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下)真题2014年.docx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5页/共29页)
编号:1351859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3.2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6-30
上传人:爱****睛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
土木工程师
- 资源描述: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公路工程,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
- 内容简介: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下)真题2014年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下)真题2014年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下)真题2014年单项选择题问题:1. 平衡液体中的等压面必为:_A.水平面B.斜平面C.旋转抛物面D.与质量力相正交的面答案:D解析 平衡液体中质量力与等压面正交。问题:2. 管轴线水平,管径逐渐增大的管道有压流,通过的流量不变,其总水头线沿流向应:_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与管轴线平行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 总水头线表示液体单位机械能,沿流动方向单位机械能总是减小的。问题:3. 其他条件不变,液体雷诺数随温度的增大而:_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定答案:A解析 由,且知液体的黏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雷诺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问题:4. 如图所示为坝身下部的三根泄水管a、b、c,其管径、管长、上下游水位差均相同,则流量最小的是:_ A.a管B.b管C.c管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 ,因a管的作用水头最小,所示流量最小。问题:5. 明渠均匀流总水头线,水面线(测压管水头线)和底坡线相互之间的关系为:_A.相互不平行的直线B.相互平行的直线C.相互不平行的曲线D.相互平行的曲线答案:B解析 水面线(测压管水头线)和底坡线为相互平行的直线。问题:6. 水跃跃前水深h和跃后水深h之间的关系为:A.h越大则h越大B.h越小则h越小C.h越大则h越小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 跃前水深,h和跃后水深h呈反比关系。问题:7. 当实用堰堰顶水头大于设计水头时,其流量系数m与设计水头的流量系数md的关系是:_A.m=mdB.mmdC.mmdD.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 关于实用堰,当运行水头H大于设计水头Hd,时,则mmd。问题:8. 计算消力池池长的设计流量一般选择:_A.使池深最大的流量B.泄水建筑物的设计流量C.使池深最小的流量D.泄水建筑物下泄的最大流量答案:D解析 消力池长度取建筑物下泄的最大流量。问题:9. 渗流运动在计算总水头时不需要考虑:_A.压强水头B.位置水头C.流速水头D.测压管水头答案:C解析 渗流流速极小,一般不需要考虑流速水头。问题:1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直剪试验:_A.慢剪试验B.同结快剪试验C.快剪试验D.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答案:D解析 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是土体三轴试验的一种,不是直剪试验。问题:1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岩石边坡的常见破坏:_A.崩塌B.平面性滑动C.楔形滑动D.圆弧型滑动答案:D解析 圆弧型滑动是黏性土土坡的滑动模式。问题:12. 在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关于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A.计算基础范围内地基中附加应力B.计算基础角点处地基与基础接触点的附加应力C.计算基础边缘下地基中附加应力D.计算基础范围外地基中附加应力答案:B解析 荷载作用下,在地基中任一点都产生附加应力,基础角点处地基与基础接触点为奇异点,不能直接计算。问题:13. 以下哪项不是湿陷性黄土的特性:_A.含较多可溶性盐类B.粒度成分以黏粒为主C.孔隙比较大D.湿陷系数0.015答案:B解析 湿陷性黄土的粒度以粉粒为主,故B项错误。其他选项都是湿陷性黄土的特性。问题:14. 临塑荷载是指:_A.持力层将出现塑性区时的荷载B.持力层中将出现连续滑动面时的荷载C.持力层中出现某一允许大小塑性区时的荷载D.持力层刚刚出现塑性区时的荷载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临塑荷载的定义。问题:15. 某挡土墙墙高5m,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墙背直立、光滑。地表作用q=10kPa的均布荷载,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17kN/m3,=15,c=0。作用在挡土墙上的总主动压力为:A.237.5kN/mB.15kN/mC.154.bkN/mD.140kN/m答案:C解析 地表:pa=qKa=100.589=5.89kPa 墙底:pa=(q+H)Ka=(10+517)0.589=55.96kPa Pa=(5.89+55.96)5/2=154.6kN/m 问题:16. 黏性土的最优含水量与下列哪个值最接近:_A.液限B.塑限C.缩限D.天然含水量答案:B解析 最优含水量是黏性土含有一定弱结合水时,易被击实时的含水量,与塑限接近。而缩限时已无弱结合水,液限时土体接近流态,天然含水量是变化的。问题:17. 大面积均布荷载下,双面排水达到相同固结度所需时间是单面排水的:_A.1倍B.1/2C.1/4D.2倍答案:C解析 固结度与时间因数Tv一一对应,Tv=Cvt/H2,由式可解得1/4。问题:18. 下列物理性质指标,哪一项对无黏性土有意义?_A.IpB.ILC.DrD.max答案:C解析 Dr指相对密实度,是砂土的性质,其余三项为黏性土性质。问题:19. 某土样试验得到的先期固结压力小于目前取土处土体的自重压力,则该土样为:_A.欠固结土B.超固结土C.正常固结土D.次吲结土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土体超固结性的定义,p0pc为欠固结土。问题:20. 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_ 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B.几何不变,有1个多余约束C.可变体系D.瞬变体系答案:A解析 如题解图所示,折链杆AB可用虚线表示的等效链杆AB代替,把基础作为刚片,CBE杆作为刚片,ED杆作为刚片。、刚片由支杆C和等效链杆AB相交的瞬铰B相连,、刚片用铰D相连,、刚片用铰E相连,三个铰不在一条直线上,满足几何不变体系的三刚片规则,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问题:21. 