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5页/共30页)
编号:1351859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3.2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6-30
上传人:爱****睛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
土木工程师
- 资源描述: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公路工程,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
- 内容简介: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专业案例分类模拟题2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专业案例分类模拟题2专业案例分类模拟题2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给出主要案例分析或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问题:1. 已知某土层的天然孔隙比e0=0.82,在有侧限的条件下进行压缩固结试验,测得不同压力下孔隙比的数据列入表中,则该土层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分别为_。不同压力下的孔隙比 压力p/kPa 50 100 200 300 400 孔隙比e 0.81 0.805 0.79 0.773 0.76A.0.10MPa-1;10.05MPaB.0.15MPa-1;12.03MPaC.0.17MPa-1;14.53MPaD.0.17MPa-1;115.28MPa答案:B解析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为。 问题:2. 某砂土试样进行室内三轴剪切试验,围压为150kPa,破坏时的垂直压力为350kPa,同时测得孔隙水压力为50kPa,该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为_。A.23.6B.30C.43.6D.48答案:B解析 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第16.5.13条中的莫尔圆理论,该砂土内聚力为零,有效内摩擦角=sin-1tan,则: 。 问题:3. 饱和土样(Sr=1)的比重Gs=2.70,高度为20mm,压缩后的含水率w=28%,高度为19.5mm。则压缩前的孔隙比e0为_。A.0.256B.0.500C.0.802D.0.907答案:C解析 饱和度公式为:。设A为土样压缩后的截面面积,因为土体饱和,所以,压缩后的孔隙比:e1=wGs=28%2.70=0.756。 又根据孔隙比的定义,有:,整理得:; 而压缩前孔隙比为:; 联立计算,得:e0=0.802。 问题:4. 不透水基岩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其厚度分别为4m、2m和1m,其水平向的渗透系数分别为1m/d,2m/d和4m/d。其等效水平渗流系数为_m/d。A.1.33B.1.56C.1.71D.4.0答案:C解析 各层土中的水力坡降i(即h/L)与等效土层的平均水力坡降i相同,且通过等效土层H的总渗流量等于各层土的渗流量之和,引入达西定律,则水平渗流系数为:。式中,ki为土层i的渗透系数;Hi为相应的土层厚度;H为总土层厚度,即等效土层厚度。则其等效水平渗流系数为: 。 问题:5. 某一土层采得粗砂试样,该试样高15cm,直径5.5cm,在常水头渗透试验仪中进行试验。在静水头高为40cm下经过历时6.0s,流过水量为400cm3,在试验温度20下该试样的渗透系数是_cm/s。A.0.81B.0.94C.1.05D.1.17答案:C解析 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第13.2.3条,渗透系数公式计算,有: 问题:6. 一圆柱形扰动饱和黏土试样,在100kPa的周围压力作用下固结完成后,再施加轴向压力进行不排水剪,直至试样破坏。测得破坏时的孔隙水压力系数Af=0.7,如果已测得该土的c=0,=25,该试样的强度指标cu(ccu=0)是_。A.15.4B.20.6C.24.8D.29.2答案:A解析 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第16.5节说明,计算如下: 固结不排水剪为:uf=Af(1f-3f)=0.71f-70, 根据有效应力表示一点的极限平衡条件:1f-uf=(3f-uf)tan2(),有: 总应力表示的一点的极限平衡条件为: 解得:cu=15.4。 问题:7. 在某一黏性土层中采得6个试样,根据抗剪强度试验结果,经统计后得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平均值,m=17.5,cm=15.0kPa,并得到相应的变异系数,=0.25,c=0.30,该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为_。A.k=15.9;ck=11.3kPaB.k=13.9;ck=16.6kPaC.k=13.9;ck=11.3kPaD.k=15.9;ck=16.6kPa答案:C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14.2.4条计算,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统计修正系数分别为:=1-(+)0.25=0.794,c=1-0.8260.3=1-0.2478=0.752。则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标准值为:k=m=0.79417.5=13.9,ck=ccm=0.75215=11.3kPa。问题:8. 某土样的天然重度=17kN/m3,干重度d=14.5kN/m3,饱和重度sat=18kN/m3,液性指数IL=0,土的塑限wP为_。A.5.9%B.17.2%C.21.6%D.24.1%答案:B解析 因为,所以w=wP。设土粒的质量为ms,土体体积为V,水的质量为mw1和mw2,根据重度定义有: 天然重度:,则; 干重度:,则; 饱和重度:,则。 解得:ms=14.5V,mw1=2.5V,mw2=3.5V。 则天然含水量为:,wP=w=17.2%。 问题:9. 