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5页/共17页)
编号:1351859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3.2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6-30
上传人:爱****睛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
土木工程师
- 资源描述: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公路工程,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
- 内容简介: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专业知识分类模拟题地震工程(三)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专业知识分类模拟题地震工程(三)专业知识分类模拟题地震工程(三)一、单项选择题问题:1. 某建筑结构阻尼比为0.53,其阻尼调整系数宜取 。A.1.0B.0.75C.0.55D.0.48答案:C解析 第5.1.5条问题:2. 公路工程抗震工作的方针是 。A.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B.7、8、9度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C.以预防为主,减轻公路工程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更好地发挥公路运输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D.6度地区的公路工程可采用简易设防,9度地区的抗震设计应进行专门研究答案:C解析 第1.0.1条问题:3. 对应于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2%3%的地震烈度称为 。A.多遇地震烈度B.罕遇地震烈度C.小震烈度D.众值烈度答案:B问题:4. 对水工建筑物地基中的可液化土层,采取抗震措施时,一般不采用 方法。A.对液化土层进行灌浆B.填土压重C.采用桩体穿过可液化土层进入非液化土层的桩基D.采用混凝土连续墙围封可液化地基答案:A解析 抗震规范第3.2.4条问题:5. 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抗震计算可不考虑 地震作用。A.地震破浪压力B.水平向地震作用的动水压力C.地震动土压力D.建筑物自重及其上荷重所产生的地震惯性力答案:A解析 抗震规范第4.2.1条、第4.2.3条问题:6. 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的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称为 。A.抗震设防烈度B.抗震设防标准C.地震作用D.设计地震动参数答案:B解析 第2.1.2条问题:7. 当路线或桥位必须通过或无法避让发震断层时,下述 是正确的A.桥位应垂直断层布设,使桥墩台均匀地分布于断层两侧B.路线设计宜采用低填浅挖的设计方案C.路线宜布设在破碎带较宽阔,有中央安全岛的部位或断层转折处D.当路线必须平行于发震断层时,宜布设于断层上盘上答案:B解析 第2.1.3条问题:8. 对于存在发震断裂的场地,下列 情况下不能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A.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B.发震断裂为非全新世活动断裂C.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为70 mD.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为80 m答案:D解析 第4.1.7条问题:9. 基本烈度为8度的地区,验算构造物地震作用时竖向地震系数宜取 。A.0.1B.0.2C.0.3D.0.4答案:A解析 第1.0.7条问题:10. 某天然地基为中密粗砂,承载力特征值为200 kPa,修正后承载力特征值为300 kPa,地基抗震承载力应为 。A.260 kPaB.300 kPaC.390 kPaD.450 kPa答案:C解析 第4.2.3条问题:11. 对建筑场地进行剪切波速的测量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A.初步勘察阶段,对大面积的同一地质单元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3个B.详勘阶段对单幢建筑,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2个C.详勘阶段,对小区中处于同一地质单元的密集高层建筑群,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每幢高层建筑下不得少于3个D.对层数不超过10层且高度小于24 m的丙类建筑,可按岩土名称和性状,根据当地经验查表估算各土层的剪切波速答案:C解析 第4.1.3条问题:12. 按库仑公式计算挡土墙上的地震主动土压力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A.墙背填土表面按水平考虑B.公式中的容重用/cos代替C.土的内摩擦角及墙背与土的摩擦角z分别修正为-;和s+D.地震角应根据基本烈度按浸水与非浸水两种情况查表求得答案:A解析 第3.1.6条问题:13. 一般情况下,下列 情况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A.甲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B.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C.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D.丁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答案:B问题:14. 对于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液化指数综合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下述不正确的是 。A.测试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大于该点I临界值时,液化指数为oB.标准贯入锤击数实测值越小,液化指数越大C.当标准贯入锤击数实测值与临界值一定时,测试点深的液化指数相对较大D.当液化指数为10时,场地液化等级为中等答案:C解析 第4.3.5条问题:15. 某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多遇地震条件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 。A.0.16B.0.24C.0.90D.1.20答案:B解析 第5.1.4条问题:16. 