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5页/共24页)
编号:1351859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3.2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6-30
上传人:爱****睛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
土木工程师
- 资源描述: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公路工程,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
- 内容简介: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下午试卷模拟题13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下午试卷模拟题13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下午试卷模拟题13以下各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给出主要案例分析或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请在30题中选择25题作答,如作答的题目超过25题,则从前向后累计25题止。问题:1. 某土工试验测得土样孔隙比结果如下: 序 号 1 2 3 4 5 6 孔隙比 0.862 0.931 0.894 0.875 0.902 0.883 其标准值为 。A.0.891B.0.916C.0.909D.0.895答案:C解析 问题:2. 某民用建筑场地为碎石土场地,在9.0m处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测得锤击数为25击,该碎石土的密实度为 。A.松散B.稍密C.中密D.密实答案:C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附录B表B.0.1锤击数修正系数 当插值点位于两点间中点时可采用如下公式: N63.5=1N63.5=0.74525=18.6 碎石土为中密状态。 问题:3. 如果以标准贯入器作为一种取土器,则其面积比等于下列 数值?A.177.8%B.146.9%C.112.3%D.45.7%答案:C解析 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计算如下,据第三篇、第二章、第五节(第233页)标准贯入器外径为51mm,内径为35mm,据第二篇、第六章、第一节(第154页)面积比为: 答案(C)正确。 问题:4. 某建筑场地在稍密砂层中进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形压板底面积为0.5m2,压力与累积沉降量关系如下表: 题4表 压力P(kPa)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累积沉降量s(mm) 0.88 1.76 2.65 3.53 4.41 5.30 6.13 7.25 8.00 10.54 15.80 变形模量E0最接近于下列 (土的泊松比=0.33,形状系数为0.89)。 A.9.8MPaB.13.3MPaC.15.8MPaD.17.7MPa答案:D解析 按岩土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第10.2.5条计算如下: 从题表中可看出,p=175kPa以前p-s曲线近似为直线,且通过坐标圆点取压力p为125kPa时的沉降量4.41mm进行计算: 压板直径d: 答案(D)为正确答案。 问题:5. 某土石坝坝基表层土的平均渗透系数为K1=10-5cm/s,其下的土层渗透系数为K2=10-3cm/s,坝下游各段的孔隙率如表所列,设计抗渗透变形的安全系数采用1.75,请指出下列 选项为实测水力比降大于允许渗透比降的土层分段。 允许渗透比降计算表 题5表 地基土层分段 表层土的土粒相对密度(比重)ds 表层土的孔隙率n 实测水力比降Ji 表层土的允许渗透比降 2.70 0.524 0.42 2.70 0.535 0.43 2.72 0.524 0.41 2.70 0.545 0.48 A.段B.段C.段D.段答案:D解析 主要解答过程: 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附录M第M.0.3条、第M.0.4条计算: 段: Jcr=(ds-1)(1-n)=(2.70-1)(1-0.524)=0.8092 J允许=Jcr/K=0.8092/1.75=0.460.42 段: Jcr=(2.7-1)(1-0.535)=0.7905 J允许=0.7905/1.75=0.450.43 段: Jcr=(2.72-1)(1-0.524)=0.8187 J允许=0.8187/1.75=0.470.41 段: Jcr=(2.70-1)(1-0.545)=0.7735 J允许=0.7735/1.75=0.440.48 答案(D)正确。 问题:6. 