某软土用十字板剪力仪做剪切试验,测得量表最大读数Ry=215(0.01mm),轴杆与土摩擦时量表最大读数Rg=20(0.01mm);重塑土最大读数Ry=64(0.01mm),Rg=10(0.01mm),板头系数K=129.4m-2,钢环系数C=1.288N/0.01mm,则该土灵敏度等级为_。A.低B.中C.高D.无法判别答案:B解析 由公式cu=KC(Ry-Rg),有: 原状土:cu=129.4(m-2)1.28810-3(kN/0.01mm)(215-20)(0.01mm)=32.5kN/m2; 重塑土:cu=129.4(m-2)1.28810-3(kN/0.01mm)(64-10)(0.01mm)=9kN/m2。 则St=cu/cu=32.5/9=3.61,2St4,属中灵敏度土。 问题:10. 已知重型动力触探圆锥探头及杆件系统的质量为38.9kg,锥底面积为43cm2,落锤质量为63.5kg,落距76cm,重力加速度为9.81m/s2,锤击的贯入深度为4.8cm,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该点的动贯入阻力值应为_MPa。A.1.4B.7.1C.71D.711答案:A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条文说明第10.4.1条,有: 问题:11. 某场地在10m处进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载荷板直径为0.25m,比例极限为250kPa,与之对应的沉降为2.5mm,土体泊松比为0.25,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变形模量为_MPa。A.8.6B.10.6C.12.6D.15.6答案:B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10.2.5条及其条文说明计算如下: 圆形承压板形状系数:I0=0.785; 与承压板埋深有关的系数:I1=0.5+0.23=0.5+0.23(0.25/10)=0.506; 与土的泊松比有关的系数:I2=1+22+24=1+20.252+20.254=1.133; 与承压板埋深和土的泊松比有关的系数为: =I0I1I2(1-2)=0.7850.5061.133(1-0.0625)=0.422; E0=0.422(2500.25)/2.5=10.55MPa。 问题:12. 黏土场地含水量w=44%,液限wL=61%,塑限wP=35%,该红黏土地基的状态及复浸水性类别分别为_。A.软塑;类B.可塑;类C.软塑;类D.可塑;类答案:D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6.2.1条和第6.2.2条计算如下: 含水比为:,红黏土为可塑状态; ,Ir=1.4+0.0066wL=1.4+0.076661=1.80,IrIr复浸水特性分类为类。 问题:13. 某基础宽2.5m,埋深1.8m,承受轴心荷载作用。地表以下的土层为:(1)填土,厚0.6m,=18.7kN/m3;(2)粉质黏土,厚1.0m,=18.9kN/m3;(3)细砂,=19.2kN/m3,厚0.2m,k=23。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8m。由公式计算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_kPa。A.130B.134C.140D.144答案:D解析 基础地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表5.2.5可知, k=23时,Mb=0.705,Md=3.655,Mc=6.245。 fa=Mbb+Mdmd+Mcck=0.7059.23+3.65518.8671.8+6.2450=143.6kPa。注意对于砂土,黏聚力ck=0,b小于3m时按3m取值。 问题:14. 某砂土场中的一钻孔在15m处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贯入18cm,锤击数为30击,触探杆在地面以上长度为1.5m,地下水位2.0m,修正后的锤击数为_击。A.9.5B.11.3C.13.3D.13.5答案:C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B第B.0.1条计算,杆长修正为:L=15+1.5=16.5m,N=10=10=16.67;查表经插值后得修正系数=0.668,N63.5=0.66816.67=11.14;地下水修正为:N63.5=1.1N63.5+1=1.111.14+1=13.25(击)。问题:15. 某杂填土场地进行波速测试,平均剪切波波速为400m/s,平均压缩波波速度为700m/s,该场地地基土的重度为18kN/m3,场地的动弹性模量及动泊松比为_。A.7.2105;0.35B.3.5105;0.35C.3.5105;0.26D.7.2105;0.26答案:D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10.10.5条条文说明,有: 动弹性模量为:; 动泊松比为:。 问题:16. 某民用建筑场地为碎石土场地,在9.0m处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测得锤击数为25击,该碎石土的密实度为_。A.松散B.稍密C.中密D.密实答案:C解析 修正系数。当插值点位于两点间中点时,N63.5=1N63.5=0.74525=18.6。 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表3.3.8-1可知,10N63.520,该碎石土为中密状态。 问题:17. 某边坡走向为东西向,倾向南,倾角为45,边坡岩体中发育有一组结构面,产状为N135E,40SW,如假设边坡破坏时滑动动方向与边坡走向垂直,且结构面内聚力可忽略不计,当结构面内摩擦角小于_时,边坡不稳定。A.40B.30C.20D.10答案:B解析 已知滑动方向与结构面走向间的夹角为45,则:tan=tancos=tan40cos45=0.593,=30.7。当时,边坡不稳定。问题:18. 某均质土坝长1.2km,高20m,坝顶宽8m,坝底宽75m,要求压实度不小于0.95,天然料场中土料含水量为21,比重为2.70,重度为18kN/m3,最大干密度为16.8kN/m3,最优含水量为20,填筑该土坝需天然土料_m3。A.9.9105B.10.7105C.11.5105D.12.6105答案:B解析 土坝体积V=0.5(8+75)201200=9.96105m3,土料压实后的干重G=dmaxV,G=0.9516.8996000=15.9106kg。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第5.1.5条计算,天然土料的干密度为d=14.87614.88kN/m3;天然土料的体积为:。问题:19. 