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5页/共24页)
编号:1351859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3.2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6-30
上传人:爱****睛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
土木工程师
- 资源描述: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公路工程,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
- 内容简介: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上午试卷真题2009年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上午试卷真题2009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上午试卷真题2009年单项选择题问题:1. 某公路需填方,要求填土干重度为d=17.8 kN/m3,需填方量为40万m3,对采料场勘察结果为:土的比重Gs=2.7 g/cm3;含水量W=15.2%;孔隙比e=0.823。该料场储量至少要达到 才能满足要求。(以万m3计)A.48B.72C.96D.144答案:C解析 据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二讲。 (1) 填土的干重量Wd为: Wd=dV=17.840104=712 kN (2) 料场中天然土料的干重度d天然为: (3) 天然土料的体积V为: 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第5.5.1条第4款,储量不得小于2倍,答案为(C)。 问题:2. 某场地地下水位如图,已知黏土层饱和重度s=19.2 kN/m3,砂层中承压水头hw=15 m,(由砂层顶面起算),h1=4 m,h2=8 m,砂层顶面有效应力及黏土层中的单位渗流力最接近 。 A.43.6 kPa;3.75 kN/m3B.88.2 kPa:7.6 kN/m3C.150 kPa;10.1 kN/m3D.193.6 kPa;15.5 kN/m3答案:A解析 据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十七讲。 (1) 砂层顶面有效自重应力c的计算,由于砂层中为承压水,黏土层顶面为潜水,则: c=sh2+wh1=19.28+104=193.6(kN/m2) u=hww=1510=150(kPa) c=193.6-150=43.6(kPa) (2) 渗透力F为: 答案为(A)。 问题:3. 对于饱和软黏土进行开口钢环十字板剪切试验,十字板常数为129.41 m-2,钢环系数为0.00386 kN/0.01mm,某一试验点的测试钢环读数记录如下表,该试验点处土的灵敏度最接近 。 原状土读数0.01mm 2.5 7.6 12.6 17.8 23.0 27.6 31.2 32.5 35.4 36.5 34.0 30.8 30.0 重塑土读数0.01mm 1.0 3.6 6.2 8.7 11.2 13.5 14.5 14.8 14.6 13.8 13.2 13.0 轴杆计数0.01mm 0.2 0.8 1.3 1.8 2.3 2.6 2.8 2.6 2.5 2.5 2.5 A.2.5B.2.8C.3.3D.3.8答案:B解析 据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六讲。 (1)原状土的抗剪强度 Cu=KC(Ry-Rg) (2) 重塑土的抗剪强度 Cu=KC(Rc-Rg) 其中,Ry=36.5,Rc=14.8,Rg=2.8。 (3) 灵敏度St为: 答案为(B)。 问题:4. 用内径为79.8 mm,高为20 mm的环刀切取未扰动黏性土试样,比重Gs=2.70,含水量W=40.3%,湿土质量154 g,现做侧限压缩试验,在压力100 kPa和200 kPa作用下,试样总压缩量分别为S1=1.4 mm和S2=2.0 mm,其压缩系数a1-2最接近 。A.0.4 MPa-1B.0.5 MPa-1C.0.6 MPa-1D.0.7 MPa-1答案:D解析 据: 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二讲、第三讲。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第14.1节。 解:(1) 土的天然重度)为: (2) 土地的天然孔隙比e0为: (3) 各级压力作用下土的孔隙比 100 kPa压力下: 200 kPa压力下: (4)压缩系数a1-2为: 答案为(D)。 问题:5. 箱涵的外部尺寸为宽6 m,高8 m,四周壁厚均为0.4 m,顶面距原地面1.0 m,抗浮设计地下水位埋深1.0 m,混凝土重度25 kN/m3,地基土及填土的重度均为18 kN/m3,若要满足抗浮安全系数1.05的要求,地面以上覆土的最小厚度应接近 。 A.1.2 mB.1.4 mC.1.6 mD.1.8 m答案:A解析 取单位长度箱涵进行验算(如下图所示)。 (1) 箱涵自重W1为: W1=(681-5.27.21)25=264(kN) (2) 箱涵以上天然土层土重W2为: W2=61118=108(kN) (3) 浮力F为: F=68110=480(kN) (4)上覆土层重W3 得出:W3=132kN。 (5)上覆土层的厚度h 6h118=132,得出h=1.22 m。 答案为(A)。 问题:6. 某建筑筏形基础,宽度15 m,埋深10 m,基底压力4.0 kPa,地基土层性质见下表,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规定,该建筑地基的压缩模量当量值最接近 。 A.15 MPaB.16.6 MPaC.17.5 MPaD.20 MPa答案:B解析 据: 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十八讲。 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3.5条。 (1)计算A1、A2: (2) 求变形模量的当量值 答案为(B)。 问题:7. 建筑物长度50 m,宽10 m,比较筏板基础和15 m的条形基础两种方案,已分别求得筏板基础和条形基础中轴线上、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为简化计算,假定两种基础的变形计算深度相同)的附加应力,随深度分布的曲线(近似为折线)如图所示,已知持力层的压缩模量Es=4 MPa,下卧层的压缩模量Es=2 MPa,这两层土的压缩变形引起的筏板基础沉降Sf与条形基础沉降St之比最接近 。 A.1.23B.1.44C.1.65D.1.86答案:A解析 据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十八讲。 (1) 条形基础沉降S1为 (2) 筏形基础沉降为S2: (3) 二者之比为: 答案为(A)。 问题:8. 均匀土层上有一直径为10 m的油罐,其基底平均附加压力为100 kPa,已知油罐中心轴线上在油罐基础底面中心以下10 m处的附加应力系数为0.285,通过沉降观测得到油罐中心的底板沉降为200 mm,深度10 m处的深层沉降为40 mm,则10 m范围内土层用近似方法估算的反算模量最接近 。A.2.5 MPaB.4.0 MPaC.3.5 MPaD.5.0 Mpa答案:B解析 据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十七讲、第十八讲。 假设应力为线性分布:如图所示。 (1) 求基础底面10 m以下的附加应力为: 1=P0=1000.285=28.5(kPa) (2) 求平均反算模量Es1:由得 得出 Es1=4015.6 kPa=4.0156 MPa 答案为(B)。 问题:9. 条形基础宽度为3 m,基础埋深2.0 m,基础底面作用有偏心荷载,偏心距0.6 m,已知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 kPa,传至基础底面的最大允许总竖向压力最接近 。A.200 kN/mB.270 kN/mC.324 kN/mD.600 kN/m答案:C解析 据: 面授班讲义第十七讲、第七十七讲。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2条。 取单位长度条形基础进行计算。 (1) 按偏心荷载作用下PKmax1.2fa验算: 答案为(C)。 问题:10. 某工程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经1200 mm,桩端进入中等风化岩1.0 m,岩体较完整,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41.5 MPa,桩顶以下土层参数依次列表如下,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最接近 。(取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力综合系数为0.76) 岩土层编号 岩土层名称 桩顶以下岩土层厚度/m qsik/kPa qsik/kPa 1 黏土 13.7 32 2 粉质黏土 2.3 40 3 粗砂 2.00 75 2500 4 强风化岩 8.85 180 5 中等风化岩 8.00 A.32200 kNB.36800 kNC.40800 kND.44200 kN答案:D解析 据: 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二十五讲。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3.9条。 (1) 土层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为: Qsk=uqsikli =3.141.2(3213.7+402.3+752+1808.85) =8566.17(kN) (2) 嵌岩段总极限阻力标准值Qrk为: (3) 单桩极限承载力Quk为: Quk=Qsk+Qrk=8566.17+35183.7=44219.0(kN) 答案(D)为正答。 问题:11. 某地下车库作用有141MN的浮力,基础上部结构和土重为108 MN,拟设置直径600 mm,长10 m的抗浮桩,桩身重度为25 kN/m3,水重度为10 kN/m3,基础底面以下10 m内为粉质黏土,其桩侧极限摩阻力为36 kPa,车库结构侧面与土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按群桩呈非整体破坏估算,需要设置抗拔桩的数量至少应大于 。