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5页/共18页)
编号:1351859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3.2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6-30
上传人:爱****睛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
土木工程师
- 资源描述: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公路工程,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
- 内容简介: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专业知识分类模拟题深基础(三)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专业知识分类模拟题深基础(三)专业知识分类模拟题深基础(三)一、单项选择题问题:1. 由于群桩效应,复合桩基的竖向承载力与其基桩作为单桩单独工作的竖向承载力之和的比值为 。A.1或1B.=1C.1D. 项。A.NEkmax1.5RB.NkRC.Nkmax1.2RD.NEk1.25R答案:D问题:3. 有一试桩的Q-s数据如下,判断其单桩承载力标准值为 。 Q(kN) 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2250 2500 s(mm) 0 2.86 3.98 5.42 6.91 8.42 10.31 12.6 15.5 30.8A.1452kNB.1125kNC.1835kND.1250kN答案:B问题:4. 下列关于桩体配筋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对于水平力作用于桩顶的建筑桩基,一般情况下,钢筋可配至弯矩零点,配筋长度可取4.0/a(a为桩的变形系数)B.当接近桩长4.0/a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宜将桩身钢筋适当加长伸入较坚实土层中C.对于高承台桩基,配筋长度要相应加长,加长部分为桩露出地面的长度D.受水平荷载的摩擦型桩,由于其桩长一般较大,通长配筋并非受力所需,也不便于施工,因此,不需在位移零点4.0/a以上配筋答案:D问题:5. 对下列叙述: 在承台梁中使用的纵向主筋的直径为10mm; 预制桩的接头不宜超过3个,预应力管桩接头数量不宜超过4个; 若承台中心距为3000mm,则连系梁宽度可以是150mm; 一柱一桩时,应在桩顶两个主轴方向上设置连系梁,当桩与柱截面直径之比大于2时,可不设连系梁。 正确的有 项。A.1B.2C.3D.4答案:A问题:6. 对于打入同一地基且长度、横截面面积均相同的圆形桩和方形桩而言,下列 选项是正确的。A.总端阻力两者相同,总侧摩阻力圆桩大B.总端阻力两者相同,单桩承载力方桩大C.总侧摩阻力圆桩大,单桩承载力圆桩小D.总侧摩阻力方桩大,单桩承载力圆桩大答案:B问题:7. 在桩端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满足桩端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要求,即不小于 。A.临界厚度1dB.临界厚度4dC.沉降深度1dD.沉降深度4d答案:B问题:8. 在确定桩顶标高时,应考虑桩顶嵌入承台内长度和主筋伸入承台的锚固长度,特别是在桩主要承受水平力时,下列 项组合是正确的。A.桩顶嵌入长度不小于60mm,主筋锚固长度不小于30倍钢筋直径B.对于大直径桩桩顶嵌入长度不小于100mm,主筋锚固长度不小于35倍钢筋直径C.桩顶嵌入长度不小于1/2桩径,主要锚固长度不小于50倍钢筋直径D.桩顶嵌入长度不小于2倍桩径,主筋锚固长度不小于45倍钢筋直径答案:B问题:9. 我国工程界普遍采用m法计算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性状,计算参数m值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以下关于m值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m值与桩侧土的工程性质有关B.m值与桩的刚度有关C.m值不是土的特征参数D.m值不是桩与土共同作用性状的特征参数答案:D问题:10. 对于L/d20的钻孔嵌岩灌注桩,这类桩应按下列 类桩型进行设计。A.摩擦桩B.摩擦端承桩C.端承桩D.端承摩擦桩答案:B问题:11. 工程试桩数量n=4,各试桩极限承载力分别为Qu1=735kN,Qu2=912kN,Qu3=1088kN,Qu4=1265kN,则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为 。 n=4 sn 0.202 0.961 0.215 0.949 0.228 0.935A.1000kNB.935kNC.949kND.961kN答案:B问题:12. 某建筑桩基工程,地面下5.5m处有一厚2.5m的流动性淤泥层,地下水位4m,地面下12m处有厚4.5m的密实砂层,桩端持力层为砾石层,应采用的桩型是 。A.人工挖孔桩B.打入式预制桩C.泥浆护壁钻孔桩D.沉管灌注桩答案:C问题:13. 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建筑桩基,采用一柱一桩方案,其重要性系数为 。A.1.2B.0.9C.1.0D.1.1答案:D问题:14.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规定,在计算桩基最终沉降时,可采用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的是 。A.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6倍桩径的桩基B.桩数超过3根的桩基C.