某基坑长30m,宽20m,场地中自015m为砂层,渗透系数为0.9m/d,地下水埋深为2.0m,要求基坑水位降至地表以下7.0m,基坑远离地表水体及隔水边界,抽水井深15m,自2.0m以下为过滤器,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该基坑涌水量最接近于_t。A.200B.219C.300D.345答案:B解析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附录F计算如下: 基坑等效半径为:r0=0.29(a+b)=0.29(30+20)=14.5m; 降水影响半径为:R=34.2m; 涌水量为:。 问题:20. 某场地地层构成如下:第一层为粉土,厚度5m;第二层为黏土,厚度4m;两层土的天然重度均为18.0kN/m3;其下为强透水的砂层。地下水为承压水,赋存于砂层中,承压水头与地面持平。在该场地开挖基坑,不发生突涌的临界开挖深度为_m。A.4.0B.4.5C.5.0D.6.0答案:A解析 砂层以上最小预留土层厚度按下式估计:H=wh。式中,为土的天然重度,为18.0kN/m3;H为基坑开挖后含水层顶面以上土层的厚度;w为水的重度,取10kN/m3;h为承压水头高于含水层顶面的高度,为9m。则H=wh/r=109/18=5m,最大开挖深度为:9-5=4m。问题:21. 某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其渗流流网如图所示。已知土的孔隙比e=0.92,土粒相对密度ds=2.65,坑外地下水位距地表1.2m,基坑开挖深度8.0m,a、b点所在流网网格长度L1=1.8m,则对ab区段的渗流稳定性的判断正确的是_。 A.i=0.26i=0.43,渗流稳定B.i=0.26i=0.25,渗流不稳定C.i=0.34i=0.43,渗流稳定D.i=0.34i=0.30,渗流不稳定答案:C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条文说明第7.3.2条计算,水在土体中渗流时受到土阻力因而产生水头损失,单位体积的土颗粒所受到渗流作用力为渗流力J,J和水力梯度i的大小成正比,方向和渗流方向一致,则:J=i。又渗流力等于土的浮重度时的水力梯度称为临界水力梯度icr,有:J=icrw=,则。而共有12条等势线:,则i=0.34i=0.43。式中,i为容许水力梯度;K为安全系数,取K=2.0。所以ab区段渗流是稳定的。问题:22. 压水试验的压力表读数为0.05MPa,高于地表0.5m,压入流量Q=88L/min,试验段深度6.0m至11.02m,地下水位埋深8.5m,钻杆及接头的压力损失均为0.039MPa,钻孔直径150mm,则岩体的渗透系数k为_m/d。A.1.18B.1.38C.2.56D.2.88答案:D解析 试验段压水时所施加的总压力为:p=(6+0.5)10+(0.05-0.039)103=76kPa,换算成水柱压力高度为7.6m,则: 问题:23. 某河流如图所示,河水深2m,河床土层为细砂,其ds=2.7,e=0.8,抽水管插入土层3m,管内进行抽水,则管内水位降低_m时会引起流砂。 A.2.68B.2.74C.2.83D.2.85答案:C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7.3.2条条文说明计算,当渗流力J等于土的浮重度时,土处于产生流砂临界状态;渗流力和水力梯度i的大小成正比;即:J=i=,i=。又水力梯度i为单位渗流长度上的水头损失,有:,i=。即当水位降低2.83m时会产生流砂。问题:24. 某一细颗粒土层,通过土体微结构分析,测得土体平均孔隙直径D=0.04mm,水膜的表面张力T=7.5610-5kN/m。毛细力的方向角=0,水的重度w=9.8kN/m3。则土体毛细上升高度hc为_m。A.0.385B.0.77C.1.54D.7.7答案:B解析 毛细上升高度:。问题:25. 某公路工程中的隧道围岩的资料如下: (1)岩体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38MPa; (2)围岩地质构造变动强烈,岩体位于断裂带内; (3)有4组节理,杂乱,以风化型和构造型为主,多数间距小于0.2m; (4)岩体呈碎石状压碎结构; (5)围岩不受地下水的影响; (6)岩体弹性波速为3000m/s。 该围岩类别为_级。 A.B.C.D.答案:C解析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1998)附录G对隧道围岩体进行分级时,综合考虑围岩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岩石等级划分:岩体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38MPa30MPa,属硬质岩; 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等级:围岩地质构造变动强烈,岩体位于断裂带内,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等级为严重; 节理发育程度:有4组节理,杂乱,以风化型和构造型为主,多数间距小于0.2m,节理很发育; 综上可知:围岩类别为硬质岩、受构造影响严重,岩体结构为碎石状压碎结构,弹性波速为3000m/s,该围岩体类别为级。 问题:26. 某建筑工程岩体,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s(50)为4.2,波速比为0.9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为0.1,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为0.2,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为0.5,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1994),该岩体的级别可确定为_级。A.B.C.D.答案:C解析 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1994)第4.1.1条及4.2.2条,有: Rc=22.824.20.75=66.95; Kv=(vpm/vpr)2=0.912=0.8281; 90Kv+30=900.8281+30=104.529Rc; 0.04Rc+0.4=0.0466.95+0.4=3.1Kv; BQ=90+3Rc+250Kv=90+366.95+2500.8281=497.875; BQ=BQ-100(K1+K2+K3)=497.875-100(0.1+0.2+0.5)=417.875; 岩体级别可确定为级。 问题:27. 