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5页/共20页)
编号:1351859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3.2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6-30
上传人:爱****睛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
土木工程师
- 资源描述:
-
公路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公路工程,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
- 内容简介: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下午试卷模拟题7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下午试卷模拟题7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下午试卷模拟题7以下各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给出主要案例分析或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请在30题中选择25题作答,如作答的题目超过25题,则从前向后累计25题止。问题:1. 某黏土试样天然孔隙比为0.987,固结试验各级压力下,固结稳定的孔隙比如下表,该土样的压缩系数及压缩模量分别为 。 题1表 压力(kPa) 25 50 100 200 400 孔隙比 0.968 0.925 0.863 0.772 7.718 A.0.91MPa-1,2.2MPaB.0.81MPa-1,12.2MPaC.0.81MPa-1,2.2MPaD.0.91MPa-1,12.2MPa答案:A解析问题:2. 某洞室初勘工作资料如下: (1)点荷载强度指数,Is(50)=2.9MPa; (2)岩体体积节理数Jv=3条;Kv=0.75; (3)洞室埋深为80m,岩体重度为22kN/m3,处于自重应力场中; (4)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为0.4; (5)洞壁为潮湿状态。 该工程岩体的级别应详细确定为 。 A.级B.级C.级D.级答案:B解析 Jv=3,Kv=0.75; max=h=802.210-3=1.76MPa 90Kv+30=900.75+30=97.5Rc 0.04Rc+0.4=0.0450.7+0.4=2.42Kv BQ=90+3Rc+250Kv=90+350.7+2500.75=429.6 K1=0.01;K2=0.4 =28.87;K3=0 BQ=BQ-100K1+K2+K3 =429.6-100(0.1+0.4+0) =379.6 岩体级别详细定级应为级。 问题:3. 一岩块测得点载荷强度指数,Is(50)=2.8MN/m3,按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4)推荐的公式计算,岩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最接近 。A.50MPaB.56MPaC.67MPaD.84MPa答案:A解析 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4)第3.4.1条计算如下: 问题:4. 拟建一龙门吊、起重量150kN,轨道长200m,条形基础宽1.5m,埋深为1.5m,场地地形平坦,由硬黏土及密实的卵石交互分布,厚薄不一,基岩埋深78m,地下水埋深3.0m,下列 为岩土工程评价的重点?并说明理由。A.地基承载力B.地基均匀性C.岩面深度及起伏D.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变化幅度答案:B解析 根据题意,起重量150kN龙门吊作用在1.5m宽的条基上,每边竖向荷载仅75kN,基底压力很小,地基由硬黏土及卵石组成,承载力肯定满足要求;而地基均匀性是评价的重点,因硬黏土与密实卵石厚薄不一,且其压缩模量差别较大,可能引起不均匀沉降;而岩面埋深为78m,地基主要压缩层厚度为条基宽度的3倍,影响范围在6.0m以内,与基岩深度关系不大;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变化幅度也不会引起地基土性质明显变化。问题:5. 现场用灌砂法测定某土层的干密度,试验成果如下: 题5表 试坑用标准砂质量ms(g) 标准砂密度s(g/cm3) 试样质量mp(g) 试样含水量1 12566.40 1.6 15315.3 14.5% 试计算该土层干密度最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 A.1.55g/cm3B.1.70g/cm3C.1.85g/cm3D.1.95g/cm3答案:B解析 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第5.4节、第5.4.8条计算: 答案(B)正确。 问题:6. 某地基表面作用一集中力F=100kN,计算距集中力2.0m的地面下2.0m处的附加应力接近 。A.1kPaB.2kPaC.10kPaD.5kPa答案:B解析 集中力作用地基中某点的附加应力为 式中Fi集中力; z距地面深度; 集中应力系数。 距集中力F的距离r=2.0m,z=2.0m,r/z=2/2=1.0,集中应力系数=0.08, 点评 集中力作用的解答是根据布辛奈斯克问题解,实际工程集中力作用是不存在的;集中力作用点附近Z是无穷大的,计算公式不适用于过于靠近荷载面的计算点。 问题:7. 