A.83根B.89根C.108根D.118根答案:D解析 据: 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二十七讲。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5(JGJ 942008)第5.4.5条、第5.4.6条。 (1) 基础的总浮力Nk总为: Nk总=141-108=33(MN)=33000(kN) (2) 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Tuk为: (3) 桩身自重Gp为: (4) 桩数n为: 答案为(D)。 问题:12. 某柱下桩基采用等边三角形承台,承台等厚,三向均匀,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作用于基桩顶面的轴心竖向力为2100 kN,承台及其上土重标准值为300 k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该承台正截面最大弯矩接近 。 A.531 kNmB.670 kNmC.743 kNmD.814 kNm答案:C解析 据: 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三十一讲。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9.2条。 (1) 柱截面边长c为: C=0.8d=0.80.4=0.32(m) (2) 等边三桩承台正载面弯矩M为: 答案为(C)。 问题:13. 某高层住宅筏形基础,基底埋深7 m,基底以上土的天然重度20 kN/m3,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 kPa,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复合地基,现场试验侧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600 kN,正方形布桩,桩径400 mm,桩间距为1.5 m1.5 m,桩问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口取0.95,该建筑物基底压力不应超过 。A.428 kPaB.558 kPaC.623 kPaD.641 kPa答案:B解析 据: 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四十讲。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9.2.5条、第2.2.8条。 (1) 一根桩承担的地基处理等效圆直径de为: de=1.13S=1.131.5=1.695(m) (2) 面积置换率m为: (3) 复合地基承载力fspk为: 深度修正为: fa=fspk+dm(d-0.5)=427.5+120(7-0.5)=557.5(kPa) 答案为(B)。 问题:14. 某重要工程采用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桩径400 mm,等边三角形布桩,中心距1.0 m,桩间土在地基处理前的平均干密度为1.38 t/m3,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挤密深度内,桩间土的平均干密度预计可达到 。A.1.48 t/m3B.1.54 t/m3C.1.61 t/m3D.1.68 t/m3答案:C解析 据: 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三十九讲。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14.2.3条。 (1) 求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Pdmax,取平均挤密系数,由 (2) 在成孔挤密深度内,桩间土的平均干密度, 答案为(C)。 问题:15. 某工程采用旋喷桩复合地基,桩长10 m,桩径600 mm,桩身28天强度为3 M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为0.33,基底以下相关地层埋深及桩侧阻力特征值,桩端阻力特征值如图,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与 接近。 A.210 kNB.280 kNC.378 kND.520 kN答案:B解析 据: 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四十讲。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12.2.3条。 (1) 按桩身材料计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为: Ra=fcuAp=0.3331033.140.32=279.8(kN) (2) 按桩周土的强度计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Ra=UpqsiLi+qpAp =3.140.6(173+205+252)+5003.140.32 =520.0(kN) 取较小值,Ra=279.8。 答案为(B)。 问题:16. 