某工程岩体风化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4.2MPa,压缩波速度为2.1km/s,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10.5MPa,压缩波速度为3.4km/s,该岩石的风化程度为_。A.微风化B.中等风化C.强风化D.全风化答案:B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体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A计算,风化系数为:Kf=ft风化/ft新鲜=4.2/10.5=0.4,波速比为:Kv=vp风化/vp新鲜=2.1/3.4=0.62,则该岩石的风化程度为中等风化。问题:28. 如图所示(图中单位为mm),某建筑采用柱下独立方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2.4m2.4m,柱截面尺寸为0.4m0.4m。基础顶面中心处作用的柱轴向力为F=700kN,力矩M=0,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试问基础的柱边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_ A.105kNmB.145kNmC.185kNmD.225kNm答案:A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2.7条第3款计算,由图可知, 。 代入数据得,基础的柱边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 M1=1.02(22.4+0.4)(2150-21.420)+0=105.73kNm。 问题:29. 某毛石基础如图所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为110kPa,基础中砂浆强度等级为M5,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设计,试问基础高度风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_ A.0.5mB.0.75mC.1.0mD.1.5m答案:B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1.2条,基础高度: 式中,基础底面宽度b=2.5m;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b0=1.5m。查表8.1.2,毛石基础,pk=110kPa时,tan限值为1:1.50,则代入数据得,基础高度H00.75m。 问题:30. 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k=320kN/m,基础宽度b=4m,基础埋置深度d=2m,基础底面以上土层的天然重度=18kN/m3,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z=2m,已知扩散角=25。试问,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_A.35kPaB.45kPaC.57kPaD.66kPa答案:C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7条,式(5.2.7-2)计算: 条形基础取1m为计算长度,则基础底面面积A=4m2;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值pk=(320+2042)/4=120kPa,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pc=d=182=36kPa,b=4m,z=2m,代入数据得,附加压力pz=4(120-36)/(4+22tan25)=57.3kPa。 问题:31. 某建筑方形基础,作用于基础底面的竖向力为9200kN,基础底面尺寸为6m6m,基础埋深2.5m,基础底面上下土层为均质粉质黏土,重度为19kN/m3,综合e-P关系试验数据如表所示,基础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系数如图所示,已知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为0.4,将粉质黏土按一层计算,问该基础中心点的最终沉降量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_ 压力pf/kPa 0 50 100 200 300 400 孔隙比e 0.544 0.534 0.526 0.512 0.503 0.506A.10mmB.23mmC.35mmD.57mm答案:B解析 先计算土的压缩系数: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3.5条,最终沉降量: 根据式(5.2.2-1),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值: 基础底面处土的附加压力p0=pk-md=305.6-192.5=258.1kPa; 代入数据得,s=0.4258.1(20.86+40.55-20.86+5.50.38-40.55)/10.9=20mm。 问题:32. 某建筑物基础承受轴向压力,其矩形基础剖面及土层的指标如图所示。基础底面尺寸为1.5m2.5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由土的抗剪强度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_ A.138kPaB.143kPaC.148kPaD.153kPa答案:B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5条,即fa=Mbb+Mdmd+Mcck。 查表5.2.5得,Mb=0.61,Md=3.44,Mc=6.04; 基底以下土的重度=18-10=8kN/m3; 基础底面宽度b=1.5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m=(17.8+80.5)/1.5=14.5kN/m3,基础埋深d=1.5m,ck=10kPa; 代入以上数据得:fa=0.6181.5+3.4414.51.5+6.0410=143kPa。 问题:33. 