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检查不到位。 7. 请列出矿井煤尘爆炸事故产生的条件。答案: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 (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2)煤尘必须浮游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 (3)有能引起爆炸的高温热源存在。 (4)氧浓度不低于18%。 8. 简述关于瓦斯排放管理的规定。答案: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矿井必须有因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以后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的安全措施。 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接近这些地点时,必须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瓦斯:排除瓦斯工作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甲烷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甲烷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停风区中甲烷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甲烷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停风区中甲烷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时,必须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均不得超过1.5%,且混合风流经过的所有巷道内必须停电撤人,其他地点的停电撤人范围应在措施中明确规定。只有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甲烷浓度不超过1.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内电气设备的供电和采区回风系统内的供电。 9. 清拟定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答案:(1)煤矿必须完善各种基础资料,特别是各矿井开采情况资料、自然发火情况等。高瓦斯矿井采空区上部有火区的,不能盲目生产,应一律停产整频,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 (2)各煤矿在启封火区时,必须进行充分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批准。 (3)各部门管理人员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大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特别要加大对矿井瓦斯及火区的管理,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严格按三大规程作业。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在日常生产中上下安全信息要畅通。 (4)矿井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要配置齐全,特别是瓦斯监测、监控,及矿工自救器等设备要齐全。 案 例 2018年9月6日夜班,B煤矿当班工人发现巷道局部有挂汗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乙接到报告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只是安装水泵进行排水,最终导致采煤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事故当班井下共有90人,有69人安全升井,21人死亡。 一、事故的直接原因 来煤工作面自开切眼向前推进35m后,老顶来压,顶板垮落,与上部采空区积水导通,涌入采煤工作面和相邻的两个掘进工作面。 二、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1)工作面有透水现象时,未及时分析和采取措施,急于组织生产,重生产、轻安全。 (2)该矿探放水措施不落实,没有执行预测预报等基本原则的规定。 (3)该矿缺少安全防范意识,安排人员在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下部区域作业,致使发生透水事故后,人员无法撤离。 (4)该矿没有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防治水细则的通知(煤安监调查201814号)的要求成立防治水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开展水害预测预报工作。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0. 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内容?答案: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包括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11. 除“挂汗”外,采掘工作面或者其他地点透水预兆还有哪些?答案:透水预兆还包括煤层变湿、“挂红”、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者裂隙渗水、钻孔喷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12. 煤矿采掘工作面遇到何种情况时必须进行探放水工作?答案:采掘工作面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探放水:接近水淹或者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者相邻煤矿;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暗河、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打开防隔水煤(岩)柱进行放水前;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采掘破坏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者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楚可能发生突水;接近有积水的灌浆区;接近其他可能突水的地区。13.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防治水细则的通知(煤安监调查201814号),请阐述煤矿防治水“三专”“两探”的内容。答案:煤矿防治水细则第三十九条中要求的井下探放水“三专”是指: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探放水设计,采用专用钻机进行探放水,由专职探放水队伍施工。严禁使用非专用钻机探放水。 “两探”是指:采掘工作面超前探放水应当同时采用钻探、物探两种方法,做到相互验证,查清采掘工作面及周边老空水、含水层富水性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有条件的矿井,钻探采用定向钻机,开展长距离、大规模探放水。 案 例 2008年2月19日早6点班,A公司综采一队出勤53人。跟班队长李某和工长苏某对当班工作任务作了具体安排。人员到达310101工作面后,跟班队长李某、跟班安监员梁某巡查时都发现了5658号支架处的顶板不好,需要维护,但都没有及时安排处理。按照班前会的安排,先在进风顺槽放顶。中午13点左右,跟班队长李某安排工长苏某带人对工作面5658号液压支架处的顶板进行维护。当时该处的空顶较高,苏某在未采取临时支护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爬到支架上用木头构顶支护顶板,姜某和朱某负责给支架上的苏某递送木料,崔某等人负责往工作面运送木料。在姜某、朱某给苏某递第3根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