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351859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3.2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6-30
上传人:爱****睛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
土木工程师
- 资源描述: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公路工程,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
- 内容简介: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1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12001年5月18日凌晨3时30分,广西合浦县恒大石膏矿发生重大冒顶事故,造成2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56万元。 恒大石膏矿是由广西来宾县莆田石膏矿投资兴建但实为陈宇棠个人投资拥有的一家集体企业,位于合浦县星岛湖乡大岭头石膏矿区北段,建设规模为30万吨/年,投资3000万元,于1994年11月19日开工建设。 该矿区地质情况复杂,主要受断层和软岩以及地下含水层影响。矿区内一条大的断裂破碎带经过矿区东北部,数条次级断裂分布于矿区中部。矿层受多条断裂带切割,距上覆含水层最近距离为10米。矿层顶板为钙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均具有强烈的吸水软化特点。 矿井原计划采用竖井加斜井开拓方式,在施工井筒时需使用冷冻法穿过含水层。由于投资太大,加上石膏矿价格大跌,矿方在建成了竖井后没有继续施工斜井。因此该矿实际采用中央单一竖井两翼多水平开拓方式。水平之间采用下山联系。由于只有1个竖井,矿井未能形成正规通风系统,仅利用局扇通过风筒沿竖井将井下污风排出地面。采矿方法为前进式房柱法。发生冒顶范围为北翼采空区。 该矿于1996年1月施工竖井,1997年4月建成竖井并经过单项工程验收后转入巷道施工。1998年4月该矿转入正式生产,19982000年分别生产石膏矿7万吨、8万吨和9万吨。该矿曾于1999年9月1日至2001年4月21日发生过4次冒顶事故,造成5人死亡。 2001年5月18日2时多,在二水平大巷打炮眼的炮工听到210下山附近有响声,3时30分又发出轰轰响声,随后有一股较大的风吹出,电灯熄灭,巷道有些晃动。炮工打电话到三水平叫信号工滕德山通知矿工撤退,但无人接电话,之后他们就撤到地面。后来滕德山自己打电话到井口后也撤出地面。地面当班领导接到通知后立即到井下了解情况。此时井下已停电,北面二水平、三水平塌方的响声不断,无法进入工作面。凌晨5时,矿方清点人员时发现,当班96名矿工中位于三水平北翼工作面的29名矿工被困,生死不明,矿方随即向合浦县有关部门作了汇报,并向钦州矿务局求援。合浦县政府有关人员和钦州矿务局救护队很快赶到现场。经过17天全力抢救,最后终因井下情况复杂,土质松散,塌方面积大,施救困难,未能救出被困人员。鉴于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希望的实际情况,6月3日停止了抢救工作。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答案:由于主要巷道护巷矿柱明显偏小又不进行整体有效支护,加之矿房矿柱留设不规则,随着采空面积不断增加,形成局部应力集中。在围岩遇水而强度降低情况下,首先在局部应力集中处产生冒顶,之后出现连锁反应,导致北翼采区大面积顶板冒落,通往三水平北翼作业区的所有通道垮塌、堵死。2.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答案: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有: (1)矿主忽视安全生产,急功近利,在矿井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心存侥幸,冒险蛮干。该矿所有巷道都是在软岩中开掘,但矿主为节省投资不对巷道进行有效支护。在近2年已发生多起冒顶事故的情况下,矿主仍不认真研究防范措施加大巷道支护投入。同时,该矿又采取独眼井开采方法,致使事故发生后因通风不良和无法保证抢险人员安全而严重影响事故的及时抢救。 (2)该矿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技术管理混乱。具体体现在: 没有进行正规的初步设计; 在主体工程未建成的情况下擅自投入大规模生产; 没有编制采掘作业规程和顶板管理制度; 主要巷道保安矿柱留设过小; 没有制定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 (3)矿井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检查。该矿虽设有安全管理机构,但井下缺乏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井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基本由值班长和带班人员代替,难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 (4)政府有关部门把关不严、监管不力。在该矿未经严格的可行性研究,也未作初步设计的情况下批准开办此项目,颁发各种证照。在发现该矿未达到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就投入大规模生产时不及时制止。特别是在该矿发生多起冒顶事故后仍没有采取果断的关停措施。 (5)合浦县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不力,对外来投资企业安全管理严重不足,管理不到位。 3. 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答案:(1)必须严格执行矿山安全法规,不得擅自降低安全标准。恒大石膏矿没有正规设计,为节省开支,又擅自降低安全标准,留下了重大事故隐患。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三同时”审查验收制度,认真把好安全生产关,从源头上杜绝事故发生。 (2)必须强化事故隐患整改措施的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在对恒大石膏矿进行安全检查时早已发现通风系统和生产系统不完善,巷道支护不够等问题,并下达过整改通知,但整改工作一直没有落实,事故还是发生了。因此,对事故隐患的整改,必须严格要求,加强督促,一抓到底,直到整改措施落实。 (3)加强对外来投资企业的管理。一方面这类企业不服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管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部门也怕影响利用外资,因此对外商比较迁就,在企业开办过程中不按规定严格把关。政府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外来投资者的监管,坚决纠正对外来投资者在安全生产上的宽容倾向,在安全生产上对任何企业都必须严格要求。 (4)事故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恒大石膏矿从1999年9月至2001年4月已发生过四次顶板冒落事故,造成5人死亡。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也进行了调查处理,但防范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以致又发生了该重大事故。今后,必须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认真查找事故原因,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并督促各项防范措施的真正贯彻落实。 某乡办煤矿设计年产量3万吨,实际年产量6万吨。立井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三违现象严重。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业任务和人员安排没有统一布置和记录。 该矿井下物料及灭火器材存放混乱;一贯使用煤面和煤块封堵炮孔;用电缆明接头放炮的现象时有发生。 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井下没有防尘洒水设施,也没有按照乡镇煤矿安全规程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2009年5月12日,早8时30分停电后,使用柴油发电机向井下送电。由于电力不足,北翼工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轮流生产。14时班共下井72人。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15时30分左右开水泵,停南翼电,当时主扇风机和局扇都没有开启。17时30分全矿来电,主扇和局扇仍没有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北翼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时,工作面口2m处挂在背板上的11个电雷管拖地引脚线被拖动的电缆明接头引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共死亡26人,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38万元(时值)。