某构筑物其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埋深为3m,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构筑物传至基础顶面的偏心荷载Fk=1200kN,距基底中心1.2m,水平荷载Hk=200kN,作用位置如图所示,试问,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pkmax,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_ A.265kPaB.341kPaC.415kPaD.454kPa答案:D解析 作用在基底处的总力矩Mk=Fka+Hk3=12001.2+2003=2040kNm; 则偏心距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2条,偏心距eb/6时,则可用规范式(5.2.2-4)计算基底边缘的最大压力值: 问题:34. 某筏基底板梁板布置如图所示,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t=1.57N/mm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计算,该底板受冲切承载力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_ A.5.60103kNB.11.25103kNC.16.08103kND.19.70103kN答案:B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4.5条计算: Ft0.7hpftumh0 hp为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0=800,取为1.0。 um=(ln1-h0+ln2-h0)2=(3200-800+4800-800)2=12800mm; 代入得,Ft0.71.01.5712800800=11.25103kN。 问题:35. 某老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宽度2.0m,埋深2.5m,拟增层改造,探明基底以下2.0m深处下卧淤泥质粉土,fak=90kPa,Es=3MPa,如图所示,已知上层土的重度为18kN/m3,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无地下水,试问基础顶面所允许的最大竖向力Fk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_ A.180kN/mB.300kN/mC.320kN/mD.340kN/m答案:A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2条、第5.2.4条和第5.2.7条计算如下: 查表5.2.7,Es1/Es2=15/3=5,z/b=2/2=1,故=25。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pcz=184.5=81kPa; 由于pz+pczfaz, faz=fak+b(b-3)+dm(d-0.5)=90+1.020(2.5-0.5)=130kPa。 代入,(Fk+10)/3.87+81130,解得Fk=179.63kPa。 问题:36. 条形基础宽度为3.6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为Gk=100kN/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Fk=200kN/m。Fk+Gk合力的偏心距为0.4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至少要达到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时才能满足承载力验算要求?_A.68kPaB.83kPaC.116kPaD.139kPa答案:C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1条和第5.2.2条计算: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pk=83.3kPa; 由pkmax1.2fa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39/1.2=116kPa,两者取大值,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至少为116kPa。 问题:37. 有一工业塔,刚性连结设置在宽度b=6m,长度l=10m,埋置深度d=3m的矩形基础板上,包括基础自重在内的总重为Nk=20MN,作用于塔身上部的水平合力Hk=1.5MN,基础侧面抗力不计,如图所示。为保证基底不出现零压力区,试问水平合力作用点与基底距离h最大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_ A.15.2mB.19.3mC.21.5mD.24.0m答案:B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1条和第5.2.2条计算: 不出现零应力区的临界状态,即pkmin=0,则: 解得h=19.2m。 问题:38. 箱涵的外部尺寸为宽6m,高8m,四周壁厚均为0.4m,顶面距原地面1.0m,抗浮设计地下水位埋深1.0m,混凝土重度25kN/m3,地基土及填土的重度均为18kN/m3,如图所示。若要满足抗浮安全系数1.05的要求时,地面以上覆土的最小厚度应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_ A.1.2mB.1.4mC.1.6mD.1.8m答案:A解析 箱涵自重:G=260.4+2(8-0.8)0.425=264kN/m; 箱涵所受浮力:6810=480kN/m; 上覆土重:(H+1)618=108H+108; 由解得,H=1.22m。 问题:39. 如图所示的条形基础宽度b=2m,b1=0.88m,h0=260mm,pmax=217kPa,pmin=133kPa,基础埋深0.5m,As=M/0.9fyh0计算每延米基础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300MPa)_ A.1030mm2/mB.860mm2/mC.1230mm2/mD.1330mm2/m答案:B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2.7条第3款,剖面弯矩: 条形基础l=a=1m。 问题:40. 某建筑物的筏形基础,宽度15m,埋深10m,基底压力400kPa。地基土层如表所示。