桩长大于25m的桩基D.M/FBc/6的群桩(M、F为弯矩和竖向力设计值;Bc为承台宽度)。答案:A问题:15. 桩径d=800mm的灌注桩,桩端扩底直径D=1600mm,桩端持力层为碎石类土,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关于确定大直径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规定,则扩底桩与不扩底桩的单桩总极限端阻力之比为 。A.4B.3.36C.3.17D.2答案:C问题:16. 桩基条件如下:桩数n3的端承桩;桩数n3的端承桩;桩数n3的非端承桩;桩数n3的非端承桩;承台以下不存在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软土、欠固结土、新填土。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规定,群桩基础在下列 组合情况下方可不考虑承台底土阻力。A.B.C.D.答案:D问题:17. 有一工程中采用摩擦端承桩,经测试5根试桩的孔底沉碴厚度分别为:65mm、75mm、125mm、110mm、136mm,单桩竖向承载力分别为1000kN、980kN、960kN、975kN、946kN。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规定,所采用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应与下列 项数值相近。A.990kNB.970kNC.890kND.880kN答案:A问题:18. 下列有关承台效应系数c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于单排桩条形承台,当承台宽度小于2d时,c按非条形承台取值B.对于桩布置于墙下的箱形、筏形承台,c可按单排桩条形承台取值C.对于采用后注浆灌注桩的承台,c宜取低值D.对于饱和黏性土中的挤土桩基、软土地基上的桩基承台,c宜取低值的0.8倍答案:A问题:19. 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C35B.C25C.C20D.C15答案:C问题:20. 根据现场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所提供的承载力数值是 。A.极限值B.标准值C.设计值D.基本值答案:A问题:21. 下列关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的判断,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正确的有 。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类土,不应小于10d,对于粉土和黏性土,不应小于15d,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应小于25d; 若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240mm,前一级荷载的沉降量为46mm,则没必要再加下一级荷载; 在静载试验中采用工程桩作锚桩,锚桩数量为3根; 在卸载时,每级卸载值为加载值的1.5倍,全部卸载后,隔34h再读一次沉降观测数值; 根据沉降随荷载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Q-s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 A.全部不正确B.1项正确C.2项正确D.3项正确答案:D问题:22. 采用桩基或埋深大于5m的深基础,在进行液化指数的计算时,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液化指数取决于地表下20m范围之内的土层特性,上部的土层影响权数较大; 液化指数取决于地表下20m范围之内的土层特性,厚度大的土层影响权数较大; 液化指数由地表下15m范围之内各层土的标准贯入试验值综合确定; 液化指数取决于覆盖层范围之内的土层特性,上部土层的影响权数较大; 液化指数取决于覆盖层范围之内的土层特性,可液化土层的影响权数较大。 A.B.C.D.答案:A问题:23. 下列术语中, 指的是群桩基础中的单桩。A.复合桩基B.桩基C.单桩基础D.基桩答案:D问题:24. 端承群桩中的基桩,其承载力与单桩的比值可视为 。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有时大于1,有时小于1,也有时与1相近答案:B问题:25. 沉管灌注桩质量问题多发的基本原因是 。A.成孔过程的挤土效应B.振动效应C.施工方式D.土的液化答案:A问题:26. 桩基设计时,在下列 情况下应考虑负摩擦力的影响。新沉积未固结土;软土;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A.B.C.D.答案:B问题:27. 在同一条件下,由单桩竖向抗压静荷载试验得到3根试桩极限承载力实测值,它们分别为:Qu1=480kN,Qu2=500kN,Qu3=510kN。则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为 。A.500kNB.495kNC.485kND.497kN答案:D问题:28. 由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地震作用计算中已纳入了建筑结构类别因素,故验算桩基抗震承载力时,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o应为 。A.1.1B.1.0C.0.9D.1.25答案:B问题:29. 下列 类桩属于挤土桩。A.锤击沉管灌注桩B.钻孔桩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D.冲孔桩答案:A问题:30. 