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4.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答案:(1)直接原因 由于主扇和局扇风机均未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造成瓦斯局部积聚; 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又未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 井下管理混乱,以致在电雷管存放不当的情况下,电缆明接头碰到电雷管引脚线,引起雷管爆炸(即点火源),导致此次事故。 (2)间接原因 该矿矿长无证上岗,应属非法煤矿;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如煤尘具有爆炸性但没有采取防尘措施等)继续生产,为事故发生埋下了导火索。 该矿安全管理不足,表现在许多方面,如: a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或不健全,如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等; b三违现象严重,如时常违章放炮没有得到纠正等; c井下物料放置混乱,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 d该矿从矿主到工人的安全素质均不高,反映出安全教育培训不足。 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未认真履行职责,没有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按安全规程采取防范措施,最终导致事故的产生。 5. 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建议。答案:(1)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七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2)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条至第八十一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3)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条至第八十三条和第九十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4)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二条、第八十三条以及第九十三条,对该矿进行处理。 6. 提出防止同类事故措施及建议。答案: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及建议主要有: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煤矿资格审查,坚决停办非法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开工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3)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严格执行。 (4)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问题:7. 2007年2月,山西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矿山救护队下井寻救遇难矿工。救护队员背着专用的氧气瓶,嘴里紧紧卡住吸气管,用专用夹子夹住鼻子。不料,在前进搜索中一位队员的鼻夹子掉了下来,一头栽倒在地。另一位队员立即弯腰去抢救,他的鼻夹子也突然滑落。两位救护队员均因此中毒身亡。保护人们安全的产品竞成了杀人元凶。 根据以上场景,简述劳动防护用品的定义和使用管理。 答案:(1)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2)生产经营单位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具体如下: 采购验收。生产经营单位应统一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到货后应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按标准进行验收,一是验收“三证一标志”是否齐全有效;二是对相关劳动防护用品作外观检查,必要时应进行试验验收。 使用前检查。从业人员每次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前应对其进行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可制定相应检查表,供从业人员检查使用,防止使用功能损坏的劳动防护用品。 使用中检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组织开展安全检查时,应将劳动防护用品的检查列入检查表,进行经常性的检查。重点是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使用,不超极限使用等。 正确使用。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领导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003年1月11日04:45,某县某煤矿二段左五片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爆炸发生当班,井下1个采煤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均已停工。入井的36人当中,除一段井底水泵司机、蹬钩工和二段绞车司机各1名外,其余33人全在二段左五片进行防火密闭施工与运料。该矿从1月10日16:00起开始打设左五片上部第二溜煤眼防火密闭和左五片平巷内位于第二溜煤眼内外两道密闭,到事发时已前后历时12h左右。按零点升井人员推断,爆炸恰恰发生在3道防火密闭施工结束或临近收尾时。 据调查组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为:自然发火矿井的自燃煤层采空区封闭不严,因密闭和裂隙漏风造成采空区自然发火。采空区自燃明火蔓延到密闭区之外,由于封闭火区通风安全措施不可靠,通风系统调整不及时,并且没请救护队处理险情,致使火区内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条件,造成瓦斯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8. 简述煤矿井巷施工中的常见的事故。答案:煤矿井巷施工中的常见的事故有:顶板冒落事故、立井施工的悬吊与提升事故、水灾事故、火灾事故、瓦斯及煤尘爆炸事故等。9. 简述防止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原则。答案:防止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原则有: (1)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煤矿应优化布局,完善通风系统,先抽后采;建立完善的瓦斯检测系统;为井下人员配备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等。 (2)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 (3)防止瓦斯被引燃。防止瓦斯被引燃就是要防止火源:矿井中禁止吸烟,防止煤层自然发火,防止电气设备故障、电缆电线绝缘破坏等产生火花,防止静电火花等。 (4)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 10. 简述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措施。答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有: (1)“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突出措施是指首先应对开采煤层及其对开采煤层构成影响的邻近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对确认的突出危险区域,应采取区域性防治突出技术措施,对确认的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技术措施。在采取防治突出技术措施后,必须对防治突出技术措施消除突出危险性的效果进行检验,如果检验有效,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进行采掘作业;如果检验无效,必须补充防治突出技术措施,直至再次检验为有效时方可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前提下进行采掘作业。否则,必须继续补充技术措施。 (2)防治突出的技术措施 防治突出的技术措施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