图示结构,MEG和QBA值为:_ A.MEG=16kNm(上侧受拉),QBA=8kNB.MEG=16kNm(下侧受拉),QBA=0C.MEG=16kNm(下侧受拉),QBA=-8kND.MEG=16kNm(上侧受拉),QBA=16kN答案:A解析 附属式结构,从DCFG段的悬臂端开始快速计算,注意以下几点:外荷载平行于CF杆,C支座链杆对CF杆弯矩无影响,铰C处的弯矩为零,由刚节点E平衡条件,即可得整个结构弯矩图。最后由AB杆弯矩图,取AB杆为脱离体可求得QAB。问题:22. 图示桁架中,当仅增大桁架高度,其他条件不变时,杆1和杆2的内力变化是:_ A.N1、N2均减小B.N1、N2均不变C.N1减小、N2不变D.N1增大、N2不变答案:C解析 杆1和杆2轴力由结点法可得。问题:23. 求图示梁铰C左侧截面转角时,其虚拟状态应取为:_ A B C D 答案:C解析 与题目所求转角对应,需要在C左截面虚加单位力偶,由D图虚加的一对力偶可求C截面两侧的相对转角。问题:24. 图中取A的竖向和水平支座反力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X1(向上)和X2(向左),则柔度系数:_ A.110,220B.110,220C.110,220D.110,220答案:D解析 主对角线系数必定为正。问题:25. AB杆变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A端的杆端弯矩为:_ A.MAB=4iA-2iB-6iAB/lB.MAB=4iA+2iB+6iAB/lC.MAB=-4iA+2iB一6iAB/lD.MAB=-4iA-2iB+6iAB/l答案:C解析 本题是形载常数表的直接叠加利用,另需注意杆端弯矩符号。问题:26. 图示结构(EI为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BC及传递系数CBC为:_ A.BC=1/8,CBC=-1B.BC=2/9,CBC=1C.BC=1/8,CBC=1D.BC=2/9,CBC=-1答案:D解析 注意牢记三种不同形式杆件的转动刚度,同时在具体计算时需注意长度的不同。问题:27. 图示结构QC影响线(P=1在BE上移动)中,BC、CD段纵标为:_ A.BC、CD段均不为零B.BC、CD段均为零C.BC段为零,CD段不为零D.BC段不为零,CD段为零答案:C解析 可用机动法快速得到相应的影响线。问题:28. 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为:_ A B C D 答案:C解析 本题为刚架结构,应用刚度法公式求解。在质量点处加竖向链杆约束后,再求k11,其为四根杆件的侧移刚度之和,即。问题:29. 现行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采用的设计方法是:_A.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表达B.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材料性能的变异性和荷载的变异性通过安全系数来表达C.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恢复了单一安全系数的表达式D.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在规定的材料强度和荷载取值条件下,采用在多系数分析基础上以安全系数表达的方式进行设计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采用的设计方法。 SL 1912008第3.1.1条规定:“对可求得截面内力的混凝土结构构件,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在规定的材料强度和荷载取值条件下,采用在多系数分析基础上以安全系数表达的方式进行设计。” 原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 2078)采用的是以单一安全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原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 19196)是按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991994)的规定,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并据此采用5个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新修订的SL 1912008采用在多系数分析的基础上,以安全系数表达的设计方式进行设计。 SL 1912008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为: KSR 式中:K承载力安全系数; S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R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 应予说明的是,SL 1912008虽然未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则,但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中,作用分项系数和材料性能分项系数的取值仍基本沿用了原SL/T 19196的规定,仅将原SL/T 19196的结构系数d与结构重要性系数0及设计状况系数予以合并,并将合并后的系数称为承载力安全系数,用K表示(即取K=d0)。由此可见,SL1912008与原SL/T 19196关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实质上是相同的,仅仅是表达形式有所差别。 问题:30. 现行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采用的设计方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_A.材料性能的变异性和荷载的变异性分别用材料强度标准值及材料性能分项系数和荷载标准值及荷载分项系数来表达B.结构系数Yd用来反映荷载效应计算模式的不定性、结构构件抗力计算模式的不定性和G、Q、c、s及0、等分项系数未能反映的其他各种不利变异C.不同安全级别的结构构件,其可靠度水平由结构重要性系数0予以调整D.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荷载分项系数、材料性能分项系数、结构系数、设计状况系数和结构重要性系数等都取1.0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采用的设计方法。 DL/T 50572009第5.3.1条规定:“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0SkC 式中:0结构重要性系数; Sk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效应组合值,按标准组合(用于抗裂验算)或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用于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进行计算; C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变形、裂缝宽度或应力等的限值。” DL/T 50572009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是按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991994:)的规定,同时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给出的。由于结构构件的变形、裂缝宽度等均与荷载持续期的长短有关,故规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应按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或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验算。