某箱形基础,上部荷载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平均压力Pk=90kPa,土的=18kN/m3,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0m,计算基础埋置深度为 时为全补偿基础。A.11mB.8.0mC.10mD.9m答案:C解析 P0=Pk-d=0 90-181.0+8(d-1.0)=0 8d=80,d=80/8=10m 点评 所谓补偿式基础为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等于挖去土的自重压力时,Pk=Pc,称为补偿式基础,基底附加压力P0=Pk-Pc=0,此时地基沉降s=0。 问题:8. 某条形基础,基础宽度3.5m,埋深1.5m,地下水位1.5m,土层06.0m为黏粒含量9.0%的粉土,=18kN/m3,该持力层经平板载荷试验,得到地基极限承载力为320kPa,当进行深、宽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A.200kPaB.210kPaC.170kPaD.178kPa答案:D解析 fa=fak+b(b-3)+dm(d-0.5) ,查GB 50007-2002规范表524得 b=0.5,d=2.0 fa=160+0.58(3.5-3)+2.018(1.5-0.5) =160+2+16=178kPa 点评 (1)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用该公式进行深、宽修正,地基极限承载力不能用该公式进行修正; (2)平板载荷试验的基坑宽度不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即无超载条件,相当于基础埋置深度为零的条件下的地基承载力; (3)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所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能进行深度修正; (4)公式中基础埋置深度d,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起算。 问题:9. 某基础宽度为10m,作用基底竖向荷载2105kN,为满足偏心距e0.1W/A的条件,作用于基底的力矩不能超过 。A.33.4MNmB.30MNmC.35MNmD.29MNm答案:A解析问题:10. 某超固结黏土厚度4.0m,前期固结压力Pc=400kPa,压缩指数Cc=0.3,回弹指数Cc=0.1,平均自重压力Pcz=200kPa,e0=0.8,在该土层附加压力P0=200kPa,计算黏土层最终沉降量接近 。A.67mmB.70mmC.64mmD.72mm答案:A解析 点评 对于附加压力小于或等于先期固结压力与自重压力之差时,P=200kPaPc-Pcz=400-200=200kPa,固结沉降量按以上公式计算;式中Cei为土层回弹指数;Pli为自重压力;Pi为附加压力。 问题:11. 某砌体承重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基础宽1.8m,底层砖墙厚370,已知基底平均净反力Pi=145kPa,设计基础高度接近 。A.135mmB.150mmC.200mmD.210mm答案:C解析 C20混凝土,ft=1.1MPa 钢筋保护层40mm,基础高135+40=175mm 采用锥形基础,取基础高h=200mm 点评 (1)确定基础高度,根据基础抗冲切承载力进行计算。 (2)计算基础高度h=175mm,但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2.2条基础构造要求,当采用锥形基础,其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 问题:12. 某5桩承台基础,桩径0.5m,桩长15m,承台埋深2.0m,23m粉质黏土,fak=120kPa,37m粉土,fak=150kPa,经单桩静荷载试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800kN,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 A.800kNB.840kNC.860kND.820kN答案:B解析 点评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1)复合基桩承载力是考虑承台效应的基桩承载力,承台效应系数c和距径比Sa/d、承台宽度与桩长比Bc/l有关,随着Sa/d和Bc/l的增大,c在增大; (2)承台底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按承台下1/2承台宽度的深度范围内土层的fak按厚度加权平均值; (3)群桩非正方形布桩的,间距按换算,A为承台计算域面积,n为桩数; (4)Ac为承台净面积Ac=(A-nAps)/n,Aps为桩截面积。 问题:13. 某抗浮桩为0.3m0.3m预制方桩,桩长12m,间距2.0m,桩群外围周长430m=120m,桩数n=1414=196根,土层分布:010m黏土,qsik=40kPa;1012m粉砂,qsik=60kPa。计算群桩整体破坏时的单桩及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接近 (黏土i=0.7,粉土i=0.6)。A.210kN、420kNB.420kN、210kNC.440kN,210kND.210kN、440kN答案:A解析 群桩呈整体破坏时 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 =40.3(0.74010+0.6602)=1.2352=422.4kN 点评 群桩中基桩抗拔承载力和单桩一样算法,对于呈整体破坏的群桩,是把群桩作为一个实体基础,上拔破坏时的破坏面为实体基础的外表面。 问题:14. 