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5页/共17页)
编号:1351859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3.2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6-30
上传人:爱****睛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
土木工程师
- 资源描述: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公路工程,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
- 内容简介: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普通化学(五)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普通化学(五)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普通化学(五)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问题:1. 下列物质与H2O2水溶液相遇时,能使H2O2显还原性的是 。 A.KMnO4(酸性)B.SnCl2C.Fe2+D.NaOH答案:A解析 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值越大,表示电对中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是强氧化剂;值越小,表示电对中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是强还原剂。BCD三项均为还原态,可排除。说明反应可正向进行。问题:2. 下列物质中,难溶于水的是 。A.NH3B.HClC.H2SD.CCl4答案:D解析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CCl4是非极性分子,难溶于水(水是极性分子)。问题:3. 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A.NH3B.H2SC.BeCl2D.CCl4答案:C解析 A项,NH3为不等性sp3杂化,NH键间的夹角要比理论值小一些,不是10928,而是107;B项,H2S为sp3杂化,键角10928;C项,BeCl2为sp杂化,键角180;D项,CCl4为sp3杂化,键角10928。问题:4. 下列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A.Sr(OH)2B.Fe(OH)3C.Ca(OH)2D.Sc(OH)2答案:A解析 同一主族元素相同价态的氧化物的水合物,从上至下碱性增强,因此碱性Sr(OH)2Ca(OH)2;同周期元素最高价态氧化物的水合物从左到右碱性递减,因此碱性Ca(OH)2Sc(OH)2Fe(OH)3。因此Sr(OH)2的碱性最强。问题:5. 各物质浓度均为0.10moldm-3的下列水溶液中,其pH值最小的是 。(已知A.NH4ClB.NH3C.CH3COOHD.CH3COOH+CH3COONa答案:C解析 AB两项为弱碱性,pH7;C项经计算pH=3;D项为酸性缓冲溶液,其pH=问题:6. 下列醇类物质在脱水剂存在下能发生分子内消去反应的是 。A.甲醇B.1-丙醇C.2,2-二甲基-1-丙醇D.2,2-二甲基-1-丁醇答案:B解析 醇在催化剂和一定高温下发生消去反应,使醇分子脱水而变成烯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与含有羟基碳临近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在所给分子中,只有1-丙醇符合消去反应的条件。问题:7. 在120cm3的水溶液中含糖(C12H22O11)15.0g,溶液的密度为1.047g/cm3。该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olkg-1)为 。A.0.349B.0.366C.0.439D.0.397答案:D解析 根据质量摩尔浓度公式:mA=nA(mol)/1000g溶剂,C12H22O11的物质的量为15342=0.0439mol,溶剂的质量为1201.047-15.0=110.64g,所以,mA=0.0439110.641000=0.397mol/kg。问题:8. 已知AgCl、AgBr、Ag2CrO4的溶度积分别为1.810-10,5.210-13、3.410-11。某溶液中Cl-、Br-、CrO4-的浓度均为0.01molL-1,向该溶液逐滴加入0.01molL-1AgNO3溶液时,最先和最后产生沉淀的分别是 。A.AgBr和Ag2CrO4B.AgBr和AgClC.Ag2CrO4和AgClD.Ag2CrO4和AgBr答案:A解析 根据分步沉淀理论,相应金属离子与沉淀剂离子的浓度积最先达到相应的溶度积常数者,最先沉淀析出。产生AgBr沉淀时,需加入Ag+的物质的量为:5.210-13/0.01=5.210-11mol;产生AgCl沉淀时,需加入Ag+的物质的量为:1.810-10/0.01=1.810-3mol;产生Ag2CrO4沉淀时,需加入Ag+的物质的量为:=1.810-3mol。所以最先和最后产生沉淀的分别是AgBr和Ag2CrO4。问题:9. 在一定条件下,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B.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C.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D.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答案:B解析 当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由于反应可能是固体的生成物,所以体积分数不能确定;如果水是反应物,反应物的浓度可能会增加;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的进行,但是不能改变平衡状态。问题:10. 下列物质按熔点增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CO2HClSiO2FeB.HClCO2FeSiO2C.SiO2FeHClCO2D.CO2HClFeSiO2答案:D解析 物质熔点的高低,是由微粒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的,作用力大,熔点就高。由此可知,熔点:原子晶体金属品体分子晶体。又因为HCl是极性分子(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而CO2为非极性分子(色散力),因此HCl分子间力较CO2的大。所以,按熔点增高顺序排列为CO2HClFeSiO2。问题:11. 对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反应的进行,C的浓度不断增加,A、B的浓度不断减小,所以平衡常数不断增大B.增加总压力,平衡向右移动C.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D.加入催化剂,平衡向右移动答案:B解析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向吸热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加压力,使平衡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问题:12. 