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作用分项系数、材料性能分项系数等都取1.0,但结构重要性系数则仍保留。 问题:31. 纵向受拉钢筋分别采用HPB235、HRB335、HRB400时,现行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界限破坏时的截面抵抗矩系数sb为:_A.0.415、0.399、0.384B.0.425、0.390、0.384C.0.0425、0.399、0.384D.0.425、0.399、0.374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防止超筋破坏的适用条件xbh0或b或assb=b(1-0.5b),纵向受拉钢筋分别采用HPB235、HRR335、HPB400时,b分别为0.614、0.550、0.518,相应的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界限破坏时的截面抵抗矩系数sb,分别为0.425、0.399、0.384。问题:32. 现行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界限破坏时截面所能承受的极限弯矩设计值Mu为:_ A B C D 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防止超筋破坏的适用条件x0.85bh0或0.857b或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界限破坏时的截面抵抗矩系数ssb=0.85b(1-0.50.85b)。问题:33. 已知矩形截面梁bh=200mm500mm,采用C20混凝土(fc=9.6N/mm2),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y=300N/mm2),已配有(As=942mm2),as=45mm。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计算时,0=1.0,=1.0,d=1.2; 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计算时,K=1.2,试求此梁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M: A.90kNmB.108kNmC.129kNmD.159kNm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或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应用,本题属于截面复核题。 (1)按DL/T 50572009设计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并验算适用条件: h0=h-as=500-45=455mm 验算最小配筋率: 此梁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 (2)按SL 1912008设计时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并验算适用条件: h0=h-as=500-45=455mm 验算最小配筋率: 此梁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 问题:34. 已经矩形截面梁Dh=200mm500mm,采用C25混凝土(fc=11.9N/mm2),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y=fy=300N/mm2),纵筋的保护层厚度c=35mm。承受弯矩设计值M=175kNim。按(DL/T 50572009)计算时,0=1.0,=1.0,d=1.2;按SL 1912008计算时K=1.2,求As:_ (注:选项C括号内数值适用于按SL 1912008计算) A.1200mm2B.1600mm2C.2180mm2(2050mm2)D.2220mm2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或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双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应用,本题属于截面设计题。 (1)按DL/T 50572009设计 先计算截面抵抗矩系数s和相对受压区高度并验算适用条件。 考虑到弯矩较大,估计布置两排受拉钢筋,故h0=h-as=500-70=430mm 故应按双筋截面设计。 根据充分利用受压区混凝土受压而使总的钢筋用量(As+As)为最小的原则,取=b,并由s=(1-0.5)计算s(此时的s为对应于界限破坏时的截面抵抗矩系数,称为sb)。 受压钢筋截面面积As为: 验算As是否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故可将b及求得的As代入公式计算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 验算最小配筋率: (2)按SL 1912008设计 考虑到弯矩较大,估计布置两排受拉钢筋,故h0=h-as=500-70=430mm 故应按双筋截面设计。 根据充分利用受压区混凝土受压而使总的钢筋用量(As+As)为最小的原则,取=0.85b,则受压钢筋截面面积As为: 验算As是否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故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为: 验算最小配筋率: 问题:35. 已知均布荷载矩形截面简支梁,bh=200mm500mm,采用C20混凝土(fc=9.6N/mm2,ft=1.1N/mm2),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fyv=210N/mm2),已配双肢,设as=40mm。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计算时,0=1.0,=1.0,d=1.2;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计算时,K=1.2。求此梁所能承受的剪力设计值V:_ (注:选项B括号内数值适用于按SL 1912008计算) A.50kNB.89kN(97kN)C.107kND.128kN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或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应用,本题属于截面复核题。 (1)按DL/T 50572009设计 验算最小配箍率: 仅配箍筋时: (2)按SL 191200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设计 验算最小配箍率: 仅配箍筋时: 问题:36. 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时:_A.截面的抗扭能力随剪力的增大而提高,而抗剪能力随扭矩的增大而降低B.截面的抗扭能力随剪力的增大而降低,但抗剪能力与扭矩的大小无关C.截面的抗剪能力随扭矩的增大而降低,但抗扭能力与剪力的大小无关D.截面的抗扭能力随剪力的增大而降低,抗剪能力亦随扭矩的增大而降低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时剪、扭承载力的相关关系。试验表明,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构件承载力比单独剪力或扭矩作用下的构件承载力要低,构件的受扭承载力随剪力的增大而降低,受剪承载力亦随扭矩的增大而降低。 无腹筋剪扭构件试验表明,无量纲剪、扭承载力的相关关系可取1/4圆的规律;有腹筋剪扭构件,假设混凝土部分对剪、扭承载力的贡献与无腹筋剪扭构件一样,也可取1/4圆的规律。 