某PC600(110)A型预应力管桩,桩长58m,C60混凝土,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其QS曲线如图,确定该桩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接近 。 A.4000kNB.4100kNC.5600kND.5100kN答案:D解析 Q-s曲线为缓变型,单桩极限承载力按沉降量确定,桩身弹性压缩量se 摩擦型桩l/d=58/0.6=9650,e=0.5, Q按4800kN,C60混凝土,Ec=3.6104MPa s=40+23=63mm所对应的荷载为单桩极限承载力 Quk=5150kN 点评 根据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当Q-s曲线为缓变型,按沉降量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一般s=40mm对应的荷载为Qu,但桩长大于40m的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桩长58m,其弹性压缩约23mm,s=40+23=63mm对应的荷载为单桩极限承载力。 问题:15. 某场地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地基,桩径1.0m,在50m20m面积上布置了3200根桩,现要用单桩复合平板载荷试验检验复合地基承载力,问压板面积接近 。A.5.2m2B.4.8m2C.5.0m2D.4.9m2答案:C解析 桩土面积置换率m 点评 (1)一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为压板面积,Ac=Ap/m=5.0m2; (2)面积置换率为总桩数乘以桩截面面积被场地面积除。 问题:16. 某饱和软土,厚度8m,下卧层为不透水层,采用砂井预压,P=120kPa,加载5d,预压60d,计算固结度接近 (=3.110-2(1/d)。A.70%B.75%C.80%D.81%答案:D解析问题:17. 某深层搅拌法处理地基,桩径0.5m,桩长10m,土的密度1.9g/cm3,水泥掺入比w=0.15,水灰比=0.55,泵量60L/min,水泥密度1.6g/cm3,计算搅拌头提升速度接近 。A.0.8m/minB.0.9m/minC.1.0m/minD.1.1m/min答案:B解析 单桩水泥掺入量W为: 单桩水泥浆体积V为: 泵入水泥浆V所需时间t 搅拌头提升速度 =10/10.95=0.91m/min 问题:18. 云南东川地区泥石流沟谷,泥石流固体物质相对密度2.7,泥石流流体重度=12.40kN/m3,设计清水流量800m3/s,估算泥石流流量(堵塞系数Dm=1.75)接近 。A.1500m3/sB.1700m3/sC.1650m3/sD.1800m3/s答案:C解析 按雨洪修正法估算 Dm=1.75,Gm=2.7,Qw=800m3/s QC=Qw(1+)DM=800(1+0.184)1.75=1657.6m3/s 点评 泥石流修正系数公式中,泥石流固体物质相对密度单位为g/cm3,质量密度单位为g/cm3,重度单位为kN/m3,应换算为,代入公式中。 问题:19. 关东地区自重湿陷性黄土,沿深度取样试验的自重湿陷系数如图,拟建丙类建筑,消除土层的部分湿陷量并且下部未处理黄土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确定地面算起的地基处理厚度接近 。 A.67mB.89mC.910mD.56m答案:A解析 假定最后7m未处理,其剩余湿陷量s ,关东地区0=0.9 zs=0.91000(0.016+0.05+0.04+0.04+0.042+0.04)=9000.228 =205mm 所以地基处理厚度67m。 点评 (1)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6.1.4条,丙类建筑自重湿陷黄土场地,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2.5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该工程若处理6m,则713m的剩余湿陷量为205mm,所以应处理67m。 (2)0为地区土质而异的修正系数,关东地区0=0.9; (3)自重湿陷系数zs0.015的土层不累计。 问题:20. 某土层,孔隙比e=0.8,压缩系数a=0.5MPa-1,地下水位平地面,地面绝对标高2.31m,当地下水位降至-40m时,计算地面沉降接近 (-40m以下为基岩)。A.0.5mB.2.0mC.2.4mD.2.6m答案:C解析 点评 (1)降水引起地面沉降主要由水压力变化引起,水位降10m,水压力为0.1MPa,p为降水起点压力和降水深度处水压力的平均值; (2)-40m以下为基岩,基岩认为不变形,所以沉降算至基岩处; (3)绝对标高为黄海高程,黄海海平面为基准点进行高程计算。绝对标高2.31m至-40m,即土层厚42.31m。 问题:21. 某折线形滑面边坡资料如下,该边坡滑动稳定性系数为 。 滑块编号 滑块自重Gi(kN/m) 滑面倾角i 滑面长度li(m) 滑动分力Ti(kN/m) 抗滑分力Ri(kN/m) 滑面黏聚力c(kPa) 内摩擦角i() 3 1100 12 10 228.7 729 25 24 2 600 28 6 281.7 277 5 25 1 700 35 8 401.5 204.4 5 16A.1.2B.1.4C.1.6D.2.0答案:B解析 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第5.2.5条计算: 答案(B)正确。 问题:22. 饱和软黏土坡度为1:2,坡脚深10m,黏聚力cu=30kPa,天然重度=18kN/m3,=0,水位在坡脚以上6.0m,已知单位土坡长度滑坡体水位以下土体体积VB=144.11m3/m,与滑动圆弧的圆心水平距离为dB=4.44m,在滑坡体上部有333m的拉裂缝,缝中充满水,水压力为Pw,滑坡体水位以上的体积为VA=41.92m3/m,与圆心水平距为dA=13m,用整体圆弧法计算,土坡沿着该滑裂面滑动的安全系数最接近于下列 数值。 