已知某元素+3价离子价层电子构型为3s23p63d5,则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A.第四周期第族ds区B.第三周期第族d区C.第四周期第族d区D.第四周期第VB族d区答案:C解析 该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为3d64s2,最大主量子数为4,为第四周期元素;由最外层与次外层s、d电子之和为8确定为第族;根据最后一个电子填充的是d亚层、且d亚层未全充满而确定为d区元素。问题:13. Fe2+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式,正确的是 。A.4s23d4B.3d44s2C.3d6D.3s23p63d6答案:D解析 原子失电子,首先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再失去次外层的电子,而不是先失去最后填入的电子。由此Fe元素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后,整个第3层成为最外层,所以D项正确。问题:14. 向氨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使氨水pH值增加最多的是 。A.NH4Cl(s)B.NaOH(s)C.HCl(aq)D.H2O(l)答案:B解析 由可知,加入NH4Cl后,氨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pH值减小;加入HCl,生成了NH4Cl,氨水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pH值减小;加入H2O,相当于氨水的稀释,pH值减小;而加入NaOH后,由于NaOH为强碱,使溶液的pH值增加。问题:15. 的是 。A.它可使KMnO4溶液褪色B.它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C.它可使溴水褪色D.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最后产物的分子式是C10H20O答案:D解析 分子中的双键能使KMnO4溶液、溴水褪色,醛基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加氢后产物的分子式是C10H22O。问题:16. 电解1molL-1FeSO4和1molL-1ZnSO4的混合溶液,用石墨作电极,则阳极的产物是 。A.H2B.O2C.SO2D.OH-答案:B解析 当用石墨或其它惰性物质做电极,电解含氧酸盐的水溶液时,阳极通常是OH-离子放电,析出氧气,反应式为4OH-4e=O2+2H2O。问题:17. 反应温度升高可以增加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使用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增加的原因是_,提高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加的原因是_。 (1)增加了分子总数; (2)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3)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4)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A.(1)(2)(3)B.(1)(2)(4)C.(2)(3)(4)D.(3)(2)(1)答案:D解析 升高温度,使所有分子的能量都升高,活动能力增强,反应速率加快,更主要的是大量普通分子吸收了能量变成了活化分子,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加了分子总数,也就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反应速率加快。问题:18. 比较原子半径大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NaB.SPC.AlSiD.NaMg答案:B解析 同一周期的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S和P属于同一周期,且S位于P的后面,因此,S的原子半径小于P的原子半径。问题:19. 电极反应,推测电极反应2Al-6e=2Al3+的标准电极电势是 V。A.-3.32B.1.66C.-1.66D.3.32答案:C解析 标准电极电势反映了各利,物质在标准状态下氧化还原能力的强弱。电极电势不随电极反应形式的改变而改变;电极电势不随电极反应式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问题:20. 某氧化还原反应组装成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为零B.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标准电动势E为零C.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负极是还原态物质失电子,正极是氧化态物质得电子答案:D解析 根据原电池原理,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还原态物质失电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化态物质得电子。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反应的温度有关,反应的标准电动势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电极电势有关。问题:21. 下列两电池反应的标准电动势分别为。 答案:B解析 对于任何指定的电对组成的电极,其标准电极电位具有确定值,与化学计量数无关,在(1)和(2)中,电对相同,反应的方向相反,因此,标准电极电位的值互为相反数。问题:22. 0.025molL-1NaAc溶液的pH值及溶解度分别为 ,(Ka=1.7610-5) A5.42;1.0610-6 B8.58;0.015% C8.58;1.0610-4D542;0.015% 答案:B解析 根据0.37710-5,有:pOH=-lg(0.37710-5)=5.42,pH=14-5.42=8.58,水解度=问题:23. 阳极用镍、阴极用铁电解NiSO4,主要电解产物为 。A.阴极有H2产生B.阴极产生Ni和H2C.阳极有O2产生D.阳极Ni溶解,阴极Ni析出答案:D解析 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阳极,而阳极的金属Ni更易失电子,从而阳极Ni溶解进入溶液;阳离子移向阴极,由于Ni2+大于H+,所以阴极上Ni2+得电子还原为Ni析出。问题:24. 下列反应中浓度平衡常数Ke的表达式是 。 答案:C解析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生成物适当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适当次幂的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其中固体不存在反应浓度。 这个常数称为浓度平衡常数。P4为固体,故不计算在内。 问题:25. 量子数为n=3,l=1时,则该层原子轨道上可允许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 。A.6B.2C.8D.16答案:A解析 主量子数为3,即电子层数为3,角量子数为1,该层原子轨道为3p轨道,p轨道有三个等价轨道,每个轨道上最多有2个自旋相反的电子,因此,3p轨道上容纳的最多电子数足23=6个。问题:26.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进行缩聚反应的是 。 