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或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是根据有腹筋构件的剪、扭承载力为1/4圆的相关曲线作为校正线,采用混凝土部分相关、钢筋部分不相关的近似拟合公式。此时,可求得剪扭构件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t(以三段直线表示),其值略大于无腹筋构件的试验结果。与原DL/T 50571996(或原SL/T 19196)所不同的是,在计算剪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时不再考虑剪跨比的影响,所以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t由原规范的两个改为一个,使计算得以简化。 问题:37. 已知矩形截面柱,bh=400mm600mm,采用C30混凝土(fc=14.3N/mm2),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yy=fy=300N/mm2),对称配筋,设as=as=40mm,=1.0,承受弯矩设计值M=420kNm,轴向压力设计值N=1200kN。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计算时,0=1.0,=1.0,d=1.2;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计算时,K=1.2。试求纵筋截面面积As=As:_A.1200mm2B.1350mm2C.1620mm2D.800mm2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或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应用,本题属于截面设计题。 (1)按DL/T 50572009设计 首先是判别大小偏心受压,由于是对称配筋,故可按下式计算截面受压区高度: 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构件,按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基本公式计算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 (2)按SL 1912008设计 首先是判别大小偏心受压,由于是对称配筋,故可按下式计算截面受压区高度: 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构件。按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基本公式计算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 问题:38.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正确的表述为:_A.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正截面抗裂验算或正截面裂缝宽度验算,对于受弯构件还应进行挠度验算。上述验算时,荷载组合均取基本组合,材料强度均取标准值B.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正截面抗裂验算和斜截面抗裂验算或正截面裂缝宽度验算,对于受弯构件还应进行挠度验算。抗裂验算时应按标准组合进行验算,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时应按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验算,材料强度均取标准值C.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正截面抗裂验算或正截面裂缝宽度验算,对于受弯构件还应进行挠度验算。抗裂验算时应按标准组合进行验算,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时应按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验算,材料强度均取设计值D.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正截面抗裂验算或正截面裂缝宽度验算,对于受弯构件还应进行挠度验算。抗裂验算时应按标准组合进行验算,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时应按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验算,材料强度均取标准值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规定。 DL/T 50572009第5.3.1条规定:“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0SkC 式中:0结构重要性系数; Sk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效应组合值,按标准组合(用于抗裂验算)或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用于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进行计算; C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变形、裂缝宽度或应力等的限值。 由于结构构件的变形、裂缝宽度等均与荷载持续期的长短有关,故规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应按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或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验算。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作用分项系数、材料性能分项系数等都取1.0,但结构重要性系数则仍保留。 DL/T 50572009第5.3.2条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时,应根据使用要求进行不同的裂缝控制验算。 (1)抗裂验算:承受水压的轴心受拉构件、小偏心受拉构件以及发生裂缝后会引起严重渗漏的其他构件,应进行抗裂验算。如有可靠防渗措施或不影响正常使用时,也可不进行抗裂验算。 抗裂验算时,结构构件受拉边缘的拉应力不应超过以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ct控制的应力值,对于标准组合,ct=0.85。 (2)裂缝宽度控制验算:需进行裂缝宽度验算的结构构件,应根据5.1.12条规定的环境条件类别,按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验算,其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不应超过表5.3.2所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DL/T 50572009第5.3.4条规定:“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5.3.4规定的挠度限值。” 问题:39. 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及钢筋用量相同的构件,一个施加预应力,一个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比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高B.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比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低C.