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规定,该建筑地基的压缩模量当量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_ A.15.0MPaB.16.6MPaC.17.5MPaD.20.0MPa答案:B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3.5条,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压缩模量当量值: 问题:41. 建筑物长度50m,宽度10m,比较筏板基础和1.5m的条形基础两种方案。已分别求得筏板基础和条形基础中轴线上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为简化计算,假定两种基础的变形计算深度相同)的附加应力随深度分布的曲线(近似为折线)如图所示。已知持力层的压缩模量Es=4MPa,下卧层的压缩模量Es=2MPa。估算由于这两层土的压缩变形引起的筏板基础沉降sf与条形基础沉降st之比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_ A.1.23B.1.44C.1.65D.1.86答案:A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3.5条, 筏板基础: 条形基础: 则 问题:42. 均匀土层上有一直径为10m的油罐,其基底平均压力为100kPa。已知油罐中心轴线上,在油罐基础底面以下10m处的附加应力系数为0.285。通过沉降观测得到油罐中心的底板沉降为200mm,深度10m处的深层沉降为40mm,则10m范围内土层用近似方法估算的反算压缩模量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_A.2.5MPaB.4.0MPaC.3.5MPaD.5.0MPa答案:B解析 圆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中点附加应力系数值为: 基底处:z/r=0,=1.00; 基底处附加应力0=p0=1001.0=100kPa; 基底下10m处:z/r=10/5=2,=0.285; 基底下10m处,附加应力1=p0=1000.285=28.5kPa; 问题:43. 条形基础宽度3m,基础埋深2.0m,基础底面作用有偏心荷载,偏心距0.6m。已知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作用至基础底面的最大允许总竖向压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_A.200kN/mB.270kN/mC.324kN/mD.600kN/m答案:C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1条和5.2.2条,e=0.6mb/6=3/6=0.5m, pmax1.2fa=1.2200=240kPa, Gk=3220=120kN/m, 代入以上数据得:, 则作用至基础顶的竖向力为204kN/m,作用至基础底的竖向力为: 。 问题:44. 筏板基础宽度10m,埋置深度5m,地基土为厚层均质粉土层,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0m处。在基底标高上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地基土的重度19kN/m3(查表可得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为:b=0.3,d=1.5)。试问筏板基础基底均布压力为下列何项数值时刚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_A.345kPaB.284kPaC.217kPaD.167kPa答案:C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4条计算,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当承压板直径和孔径一样大,或承载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不少于0.8m时,其承载力结果不能进行深度修正。 fa=fak+b(b-3)+dm(d-0.5)=200+0.319(6-3)+0=217.1kPa,基础宽度大于6m的按6m计。 问题:45. 某柱下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传至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为300kPa,基础埋深3.0m,地下水位埋深4m,地基土的天然重度为20kN/m3,压缩模量Es1为15MPa,软弱下卧层层顶埋深6m,压缩模量Es2为5MPa。试问在验算下卧层强度时,软弱下卧层层顶处附加应力与自重压力之和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_A.199kPaB.179kPaC.159kPaD.79kPa答案:B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7条计算: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h=203=60kP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pcz=ihi=204+(20-10)2=100kPa; 又=15/5=3,z/b=3/3=1.00.5,则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线间夹角取23。 则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为: 。 因此,软弱下卧层层顶处附加应力与自重压力之和为: pz+pcz=79+100=179kPa。 问题:46. 某场地建筑地基岩石为花岗岩,块状结构。勘察时取试样6组,试验测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为29.1MPa,变异系数为0.022。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有关规定,该建筑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最大取值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_A.29.1MPaB.28.6MPaC.14.3MPaD.10.0MPa答案:C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附录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