灌注桩(当桩太短或桩侧有临空面的情况除外)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极限状态,多数是由下列 项控制。A.桩侧土体的强度B.桩侧土体的稳定性C.桩身强度D.桩体稳定性答案:C问题:31. 在考虑桩基平面布置时,群桩的平面布置应 。A.使群桩承载力合力点与长期和短期荷载组合后的作用点重合B.使群桩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短期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C.使群桩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D.使群桩承载力合力点与长期和短期荷载组合后的作用点不重合答案:C问题:32. 计算基础沉降,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单层排架结构柱基、框架结构,高耸结构应依次控制其 。整体倾斜;局部倾斜;沉降量;沉降差。A.B.C.D.答案:C问题:33. 某挖孔扩底灌注桩,扩底端底部呈锅底形,桩身直径为d,下列扩底端矢高设计合理的是 。A.0.09dB.0.1dC.0.3dD.0.5d答案:D问题:34. 在下列 情况下,桩基础可考虑承台效应。A.一多层民用建筑,框架结构,桩数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桩基,承台底面以下依次为非饱和黏性土和稍密以上的中、粗砂B.一多层民用建筑,框架结构,桩数为3根的非端承桩基,承受经常出现的较大的动力作用,承台下不存在高压缩性土层C.一工业建筑,桩数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桩基,承受经常出现的较大的动力作用,承台下不存在高压缩性土层D.一多层民用建筑,框架结构,端承桩承台底面以下为可塑黏性土和中密砂土,无其他软土层答案:A问题:35. 设计等级为 的建筑桩基,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根据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确定。A.一级B.甲级C.乙级D.丙级答案:D问题:36. 根据灌注桩配筋率一般较低和大多数建筑物水平力不大的特点,水平临界荷载乘以调整系数1.25后可直接作为地震荷载下单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值。以下 项不是这样做的。A.地基土水平力抗力系数取值明确B.混凝土的设计抗裂强度比平均实际强度高C.桩一般不带裂缝工作,可提高耐久性D.桩顶水平位移较小,对于中等压缩性土约为36mm,饱和软土也不过612mm答案:B问题:37. 对于可能出现负摩阻力的桩基,宜按下列原则设计,其中 项是不正确的。A.对于位于中性点以下的桩身可对表面进行处理,以减少负摩阻力B.对于地面大面积堆载的建筑物,应采取减小地面沉降对建筑物桩基影响的措施C.对于填土建筑物场地,宜先填土并保证填土的密实度,软土场地填土前应采取预设塑料排水板等措施,待填土地基沉降基本稳定后方可成桩D.对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可采用强夯、挤密土桩等先行处理,消除上部或全部土的自重湿陷性;对于欠固结土,宜采取先期排水预压等措施答案:A问题:38. 桩基承台的构造,除应满足抗冲切,抗剪切、抗弯承载力和上部结构要求外,尚应符合有关规定,下列规定中 项不正确。A.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B.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400mmC.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80mmD.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答案:C问题:39. 与上部结构施工监理相比,下列 项不是桩基施工监理所具有的特点。A.隐蔽性B.可塑性C.风险性D.时效性答案:B问题:40. 低承台的非挤土桩,当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时,对该土层的桩侧阻力应 考虑才是正确的。A.按承台底面非液化土或非软弱土层的厚度、N与Ncr的比值和液化土层的埋藏深度确定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进行折减B.该土层的桩侧阻力为0C.该土层液化后再固结,对桩侧产生负摩阻力D.不考虑承台底面的土层情况,完全按N与Ncr的比值和液化土层的埋藏深度情况进行折减答案:A问题:41. 下列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灌注桩破坏机理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桩身因受弯强度达到极限而丧失承载力B.桩侧土体在很大范围内都表现明显强度破坏和失稳现象C.在淤泥质软土中试验桩侧土体隆起原因之一是由于灌注桩配筋率小,桩身强度低D.在淤泥质软土中试验桩侧土体隆起有可能是由于土的体积压缩影响答案:B问题:42. 下列 类桩属于非挤土桩。A.锤击或振动沉管灌注桩B.钻孔灌注桩C.预钻孔打入预制桩D.冲击成孔灌注桩答案:B问题:43. 黏性土中的挤土桩,静载试验应在打桩后 d进行。A.15B.25C.10D.30答案:A问题:44. 下列不宜采用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的地基是 。A.一般黏性土及填土B.季节性冻土和膨胀土C.砂土和碎石土D.淤泥及淤泥质土答案:C问题:45. 桩端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时,桩端进入该层的深度不宜小于 (d为桩径)。A.1.5dB.1dC.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