有一码头的挡土墙,墙高5 m,墙背垂直光滑,墙后为冲填的砂(e=0.9),填土表面水平,地下水与填土表面平齐,已知砂的饱和重度=18.7 kN/m3,内摩擦角=30,当发生强烈地震时,饱和的松砂完全液化,如不计地震贯性力,液化时每延米墙后总水平力是 。A.78 kNB.161 kNC.203 kND.234 kN答案:D解析 据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五十一讲。 地震液化时需注意两点:第一,砂土的重度为饱和重度;第二,砂土的内摩擦角变为0,这时主动土压力系数ka=tan2(45-/2)=1,而这时,土粒骨架之间已不接触,土压力为0。因此,每延米挡墙上的总水平力为: 答案为(D)。 问题:17. 有一码头的挡土墙,墙高5 m,墙背垂直光滑,墙后为冲填的松砂,填土表面水平,地下水位与墙顶齐平,已知:砂的孔隙比为0.9,饱和重度sat=18.7 kN/m3,内摩擦角=30,强震使饱和松砂完全液化,震后松砂沉积变密实,孔隙比e=0.65,内摩擦角=35,震后墙后水位不变,墙后每延米上的主动土压力和水压力之和是 。A.68 kNB.120 kNC.150 kND.160 kN答案:C解析 据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五十一讲。 液化后砂土变密实,墙后总水平力有水压力与土压力两种。 (1) 总水压力Ew为: (2) 地震后土的高度: (3) 地震后土的重度: 518.7=(5-0.658)+0.65810 =20 kN/m3 (4) 总压力Es为: (5) 总水平压力E为: E=Ea+Ew=25.5+125=150.5(kN/m) 答案为(C)。 问题:18. 用简单圆弧法作黏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滑弧的半径R=30 m,第i土条的宽度为2 m,过滑弧的中心点切线渗流水面和土条顶部与水平线的夹角均为30,土条的水下高度为7 m,水上高度为3.0 m,已知黏土在水位上,下的天然重度均为=20 kN/m3,黏聚力c=22 kPa,内摩擦角=25,该土条的抗滑力矩是 。 A.3000 kNmB.4110 kNmC.4680 kNmD.6360 kNm答案:C解析 据: 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四十七讲。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523条。 (1) 垂直于第i条滑动面的力Ni为: (2) 第i土条的总抗滑力Ri为: (3) 总抗滑力矩Mi为: Mi=RiR=155.830=4674(kNm) 答案为(C)。 问题:19. 某填方高度为8 m的公路路基重直通过一作废的砼预制场,在地面高程原建有30个钢筋砼梁,梁下有53 m深灌注桩,为了避免路面不均匀沉降,在地梁上铺设聚苯乙烯(泡沫)板块(EPS),路基填土重度18.4 kN/m3,据计算,在地基土8 m填方的荷载下,沉降量为15 cm,忽略地梁本身的沉降,EPS的平均压缩模量为Es=500 kPa,为消除地基不均匀沉降,在地梁上铺设聚苯乙烯的厚度为 。A.150 mmB.350 mmC.550 mmD.750 mm答案:C解析 据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十八讲。 如图所示,设在梁顶铺设ESP板的厚度为h,则ESP板的压缩量与原地面的沉降量相等,即,从而得,得出18.4h2-147.2h+75=0,解出 h=0.547 m。 答案为(C)。 问题:20. 均匀砂土地基基坑,地下水位与地面齐平,开挖深度12 m,采用坑内排水,渗流流网如下图,各相临等势线之间的水头损失Ah相等,基坑底处之最大平均水力梯度最接近 。 A.0.44B.0.55C.0.80D.1.00答案:A解析 据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九讲。 (1) 等势线问的水头损失h为: (2) 水利梯度为: 答案为(A)。 问题:21. 如图,基坑深度5 m,插入深度5 m,地层为砂土,参数为=20 kN/m3,c=0,=30,地下水位埋深6 m,采用排桩支护型式,桩长10 m,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一1999)作用在每延米支护体系上的总水平荷载标准值的合力是 。 A.210 kNB.280 kNC.307 kND.330 kN答案:D解析 据: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一1999)第3.4节。 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五十二讲。 如图所示。 (1) 基坑底面处的土压力ea为: (2) 基坑底面以上的三角形土压力的合力Ea1为: (3) 基坑底面以下的矩形分布的土压力的合力Ea2为: Ea2=es(l-h)=33.3(10-5)=166.6(kN) (4) 水压力的合力Ew: (5) 水平荷载的合力之和Ea: Ea=Ea1+Ea2+Ew=83.3+166.6+80=329.9(kN) 答案为(D)。 问题:22. 陇西地区某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层情况为:012.5 m为湿陷性黄土,12.5 m以下为非湿陷性土。