某独立基础bl=4m5m,基础埋深1.5m,基础顶作用荷载效应标准值Fk=1940kN,土层分布:01.5m为填土,=18kN/m3;1.55.5m为粉质黏土,=19.5kN/m3;5.59.5m为黏土,=20.1kN/m3;9.5m以下为粉土,地下水位在地面下3.5m,计算粉质黏土和黏土分界面处的自重压力和附加压力接近 。A.85kPa、39kPaB.85kPa、76kPaC.105kPa、39kPaD.105kPa、76kPa。答案:A解析 基础底面附加压力P0, P0=PK-d=127-1.518=127-27=100kPa l/b=5/4=1.25,z/b=4/2=2.0,附加应力系数=0.097 粉质黏土和黏土界面处的附加压力为:=4P0=40.097100=38.8kPa 粉质黏土和黏土界面处的自重压力为: cz=1.518+2.019.5+29.5=85kPa 点评 (1)计算地基附加压力时,将基底压力看成柔性荷载,不考虑基础刚度的影响; (2)采用角点法计算均布矩形荷载下的地基附加应力; (3)用附加应力系数,而不是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计算地基附加应力。 问题:7. 某矩形平面尺寸5m5m,作用荷载如图,计算o点下3m处的附加应力接近 。 A.18kPaB.28kPaC.14kPaD.10kPa答案:C解析 矩形荷载obce l/b=5/2.5=2,z/b=3/2.5=1.2,1=0.182 三角形荷载ode,l/b=3/2.5=1.2,z/b=3/3=1.0,2=0.1143, m=21P0-22P0=2P0(l-2)=2100(0.182-0.1143)=2000.0677 =13.54kPa 点评 计算o点下3.0m处的附加应力,可用叠加原理,荷载分解为一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虚拟)产生的附加应力代数和。 问题:8. 某筏板基础,板厚0.5m,基础底面平均净反力设计值280kPa,混凝土ft=1.1MPa,钢筋保护层50mm,计算筏板抗冲切承载力接近 。 A.6200kNB.6300kNC.6400kND.6500kN答案:B解析 Fl=0.7hpftumho ho=0.5-0.05=0.45m hp=(800/ho)1/4,ho800mm,ho取800mm hp=(800/800)1/4=1.0 um=2(ln1+ln2-2ho)=2(4000+6000-2450)=18200mm Fl=0.71.01.110318.20.45=6306kN 点评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4.5条,筏形板抗冲切承载力为07hpftumho, 式中hp=(800/ho)1/4,ho0.8m,取ho=0.8m; um为距基础梁边ho/2处冲切临界截面周长,f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ho为底板有效高度。 问题:9. 某独立基础b1=2m4m,基础埋深4.0m,地下水位埋深2.0m,土层分布:01.8m填土,=17.8kN/m3;1.810m黏土,=18.9kN/m3,sat=19.2kN/m3,=32%,L=37.5%,P=17.3%,ds=2.72,fak=189kPa,计算经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A.280kPaB.260kPaC.273kPaD.265kPa答案:D解析 fa=189+0.39.2(3-3)+1.613.6(4-0.5)=189+76.2=265.2kPa 点评 (1)由e和IL查GB500072002表5.2.4,得宽度和深度修正系数b、d;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公式中的为基底处的土重度,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m为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问题:10. 某油罐基底附加压力P0=100kPa,基底下10m,Pz=28kPa,基底中心沉降200mm,基底下10m处土层沉降40mm,计算土层的压缩模量接近 。A.4MPaB.3.8MPaC.4.2MPaD.4.1MPa答案:A解析 基底下10m附加压力平均值为: 10m厚土压缩变形为: s=200-40=160mm 点评 10m厚土层的压缩量采用单向压缩公式计算,p为上、下界面附加压力的平均值,由此可反算土层的压缩模量。 问题:11. 某高层建筑,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基础,基础埋深7.0m,在高层一侧有一2层地下车库,车库每层自重25kN/m2,地面为绿化带,覆土厚度1.0m,=20kN/m3,天然地基土重度=18kN/m3,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0m,当对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深度修正时,主体结构基础埋深d接近 。