A.0.94B.1.33C.1.39D.1.51答案:B解析 MR=(3.141576.06/180)3022.832=20757kNm/m Pw=103.332/2=55.44kN/m,M1=55.4412.22m=677kNm/m 水上:MA=41.921813=9809kNm/m 水下:MB=144.1184.44=5119kNm/m 问题:23. 陡坡上岩体被一组平行坡面、垂直层面的张裂缝切割成长方形岩块(见示意图)。岩块的重度=25kN/m3。问在暴雨水充满裂缝时,靠近坡面的岩块最小稳定系数(包括抗滑动和抗倾覆两种情况的稳定系数取其小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不考虑岩块两侧阻力和层面水压力) 。A.0.75B.0.85C.0.95D.1.05答案:B解析 岩块重量W=2.64.625=299kN/m 平行坡面的静水压力 由于k2k1,选其小者k2=0.86 问题:24. 某挡墙高5m,墙背倾角=80,填土为砂土,墙背摩擦角=15,填土面水平,=0,=19kN/m3,=30,c=0,计算朗肯土压力接近 。A.94kN/mB.92kN/mC.88kN/mD.90kN/m答案:D解析 点评 朗肯土压力适用于墙背竖直(=90)、墙背光滑(=0)、填土面水平(=0)的情况,该挡墙不符合上述情况,近似做法,从墙角作竖直线BC,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作用在BC上的主动土压力,作用在AB上的主动土压力与土体ABC重力G的合力为AB上的土压力。 问题:25. 某基坑采用单层锚杆支护结构,锚杆抗力的水平分力T=63.5kN/m;Ea1=35.8kN/m;Ea2=74kN/m;Ea3=25.6kN/m;EP=50kN/m。计算抗整体倾覆稳定性系数为 。A.1.3B.1.8C.2.0D.2.2答案:B解析 Ea合力作用位置 4.4Ea1+2.1Ea2+0.67Ea3=EaZa 4.425.8+2.174+0.6725.6 =135.4Za Za=286.1/135.4=2.11m 点评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V桩式、墙式锚撑支护结构计算要点,基坑锚撑支护结构抗整体倾覆稳定性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其稳定系数Kt1.3。 问题:26. 某基坑深10m,土层分布02.0m填土;220m为中砂;20m以下为黏土,地下水在地表下2.0m,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k=1.0m/d,基坑等效半径r0=10m,降水影响半径R=76m,要求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底以下0.5m,井点深20m,基坑远离边界,不考虑周边水体影响,基坑降水的涌水量接近 。A.300m3/dB.322m3/dC.342m3/dD.362m3/d答案:C解析 点评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附录F,当基坑远离边界时,涌水量可按以上公式计算式中 k渗透系数,k=1.0m/d; H含水层厚度,H=20-2=18m; S基坑水位降深,S=10=2+0.5=8.5m; R降水影响半径,R=76m; r0基坑等效半径,r0=10m。 问题:27. 北京某场地的钻孔资料如表,拟建住宅基础埋深2.0m,地下水位4.5m,计算液化指数为 。 题27表 层序 土名 层底埋深(m) 测点深度(m) N 黏粒含量(%) 地质年代 黏土 08.0 2.0 10 25% Q4 4.0 11 6.0 13 粉土 10 8.5 9 14% Q4 9.5 8 续表 层序 土名 层底埋深(m) 测点深度(m) N 黏粒含量(%) 地质年代 中砂 17 12 10 6.2% Q4 14 11 16 12 粗砂 25 18 12 2% Q3 20 16 A.4.9B.5.1C.4.8D.5.0答案:A解析 ds=12m,Ncr=100.9+0.1(12-4.5)=16.5N=10液化 ds=14m,Ncr=100.9+0.1(14-4.5)=18.5N=11液化 中点深度和土层厚度 权函数W12=3.5-1,W14=1m-1 点评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附录A北京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N0=10; (2)8度设防粉土黏粒含量14%13%,层粉土不液化; (3)层黏土和层粗砂地质年代Q3不液化; (4)浅基础,基础埋深2.0m5.0m,仅判别15m内土层液化,层中砂16m处不用判别。 问题:28. 某条形基础,基础宽2.0m,埋深1.5m,基础顶面作用地震效应标准组合竖向荷载F1=800kN,弯矩M=100kNm,竖向拉力F2=60kN,水平力H=100kN,持力层为密实中砂,经深、宽修正以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90kPa,验算地基抗震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A) 满足 (B) 不满足 答案:A解析 地基抗震承载力faE faE=afa,a=1.5 faE=1.5290=435kPa 1.2faE=1.2435=522kPa Pmin=400-75=325kPa0 P、Pmax、Pmin均满足要求 点评 (1)地震抗震承载力应将经深、宽修正以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调整系数a; (2)a和土性有关,由GB 500112001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