答案:C解析 缩聚反应的单体必须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可发生缩合反应的官能团(或可反应的原子)。这些官能团分别发生缩合反应向二维或三维方向延伸,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这类高聚物的链节的化学组成和单体的化学组成不相同,因为反应时要失去小分子。C项只含一个可发生缩合的官能团,只能进行简单的聚合反应。问题:27. 由作电极组成原电池,其电动势为1.63V,若在氯电极溶液中加入一些AgNO3溶液,则电池的电动势将 。A.减小B.增大C.不变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 氯为正极,Co为负极,电池反应式为Cl2+Co=CoCl2,所以电池电动势为=,后,生成AgCl沉淀,降低了Cl-的浓度,电动势将增大。问题:28. 一定温度下,某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 。A.恒为常数,并与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B.由反应方程式的写法而定C.随平衡浓度及平衡分压而定D.由加入反应物的量而定答案:A解析 标准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与反应物的量和浓度无关;由于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各组分的指数项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相对应,所以的数值与具体的方程式相对应。问题:29. 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KCaMgAlB.CaKAlMgC.AlMgCaKD.MgAlKCa答案:A解析 原子半径随元素的有效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同时随其主量子数的增加而增大。因为K、Ca的电子层数多于Mg、Al的,而Ca的核电荷数大于K的,Al的核电荷数大于Mg的,所以原子半径KCaMgAl。问题:30. 2.60克尿素CO(NH2)2溶于50.0克水中,此溶液的凝固点和沸点(kbp=0.52)分别为(尿素的分子量M=60) 。A.1.61和99.55B.-1.61和99.55C.1.61=和100.45D.-1.61和100.45答案:D解析 尿素的摩尔质量为60gmol-1,尿素的物质的量n=2.6/60=0.043mol,则: 质量摩尔浓度 凝固点降低度Tfp=kfpm=1.860.867=1.61; 则此溶液的凝固点为0-1.61=-1.61。 沸点升高度Tbp=kbpm=0.520.867=0.45; 则此溶液的沸点为100+0.45=100.45。 问题:31. 以电对:MnO4-/Mn2+与Fe3+/Fe2+组成原电池,已知则反应产物是 。A.MnO4-和Fe3+B.MnO4-和Fe3+C.Mn2+和Fe3+D.Mn2+和Fe2+答案:C解析 根据公式,由于电池电动势总是大于零,所以在组成的原电池中,正极为MnO4-/Mn2+,负极为Fe3+/Fe2+,电池反应为MnO4-+5Fe2+8H+=Mn2+5Fe3+4H2O,所以反应产物是Mn2+和Fe3+。问题:32.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大的是 。A.AlCl3B.PCl3C.MgCl2D.CaCl2答案:D解析 键的极性大小取决于两个原子吸引成键电子能力的差异程度,两种元素电负性差值越大,键的极性越大。由于氯元素的电负性很大,因此,另一种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键的极性越大。根据周期表中各元素的位置,判断出Ca的电负性最小。问题:33. 已知,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分别是 。A.Ag+和Pb2+B.Ag和PbC.Ag+和PbD.Sn4+和Ag答案:C解析 电极电势越正,氧化态的氧化性越强;电极电势越负,还原态的还原性越强。问题:34. 某弱酸(HA)及其共轭碱(A-)组成的缓冲溶液中,C(HA)=C(A-)=0.100mol/dm3;Ka(HA)=1.010-11。此缓冲溶液的pH值是 。A.5.00B.6.00C.9.00D.11.00答案:D解析 根据公式C(H+)=KaC盐/C酸,C(H+)=1.010-110.1/0.1=1.010-11,而pH=-lgC(H+),所以pH=-lg(1.010-11)=11。问题:3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即反应速率的大小 B活化能越小,其反应速率越大 C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 D的负值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快 答案:B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由其反应速率方程式决定,即v=kc(A)a,c(B)b。因此,A项,反应速率不仅与速率常数有关,还与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的级数有关。C项,对于基元反应,反应速率与以化学计量数为方次的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D项,反应速率与无关。B项,活化能Ea越小,根据,k值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大。问题:36. 确定原子轨道函数形状的量子数是 。A.主量子数B.角量子数C.磁最子数D.自旋量子数答案:B解析 A项,主量子数n的物理意义是:确定原子轨道(波函数)离核的远近;B项,角量子数的物理意义:确定原子轨道(波函数)的形状;c项,磁最子数m的物理意义:确定原子轨道(波函数)在空间的取向;D项,自旋量子数ms的物理意义:确定电子的自旋方向。综上所述,确定原子轨道(波函数)形状的量子数是角量子数。问题:37. 尼龙在常温下可溶于 。A.四氯化碳B.甲酸C.丙酮D.苯答案:B解析 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尼龙能耐各种化学药品,对于碱、酮、醇、醛、烃(芳香烃与脂肪烃)酯、油脂及海水等化合物都很稳定,但能溶于强极性溶剂中,如氯化钙、磷酸、苯酚、甲酸以及甲醇混合液中,在高温下也能溶解于甲酸溶液中。问题:38. 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A.环丙烷B.乙醛C.丙酮D.甲基丙烷答案:D解析 低级的环烷烃(特别是三环、四环亦行)与烯的性质相似,故环丙烷可催化加氢变为丙烷。乙醛和丙酮羰基中的双键易断裂发生加成反应,可催化加氢生成醇。甲基丙烷分子中无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氢反应。问题:39. 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 答案:C解析 A项为取代反应,B项为加成反应,D项为氧化反应。问题:40. 将pH=2.00的HCl溶液与pH=13.0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是 。A.7.00B.12.65C.3.00D.11.00答案:B解析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OH-的浓度为4.510-2molL-1,根据pH的定义得:问题:41. 已知反应,为使A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