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比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高D.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比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低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预应力对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影响。 抗剪试验研究表明,预压应力对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起有利作用,主要是预压应力能阻滞斜裂缝的出现和开展,增加了混凝土剪压区高度,从而提高了混凝土剪压区所承担的剪力。根据试验分析,预应力梁较非预应力梁受剪承载力的提高程度主要与预应力的大小有关,其次是预应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试验还表明,预应力对提高梁受剪承载力的作用也不是无限的,应给予上限的规定。 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或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是在非预应力梁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加上一项施加预应力所提高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p=0.05Np0,且当Np00.3fcA0时,取Np0=0.3fcA0,以达到限制的目的。同时,它仅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且只有当预应力合力Np0对梁产生的弯矩与外弯矩相反时,才能考虑其有利作用,否则,应取Vp=0。对于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如果计算截面在预应力传递长度ltr范围内,则预应力的合力应取,此处,lp为构件端面至计算截面的距离。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因无这方面的试验资料,故暂不考虑Vp的有利作用。对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考虑到构件达到承载力时,预应力可能已经消失,在目前尚未有充分试验数据前,为稳妥起见,也暂不考虑预应力的有利作用。 问题:40. 当设计烈度为8度时,考虑地震组合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压区计算高度x应满足下列哪一要求?_A.x0.25h0B.x0.35h0C.x0.30h0D.x0.55h0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或现行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梁端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 DL/T 50572009第15.2.1条规定:“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其受弯承载力应按第9章的公式计算。 在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计算高度x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计烈度为9度时 x0.25h0 设计烈度为7度、8度时 x0.35h0 SL 1912008第13.2.1条规定:“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其受弯承载力应按6.2节的公式计算。 在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计算高度x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计烈度为9度时 x0.25h0 设计烈度为7度、8度时 x0.35h0 试验表明,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不致降低,故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仍可按不考虑地震作用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公式计算。 设计框架梁时,限制混凝土受压区计算高度x的目的是控制塑性铰区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致过大,以保证框架梁有足够的延性。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当相对受压区高度控制在0.250.35时,梁的位移延性系数可达到34。 在确定混凝土受压区计算高度时,可把截面内的部分受压钢筋计算在内。 问题:41. 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_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B.与望远镜相对运动C.不动D.两者无关答案:A解析 竖直度盘固定在横轴一端,望远镜转动时与横轴一起转动。问题:42. 导线的布置形式有:_A.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B.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C.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D.三角高程测量,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答案:C解析 三种形式中两种为有校核条件的附合导线、闭合导线;一种为自由布设的支导线。问题:43.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34,则直线BA坐标方位角为:_A.326B.34C.124D.214答案:D解析 34+180=214问题:44. 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_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中误差D.限差答案:B解析 可以用公式计算,有规律即为系统误差。问题:45. 已知某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2000,其中坐标格网的局部如题图所示,n点的X、Y坐标分别为(500,1000),已知ae=7.1cm,ah=5.4cm,不考虑图纸伸缩的影响,则M点X、Y坐标为:_ A.(571,1054)B.(554,1071)C.(642,1108)D.(608,1142)答案:C解析 按比例尺计算。问题:46. 一幅1:1000的地形图(50cm50cm),代表的实地面积为:_A.1km2B.0.001km2C.4km2D.0.25km2答案:D解析 地形图图廓边长(50cm)为0.51000=500m=0.5km,则其面积为0.50.5=0.25km2。问题:47. 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如何变化:_A.不变B.变小C.变大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 定义题。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包含任何孔隙。问题:48. 配制耐热砂浆时,应从下列胶凝材料中选用:_A.石灰B.水玻璃C.石膏D.菱苦土答案:B解析 水玻璃的耐热性较好,可用于配制耐热砂浆和耐热混凝土。问题:49. 硅酸盐水泥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