探井资料如表,假设场地地层水平,均匀,地面标高与0.000标高相同,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的规定,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为 。 取样深度/m s zs 1 0.076 0.011 2 0.070 0.013 3 0.065 0.016 4 0.055 0.017 5 0.050 0.018 6 0.045 0.019 7 0.043 0.020 8 0.037 0.022 9 0.011 0.010 10 0.036 0.025 11 0.018 0.027 12 0.014 0.016 13 0.006 0.010 14 0.002 0.005A.类B.类C.类D.类答案:B解析 据: 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五十六讲。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444条、第445条。 (1) 计算场地的自重湿陷量zs zs=0zsihi =1.5(0.0161+0.0171+0.0181+0.0191+0.0201+0.022 1+0.0251+0.0271+0.0161) =0.27(m) =270(ram) zs70 mm,场地为自重湿陷性场地。 (2) 计算场地的湿陷量s: (注意卢的取值: 1.56.5 m取=1.5; 6.511.5 m取=1.0; 115 m以下取=1.5。) s=sihi =(1.50.0701+1.50.0651+1.50.0551+1.50.0501+ 1.50.0451)+(10.0431+10.0371+10.0361+1 0.0181)+1.50.0161 =0.5855(m) =585.5 mm (3) 湿陷等级判别: 由70zs350,300s700,可判断场地为级或级;由zs300 mm,s600可判断场地湿陷等级为级。 答案为(B)。 问题:23. 某季节性冻土地基实测冻土厚度为2.0 m,冻前原地面标高为:186.128 m,冻后实测地面标高186.288,该土层平均冻胀率接近 。A.7.1%B.8.0%C.8.7%D.8.5%答案:C解析 据: 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五十八讲。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JB 100382001,J 1262001)第7.5.2条、表7.5.22(注1)。 (1) 地表冻胀量h为: h=186.288-186.128=0.16(m) (2) 平均冻胀率为 答案为(C)。 问题:24. 某一滑动面为折线的均质滑坡,其计算参数如表:取滑坡推力安全系数为1.05,滑坡条块的剩余下滑力是 。 滑块编号 下滑力/(kN/m) 抗滑力/(kN/m) 传递系数 3600 1100 0.6 8700 7000 0.90 1500 2600 A.2140 kN/mB.2730 kN/mC.3220 kN/mD.3790 kN/m答案:B解析 据: 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四十六讲。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6.4.3条。 (1) 第1块的剩余下滑力F1为: F1=Fn-1+tGnt-Gnntann-Cnln =Fn-1+tGnt-Rn =0+1.053600-1100=2680(kN/m) (2) 第2块的剩余下滑力F2为: F2=26800.76+1.058700-7000=4171.8(kN/m) (3) 第3块的剩余下滑力F3为: F3=4171.80.9+1.051500-2600=2729.62(kN/m) 答案为(B)。 问题:25. 某混凝土水工重力坝场地的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在初步设计的建基面标高以下深度15 m范围内地层和剪切波速如表:已知该重力坝的基本自震周期为0.9 s,在考虑设计反映谱时,下列特征周期Tg和设计反映谱最大值的代表值max的不同组合中正确的是 。 层序 地层 层底深度/m 剪切波速/(m/s) 1 中砂 6 235 2 圆砾 9 336 3 卵石 12 495 4 基岩 15 720A.Tg=0.20 s;max=2.50B.Tg=0.20 s;max=2.00C.Tg=0.30 s;max=2.50D.Tg=0.30 s;max=2.00答案:D解析 据: 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六十五讲。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2871999)第3.1.2条、第3.1.3条、第4.3.4条、第4.3.6条。 (1) 场地土类型的划分 250Vsm500,场地为中硬场地土。 (2) 场地类别的划分 dov=12 m,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类。 (3) 场地特征周期Tg T1.0 s,类场地Tg=0.3 S。 (4) 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代表值max即为: 混凝土重力坝max=2.0。 答案为(D)。 问题:26. 在地震烈度为8度的场地修建采用天然地基的住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