某建筑物采用打入式预制群桩基础,桩数为5050根,桩长为7 m,桩径为300 mm300 mm,桩间距为1.2 m,天然土层标准贯入击数为10,临界标准贯入击数为15,考虑液化影响时,单桩承载力折减系数宜为 。 (A) 0 (B) (C) (D) 1 答案:D解析 第4.4.3条问题:17. 当地表下的20 m范围内有饱和砂土或亚砂土层时,下述初判结果中 不正确。A.对Q3砂土,当地震烈度为9度时不能判为不液化B.当亚砂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2%时,7度烈度时可判为不液化C.当亚砂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2%时,8度烈度时不能判为不液化D.当基础埋置深度小于2 m时,可根据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或地下水位深度判定土层的液化性答案:A解析 第2.2.2条问题:18. 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地震液化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A.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应进行钻杆长度修正B.临界标准贯入击数受深度影响,土层埋深越大时,临界标准贯入击数相对越小C.黏粒含量越大时,临界标准贯入击数相对越小D.地下水位埋深越大时,土层越不易液化,临界标准贯入击数越小答案:A解析 第2.2.3条问题:19. 划分建筑场地的类别时,应以下列 为准。A.平均剪切波速度与覆盖层厚度B.等效剪切波速度与覆盖层厚度C.场地土类别及其厚度D.场地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及土层厚度答案:B解析 第4.1.2条问题:20. 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影响不应采用下列 。A.工程使用年限内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加速度和特征周期B.相应于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C.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地震动参数D.(B)+(C)答案:A解析 第3.2.1条问题:21. 某水工建筑物场地土层平均剪切波速为200 m/s,覆盖层厚度为12 m,该场地的类别应为 。A.类B.类C.类D.类答案:B解析 抗震规范第3.1.3条问题:22. 当某一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下列 建筑可按6度采取抗震措施。A.地震时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或重大建筑工程B.地震时使用功能不应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C.抗震次要建筑D.除(A)、(B)、(C)以外的一般建筑答案:C问题:23. 下述 不符合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的要求。A.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布设路线和选定桥位B.适当加强构造物的整体性C.适当增加构造物的高度D.适当减轻构造物的自重答案:C解析 第1.0.8条问题:24. 下列 可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A.工类建筑场地、甲类建筑,7度烈度B.类建筑场地、乙类建筑,7度烈度C.类建筑场地、丙类建筑,7度烈度D.类建筑场地、丙类建筑,6度烈度答案:C解析 第3.3.2条问题:25. 水工建筑物场地中用液性指数判定黏性土层的液化性时与下列 无关。A.天然含水量B.饱和含水量C.液限含水量D.塑限含水量答案:A解析 勘察规范附录P第P.0.4条问题:26. 有甲、乙两个建筑场地,甲场地由两层土组成,第一层厚度为5 m,剪切波速度为100 m/s,第二层厚度为10 m,剪切波速度为400 m/s,乙场地也由两层土组成,第一层厚度为7.5 m,剪切波速度为150 m/s,第二层厚度为7.5 m,剪切波速度为250 m/s, 甲、乙两个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的关系为 。 A.二者相等B.甲场地大于乙场地C.乙场地大于甲场地D.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 第4.1.5条问题:27. 公路工程进行抗震设计时,线路和桥位宜选择下述 地段。A.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或存在可能塌陷的暗河,溶洞的岩溶地段和已采空的矿穴地段B.河床内基岩具有倾向河槽的构造软弱面被深切河槽所切割的地段C.地震时可能坍塌而严重中断公路交通的各种构造物D.无以上三种情况的地段答案:D解析 第2.1.2条问题:28. 对混凝土拱坝,在考虑地震动分量及其组合时,下述 是正确的。A.只考虑顺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B.只考虑垂直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C.应用时考虑(A)+(B)D.除考虑(A)+(B)外,还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答案:C解析 抗震规范第4.1.6条问题:29. 下列哪一地段为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 。A.条状突出的山嘴地段B.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地段C.疏松的断层破碎带D.发震断裂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地段答案:B解析 第4.1.1条问题:30. 某水工建筑物库区有过5级左右的地震活动,枢纽区边坡稳定条件较差,地基抗震稳定性差,该场地按抗震条件应划分为 。A.有利地段B.不利地段C.危险地段D.安全地段答案:B解析 抗震规范第3.1.1条问题:31. 公路工程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设计后,在遭受与之相应的基本烈度地震影响时,下述 不正确。A.位于一般地段的高速公路工程不需整修即可正常使用B.位于软弱黏性土层上的高速公路工程,经短期抢修即可恢复使用C.位于液化土层上的一级公路工程,经短期抢修即可恢复使用D.位于抗震危险地段的一级公路工程应保证桥梁,隧道及重要建筑物不发生严重破坏答案:A解析 第1.0.3条问题:32. 某建筑结构自震周期为0.1 s,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阻尼比为0.05。该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为 。A.0.08B.0.12C.0.50D.不能确定答案:D问题:33.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称为 。