A.6.0mB.3.9mC.7.0mD.6.4m答案:D解析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m 点评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对于主楼和裙房为一体的结构,主体结构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正的d,可将超载折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d=6.4m,不能按7.0m计算。 问题:12. 某桩基础,作用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1500kN,弯矩M=50kNm,水平力H=35kN,计算基桩最大竖向力接近 。 A.340kNB.370kNC.380kND.360kN答案:B解析 My=50+351.2=92kNm 点评 基桩竖向力计算公式的假定:承台为绝对刚性,受弯矩作用产生平面转动,不发生挠曲;桩与承台铰接,只传递轴力和水平力,不传递弯矩;各桩的刚度相等。 问题:13. 某灌注桩直径1.2m,桩长20m,桩身配筋率0.6%,桩顶铰接,桩顶竖向力N=5000kN,桩水平变形系数=0.301m-1,桩身换算截面积An=1.2m2,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W0=0.2m2,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5MPa,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A.540kNB.400kNC.410kND.520kN答案:C解析 An=1.2m2,=0.301m-1,圆形截面m=2 h=0.30120=6.024,桩顶铰接,vm=0.768 W0=0.2m2,ft=1500kPa,N=0.5 =176.41.3821.69=413.1kN 点评 灌注桩配筋率0.6%0.65%,其水平承载力按桩身强度控制。 问题:14. 某开口钢管桩,桩径0.9m,桩长9.0m,土层分布:03m黏土,qsik=45kPa;37.0m黏土,qsik=55kPa;78m砾砂,qsik=70kPa;810m中砂,qsik=60kPa;qpk=2000kPa。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接近 。A.1600kNB.1400kNC.1620kND.1700kN答案:A解析 桩端入持力层hb=1.0m hb/d=1.0/0.9=1.15,p=0.16hb/d=0.161.0/0.9=0.178 =0.9(453+554+701.0+601.0)+0.17820000.636 =1370.6+226.4=1597kN 点评 开口钢管桩的端承力根据桩端入持力层深度乘以土塞效应系数P。 问题:15. 某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基础为筏板,尺寸15m15m,埋深1.5m,作用基础顶荷载FK=32000kN,桩体fcu=1800kPa,复合土层压缩模量Esp=48MPa,软弱下卧层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00kPa,验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A) 满足 (B) 不满足 答案:A解析 复合土层和粉土压缩模量加权平均 Pcz=3.59+12128=127.5kPa Pz+Pcz=36.7+127.5=164.2kPafa=200kPa,满足。 点评 在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Pz时,其压力扩散角和z/b、Es1/Es2有关,Es1和Es2为上下土层压缩模量,上层土的压缩模量应为经加固后复合土层压缩模量和粉土压缩模量的加权平均值。 问题:16. 某饱和软土层,厚度20m,底部为不透水层,土层水平渗透系数kh=110-7cm/s,固结系数ch=Cv=1.810-3cm2/s,采用塑料排水板固结排水,板宽b=100mm,厚=4mm,渗透系数kw=110-2cm/s,涂抹区土渗透系数ks=0.210-7cm/s,涂抹区直径ds与竖井直径dw的比值s=2,排水板等边三角形排列,间距l=1.4m,预压荷载P=100kPa,瞬时加载,计算120d土层的平均固结度接近 。A.60%B.58%C.50%D.70%答案:B解析 F=Fn+Fs+Fr,dc=1.05l=1.051.4=1.47m 排水板当量换算直径dP 塑料板纵向涌水量 =1.0610-786400=0.0092(1/d) =0.58=58% 点评 考虑井壁涂抹的影响,即Fs系数,他和涂抹区水平渗透系数Ks与天然土层水平渗透系数Kh的比值有关,和涂抹区直径ds与井径dw的比值s有关; 当不考虑涂抹时,Kh/Ks=1或s=1; 井阻影响,即Fr系数,Fr和井深、纵向通水量qw及天然土层水平渗透系数有关。 问题:17. 某饱和粉土地基,为解决地震液化,采用强夯法处理,锤质量为2104kg,落高10m,修正系数=0.5,估算强夯有效加固深度接近 。A.6.5mB.8.5mC.7.1mD.9.0m答案:C解析 有效加固深度 点评 以上估算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公式是经验公式,为小于1.0的系数,一般=0.280.85。