A.建筑抗震构造设计B.建筑抗震计算设计C.建筑抗震概念设计D.建筑抗震总体设计答案:C解析 第2.1.9条问题:34. 场地是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映谱特征,下述对场地范围的表述中, 不正确。A.面积不小于0.5 km2B.相当于居民小区C.相当于厂区D.相当于自然村答案:A解析 第2.1.8条问题:35. 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时,多遇地震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 。A.0.08B.0.16C.0.24D.0.32答案:C解析 表5.1.4.1问题:36. 确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基准周期和超越概率分别为 。A.50年设计基准周期,超越概率为63.2%B.50年设计基准周期,超越概率为10%C.100年设计基准周期,超越概率为63.2%D.100年设计基准周期,超越概率为10%答案:B解析 第2.1.6条问题:37. 验算地基的抗震强度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A.地基土的抗震容许承载力可取地基土经深宽修正后的容许承载力乘以地基土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B.柱桩的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可取1.5C.200 kPa0300 kPa的一般黏性土的地基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应取1.3D.中密的粉细砂地基中的摩擦桩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应取1.5答案:D解析 第2.2.1条问题:38. 由地震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称为 。A.水平地震作用B.竖向地震作用C.地震作用D.地震破坏作用答案:C解析 第2.1.4条问题:39. 对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进行抗震验算时,下述 不正确。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B.单桩水平向承载力特征值可以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C.当承台周围回填土夯实度满足要求时,桩的水平承载力由桩与承台正面土共同承担D.当承台周围回填土夯实度满足要求时,桩的水平承载力由桩与承台正面土及承台底面与地基土间的摩擦力三者共同承担答案:D解析 第4.4.2条问题:40. 下列 情况下建筑物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A.地基为均质黏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40 kPa,7层民用框架结构的房屋,设防烈度为8度,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低承台桩基础B.05 m为液化土层,520 m为硬黏土,承载力为250 kPa,单层厂房,设防烈度为7度C.05 m为淤泥质土,520 m为硬黏土,单层厂房,设防烈度为8度D.均质软塑黏土场地,承载力特征值为90 kPa,单层空旷房屋,设防烈度为7度答案:A解析 第4.4.1条问题:41. 设计特征周期与下列 有关。A.设计地震分组和地震烈度B.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C.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地震烈度D.场地类别与地震烈度答案:B解析 第3.2.3条问题:42. 某水工建筑物为2级非壅水建筑物,场地基本烈度为7度,其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宜为 类。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 抗震规范第1.0.5条问题:43.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下述 不正确。A.对坝高大于100 m,库容大于5亿m3的水库,如可能发生大于6度的水库诱发地震,应在蓄水前进行地震前期监测B.水工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在设计中从抗震角度提出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措施C.水工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考虑便于震后对遭受震害的建筑物进行检修D.对设计烈度为6度的甲类水工建筑物必须进行动力试验验证答案:D解析 抗震规范第1.0.7条、第11 0.8条、第1.0.9条问题:44. 某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该场地中乙类建筑的最小避让距离应为 。A.200 mB.300 mC.400 mD.500 m答案:A解析 表4.1.7问题:45. 对中等液化场地中的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计时,应采用的抗液化措施为 。A.不必消除液化沉陷B.部分消除液化沉陷C.部分消除液化沉陷且对基础及上部结构处理D.对基础及上部结构处理答案:C解析 表4.3.6问题:46. 判别场地液化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A.进行场地初步液化判别的深度为自地面以下20 mB.进行场地液化判别的对象为饱和砂土及亚砂土层C.应首先根据地层时代,黏粒含量与地震烈度,地下水埋深,上履非液化土层厚度等进行初判,初判有液化可能性时,应进一步判定其液化性D.对初判有可能液化的土层,必须通过标准贯入方法进一步判定液化性,不得采用其他方法答案:D解析 第2.2.2条、第2.2.3条问题:47. 水工建筑物设计反映谱下限值的代表值不应低于设计反映谱最大值的 。A.10%B.20%C.30%D.40%答案:B解析 抗震规范第4.3.5条问题:48. 当水工建筑物场地由下列 土层组成时,可判定为无液化可能性。A.砾类土B.砂类土及粉土C.少黏性土D.重黏土答案:D解析 勘察规范附录P第P.0.1条、第P.0.4条问题:49. 计算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时与下列 无关。A.地震震级B.特征周期C.自震周期D.阻尼比答案:A解析 第5.1.4条问题:50. 下列建筑中 不能确认为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 。A.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下卧层的砌体房屋B.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