单位Q(t),H(m),Z(m)。 问题:18. 某基础埋深4.0m,距地面下12.0m处有一洞穴,土的内摩擦角=30,计算基础边缘距洞穴的安全距离接近 。 A.14.5mB.13.8mC.12mD.10m答案:B解析 tan(45+/2)=, L=(12-4)tan60=13.8m 点评 根据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 100352002),基础与洞穴的安全距离采用简单的荷载传递线交汇法,考虑基底附加压力的扩散范围确定安全距离。 问题:19. 湿陷性黄土,=14%,=1500kg/m3,ds=2.7,e0=1.05,在地面下5m取土进行室内自重湿陷系数zs试验,求在多大压力下下沉稳定后浸水(浸水饱和度取85%)。A.78kPaB.80kPaC.90kPaD.86kPa答案:D解析 P=h=gh=1.769.815=86kPa 点评 (1)根据GB 500252004第4.3.4条,测定自重湿陷性系数,加荷应加至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下沉稳定后浸水饱和至下沉稳定; (2)一般土的饱和度Sr80%时,认为已饱和,50%Sr80%为很湿。黄土Sr达85%认为已饱和。 问题:20. 某场地015m为饱和软土,e=0.943,a=0.65MPar-1,固结系数cV=4.510-2m/d,目前地下水位为地面下1.0m,若干年后地下水位下降至地面下13m,15m以下为基岩,计算一年后地面沉降量接近 。A.90mmB.110mmC.100mmD.120mm答案:B解析 地面最终沉降量: s=240.86+80.29=321.15mm 一年土层竖向固结度 U=1-e-t U=1-0.81e5.65910-4365=1-0.810.813=1-0.659=0.34=34% 一年后地面沉降s s=Us=0.34321.15=109.6mm 点评 场地015m为饱和软土,地下水位下降后,土层在水压力作用下产生固结变形,随着时间增加,土层固结度增大,地面沉降加大。由U=可以估算不同时间的土层固结度,从而估算地面沉降。 问题:21. 某重力式挡墙如图所示,墙后填土为砂土,墙后主动土压力合力Ea=160kN/m,墙高5m,墙顶宽1.0m,墙底宽3.0m,墙截面为梯形,墙体材料重度为24kN/m3,墙背与填土间摩擦角为15,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计算,该重力式挡墙抗倾覆稳定性系数为 A.1.6B.2.0C.2.3D.3.0答案:C解析 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第10.2.4条计算: Eax=Easin(-)=160sin(68.2-15)=128.1kN Eaz=Eacos(-)=160cos(68.2-15)=95.8kN Xf=b-Zcot=3-1.667cot68.2=2.333 Zf=Z-btan0=1.667-3tan0=1.667 G=(1+3)524=240kN G矩=5124=120kN G=G-G矩=240-120=120kN X0G=0.5G矩+1.66G X0=(0.5120+1.66120)=1.08 答案(C)正确。 问题:22. 某重力式挡墙墙高6m,每延米自重为290kN,墙背主动土压力合力Ea=80kN/m,墙底宽3.0m,墙底面倾角5,墙背倾角70,墙背与填土间摩擦角16,墙底与地基土间摩擦系数为0.35,该挡墙抗滑移稳定性系数为 。 A.1.2B.1.5C.1.8D.2.0答案:D解析 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6.6.5条计算: Gn=Gcos0=290cos5=288.9kN/m Gt=Gsin0=290sin5=2.5kN/m Eat=Easin(-0-)=80sin(70-5-16)=60.4kN/m Ean=Eacos(-0-)=80cos(70-5-16)=52.5kN/m 答案(D)正确。 问题:23. 重力式梯形挡土墙,墙高4.0m,顶宽1.0m,底宽2.0m,墙背垂直光滑,墙底水平,基底与岩层间摩擦系数f取为0.6,抗滑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开挖后发现岩层风化较严重,将f值降低为0.5进行变更设计,拟采用墙体增厚的原则,若要达到原设计的抗滑稳定性,墙厚需增加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A.0.2mB.0.3mC.0.4mD.0.5m答案:B解析 原设计挡墙抗滑力 变更设计,设挡墙增厚b,且抗滑力与原墙相同,故(+b)40.5 =F=3.6 3+2b=3.6 b=0.3m 问题:24. 某支挡结构高5m,距离墙顶2.0m处有一无限长的超载q=10kPa,土层=18kN/m3,c=0,=30,计算土压力接近 。 A.94kN/mB.92kN/mC.89kN/mD.87kN/m答案:C解析 由O点作直线OD与水平线夹角为=30 由O点作直线OE与水平线夹角 AD=tanAO=tan302.0=1.15m AE=tanAO=tan602.0=3.46m 土压力强度DD为: 土压力强度EE为: =72.280.33=23.85kPa 土压力强度BB为:HKa+qKa=5Ka+10Ka=(185+10)Ka=1000.33 =33kPa (23.85+33)(5-3.46) =5.95+39.5+43.8=89.2kN/m 点评 当土表面的超载从墙顶某一距离开始且无限长时,土压力计算用作图法最为简单,从荷载起点O作两条线分别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和,=45+/2,认为D点以上土压力不受地面超载影响,E点以下土压力受q影响,连接DE,如图中阴影部分为AB上的土压力。 问题:25. 某基坑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式挡墙支护,基坑深4.5m,桩长7.5m,土层分布:03m黏土,=17.3kN/m3,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c=9.6kPa,=9.1;312m为粉质黏土,=18.9kN/m3,c=13.2kPa,=15.1,计算水泥土墙厚度接近 。 A.1.4mB.1.8mC.2.0mD.1.6m答案:B解析 黏土 粉质黏土 负侧压力临界深度zo 黏土底ea:HKa-2c=17.330.73-29.60.854=21.49kPa 粉质黏土顶: ea=18.930.59-213.2=33.45-20.3=13.2kPa 基坑底: ea=(17.33+18.91.5)0.59-213.20.768=27.1kPa 桩端: ea=(17.33+18.91.5+18.93.0)0.59-213.20.768 =80.8-20.3=60.5kPa 基坑底 eP=2c=213.21.3=34.4kPa 桩端 eP=18.931.7+213.21.3=130.8kPa Ea= 3=18.3+30.2+131.4 =179.9kN/m EP= Ea作用位置 92.72+49.5+36.5+61+75.2+50.1=179.9za EP作用位置 34.431.5+(130.8-34.4)31.0=247.8zP 154.8+144.6=247.8zp zp=1.21m Ma=179.92.03=365.2kNm MP=247.81.21=299.8 点评 (1)主动和被动土压力按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 (2)墙宽度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公式计算,其中基坑重要性系数0=1.0;水泥土墙重度cs=20kN/m3; (3)当计算b0.4h(h为基坑深度)时,取墙厚0.4h=0.44.5=1.8m。 问题:26. 某松散岩体中有一隧道宽6.0m,高5.0m,岩体=40,=22kN/m3,按塌落拱计算均布荷载接近 。A.150kPaB.130kPaC.145kPaD.140kPa答案:D解析 塌落拱高度h1 均布竖向荷载q q=h1=226.35=139.7kPa 问题:27. 某一高层建筑物箱形基础建于天然地基上,基底标高6.0m,地下水埋深8.0m,如图所示: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为判定液化等级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计算液化指数并划分液化等级,下列 是正确的。A.IlE=5.7,较微液化B.IlE=6.23,中等液化C.IlE=9.19,中等液化D.IlE=12.72,中等液化答案:D解析 (1)临界标贯击数Ncri -10m处,液化 -12.0m处,液化 -18.0m处,N3=5,液化 (2)中点深度和土层厚度 (3)权函数W1=2/3(20-9.5)=7m-1 W2=2/3(20-12.5)=5m-1,W3=2/3(20-18)=1.33m-1 (4)液化指数IlE ,场地属中等液化。 点评 (1)根据GB 500112001第4.3.4条,当基础埋深大于5.0m时,应判别20m内土的液化; (2)8度设防,N0=10; (3)计算Ncr时,015m,1520m用不同公式; (4)计算权函数时,Z=20m,Wi=0,Z5m,Wi=10,中间深度用内插法计算。 问题:28. 某场地乙类建筑,7度设防,液化等级属轻微,地下水位埋深2.0m,经挤密砂石桩处理后,其标贯击数如表,问场地是否部分消除液化。 题28表 土名 层底深度(m) Pc(%) 标置点深度(m) 处理后标置击数Ni 处理前IlE 黏土 5 粉土 8 4 6.5 6 3.0 粉砂 10 9.0 10 1.0 细砂 15 12.5 12 1.0 黏土 18 A.部分B.全部C.无消除答案:A解析 (1)求Ncr 粉土 粉砂Ncr=60.9+0.1(9-2)=9.6 细砂Ncr=60.9+0.1(12.5-2)=11.7 (2)中点深度和土层厚度 粉土,Z1=6.5m,d1=3m 粉砂,Z2=9.0m,d=2m 细砂,Z3=12.5m,d=5m (3)权函数 粉土W1=8.5m-1;砂土W2=6m-1;细砂W3=2.5m-1。, (4)液化指数 场地已部分消除液化。 点评 (1)场地处理前,15m内液化指数为5,查GB 500112001表4.3.5属轻微液化; (2)乙类建筑,轻微液化,查表4.3.6,部分处理液化即可; (3)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